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圆觉经说什么 > 第12章 端坐念实相

第12章 端坐念实相

大方广叫体相用这个是自性本来具备的功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修多罗翻译叫做经的意思,经的意思是丝线,修多罗叫丝线,如佛珠穿起来一圆一切皆圆,其实佛珠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它就是一个循环就是这样子圆圈,佛珠本来就是珠子,为什么每一颗都一样,因为一法通万法通,经的意思就是丝线,这个丝线贯穿了,上求佛道与实相相合,下济众生能跟众生的如来藏心相契,叫做上跟下的意思,出家人为什么法号要上跟下,它是取其经的意思有上下这只是表达,上不离下下不离上,上求契理的佛经就是实相,宇宙真相不是某一个人是宇宙实相,然后上求契到佛实相,然后跟所有的众生分享,来同享所有实相的境界这个才叫做佛法。出家人的慈悲是 这个慈悲,不是那个称呼我上你下,我是上人你就是下人,我没有针对某某人,我只是把整个实相来告诉你们这个叫佛法这个叫圆觉,这个叫做神通大光明藏,这个叫大光明,本自清净才叫做光明。文字是一个形容这个才叫做神通。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有一句话,不思义解脱力,妙用恒沙也无极,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后面一句话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三身法身、 报身、 化身,三身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受智。三身四智八解六通,六神通、 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所有一切心地印,都是自心本身所印出来的。是你本身具备也不是外来学的,是你自己本具的这个叫做神通大光明藏,这一句很重要的话,这或许会让你开悟的话。 回想六祖坛经六祖离开了黄梅,在猎人队十五年这个才是真正的苦修,他没有现出家相跟这些人在一起,你去想想假如你今天跟打猎的队伍在一起,很不容易相处尤其你是学佛法的人,天天打猎你去阻止他,人家先打死你,他怎么办?他圆融安稳的在里面能待十五年,跟大家能够相处得那么好这个才是厉害。六祖这个不是佛再来没有办法,如果是我们两天就离开了,这个道不同我们吃素的你还打猎,你怎么跟人家生活?真正进入到顿悟圆融的人,什么人你都可以跟他生活这个才厉害。因缘到的时候他就到岭南,离北方越远越好因为大家都还记得以为他是偷五祖法脉的人, 六祖坛经讲他在讲经的时候有人要追杀他,他还躲到在山壁里面,人家放火要把他杀死, 可见跟人性冲突的时候也是这么样的对待佛法,你不要以为今天对出家人怎么样,人家就会对你怎么样,碰到了事实的利益冲突,人家还是用世俗很残忍的对待你不要怀疑。

这个貌不惊人的在家人,他就进入到群众的当下,他在听印宗老和尚讲经,六祖坛经里面突然有一个人举手,他说你看风跟旗子的关系,一个人讲风在动 一个人讲旗子在动,第一个人讲旗子在动真的旗子在动,另外一个人讲说非也是风在动,请问旗动跟风动这两种是现象界的东西,还是心界的东西?现象界的确看到在动,可以讲风动的比讲旗动还要深入的去观察,旗子为什么会动因为风动,其实印宗老和尚要继续讲经,想不到有个貌不惊人的人站起来,他说仁者非幡动非风动是仁者心在动。