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二章亏钱有理
今日易梦蝶陪同周瑜去了九龙仓,他们要在北方电子集团的东部区域建设一座学校。
前期工作都是易梦蝶去做,毕竟易氏家族在香江的人脉关系了得。
而且有她兄长易儒信在港服中影响力颇大。
各种程序几乎畅通无阻,效率奇快。
换周瑜去办,你试试?
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
组建北方工大,由中原投资控股、易达投资以及易通地产三家公司共同出资。
中原投资控股出资百分之五十,易达投资出资百分之三十,易通地产百分之二十,并组建校董。
学校包括电子通信、航空制造、动力系统、机械类、特殊材料等重要学科。
总之,属于将来需要的专业或者比较关键的科技门类,与周瑜所希望的发展方向相协调。
“博士院要从校区独立开来,与北方电子集团研究院相连,建这所大学的初衷本就是为公司提供专业队伍,科技想要有后劲,就必须有人才支撑,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周瑜建这所大学目的性非常明确,为自己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北方工大将设立一个附属博士院,依托北方电子集团研究院,博士生源将从毕业生中的出类拔萃毕业生中挑选合格者,进入博士院。
进入博士院,其实相当于加入北方电子集团。
显然,周瑜希望走一条产学研一体道路,北方电子集团下设研究院,这个研究院就与博士院放在了一起,那些专家不仅仅搞研究,还要带徒弟,培养科研梯队。
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与未来周瑜发展方向有关系,也是针对国内薄弱行业所做的补充。
至于大众类的专业,可有可无,周瑜就没必要费心了。
周瑜这种思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在于,广泛聘请西方教授专家任教,直接把先进知识和技术嫁接,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至少在理论层面补上短板。
而且培养出来的精英,属于直接应用型人才。
决定未来,科技领先,首先要有人才,此时布下棋子,等到企业壮大之后,人才也会源源不断向里面输送。
企业、科研、教育三位一体,这样的架构还真难找到对手。
这条路不是没有人想过,前提是你得有钱,搞教育本身就需要烧钱,一般企业玩不起。
办一所大学能花多少钱?
这点小钱放在周瑜眼前还真的不在意,他就是要用钱砸出一所实用型学校。
易梦蝶笑道:“你这个想法很特别,大学还真没有这样办的。”
“没办法啊,钱不缺,就缺人才,要不然我花大钱办一所大学干嘛。大陆不缺大学,香江也不缺大学,世界更不缺一流学院,何必瞎掺和。”
说实话,周瑜旗下公司,尤其是科技类所雇佣的高端人才,欧美专家占了多数。
这些人之所以愿意来,是因为这边给的薪水高。
短期内周瑜只能走这条路,但必须从长计议,培养华人子弟科技人才。
现阶段想在内地建立大学恐怕不现实,根本就没有资格,哪怕你自己出钱也不行。
香江这里就不一样了,易氏出面很容易将这件事搞定。
香江是国际都市,聘用外籍师资力量也相对容易,欧美教授来香江生活,没有什么不适。
前提是,周瑜必须舍得花钱。
“其实,大陆学校那么多,将来也不缺人才啊......”
易梦蝶属于站在香江这里的角度看问题,根本不了解内地情况。
“内地学校办学与外部有所区别,二三十门课程无关紧要的占了一小半,而且理论上与外面也有差距。且不说现阶段内地人才往外走的可能性极低,至少短期内不要有想法。”
这个题目有点大,一时间也说不清楚,不能单纯说哪一边的教育成功。
至少历史证明,香江教育很有问题,没有摆脱殖民化色彩。
“从现在开始,科技发展大爆发阶段已经来临,谁做好了准备,谁才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建立这所学校正当其时,保障企业发展后劲延绵不绝。”
“你总是对的,我也希望见证这一时刻。”
若说谁才是周瑜的崇拜者,非易梦蝶莫属。
这段时间里周瑜所有的作为,都发生在易梦蝶的眼皮子底下,所经历过的以及所创造的成果,简直难以置信,易梦蝶想不崇拜都不可能。
也就是周瑜不想当神棍,要不然会给易梦蝶说一说不久将来的互联网时代。
比如,手机时代以及微信、支付宝风靡天下,不用拿钱也能消费。
算了,还是自然一点好。
在得知老板就在附近,永生电子总经理道格拉斯慌不迭地跑来了。
“哎吆,老板大驾光临,也不打声招呼,我是刚刚知道......”
