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知见立知
你不可说无知觉性,它是要破我们会断灭相,破会压抑这个念,真如自性本来就能起念,它已经跟你讲, 你能所不二,能所皆放下, 能照的这个智慧跟所照的这个境,当你知道所照境是虚幻,你能照的这个智慧你也要放下,这叫能所皆遣,有无俱遣,能所双亡,我们时常讲能所双亡,能所俱遣就是讲这个,可是在能所俱遣的当下,你也要知道有一个法尔如是的觉性,有知觉性,真如有知觉性,所以叫真如自性能起念,念跟真如自性它是法尔如是产生,就像镜子为什么会显像,如果从世间法要怎么研究随便你,佛法是法尔如是的当下。
再来一个何以故,何以故,为什么?虚空性故,这是举例我们的圆觉自性仿佛虚空,虚空性故,你去想虚空,你现在可以用意识心想虚空,虚空是比喻我们的本心,这个是比喻里面最贴切的,虚空会动吗?地震摇得多么严重,有没有人讲某一个地方在地震,虚空也跟着震,没有那回事,我们的真如自性,圆觉自性。常,常的意思就是always,没有例外。不动故。所以日本有一个不动明王就是佛,所有的名相,佛法的名相,造像,都是从经典里面而来的,不动明王就是我们的自性,秽迹金刚就是我们的自性,你如果了解到这个,你的修法才能进入到觉性,不是往外求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性功德的显现。有个公案有一个人打坐的时候,时常看到阿弥陀佛来照耀他,他很高兴,他的师父是一个大彻大悟的禅师,徒弟就说我每次打坐都看到阿弥陀佛,他师父不以为然,有一次他怀疑师父嫉妒我,我有境界他没境界,所以他怀疑,他师父因为知道孺子可教也,就像无业禅师说法身自性本自具足,你知道后面还有一句话,马祖道一说此痴汉悟了,他就这样跟他讲,这个禅师知道,孺子可教也,他就说不然这样子,下一次你看到阿弥陀佛的时候,记得拿起笔,在阿弥陀佛的身上画一个圆圈,打坐的时候阿弥陀佛来了,他画一个圆圈,画完以后就跟他师父讲我画圆圈了,他师父说你看你画圆圈画在哪里?画在自己的身体上,这在告诉他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这一点你参不透,你念弥陀要知道念什么?藕益大师那句话:弥陀口里弥陀,你一直念弥陀,不识弥陀怎奈何,自己弥陀参不破,临危怎么出娑婆。你说我的确看到阿弥陀佛来,真的有阿弥陀,对啊。可是后面有一句话,这是你自心的显现,我再问你一件事情,你昨天梦见什么事情,不管你梦见什么?你醒来之后你知不知道,我觉得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梦是怎么来的,是你自己的意识心产生出来的,难道这个梦有什么地方来吗?连科学家也知道,弗洛伊德关于梦讲那么清楚 ,你说怎么那么巧梦见那些,因为你日有所思当然夜有所梦,意识心的关系,你要了解虚空不动故,虚空如金刚一样不动故。虚空自性不坏故,如金刚一样不坏,虚空怎么坏,你打了原子弹让它爆炸虚空也不受干扰,是那个地方在爆炸,爆炸也是刹那,死了很多人,虚空不动故,我们的心,就如虚空。举例是虚空,心比虚空还要大。
如来藏中无起灭故, 宇宙的一切现象,在如来藏中无起也无灭, 因为它本来就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叫本无生,你会认为有生灭是因为你在做梦,梦见有生灭,佛才会举例如梦中人,梦醒了以后你的梦怎么来的,你今天梦到很高兴的事,梦到很烦恼的事还有情节,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怎么来就这样子产生,怎么走的,也没有看它怎么走,就这样子没有,所以没有起灭故,叫做无生故,本来没有的东西,你现在问师父你讲的是作梦,我现在是现实的人生,那我现在告诉你,现实的人生就是一场梦,你能悟到这边不容易,我问你晚上做一个梦有剧情,其实做梦的时间,如果按照弗洛伊德来解梦,大概我们世俗的时间大概3-5分钟,你能梦到一辈子所以叫南柯一梦, 有公案一个人要去科考结果他很累,因为科考都有卖茶的人,你等一下我把茶煮好,你说好啊,就睡着了, 他做梦见考上了状元,当了驸马他的岳父国王死掉了以后,因为没有继承人所以他就当国王,当国王以后有很多大臣,不愿意让他当国王,所以就有另外一个反对势力来反对他,因为权力的关系,他也跟人家加打仗, 最后他打败被杀死,他梦了一生,结果醒来的时候,他问我梦了多久了?你刚睡了一下子,现在水滚了,你可以喝了,南柯一梦。我们从出生到现在南柯一梦,而且不断的轮回就不断的在做梦,真的这样子,三世不可得,为什么三世不可得,仔细听如果你有身体的话,认为身体是你的话,你生出来的之前叫做什么,叫做过去, 是不是那从你这一辈子到你死,这个称为叫现在,还可以更缩小更扩大,我现在是举这个例子,你死后叫未来,是不是有三世,这是站在你有身心的状况上来讲,所以还没有投胎之前叫过去式,现在叫现在式,你死了以后叫未来式,可是当你脱落身心,本无身心可脱落的时候,请问有没有过去,没有。有没有未来,没有。当然就没有现在,这是圆觉自性的开悟者体悟的,是我们还认为有身心的束缚,当你回归自性的当下它是永恒的,永恒也是举例说明而已,总规一句话叫无量光无量寿,再用四个字叫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这四个字那么重要,你能体悟,当我们知道,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它也没有知见,没有束缚。
