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都说了,别让精神病修仙 > 第5章 道家、朝堂和武夫

第5章 道家、朝堂和武夫

三清天下,是道家的道场,只不过,高高在上的道爷们,一心问道求长生,普通人的生活,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这三清天下的国度,最是自由任性,只需承认道爷们的地位及身份,很少有道家人去红尘沾染世俗,毕竟修行太花时间不说,不是哪里都有仙家府邸灵气充足的。

道家对官家的要求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记得按时上供,至于是灵石还是资源或是其他,那就看所在的宗门了。

除此之外,宗门只有一个要求,别惹事生非,搞得生灵涂炭,百姓安居乐业,不要怨天载道的就行,要不然道爷看不惯也要下山的。

作为一国主君来说,在三清天下,比傀儡似的佛国和大道理讲不完的儒国好的太多。至于江湖人,倒是只有三清天下的江湖人最多;

佛国禁绝江湖,所有人户籍要一一记录在案,就算是出村串个门,没有许可那是不行的;

儒家夫子太厉害,江湖人遇见读书人,说不赢还打不过。是故,三清天下是江湖人的圣地,很多别处的江湖人,朝圣一般来到三清天下,就再也回不去了。

说起来,江湖人是怎么出现的,最靠谱最被众人相信的说法就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知掌权者、修行者,他们要自由绚烂的一生,而不是被忽视、被安排的一生。

这些年来,江湖人的江湖是畸形的,就连普通老百姓也当个笑话来看待;这些年来,江湖人的江湖也是成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忽视江湖的存在。

原本的江湖是池塘中游鱼、青蛙和虫的对决,很少有池塘与池塘之间的比对,否则当时的月影狂刀客就不会那么惹武国的众怒了。

没办法,江湖人练武太苦,成就却极为有限。除却早早心如死灰的武夫,就算是一时间站在顶点的第一人,何须三十年,拳怕少壮,终究是要走下坡路的。

江湖从来没有万人敌,庙堂才会有。

江湖不曾一剑仙人跪,道爷才会有。

庙堂从来没有义气重,江湖才会有。

神仙不为生死愁断肠,不良人才会。

——

最近的江湖不太平,不仅仅是武国的江湖血雨腥风。整个三清天下的江湖星火才开始燎原,却已经势不可挡。不是没有人发现这里面有蹊跷,但是没有人去理会。

雅乐算是最早发现江湖动荡原因的人,但是心中有私心,有鱼游子留下的惊天之言,她不敢过多的去影响这件事的发生,夜小天还需要很长的成长空间和时间,他们都需要时间。

红尘中的事,由凡人自己去解决,这是山上的共识。

各位看官可能要说了,修士不理红尘,脱离人之五常,这还修什么道。恰恰相反,这是道家的孤高,是绝大多数道爷们不与人争的洒脱。

别的不说,以炼气士的寿元之长,实力之强,一个千年的皇帝,谁受得了。若是这个皇帝有了开疆拓土的想法,百姓们要不要活了。当然了,一定要说的话,这是道家之间的约定。

历史上不是没有修道者做主一国的事情,包括到现在也屡禁不止,但是大体上来说,道门还是以修自身、叩仙门为主题,世间的繁华,总是敌不住长生不老的诱惑。

凡夫俗子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修道者,这是一群以天地沟通,与命抗争,心中有自己梦寐以求的大道,沉醉于修行不可自拔的一群人。

尘世中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了,没有太多的吸引力,他们构建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世界,那里才是他们的舞台。

看到这里,如果看官老爷们认为这些得天独厚的人不过是天眷者的自私自利者,又误会他们了。这三清天下的和谐,离不开道爷手中的道法和剑,若要打一个比喻的话,他们就像是规则本身,笼罩着三清天下,又不过多的影响人们的生活。

——

雅乐发现,自己一个人已经开始顾不过来宣武国的江湖不良人了。

他们就像蒲公英一般,随风一吹,风散后就落地生根,魔血只要不发作,平时就跟普通人一样。只有等比较残暴的血腥事件发生,她才好顺藤摸瓜,否则就是大海捞针。

这些时间,她凝炼了不少的魔血,这些魔血都有一个特点,极具生命力,融合吞噬的能力很强,有些像远古的神兽貔貅。

作为一名具备远古血脉的神隐一族,一个合道的阵师兼具一名医者的神识,雅乐除了消灭这些魔血,找不到任何化解的办法,这里面的古怪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畴,所以她现在有些犯愁。

她其实还有另一种天真的想法,这会不会只是她杞人忧天,根据她的判断,这种魔血的存在,并不会对山上炼气士产生太大的麻烦,比如说她。

怀着两种矛盾的心情,雅乐只能等待,看着这些魔血到底有什么样的神通。

每个人都会笑话井底观天的人,殊不知,谁不是在井底,就连雅乐这样的人物,目光也不够长远。

——

宣武国的国都,皇帝的大殿群。

这些日子里,皇宫里的太监宫女什么的,说话办事都透着一股子利落活泼劲。

自从宣武国护国大法师姬苇以命祈雨,魂飞魄散之后,皇帝老爷喜怒无常,不管是朝堂上也好,后宫也罢,真正赐死了不少有身份和没身份的人。

宣武国的朝堂一下子变得秋风扫落叶一般,人人自危。忽然有一天,也不知道皇帝他老人家怎么了,开始讲道理了。

皇上他老人家皇恩浩荡,不仅开恩放出宫好些年事高的宫女太监,对于愿意留下来的,也提高了他们的月例和平日里的供养。

以往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陛下,近日来和颜悦色很多,偶尔还愿意和他们这些下人说一两句话,也不挑刺,说错了没过,说好了有赏,这让一些眼窝子浅的下人叩遇明君,发誓愚忠一生。

对于这些变化,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偶尔的天颜变幻,谁承想竟然是长久的阳光雨露。

俗话说得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文清宫所管辖的大大小小的宫殿,进进出出的人,近万人的口舌,各种传言、臆想数不胜数。

所有人的话题,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前,皇帝陛下和他身边发生的事是首当其冲的,这是大事情,需要特别关注的。

随着皇帝陛下的恩泽越来越多,口中心中称赞也会越来越多。在以往,哪里敢对皇上不敬,现在不同了,说的都是好话,不怕别人听了去。

一个步步惊心的围城,最后竟然被一点点的修正,现在的皇宫里面,有的只是和谐。

一开始,大家只说皇帝老爷的好,还算是有理有据;后来,有心思活络的开始传皇帝陛下乃是天授,受天眷。慢慢地,一些有鼻子有眼的传说更离谱了,什么梦中天人开悟,麒麟御风而来,国运增长。

最后,是一些进入宫门有些时日的老人,最是有发言权,皇上他老人家应该是悟道了,这一下子传开了。

往日里,服侍着皇帝陛下起居的小太监最是为难,这宫里的嫔妃们,哪个他敢得罪,皇帝陛下的起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些嫔妃们,为了每日皇帝的饮食起居,背地里使绊子,下刀子,阴狠的功夫全部用在了这上面。都是有主子有下人的,占山头是必经的一环,否则生不如死。

换做是现在,这些小太监一点都不为难。皇上他老人家现在龙马精神的,都不用自己这些人精挑细选。往日里嫔妃们明争暗斗,难得陪床,如今夜夜睡卧,阵阵笙歌,连带着嫔妃们的气色也好转很多,相互间的暗斗也少了许多。

皇帝陛下犹如少年,华发再生,这不是悟道是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