“嗯,就是过来随便看看,也没什么大事。”
既然惊动了东方电子集团这边,不妨顺道过去看看。
“彩电项目进展如何?”
周瑜去江口那段时间,道格拉斯则留在深市继续与对方商谈建立彩电生产基地细节,双方两条线,还没来得及碰头。
“呵呵,这还没来得及跟你汇报,深市那边非常热情,办事效率也很高,土地划拨,审批设计几乎是一条路服务,下星期我就要走一趟,全面拍定。如果真的按照他们所说的速度,估计年底就可以安装生产线。”
永生电子第一次扩充产业,道格拉斯有些兴奋。
“对方对你们寄予厚望,永生电子也不能让对方失望,一定要按期、保质让项目落地。分公司设立要有许多前期工作,要做好招工、培训工作,计划要完善。”
当领导的总要说两句话,其实都是废话,分内的事情不用说也要干好。
否则,道格拉斯就要另谋高就了。
“放心吧,老板,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实施,保证彩电项目一炮打响。”
想了想,有些细节还是要嘱咐一下。
“道格拉斯,在彩电项目产品下线之前,要将在日国基地生产的产品提前半年进入内地,主要是深市和江口市。注意,进口产品价格不要制定的太高,要压低价格,至少比日国同类产品地百分之十以上。”
周瑜觉着,每台二十二寸彩电价格,原则不应该超过一千五百元。
不过,因日元升值影响,目前价位都在数千元。
那年月,外国品牌打入内地,走的都是高端路线,价格高的令人咋舌。
国民手里那点的财富征得容易吗?
一月几十元薪水,买一台彩电要花好多年的薪水,而且是家里好几代人凑起来的钱。
不客气地说,那时候的彩电,接近于以后购买商品房方式。
个体承受不起,一家人五六口、六七口人一起凑钱,只不过没有贷款而已,仗着家庭人口数量大。
谁家有一台电视机,四合院里可热闹了,搬到院子里一起看。
周瑜不是不想在彩电项目上挣钱,是不想让后面的外商进来挣钱,搜刮民财。
日牌产品吃香,是吧?
呵呵,我也是日国产品,尽管企业规模小一点,在日国几乎被忽略,要不然也不会面临困境。
但是,在这里谁又会在意呢?
没有人跑到日国去调查,去参观企业,只要是日国产品就行。
不是国民崇洋媚外,当时小日人的产品就是不错。
所以,周瑜充分利用日国产品这一噱头,压低了价格,几乎与生产成本差不多,后面进来的日国品牌你看着办吧。
你妹,搅屎棍啊。
不错,周瑜就是想当一个搅屎棍,搅乱彩电市场。
日米之间因为市场问题争执不下,米国人找麻烦,日国人只能另想办法,他们把目光对准了大陆。
现有一家企业试水,而后嘛,简直蜂拥而入。
周瑜好像记得,那时候日方产品一统江湖,西方产品都被日国产品挤得没市场,有,但数量有限。
那时候日国产品有松下电器、夏普彩电、日立彩电、日电......
呃,我这个品牌叫日光,名字不改了,日光了再说。
制定低价战略,也是有讲究的,总要让国内产品有饭吃吧。
江口市金星彩电多少钱一台?
周瑜隐约记得,有相当一段时间,金星是1300元,海信1200元左右,其他如长虹等产品都差不多。
为什么是深市和江口两座城市?
那是因为周瑜在这两座城市关系很硬,这时期也不是随便一个外国产品能打入国内市场的。
道格拉斯一听,傻眼了,还要压低价格出售?
苦着脸,道格拉斯争辩道:“老板,你要考虑在日国的生产成本,这样定价还难有利润。”
周瑜大手一摆:“我能养得起,也就不会在意在日国的工厂盈利还是亏钱,执行吧。”
日国人工成本高,周瑜当然知道。
亏一点钱算什么?老子有钱,就愿意养一个亏钱的企业,你能咋滴!
嘿嘿,这才是有钱就是任性。
老板最终拍板,道格拉斯一点这都没有:“好吧,你是老板你说了算,我坚决执行。”
周瑜拍拍道格拉斯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格拉斯,亏钱有亏钱的道理,微利也要微利的道理,有时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战略眼光,更不要以为这世上只有我们一家生产彩电,你明白吗?”
道格拉斯懵逼,好高深的哲理,这叫神马,亏钱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