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回归自性
十二位大士依向佛陀提出了真实义的问题,佛陀大慈大悲一一的回答,其实十二位大士都是古佛再来,他是为众生而问,这部圆觉经之所以殊胜,从唐中末叶由宗密大师提倡以后,圆觉经几乎在唐末五代到达北宋,它是中国黄河流域最流行的一部经论,当然以后也影响到禅净密,尤其像永明延寿禅师写的宗镜论,永明延寿禅师是一位大禅师,他也是净土宗的大师,当然提倡净土,回归自性回归我们圆满的阿弥陀佛,回归西方极乐净土,可是它有非常深的禅来做依据,所以禅净它是不二,历代的大禅师,特别提出净土宗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所谓净土十三宗历代大师,一直到达清朝的截流大师,这个我上次讲过他提倡要正信念佛,所谓的正信我们说过,凡是在经典里面提到了正这个字或者善这个字,回归自性回归法界这个称为叫正,也称为叫做善,跟世间法的善恶正邪不一样,回归法界一律才称为叫做正,什么叫正信念佛?回归法界。法界是什么?就是我们本来的圆觉净心,这个圆觉净心本不生不灭,它不随着时间跟空间的限制,我们把它称为叫无量光,也可以称为叫做无量寿,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把它称为叫做阿弥陀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就是回归,回归阿弥陀佛,回归自心,当你回归自心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六根接触六尘的一切都是阿弥陀佛,你去看看这个已经变成了一个习惯,而这个习惯里面的真正法义很多人不知道,所以在佛教里面只要我们到道场,师父都会告诉我们说,他也是这么做,看到每一个人来不管是男女老幼一律阿弥陀佛,为什么这样?他看到不是四大假合的外在,看到是他的佛性,当然一切法平平等等,因为都是阿弥陀佛,为什么称所有的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因为他已经南无阿弥陀佛,已经回归自性阿弥陀佛,他知道我的自性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见性不见相,可是修行到一定程度,已经认知了知的时候,从见相里面当下就见性,当你不了解性是性,相就是相,甚至你不知道有个性你只知道一个相,可是到现在已经了知法界以后,见相即见性,所以见法即见性,见相即见法,见法即见性,见性当然你看到大家的性,所以每一位都是阿弥陀佛,它就是一个了义,就是这样子一个圆满法,修行就是修这个,修这个是什么?因为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把以前着相的这些习性慢慢的消除,所以习性要渐修,理要顿悟,没有顿悟的理何来渐修的事呢,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从世间法的角度也很好去解释,我要到一个地方,要先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才慢慢开车过去,不开车骑车也可以,坐车也可以,甚至走路也可以,这个是快跟慢的问题,你要用什么方式去这个叫做渐修,可是一定要先顿悟,了解目标在哪里,目标最重要,接下来是看各位怎么做而已。
佛大慈大悲讲经四十九年,其实四十九年总归一句话,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就是这样子,归元的元在哪里?元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的自性,要达到本心自性,方便有多门,你要持咒赞叹,在汉传佛教里面有很多咒语,藏传佛教更不用说很多咒语,可是它是方便有多门,持咒目的何在?回归自性,如果你持咒目的不知道回归自性,还在求相上的神通,求相上的福报,这个不是佛说,回归自性才是。