印宗老和尚马上结束讲经请大家回去,这位仁者留下来,留下来问他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你知道心在动,六祖的回答很简单,本自俱足,本来就这样,如果他说就是哪一部书写的,哪一部书的第几页经典怎么写的,或许有可能是从经典的悟处,可是他说本来就是这样子, 最后了解原来这个人就是十五年来躲躲藏藏有法脉的六祖,印宗老上就问他既然你已经接法脉了,接法脉你要出家因为外相的三宝是给出家人,这个你们不要怀疑,其实成佛不一定是出家人,可是教上而言还是出家,其实跟你开悟没有关系,如果出家就开悟想剃发还不简单,可是从教上而言,因为佛陀示现出家,维摩居士示现在家, 法脉还是给出家人,因为这个比较整齐合一,我帮你剃度,剃度完毕以后,印宗老和尚的伟大在什么地方,一个岭南第一的高僧,竟然帮他弟子剃度,剃完度以后他再跟六祖三顶礼。从此以后告诉所有来听经的人全部听六祖讲经,因为他是真正圆满的顿悟者,为什么讲一个心动,我们好像朗朗上口的心动是这样的殊胜,你知道什么原因?什么叫做神通大光明藏,请各位仔细听这个要谛听,五灯会元里面有记载,释迦牟尼佛是当世我们现在娑婆世界的佛, 再往上推有一尊佛毗舍浮佛,五灯会元里面把所有的过去佛其实过去佛就是现在佛,只是我们的语言文字的差别,他讲的话成为偈语,这都是大彻大悟的偈语,很多人是用这个偈语来修的, 这句话有经典是这么讲的,心不自心,因境故心,境不自境,因心故境。我用这样的文字,你体悟的有多少,这句话是经典的话,这句话来自于毗舍浮佛 ,他说假设四大为我身,心不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这实在是让我们赞叹的如来真实义。我先来解释下面的话,再来看上面的话你就懂,你就知道心跟性的关系,为什么六祖会讲这个关系,请仔细谛听你有悟处,这才是我们人生真正的真实相,我们要追求的是本来就有的东西不是从外来的,是你还在迷惑而已,见地只要到你悟处就到了,哪怕不成佛,佛跟众生是一个颠倒,一个明白,一个无明,一个明。假设四大为我身所有的众生都以为这个是身体,其实是四大假合,第一句话很容易懂,因为我们的身体也是细胞构成,分成四大类地水火风 ,生病就是四大不调,可是讲到心,心本无生,没有心。为什么黄檗禅师讲传心法要一直讲无心这很不容易懂,心明明有怎么会说无心,如果你了解佛法的话,心有两种一种是攀缘心一种是真心,可是问题来了,攀缘心跟真心其实也本自无心,这个就不容易懂了,无心是很难了解的,可是我跟各位讲本来是无心,本来无心为什么会变有心,管他是真心还是妄心,为什么会变成有心,境有,有个境才会有心,如果前境若无,如果没有境呢,心也没有了。因为这个心是因为境有的,如果没有境哪有心,罪跟福是因为心所造成的罪跟福,就像我刚才举着篮球,你加油哪一队那一队赢你就很高兴,那一队输你就不高兴。高兴与不高兴,罪福如幻本来无心,罪跟福是你的心变现出来的结果,如幻本来就假的,起亦灭。它起的当下你了解它就没有了,叫做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你一直参加法会一直三昧水忏,三昧水忏一直做,可是你要做三昧水忏的时候,悟达国师一直告诉我们,因为它只是个仪式,最重要观罪性空,佛法的法门没有后悔两个字,只有忏悔。什么叫忏悔?忏你以前留在你内心的罪恶感,全部从根拔起才叫做忏悔,而什么叫后悔?就是一再的留着罪恶感这个叫做后悔。有很多人不知道修行的方法, 不管碰到什么宗教做到一直后悔到他死,他死了以后肉体没有了,他的后悔的心就去轮回, 碰到缘再来缘起缘灭,又是个新的人生。什么叫忏悔,忏承认我做过这些件事,承认忏可是我不再做,不再做不复作不复起,我也不会再回想做过的不管是好事坏事,来褒奖你自己来惩罚你自己这个才是真正的大忏悔。因为褒奖自己跟惩罚自己都是如幻,什么叫如幻?这是你心想出来的感觉跟觉受。这才是真正的忏不是你在边拜佛,你拜到头破,每天都在拜水忏,每天都做梁皇宝忏,你知道水忏跟梁皇宝忏是一个方便法,是梁武帝时代的一个方便法,为了度化郗夫人,郗夫人就是梁武帝很疼爱的皇后,梁武帝还没有称帝以前她就死掉了,梁武帝称帝的时候也称她为皇后,可是她一直示现一个大蟒蛇在那边作怪,为什么会成为大蟒蛇?各位它是不是大蟒蛇你不要去考究,蛇的意思就是贪,贪嗔痴叫蛇。