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地大物博
“都是蛮夷,还分种类?”张珈擦好大刀凑上来问。
“战场上是不必分的,若遇到平民,还是分一下得好。”秦仪君说。
蒙仁刚才还很利索的口条可疑地卡了一下:“是……对,其实不少契丹平民是不愿意打仗的,贵族高层为了打仗,还会直接征用他们的马匹粮食,甚至逼着他们上战场当肉盾。反而是突厥和女真更好战些,听说如今三族内斗不断,契丹的统治地位已岌岌可危了。”
“内斗还联合起来打仗?”张珈从未关心过这些,只知道契丹和西夏两国正与吴朝开战,不知道契丹国还有好几族。
“内斗不妨碍蛮夷觊觎中原大地,突厥人更是试图率先占下国土自立为王,毕竟那茫茫草原尽是荒漠,种不了粮食,远不如中原富饶。”蒙仁解释。
“那可不一定,茫茫草原地大物博,说不准地下藏了什么宝物。记住,没有一块地是无用的。”秦仪君说。
不说金银铜矿、稀有宝石,蒙古那块地上还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矿藏,煤炭是本世界工业发展初期的必要资源,石油刚开始用处不多,可以和国家进行资源置换。
地这东西,占得越多越好,往后用处大着呢!
这时,有一善相马的车夫兴奋地来报:“少主,共六十九匹马,六十三匹完好无伤,有二十七匹突厥马,三十四匹契丹马,八匹蒙古马。粗看从三岁到十余岁不等,都是青壮马匹!”
马儿无人驱使跑一段便会自己停下来,侍卫们早把跑出去的全牵回来了。
蒙仁闻言,也激动不已,这可是六十三匹能配种的上好战马啊!
尤其是突厥马和蒙古马,耐力强、冲刺猛,驯出来可组重骑兵!
但无论是哪种马儿,放在中原,都是千里挑一的好马!
大战场上因为要用绊马腿、砍马肚等手段,让马儿吃痛发狂把蛮夷摔下马好对付,所以能俘获的完好马匹有限。
军中连治人的伤药都捉襟见肘,更别说用在马匹上,因此对于伤马,若能自愈,便留下来驯服。若熬不过去,那就宰割了吃肉。
每宰割一匹马,对将士来说都是极为痛心的选择。
因为吴朝对马匹育种的不重视,从吐蕃诸部、大理买来的马匹也越来越差,现有的马儿是一代不如一代。
若不是蒙家背后的秦家,以及靳老将军家私养的一些马夫在自行努力繁育良马,北疆两军真正的骑兵连维持在两万左右都做不到。
再这样下去,吴朝骑兵渐少,更无法阻挡马壮兵强的蛮夷了。
这六十三匹青壮战马,若好生伺候、繁育,一年少说带来两三百匹小马驹,若公马多些,上千匹也不是梦,真是一笔“横财”啊!
蒙仁心疼地看着地上翻倒的六匹马儿,有四匹被砍伤了,另外两匹是被子弹打中流血不止,眼看活不成了,颇为可惜。
却也知道若不是少主拿出的神器,留不下这么多蛮夷和马匹。轻易俘得六十三匹好马已是走了大运,还计较那六匹做什么。
“少主,割了蛮夷的耳朵去,再加上这些马,您这首战便立了大功!那些伤马是就地宰了,还是拉去军中再宰?”
“为何要宰了?养好伤还是能骑的。”秦仪君看了一眼,吩咐那车夫道:“尽快给那些马儿处理伤口,能走的便牵着走,不能走的腾出车来拉着。”
不然以为她从弋江城带来的那二十多个车夫里,为何会有不懂武的,人家其他手艺好啊!
大概是,这个时代的相马师,兼兽医?
自从跟国家换了那一大波技术,秦家一直在秘密培养各领域人才,他们是火种,是每一个学科今后发展的基础。
有几个本擅长相马,或是多跟牲畜打交道的,这些年都在学习现代兽医知识,尤其是马儿和猪羊鸡鸭这类家畜,各种药物秦仪君也能充足提供。
中枪的那两匹马是被误伤的,手枪的杀伤力没有那么大,只要没有打中要害,取出子弹来敷药,过些日子便好了。
蒙仁一拍脑袋,是他着相了。
军中缺药,又不是少主缺药。少主既能拿出此等神器,药物想必也不在话下。
那岂不是……神药?
能不能救下一些重伤的兄弟呢?蒙仁不由得产生了一些期待。实在是军中的兵士越来越少了,又征不到新兵,让人忧虑啊!
这年头战功还是靠割下蛮夷耳朵为证的,听说以前是割脑袋,后来嫌脑袋太占地方了,不好携带,便改成了耳朵。
侍卫们一个个的割过去,看得秦仪君脑袋发麻耳朵疼。
但是目前的战功积累模式就是这样,将士们按战功来升职、赚赏银,虽然连粮晌都发不足的吴朝,赏银也很难到位就是了。
该如何改良战功计算方式呢,她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装了一袋子的耳朵挂在秦尧马上,身上的财物也全搜刮了个干净,秦仪君吩咐挖个浅坑将蛮夷的尸体埋了。
蒙仁不明白为何要费这功夫,问道:“少主,这些蛮夷可不配入土为安,扔到一边不挡路就是了。”
“容易产生疫病。”秦仪君的回答简单干脆。
病菌什么的,他们又不知道,但古人都知道疫病的厉害之处。
蒙仁已对少主说的话深信不疑,一听说不埋会有疫病,闭上嘴麻溜帮忙挖坑去了。
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就把蛮夷尸体全埋好了。
那名不幸身亡的侍卫,则埋在右边山坡上,做好了记号。
休息一会儿,牵好俘获的马匹后,车队再次启程。再耽误下去,恐怕赶到营地时要入夜了。
秦仪君坐回马车里,写了个纸条传送过去。
她看着那些受伤的马儿,突然想到一件事情,空间不能传送活的动物,那从动物身上取下来的血液或细胞组织呢?
只要想办法保证组织活性,国家或许可以将现代早已灭绝的动物克隆出来。
她对生物方面一窍不通,等国家证实了可行性,告知了方法才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