佛说咒语是诸佛证悟的过程里面,得到方便有多门的手段之一,他大慈大悲来告诉我们,而他的目的何在,在回归自性,所以持咒如此,念佛也更是如此,不是说一直念阿弥陀佛念很多遍阿弥陀佛就会来救赎我,我已经说过净土法门不是救赎法门,是自心取自心,所有一切是你自己的问题,诸佛菩萨引述跟你讲的自心,自己来拯救自己,在蕅益大师弥陀要解里面,很多人引用弥陀要解,因为这本论述太殊胜了,它是来解述净土法门里面,诸佛菩萨大家公认是一部非常了义的论述,当然可以看圆中钞,它是幽溪大师讲的,可是圆中钞里面内容很难,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也是一样,不然的话可以看弥陀疏钞,看莲池大师的也一样,在弥陀要解里面他特别提出,他说圆中钞跟弥陀疏钞都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要,我为什么要讲出弥陀要解,就是把这个这么深的法要再简其扼要再来提出而已这个叫做弥陀要解,弥陀要解讲说净土法门一定靠自利跟他利,他讲有他利,可是他说所有他利是自利的衍发尔,实在是大见性的大菩萨,这个净土法门这么殊胜的法要出来了,现在大家提倡的三时系念,三时系念是元朝的中峰国师写的,他绝对是个大彻大悟的大禅师,当然他也提倡净土,他讲了一句话我心即弥陀,弥陀即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然后在三时系念分一二三期, 那里面的内容,里面的要义全部都是见性的大法,他说当我们持念阿弥陀佛,观想阿弥陀佛在当下,当我们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或许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随着他往生净土,可是后面有一句话,当阿弥陀佛显现的时候,请各位不要忘记,这个是自心的衍发尔,所以净土法门当然我个人提倡阿弥陀佛,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它的目的何在?回归自性,没有一天离开自性,完全都没有离开自性,三时就代表一天,一整天叫三时, 三时系念的意思就是整天,不是只有今天是每一天,什么叫系念?系的意思就是跟它牵连着没有分开,什么叫三时系念?本来我跟我的本心就是从来没有离开,我的本心就是阿弥陀佛,三时系念站在仪式里面偶尔做一次,站在实相里面天天都是在三时系念,它什么时候离开我们?你能懂得这个,这个人称为叫真正学佛人,这个人入法界,这个人见性,所以什么时候往生?当下。什么叫往生?无往无生就是往生,回归自性。你说回归自性以后是什么境界?不要去想什么境界,阿弥陀经看一看,不是你要执着那个境界,它是自然出现这样的境界,一部圆觉经为什么十二位菩萨依次来问?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这归元无二路就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里面前面四位菩萨讲顿法讲圆顿法,告诉我们自性本具,从来没有一天离开我们,他对文殊菩萨这么说,对普贤菩萨这么说,对普眼菩萨这么说,对金刚藏菩萨这么说。金刚藏菩萨故意问出三问,从世界的角度来问,佛陀马上导正于法界回归自性,归元无二路,前四位菩萨来问圆顿法,自圆自顿,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所彼生死,非作故无,不是你修行什么,不是你做了什么,要去体悟才证到,一切都是空花不是本来就是空花,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这个是圆顿中的圆顿,所有的众生之所以没有办法成就,不要讲成就两个字,一切的众生之所以在世间受苦,其实原因只有一个把身心当做真实。这句话你们想想看,听听看有没有道理,众生的苦恼在哪里?是把身心当做真实在苦恼,当你知道身心是虚幻,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短短这几句话真的解决累劫以来所有人世间的问题,以及我们自己累劫轮回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轮回,为什么在生死中间,轮回是来自烦恼才会有轮回,你想想看你烦恼什么?无非两件事,身跟心的烦恼,烦恼来自于心,而这个心是来自于身,这个身就是身体以外跟我们有关联的任何的境界称为叫做身。