玄天上帝踏着龟跟蛇,就在他已经降服了贪嗔痴,玄天上帝拿着七星剑,打着手印踏着龟蛇,我已经超越贪嗔痴了,你还把它当作会显灵来保佑我,他是道教里面的一个玄天,就代表这个天太玄妙了,他在表法这个意思,可是你如果着相,哪一间很灵哪一间不灵,他能帮助我什么,他帮助你什么,让疫情消失让大家身体健康吗?这个叫世俗谛的无常叫做常,瘟疫不是现在才有的, 请问你死后还是这次疫情结束后会不会再有瘟疫来,会。佛法是心法这是维摩诘经讲的话 。心不自心,心不是你想象的心,它是因为境才有心的。境不自境,境都是假象,因为有心才有境。现在来听着,请问风动跟幡动是境还是心,是境。管他是风动还是幡动都是境。为什么你看到幡动跟风动就是因为有境才有心,所以是心在动。各位你看六祖有没有体悟到,维摩经以及经典了义中的了义的境界, 赞叹六祖也赞叹印宗老和尚,六祖不是这样跟你说心动就完毕了,还讲出六祖坛经才是厉害。为什么禅教合一,教一定能讲出来。

这个神通大光明藏还要再做一个解释更圆满。 憨山老和尚他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他示现全身舍利,六祖示现全身舍利, 他也示现全身舍利,他为什么会跟六祖产生关系, 古代的高僧多少一定要跟皇室有关系,他卷入了明神宗万历的宫廷的事情,因为要立太子当时跟皇后有关,结果憨山老和尚被牵连所以他被充军,宋代被充军要脸上刺字 ,你去看水浒传就有宋江也被刺字,还有武松代表人家知道你是犯人,就像佛教一样你受戒还要点三点,最起码人家看到这三点知道你是和尚。不然谁会随便拿着香去刺几点,这个不代表什么也代表什么,这个是一个表徵。古代犯罪人也是一样,憨山老和尚被充军发配到达岭南到达这个广东,他看到六祖的金身决定要复兴曹溪,曹溪就是六祖的祖庭,永嘉大师才会讲,涉山川游山海,寻师访道为参禅,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无相关。你看永嘉大师跟人家见一个小时而已,他就以他为师,各位六祖不简单,六祖为什么会说是心动呢?我现在讲憨山大师,憨山大师一直苦修,他的学问非常的好,你要知道憨山大师,小时候他妈妈是有意要培养他读书,读到十几岁的时候,他问他妈妈,我读那么多书要干什么,她说当然要去科举,他说科举要干什么?当然要当到宰相,他妈妈不敢跟他讲要当皇帝,当皇帝死路一条。他就问他当宰相以后要干什么,他妈说当宰相以后你要做退休了。他就问他妈妈说有没有一种行业永远不用退休了,他妈妈说有你成佛,入不动地永远不会退休因为入佛位,憨山老和尚说那我想成佛。 憨山老和尚的确是一个高僧,他妈妈更是了不起,既然我儿有大丈夫之志我答应你成佛。马上把他送到佛寺去剃度,在他妈妈的鼓励之下而成为高僧。憨山老和尚的文笔特别好,因为他从小就受到了科举制度的文笔的训练跟逻辑理论的思考 , 古代的高山大德很多人学问都很好的,憨山老和尚一直想悟,悟不出。经典也看很多,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公案,有一个梵志。梵志就是修行人 ,他离开了家乡很久以后才回来,回来后大家不认识他, 不是有一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人总会老回来以后大家不认识他,其中有人就想起有一个人从小就离家去修行,你是不是他啊?他回答也是也不是,这个公案在这边结束以后,憨山老和尚竟然从这句话里面,他大彻大悟。这句话在讲什么,各位知道吗?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各位仔细听着这个你要悟,这句话是很难的话。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这是里面的一句话,亦如大火炬,猛焰同时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