你再立一个知见就是楞严经讲的,知见立知为无明本,本来的知见,就是它有觉知力,本来的如来自性就有觉知力,你在这个觉知力的当下,再立一个觉知力来解释它,这叫知见立知为无明本,你又多一个无明。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它是遍十方故,这个叫做名为因地法行,这个就把它称为叫因地法行,如来修行就是从这个做开始,也是以这个来当圆满,它开始的起点就是圆满这称为叫圆觉经,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这个是天台三观里面跟你讲空观,本来它就寂灭,所以叫做虚空性故,常不动故,这个你要去悟,我是这样说明,这是空观,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 如来藏中会现出觉知,心会现出相这个是假观,假观就是已经现境了,现出相了,可是你进入空观来看假观,这个已经进入真空妙有,不懂的人空就是空,假就是假,当你懂的话从心现境,这个境是妙有,然后才从这个境入心,它是真空,无起灭故的意思就是说它本来没有,可是出现假相,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万故进入中,空假不二这是圆觉,我们感恩佛陀,然后翻译者把它翻译过来,刚好空假中三则一一则三,是名因地法行,去体悟这个,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菩萨就是因为这个因跟果,念念因圆念念果满,然后发清净心空假中三则一一则三,这三者你完全具备完全圆满,末世众生也是依此而修行而不堕入邪见,所以众生本成佛, 它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从因入果,众生当然要学如来,也是从因而入果,这是圆觉经要跟我们讲的道理。
请听着是佛陀的慈悲,佛陀时常在大经里讲完再重宣一次,而这一次是简单的说明,所以他用偈语来讲一次,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佛陀当然他不是唠叨,佛陀就是怜悯众生,一次不够重宣法义,法义都一样,要让我们的心再回归总结,所以我们要感恩佛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回到这个偈语,我们真的是要感谢祖师大德,诸佛菩萨的慈悲,重讲一次,让各位再做复习,保任住佛性,底下念过去很清楚,他讲一次文殊其实是对我们讲,文殊是一个表达,就是对我们的根本智文殊而讲,就是我们的本心,文殊啊如是我闻的当下,就是佛陀对我们再重宣一次法义,这样来认定一切诸如来,所有的如来,真如本性的如来,它都是从于本因地,所有的修行要免堕入邪见,一定要正见就是要入法界,从这因地,因的当下就入圆觉了,所以华严经的这一段话,佛陀大彻大悟的一段话,他讲奇哉原来是这样子,所有的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为被无明被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不能证得就是他被迷住,不是没有,他也本具可是被无明蒙住,他说所有的如来, 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圆觉就是告诉你从因地进去,因地进去就是果觉,这是最迅速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方法更好,这是顿悟的方法,一时顿了的方法,他说什么叫本因地,这就是我们的般若智叫做智慧觉,般若是那么重要,大般若经大的总纲领就是金刚经,金刚经的总纲领就是心经,心经的第一句话就从你本心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观我能自在,我的心本来就自在,观自在是讲我们的觉性,这个觉性起了作用,就是般若智慧的作用,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你了解到五蕴皆空,你才能度一切苦厄,苦厄不是别人帮你度的,是你的见地,在你的本心产生作用的时候,我的般若智慧光,叫做慧日能除所有的昏暗,一光而亮,千年暗室所有都亮,是你的智慧光了解到,所有的身心全部都虚幻,全部都假相,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为什么叫做蕴就是藏,就是镜子里面出来的叫五蕴,可是外在东西是你内在的显现,哪一个不是,重点在这个,可是这个你不信,你一直在外面要找五蕴,要在这五蕴里面,你就没有办法进入了义,不管外在的东西怎么真实,都是你心的显现,可这一点要听得懂,就是不管你做梦,梦了什么,你都知道,这是我意识心梦出来的,比如你梦见战争,请问跟你睡在一起的人,为什么没有听到炮声,你跟他解释这个叫做宁静的战争,没有人会信的,战争哪有宁静,你做梦的时候不是炮声隆隆吗,可是为什么梦醒就没有,假的啊。它是从你心现境的妙有观,你现在要从这个妙有的境里面回归到心,真空观,真空产生妙有,妙有真空不二,可是妙有是假有,这要般若智,般若太重要了,只有般若才能波罗蜜,才能到彼岸,就是了生死,可是没有生死可了,彼岸就是此岸, 彼此不二,你才入不二,不二叫文殊智,这才是真正的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