对大根器者听了文殊菩萨跟佛的对话,他就大彻大悟了, 如果还没有再听一下普贤菩萨,佛跟他讲既然身心是假的,所以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中间没有渐次也不用作方便,为什么?你已经知道幻了,当然就要离了,可是我对这个幻还没有那么肯定,我对这个幻要叫我离还没有这么彻底,所以才必须要前面的第一组四位菩萨后,要有第二组菩萨讲渐次之法,佛陀一一的教我们方法,为什么知幻即离?虽然已经听了,你也欢喜了,可是你还做不到,你会讲我为什么做不到,当然有很多原因习性使然,如果讲习性的话,又讲到佛教语叫做根器了,当你真的回归自性,当你的心非常清净的那一刹那,你思考看看既然它是幻,哪有不离的道理呢,这个道理想想看,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既然你知道是影子,你还执着把影子带回家跟你睡觉,影子怎么样的出现,你还在意它什么,还跟它吵架,如果有人跟你讲我今天心情很不好,因为我跟影子吵架,我跟它辩论可是辩输它,我们会笑他,笑这个人是大愚痴者,可是我们现在想想看,佛跟我们讲了真相,我们不是每天跟影子在吵架,不是每天跟影子在斗争,不是每天跟影子在分别吗?不是每天跟影子在计较高下吗?当我们这样子的话,我们如果不是彼愚痴者,是一个光明正向的人,你去思考看看,我们跟世间的那些认为是神经病的人或是精神病的人,不管是什么名词有什么的不同呢,我讲出了这番话我们大家可以反思,如果你有点头的话,为什么不回头呢,佛教有这句话不是嘴巴讲一讲回头是岸,你回头才是岸,你回头是靠哪个岸,靠自性本心这个岸,那就是阿弥陀佛。
我们时常讲佛已经灭度,正法已经不在,可是正法怎么会不在?在圆觉经里面的文字般若告诉我们这么样的清楚,这句话不是只有朗朗上口,你每一天要时时的观照,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没有渐次也不作方便,当下你就回归了,所以法义见地是学佛的第一要义,不是我要去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不是一直做在方便,你的方便是为了归元无二路的本心,不然有方便做什么,很多人把方便当究竟,他就永远在方便里面达不到究竟,而且方便还会出问题,你要知道因为你执着方便,你就会认为别人的方便不方便,你不是又做了一个批判吗,佛法是叫你放下不是叫你批判这才是真佛法,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了解了,对这个普眼菩萨这么讲,他说圆觉自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什么意思?随类随着任何的众生都有一个圆觉自性,圆觉自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身心就是如果站在我们人的话就是我们的躯壳,我们的四大假合这个心都有一个圆觉自性,彼愚痴者说净圆觉实有身心自相,彼愚痴者说身心自相就是净圆觉,净圆觉现出身心自相,不是身心自相就是净圆觉这个要清楚要了解。所以彼愚痴者说身心自相,净圆觉它就是身心自相,佛陀说身心幻垢,身心是假的,幻垢就是虚幻是假的,对离幻垢,你能够不执着幻垢的身心才称为叫菩萨,所以我称各位是菩萨这个是广称,真正从圆觉的角度什么人叫菩萨,放下身心的人才叫做菩萨,垢尽对除即无对垢及说名者,你放下身心以外,要进一步的了悟本无身心让你可放下,因为它是假的,它是虚幻的东西,哪有虚幻的东西让我可放下,本来就虚幻的东西我还要放下,现在进一步到本无东西让我可放下,他说你能这样子的话这个已经是入地的大菩萨了,所以菩萨这两个字它也是个假名,菩萨是假名,连假名你也放下,所以他对普眼菩萨讲到这边,最后讲到一个重中之重的话,各位注意所有的经典里面,讲的最明白的只有华严经跟圆觉经,他跟普眼菩萨讲,我告诉你众生本成佛,各位听到这句话我们成佛了,所以要承担起来,要承担可是你不能骄傲,为什么?不然你会起增上慢,我就是佛,你是佛没有错可是你习性还没有除,所以只能称自己叫做佛,可是这个佛叫糊涂佛,如果你没有信,你就推高胜位,认为佛跟你有分别。可是你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你起增上慢一直认为你就是佛,可是你起了增上慢,因为你习性还没有除,各位了解吗,诸佛菩萨人家是明白佛,我们是糊涂佛,今天为什么要听经,因次第尽,楞严经讲在理相上有顿悟,理有顿悟乘悟并销,可是事没有顿修,事没有顿的必须因次第尽,从这个经典里面,你每一次的接收回归自性的讯息,慢慢的,所谓慢慢有多慢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要你是在这一条菩提路上,不要嫌慢一定会达到,就好像我从这个地方要到一个地方,我已经知道是什么地方,方向对只是快跟慢的问题,你只要前进一定会到达彼岸,没有不到达的,为什么没有不到达的?