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计前嫌
晋文公府一家子迎来女儿和王爷女婿自是欢喜的。晋文公对二皇子这孙女婿极为满意,这刚和皇家攀上亲,儿子便得了不错的差事,晋文公又不傻,自然知道二皇子和宋娴妃是为他家这事出了力的,要不然那庄靖有闵家作为后援断不会如此轻易败下阵来。虽说有点可惜孙女错失正妃的位置,但好在王妃尚未进门,若是孙女能早一步生下儿子,那可就是陛下的长孙,孙女日后日子也有指望了,他们薛家之后也多一份保障。
薛侧妃的母亲晋文公世子夫人见女儿亦是欢喜不迭,但还是忍着欢喜板起脸说了几句:“你这刚出嫁,前几日刚回过家,纵使王爷心疼你,你也不好这样子成日想着回娘家的。”
薛侧妃笑道:“哪是我和王爷的意思,是昨儿正在娴妃娘娘那儿,殿下说起父亲要去济州,娘娘怕我担心家里便让我回来看看。”
“缘是如此,你这婆婆倒是再清楚不过的人,她能待你好我便放心了。家中一切都好,你父亲也是在军里做惯了的,你不必操心,以后就是娘娘说了你也该推辞了去的,不好总这样,倒叫别人看了笑话说我们家的姑娘不懂规矩。”世子夫人出生世家豪门,之前她就对宋娴妃这种寡妇攀上皇帝的很是看不上,这会儿也没啥改观,只淡淡夸一句。
世子夫人唯有一女纵是出了嫁对她仍旧是时时放心不下的,又悄声问道:“王爷与你可好?是与你相处了的久一些还是那忠勇王府的姑娘?”
薛氏听母亲问的直接不禁红了脸,却还是实话实说道:“殿下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并不热络,许是不太喜欢我等吧。”她说着不禁露出落寞的神情来,千好万好的,丈夫对她不感兴趣,这对一个向来自信的世家贵女来说实在是很大的打击。
世子夫人听女儿这话便心急了,她是未料到自己女儿会成为侧室的,故此将女儿教成了端庄娴静的性子,想来忠勇王府的姑娘也是如此,但人都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男人对妾室的需求显然和妻子是不一样的,若自家女儿不开窍,只一味地端庄矜持也不怪二皇子对她不起劲,世子夫人少不得要指点女儿几句:“你个傻丫头,他不喜欢你,你便要想法子去讨他喜欢啊,难不成还等着堂堂皇子来讨好你不成?你可是见识过你父亲房里的姨娘们是怎么讨你父亲喜欢的,你有样学样便是,你可给我放聪明点,再有半年王妃可就要进门了,该怎么做还要我教你吗?”说着伸手拍了拍女儿平坦的腹部。
二皇子不仅对自家女儿冷淡,对忠勇王府的姑娘也是,那家的姑娘她也是见过的,世子夫人一想着便想到了,二皇子年轻,这种年纪的男子大约都是更喜欢活泼娇俏又有颜色的女孩,偏女儿虽长得不错却是个安静的,但好在忠勇王府的李氏也并不比自家女儿讨喜多少。
薛侧妃听母亲竟让她去学父亲姨娘的做派顿时白了一张俏脸,一时之间又羞又恼,她以前向来是瞧不起那些女人的,但……她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也知道母亲说的都是为她好,她要是一直不能讨得二皇子喜欢,纵是她娘家再势大也到底没多少意思,王妃进门之后她的日子只会更加难过,思及此她也只得定一定决心,放下羞耻心迎难而上了。
对于宋娴妃,自从李择渊、李擎渊纷纷离京,唯一能让她无计可施的亲生女儿三公主也南下了,碍眼的都走了个干净又迎来了两位顺眼孝顺的儿媳妇们,宋娴妃的日子便再没有不顺遂的。
德元帝启用了晋文公世子去济州平乱,而弃用了和闵家有亲的庄靖,这更是让宋娴妃满意,她想着陛下向来是看重执渊的。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她尤记得当时儿子出生时德元帝的欢喜与彼时二人之间的温情,再看如今,看来陛下总算是回过味来了,这不总算是想起要给儿子添一些助力,好好的培养他了。是啊,除了她的执渊,还有谁更合适成为陛下的继承人呢,那是他们爱情的延续,也会是他们权力的延续,想着这,宋娴妃不禁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来。
宋娴妃认为德元帝是在给李执渊培养势力,自己这当娘的也不能闲着,得为儿子尽一份自己的力,她做起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宋园广邀贵妇女眷,大摆宴席,只不过这次不是为了寻乐而是为了筹款。
“济州大旱,百姓凄苦,陛下日夜忧虑,本宫也帮不上什么忙,就想着减了行宫的分例,左右我一个人也用不着那许多,平白的浪费,又想着这些年我也存了些体己,只这么死存着也没什么大用,不过逢年过节给庙里捐些香油钱用,执渊那孩子脑子活络,就想着济州倒有用得着的地方便求到我这来说是要问我借银子,本宫想着即是如此便捐了给他,让他用在济州百姓身上,多多少少也算是积了善缘了。”
宋娴妃说着看向在场诸人,自从李择渊、李擎渊二人走后西山宋园的座上宾便越来越多了,形势便是如此,不管在座多少豪门贵妇看不上宋娴妃,但大皇子就藩之后,以前对宋园的邀约百般推辞了许多夫人太太们纷纷开始在她跟前露面了,宋娴妃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视同仁,“不计前嫌”。
但这会儿不计较并不意味着她就会忘记,只待日后罢了。
宋娴妃既然开了口,又是做善事,博美名,底下的贵妇们自然也纷纷响应捐钱捐银,就是京城里那些没有来赴宴的人家,听着这消息之后也纷纷送上捐银,大周重名,众人皆是不欲在这等事上落于人后,就是宫中闵太后及诸位妃嫔亦有所表示。一时之间对于宋娴妃和二皇子的赞颂之声不绝于耳,民间百姓们更是将西山娘娘的美名传到了大街小巷,孩童妇孺都要赞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