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打工潮
那天星期一,周英到S市来了,和老公一起来的。
周英还蛮会碰时间,正巧赶上俞敏不上班的日子。这是周英和老公第一次出远门,两人打算去南方打工。
俞敏关心地问:“打算去哪个地方打工呢?”
周英说:“南方h市一家瓷器厂,有我们村的人。她说,那里大量招工。”
俞敏又问:“孩子呢?怎么安排?”
“奶奶答应带。”
俞敏说:“那就好。只是孩子太小,成留守儿童了。”
一听这话,周英忍不住眼睛就红了,要哭的样子。主要是舍不得孩子。
俞敏轻轻给自己一巴掌:“瞧我这张嘴,都说了些啥。”
俞敏又问:“你们俩到瓷器厂,具体干哪个工序呢?有了解清楚吗?”
因为俞敏听说过,沿海城市很多工厂企业,都是那种流水线作业,一个钉子一个眼,马虎不得。
周英说:“我贴花,他烧窑。”
周英老公补充:“听说烧窑工资高。”周英的老公的样子,憨憨地,一看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
俞敏没见过瓷器厂的窑是什么样子的。但俞敏见过乡下的土窑。可以想象,虽然烧窑工资高,但危险性也大。
小时候,俞敏父亲上山烧木炭,有一个泥巴糊的土窑。木炭烧好以后,出窑时,特别危险。
土窑里面温度很高,不等温度下降太低,人就要进到土窑里面,出货。热的要命,有被烧伤的危险。
俞敏叮嘱周英老公:“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安全第一。”
周英说:“我们还没买火车票的。”
俞敏说:“我知道,我这就去买。”
“不要你出钱买,你带我们去就行了。”
俞敏说:“没事。两张火车票而已,我去去就来。”
周英坚持:“我们也去,熟悉一下路。”
于是,三个人一起下楼。俞敏准备拦十八路公交。周英说:“能不能不坐公交,走路去。”
俞敏问:“你是不是怕晕车?”
周英老公抢着说:“班车从身边过一下路,扬起一阵汽油味,她都会晕到吐。”
俞敏担心起来:“那你怎么办?去h市要坐一晚上车。下了火车,还要转汽车。”
周英自己也有点忐忑:“只好咬咬牙了。”
火车站,排队买票的人特别多。改革开放年代,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内地快。周军算是第一批南下打工的人。轮到周英这会儿,已经处于轰轰烈烈的打工潮流阶段了。
这几年,农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真是抛家弃小,背井离乡。这一点,从火车站人山人海的购票、等车场面,便可窥见一斑。
俞敏让周英两口子,在人少一点的外广场等候,自己进售票厅排队买票。准备买第二天上午去往h市的火车。
买完票,又带着两人,到附近药店里买晕车药。店老板介绍:“有晕车贴,要不要。”
俞敏问:“怎么贴?”
店老板示范:“贴在耳朵背后。”
俞敏问:“管用吗?”
店老板保证:“肯定管用。”于是俞敏又给周英买了几片晕车贴。
回程路上,俞敏建议:“我带你们俩去爬一下西山吧。”
周英问:“西山好玩吗?”
俞敏说:“去了你就知道了。”
爬到西山山顶,需要一个半小时。周英和她老公,来自大山深处,都是爬山高手,把俞敏远远甩在屁股后面。
到了山顶,周英一看:“呀!视线可真好,能看出去老远啊!”
俞敏说:“要是天黑了,爬上来看夜景,那才叫好看呢。”
周英问:“晚上也能爬山吗?”
“你没见路两边都有路灯吗?晚上这里人可多了。”
下了山,俞敏说:“我带你们俩去餐馆撮一顿吧。”
周英是个节俭的人,赶紧推辞:“太贵,别吃。我们去看看妈和俞林。”
俞敏赶紧给母亲打电话报餐:“周英来了,我们三个人,煮我们的饭。”
黄翠兰和俞林,早已经被俞敏从Z县接过来,安顿好了。俞敏还给俞林买了台二手电脑,又拉了宽带线路,摆在那个小阁楼里。
这样,俞林也能有个打发时间的去处。自从有了电脑,俞林有时候都懒得下楼。
俞敏就后悔,不该给他买电脑,太没有节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