因为本来现在就在彼岸这个才厉害,为什么没有不成佛的,因为你本来就是佛,你要了解这是佛法最殊胜的地方,我们纵观世间的一切,哪有比学这样的佛法更究竟更圆满的呢,真的的确是如此,在这个地方我要提供给各位一个信息,你们去参, 我现讲的这番话可能对各位会有帮助,比如我们身体痛,头痛牙痛,或者什么痛,相信各位一定有身体痛的经验,是哪个部位痛不一样而已,一定会痛,你知道这个叫做痛,为什么你知道他是痛?因为觉受有这个痛感,为什么会觉受会有痛感,因为我们有个觉性,觉性就会产生觉受,如果觉性不存在,你就没有觉受这个人死掉了,当我们有觉受,不管这个受是痛还是痒,还是什么都没关系,这个受就是因为有个觉性,当我感觉到会痛的这个痛,表现在四大假合的身体会痛,可是我知道它会痛的,这个痛我知道的这个知它不痛,你现在去参我讲的这句话,我现在头会痛牙齿会痛,为什么会痛,因为有一个四大假合,你有个神经所以你会觉得痛的这个不会痛,你打麻药的时候就不会痛,因为进入到物理中所以不会痛,可是你现在都不做治疗它还是会痛,可是我知道我会痛,因为你知道你会痛的这个知就代表你存在,你还活着,我知道我会痛的这个知痛它不会痛,到这边各位知道知不知道这个意思,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了解,了解什么?觉受会痛,觉性不会痛,简单一句话是这么讲,这句话你要去参,现在再听觉受的东西是幻,我们看经典都是语言文字,真正的学佛人是在日常生活里面学佛,可是日常生活没有经典里面的文字般若你不知道,你是怎么生活的,为什么一切法都是佛法,比如你在痛这是佛法,我在痛是觉受在痛,觉受是什么?是幻化的东西,是有一个觉受的痛可是它是幻化,那当你不执着这个幻化也是在痛,不执着这个幻化,不执着这个在痛还是在痛,可是不执着痛,什么人叫执着痛?开始抱怨,有些人开始怪罪都是谁害我的让我痛,从幻化里面产生了无量的烦恼,既然产生无量的烦恼,你再退回去,烦恼是什么?是幻化出来,幻化的觉受,因为我们有个觉性,所以才会有觉受,这样依次出来了,凡夫众生跟佛菩萨差在什么地方?不是差在会不会痛,佛菩萨会不会痛?会。你去看那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佛陀时常背痛,膝盖也不好,膝盖也痛,佛也说他会痛,从很多经论让我们知道,原来修行不是修那种,有一天让我不会痛的,你要修到不会痛,你何必修,西医打个药你就不痛了,修行不是修这个,不然修行修什么?仔细听,凡夫众生只到这边,觉受在痛一定会痛,从痛里面不知道它是幻化,他从痛里面产生无量的烦恼,以后所有的一切为了免除不要痛,他宁愿损他利己, 让他自己不痛,我们称为这个叫做造业,越造烦恼越多,造成别人的烦恼,自己更烦恼,你如果修行都在这个层次,我告诉你累劫没有办法成就,你的一切没有办法成就,不然修行修什么?不是修觉受痛不痛,修什么?所谓的修,非作故无,就是让你体悟让你了解让你证悟,让你有这个见地,这见地叫智慧,我觉受的痛是我觉性产生,觉性产生的觉受,一切是幻化,既然是幻化身心幻垢,你就不要理它,因为它是假的,一切是空性,它是假的干扰不了我,当你不执着这些幻化的刹那当下回归自性,什么叫回归自性?我现在都是用语言文字在讲,你本来就回归,现在是肯定回归,所有这个痛如果用佛教术语来讲的话,全部都是在消业障怕什么,为什么消业障,因为你回归自性,哪有业障可消,这个才是真正学佛的人,你要很肯定的回归自性,在日常生活里面,刹那都不离开自性,唯一的方法这是我的经验,这些千经万典,当然不需要看那么多,简择几样跟你最有缘的经论一悟到底,悟到底把所有累劫来的习性,所有都是受到世界觉受的习性,一一把它放下,所谓的放下是目标达到一一来解除,先知道目标的觉性,这个才是真正的大修行者,一部圆觉经前面的四位菩萨,是来告诉你圆觉自性众生本具,后面的四位菩萨,佛陀知道这个要讲渐次法,因为他们都问渐次法,是因为我在觉受里面受苦,如何回归自性,佛陀教我们方法,第一个对弥勒菩萨讲出有理障跟事障,理障这个障最重要,当你理障一除,事障就会除,因为有理障跟事障才有五种种性,五种差别的种性出来,有什么种性?我们再复习下有二乘种性,凡夫种性,菩萨种性,外道种性,不定种性。一般这个是不定性,我们有很大的空间,要回归什么样的种性?为什么有五大种性?是来自于理障跟事障,接下来对弥勒菩萨讲完以后对清净慧菩萨讲,我就用天台的六即佛依次的来做解释,最后回归到如来随顺觉性,从凡夫随顺觉性到菩萨未入地随顺觉性,到菩萨入地随顺觉性,到最后如来随顺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