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唐升官记 > 第249章 人言堪比利刃

第249章 人言堪比利刃

两人几乎用颤抖的声音同时问道:“今日贤侄找来我二人怕不是仅仅说此事吧?”

韦安石不语,装着样子端起茶汤,还未喝下嘴,就皱起了眉头,没法和寒云拿来的香茶比。

想到这里,他更是愤愤不平,因为寒云,阿翁每天至少要提到韦弦的名字三次,云阳供销的名字十次。

就连一心只关心钱财往来的二叔,都多次在阿翁面前提到寒云、韦弦和云阳供销。

时不时宫中的姑姑还来家书,也是提到寒云和韦弦。

韦安石感觉自从韦弦和寒云认识后,云阳一房在韦氏家族的地位正在悄然改变。

韦弦在云阳跟着寒云的一番动作,一下显得同辈的他碌碌无闻,毫无建树。

在嫉妒面前,人性往往会被扭曲,所以这小子生出了坏心思。

第一步就是要破坏韦弦和寒云的婚事,若是能弄得两人反目为仇那是最好。

“今日找来两位叔伯,也就想问问,韦弦今年就满二十,小侄很是好奇,难道以前没有人去向大叔伯提亲吗?怎么说,韦弦也是韦家一房的嫡女。”

两人眼珠子一转,有点明白韦安石的意思,心里也在嘀咕,这小东西心也不好,咋以前没看出来呢。

“说起来这事就要从韦弦的亲姑姑,也就是我俩的大妹说起。”老二韦思齐知道一些内情,说起此事。

“二叔伯细细道来。怎么和昭仪姑姑有关了。”

“都知道大妹曾经嫁给王世充的嫡子,那王世充称帝后,大妹也就成了太子妃。坏就坏在大妹太子妃的身份上。”

说到这里,韦安石算明白一点,大唐和王世充什么关系,那是争夺江山的死对头。

“依二伯的意思,韦弦其实早就有婚约在身。”

“的确有,应该是武德三年的时候,那时候韦弦也就十三岁,按说也是差不多准备出嫁的年纪。”

“提亲的是哪一家?”

“王家。”

“太原王家?”

“太原王家的一个偏房。”

韦安石初听王家的时候,不敢相信,太原王氏在世家中是什么地位,那是世家排名第一的存在,怎么会向韦家提亲?

就算是向韦家,也是阿翁正房这一脉才对。

“后来呢?”韦安石继续问道。

“后来这事我记得成了,双方还签了婚书。那王家子弟比韦弦年长几岁。相貌堂堂,文学一般。”

那时候云阳韦家的家主还是韦弦的爷爷,唐律有规定,家有长辈着不得分户。

意思就是家中还有长辈的,晚辈不准分家。

不光是唐律,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自古如此规定。

所以,我们能看见但凡家中有高寿老人的大家族,上百口人生活在一个大院里都有可能。

“这都过去七年了,王家没来迎娶?”

韦思齐叹了一口气,说道:“后来王世充兵败,一家男丁不是都死光了吗?大妹也被收入了秦王府,那王家和隐太子关系好,自然这事就不愿再提了。”

韦安石低头沉思了一下,想起来也是,换成他在当时决策,也绝不可能再和大叔伯一家联姻,这话心里想可以,不敢说出来。

“也就是说,王家和韦两家的婚约还在?”

说到这个节骨眼,两兄弟对望一眼,都摇了摇头,韦思齐说道:

“至于婚约是否解除,我二人的确不知。按说此等大事,大兄定会召集家族中人商议。我韦家虽然比不上他王家,可也不是想娶就娶,不想娶就不娶的。”

“二叔伯此话说得有理。我京兆韦家也是百卿世家,不比他太原王家差。”

“后来就再也没听大兄提及此事。我倒是认为此婚约极可能还在。”

“可知王家今何在?与韦弦有婚约的王家子弟叫什么?”

“太原府祁县。我记得大兄提过,名福杰。”

“王福杰。算起来,如今也有二十好几了。是在朝中为官还是在家守业?”

“这些事我二人便不知了。”

韦思齐说得是真话,本就不是他二人子女的婚事,也不太关心。

韦安石就是世家子弟,自然清楚世家的尿性,面子比什么都重要,按说王家就算不来迎娶,也绝不会冒然主动提出退婚,多半是找个理由拖着,等着女家来退婚,正好做一个顺水人情。

如此的话,这份婚约极有可能还在。

至于正妻未进门,会不会影响传宗接代,那就多虑了,先纳妾再说。

“如此,小侄有一事想说,二老可去一趟太原祁县,把这件事通报给王家。剩下的事,自然有王家出面解决,二老坐享其成。”

嘶,两人心中一惊,自己什么货色自然知道,也就是坐吃山空的闲散之人,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没想到眼前这个面如桃花的晚辈,屁眼都是黑的,害起人来,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转一想,五千亩良田,一年五万贯的收入,太诱惑了。

况且他两人只是作为韦弦的血亲长辈去王家问问婚事,于礼于法都说得通。

“那好,我二人这就出发去太原府。”

…………

云阳县衙,韦弦突然打出几个喷嚏,寒云赶紧关心一句:“莫不要受凉了。”

“哪有如此娇惯。只是突然有点心神不宁,总感觉要发生什么事。”

韦弦说完,也不清楚为何好好的突然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小宝近来学习如何,试卷不够的话,呵呵,我这里多。”

寒云刚说完就觉得自己太残忍了,才四岁的孩子啊。

“说起来,云峰拿出的蒙学教材,当真是新奇,图文并茂,小宝就快把书中的生字认完了。”

嘶,寒云也是唏嘘,能把教材当成图书看的,也就韦坚一个人了。

这小家伙难道当真是今后的长安令韦坚。

“我再给他弄点教材,量大保够。”寒云露出神秘的笑容。

“你拿来的教材,山长也编入了新教材。说到这里,云峰是不是该去书院看看,如今可大变样了。”

寒云一想,对啊,离开有一个多月了,还不知道三个老头在书院玩出了什么新花样。

只是他在审核县衙度支的发现,书院的开支大的离奇,不知道书院花费到什么地方了。

按说造纸和酒精的生产差不多步入正轨了。

至于那个古法活字印刷术,寒云并未抱太多的期望。

他知道,历史上自从活字印刷术发明以来,普及率一直很低。

一来是能印书的人不识字,识字的不干这活。

二来,不管是木字还是泥字,损坏率太高,油墨也不能均匀涂抹。

这一点,寒云已经给了公输恒脚踏式印刷机的图纸,想来差不多可以做出第一台了。

至于字模,还不简单,后世直接定做了几十套铅字模,够他用了。

油墨他也有配方,用大唐的材料制作出来不难。

加上他对纸张的改进,呵呵,印书不再是难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