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怒断缘
牡丹提着食盒,来到了丝竹馆。
折梅今日无事,馆里没有学员和顾客,她正在镜子前整理发髻。
牡丹看她满脸笑意,上前替她把发簪插好。
“打扮得如此动人,折梅妹妹你今日可是要出门游玩?”
“司马远说晚上要带我去赴宴,在周知县府里,要招待新任的铆州知州呢。”
牡丹神色严峻,她扶住折梅的双肩:“好妹子,有件事我得如实和你说,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折梅见牡丹一反常态地严肃,问道:“姐姐你说。”
“瓦子的龟公和我说,司马远将要把你献上,向知州投诚。”
折梅一惊,花容失色:“姐姐莫要诓我!”
“我本也不信,今早还特地问了瓦子里的其他姑娘,千真万确!司马远对你已经腻了,他想利用你为自己的仕途铺路,这都是他醉后和他的几个纨绔朋友说的。”
折梅颤抖着手,将头上的梅花簪子取下,放在铜镜前。
“牡丹姐姐,春妈妈是否也让你赴宴了?”
牡丹点头:“妹妹,春妈妈让我在宴会上跳舞,她也要把我送给知州,妹妹你既已从了良,莫再重蹈覆辙了。”
“姐姐莫担心,今日之宴,我不会参加。”
二人正交谈着,司马远走进丝竹馆,来接折梅。
牡丹便先行离开:“妹妹,我先走了。”
司马远拿起发簪,想替折梅插上,被她摆手拒绝。
“司马公子,今日赴宴,你可有什么要和我说的?”
司马远一怔,转而温柔哄着:“不是和你说了,你陪我去周知县府上参加筵席,知州也来了,可不能迟到。”
折梅有些失望:“你还不说实话吗?你今晚可是要把我灌醉,乘机献给知州,给你的仕途铺路。”
司马远见折梅已知晓,便不再隐瞒:“我本想在路上和你说的,但我保证不会灌醉你,你若不愿,我不会勉强你。”
同样的鬼话,折梅已经听过了,她不再相信。
“那么司马远,你是希望我今晚去给知州陪笑伺候对吗?”
司马远以为折梅动摇了:“折梅,你也知道,我仕途不顺,家里又是父亲做主,我无法娶你为妻。”
折梅仰头,两行泪滑落到脖子。
“今日你若得那知州亲泽,以后有了他的举荐,我就能在北都施展抱负,回头就能娶你为妻。”
折梅抓起金发簪,甩到司马远身上,声嘶力竭:
“你给我住口,此簪还你,你我从此恩断义绝。”
司马远捡起金发簪吹了吹,笑脸劝道:“折梅,你想想我们以后的日子,也许知州只是让你陪他喝个酒,不会碰你呢?”
没等司马远说完,便被折梅推到丝竹馆门口,关上了大门。
司马远在门外敲了一会儿,又是吟诗又是求饶,丝毫没有放弃。
直到一些百姓围了过来,他才停了下来,悻悻走开。
“折梅,你怎么不懂呢,等我去了北都,我们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傍晚,折梅带着司马远写给她的情诗,独自去了郊外。
她将诗集一页页撕开,全扔到了江中。
站在艞板边,她左脚向前微微迈开,停在空中。
正当她要缩回左脚。
不远处的渔夫喊了句“姑娘,别跳!”
折梅吓了一跳,右脚一滑,摔到了水中。
那渔夫正是捕鱼归来的余小船。
他立刻向折梅伸出撑船的竹竿,把她从水里救上岸。
“姑娘,有什么事想不开,非要跳河呢?”
折梅坐在艞板上,呛了一下,生气道:“谁要跳河了!我是被你吓得不小心落了水。”
余小船看到江边落满的纸张,觉得折梅是在嘴硬,便不与她斗嘴。
他脱下外披肩,给折梅披上:“你浑身湿了,我的外衣借你披上。”
晚风袭来,折梅打了个冷颤,她赶紧钻到了自己的驴车里,准备回镇。
余小船正在岸边拉着纤绳,折梅从车上探出脑袋:“小哥,你叫什么名字,我要如何还你衣裳。”
“我叫余小船,家住余家村,每日都会来郊外池塘打渔。”余小船大声喊道,那驴儿已经开始奔跑。
“我叫折梅,在梨花镇丝竹馆开店。”
折梅的声音混着驴蹄声,远远飘来。
余小船隐约听到了:折梅与丝竹。
刚才,他又闻到了淡淡的梅花香。
开塘县,周知县府上。
当晚,没了折梅的作陪,司马远只能独自赴宴。
牡丹在花鼓上跳完一支折腰舞,被知州点名作陪。
在司马远身边没见到折梅,牡丹这才轻轻松了口气。
“折梅妹妹,你总算脑子清醒了一回。”
折梅回到开塘镇,见流香小食还在营业。
她裹着外套,浑身半湿,发髻凌乱。
众人见状,以为她遇到了歹徒,忙把她带到炉灶边去烤火。
幺妹煮了一碗热姜汤给折梅:“折梅姐姐,姜汤喝了暖身。”
黍汐找来一块小毯子,让折梅先擦干身上的水花。
折梅喝完姜汤,小手烤着小火,身体还是不由自主地发抖,没忍住竟啜泣了起来。
她边哭边说自己如何瞎了眼,没看清这司马远竟然为了自己要把她给“卖”了。
黍汐拿了一块手绢给折梅:“折梅姐姐,你刚才不会是想不开吧,怎么弄得一身湿?”
折梅擦干眼角的泪痕,缓缓说道:“刚才去郊外散心,在河边被个渔夫吓了一跳,误落水中,被他救了。”说完还指了指一旁的外衣,“还是他把衣服借给了我。”
黍汐把衣服也拿了过来烤火,感叹道:“姐姐没事就好,唉!我们大家都以为将来能喝上你和司马远的喜酒呢,真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阿黍姑娘,救我的人是捕鱼的,不是屠狗的。”
黍汐尴尬地笑笑,她又说多了:“我打个比喻,哈哈~”
见折梅没事,黍汐又回到了她的炉灶边开始炒菜。
小二阿兴又来报菜单啦:“掌柜的,一份九转大肠,两份辣子鸡。三份腊肉煲仔饭。”
黍汐把写着菜名的木夹子,夹在灶台边拉起的绳子上,用以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