第139章 银行赈灾法
时间一晃又是过去数日,海瑞领着一众杂役将华亭县城周边的田地全都挨个丈量了一遍。
正准备去到更远一点乡村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暴雪打乱了所有人的步调。
要知道华亭县位于松江府腹地,常年受到海洋季风影响的松江府下雪是极为罕见的,更遑论是一场暴雪。
寒风席卷大地,一连两日,积雪多达半指之厚,如此大雪即使放在北方也是殊为罕见。
随后一日放晴,但紧接着又是连续下了七天的暴雪。
暴雪伴随着大风,房屋吹倒无数,气温更是一时间骤降至冰点,华亭县的炭火价格一时间上涨近三十倍,不少贫民人家几户凑在一起买一个炭火围在一起屋里烧,十个人横七竖八挤在一间屋子里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而以上种种,都还算好的,几户人家凑买炭火,至少还能过活下去。
但更多的贫户人家,甚至几户都凑不出一盆炭火钱,有的房子被吹倒,就只能去到县城墙根底下窝着躲避风寒,短短七人,光华亭县城墙下冻毙者便多达百人。
街巷、桥洞、破庙等处倒毙与冻断四肢五官者不计其数,更有许多年迈老人,熬不过这严寒酷雪,没等到雪停便咽气了。
万历二年十月十五,下元节,忌殡葬,然,满城白幡,泣声传城。
天放晴,李旦先就是去了徐阶宅邸看望老师徐阶。
徐瑛见着李旦,没有多说什么便直接引李旦去看徐阶。
难得的是徐阶没有住在后院的竹屋,而是搬到回了内院房间居住。
大风大雪,竹屋里确实太冷了。
进了徐阶休息的院子,踏过门槛,便是听见徐阶咳嗽了几声。
他手捧着暖炉,床榻外拉着防风的帘子,短短不到十天,徐阶衰老的比之前一年未见都快。
“年纪大了,怕冷,一下雪起风老毛病就犯了,等天气暖和就没事了。”
徐阶宽慰了李旦两句,随即将身边伺候的下人屏退出去。
“算你小子有良心,雪一停就来看我,放心吧,死不了。”徐阶手伸出帘子,轻轻示意了一下。
李旦看明白了便上前搀扶着徐阶起来,后者身上披着厚厚的貂裘,头发没有梳理只是简单的扎起来显得十分凌乱。
他行到窗边,推开之后静静看着窗外扫雪的仆人。
“天地不仁呐…一场大雪,又不知道多少百姓冻死街头。”
“回徐师,今早我从县里差役嘴里听说的,仅县城里就死了两百九十多人。”
徐阶啧了一声,随即又咳嗽起来,这一声咳嗽惊得窗外的仆人赶紧上前将窗户闭上。
“光县城就死了三百人,那乡野之间,恐怕灾情更是骇然。”
徐阶不禁摇头,再又是缓缓回到床上。
李旦全程陪在他身边,又是细声道:“仅华亭县,估计冻死的人数就在三千人以上。”
“糟糕的还在后头。”
上面这句话,却是师徒二人异口同声说了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明白对方说这句话的含义。
躺了半晌,徐阶终于开口,将自己的长子徐璠唤了进来。
“外头的灾情处理的怎么样了?”
“父亲不必担心,赈灾的事情儿子已经安排下去了,我联合几个华亭县城的乡绅富户一起向社仓捐了八千石粮食,暂可保县城无虞,不生民变。”
老头子坐起身来,看着徐璠的表情十分复杂。
“曦沐,你怎么看?”
“弟子以为,开社仓赈灾可解一时燃眉之急,但治标不治本。”
徐璠听了李旦的话就不乐意了,什么叫治标不治本?难道他带头捐粮赈灾还捐错了?
“先前十日之中九日大雪,如今整个松江府的稻子几乎全部冻死,待到来年开春怕是田里颗粒无收,届时整个松江府都无粮,那才是真正最危险的时候。”
“这我又何尝不知呢?”徐璠的话里带着两分埋怨,“但从现在到明年开春,这么长一段时间地里没有收成,光靠我们赈济,再厚的家底也会熬干掉。”
这是客观事实,徐璠说的没有问题。
徐阶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李旦接下来会如何应对徐璠这番的回话。
“徐大公子,你可曾记得我提出过的,银行?”
徐璠眉毛一挑,话里带着几分戏谑:“就你说的月利两分的赔本买卖?”
“赔本不赔本,这个还说不准。”李旦侧身拜向徐阶,接着道:“此事需要徐师出面,方有可能促成。”
“你且说说看吧。”
“我的顺风货行会出资与徐家共同成立一家江南银行,之后得请徐师亲自出面去找松江府的段知府,就说今年直到秋粮收获以前,江南银行愿意承担供给松江府内主户的粮食供应与生产恢复的借贷工作,让派人通传各县乡,务必让遭灾的乡人们知道。”
徐璠嗤之以鼻道:“恩公莫怪,你这乃是小儿之见,不知天高地厚,你可知道供应一府长达半年,这需要多少钱粮吗?”
“徐大郎且听我说完,此事不似你想的那般,江南银行虽然答应供应全府,但是银行并不一次性提供全部粮食。
首先江南银行总行设在华亭县,并在上海县与青浦县设立分行,由每个县的所在行向当地需要贷款的灾民发放粮券,粮券以半月为一期,根据每户丁口提供半月口粮,以此来减轻银行的粮食压力。
粮食价格为官市行价,以此杜绝粮商炒作粮价的可能,在提供首期的口粮时还会兼着提供种子与必要农具,一应物品费用也会按市价计入贷款借据之中。
月息两分,有田者以田为押,无田者或佃户可由主家作保或几户连坐互保,其他古玩字画之类另算。还款则是使用粮食或银钱皆可,不过若是以钱还粮,则需加收五厘易息。”
“说的轻巧!上哪去弄那么多粮食…”
“老大!”徐阶打断了徐璠的话,“让曦沐说完。”
李旦朝徐阶与徐璠再次拱手道:“若是每一个百姓都从头借粮到尾,那自然所要粮食甚多,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百姓都会一直借粮,毕竟借粮就要还息,纵使息钱不高,那也要还息,只要百姓们缓过劲来,就会停止借贷。
再者是尽早恢复生产,若是百姓不解决生计问题,则会为生计疲于奔命,无心生产,如今银行替他们解决短期粮食问题,可以让百姓尽快收拾荒田,恢复生产。
第三则是作物,如今秋种的时间已过,种一般的作物春夏都无收获,但我从海外寻到一作物名为洋芋,其不仅抗寒,还不挑土地,并且产量也高,正适合此时救急种植,我之前就担心有灾,在货行库中囤积不少种子,届时可借给百姓先行种植,至少可以在春夏之季收获些粮食。
最后一点则是粮商,松江府遭此大灾,各地粮商必然异动,意欲囤货居奇。但若是咱们江南银行能挺过春收,届时各地粮食收获,粮价下跌,到时候银行还可以发行粮券,开出比借出利息略低的价格从粮商或有余量的乡绅收购粮食,他们的客人都被我们抢了,粮食放在仓里也是积灰,总会有人愿意卖的。
经此一事,江南银行便可在松江府站稳脚跟,仁义与信用的名声传出去,还怕到时候没人来银行存钱借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