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生命永恒之西沙拯救 > 附录 关于反锁房门和心门关闭的心理状态

附录 关于反锁房门和心门关闭的心理状态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特征性的行为,开始喜欢关门,甚至反锁房门。

很多家长被孩子的反锁房门行为,搞的很不愉快,又担心还心烦,家长很忧虑这是怎么了?!表面上,这是孩子愤怒,家长担心。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有些家长把孩子的门锁给卸掉了。甚至还有些家长用刀斧把门给砍破了。即便再这么担心,也不必要这样子是吧?

孩子有问题,但是往往这些问题不是单纯孩子的问题,更是亲子关系,相互交流困难的问题。

因为这里的反锁房门的实质是拒绝交流。

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的家长总是说自己常常开导孩子,和孩子做交流,但是越是开导,越是交流,越是和孩子说放开,别多想,越是帮孩子出主意给建议要求,孩子反而越是不愿意听,甚至发脾气。这说明这些开导交流并非真正有效的心理建设性沟通交流。

而反锁房门,就是索性就不理不睬行为表现了。

孩子反锁房门,不愿意和家长交流,让家长很难受的心理环节就在于被拒绝感。

同时又因为孩子抗拒而无法和孩子好好沟通,家长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里给出一个建议,接纳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有些家长会质问,真的无条件接纳?难道孩子房门反锁,孩子对父母信息封闭,那么我们就不管了?孩子有早恋倾向,父母就应该是坦然而不必担心呢?

这里的接纳不是放纵,不是无条件满足。这种接纳是内心的接纳和信任。

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抗拒交流或者封闭信息的感觉很不好的。这种不好的感觉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父母有着责任,就是保障孩子的安全,能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安全的未来。这是一种养育子女过程中,父母安全需要自然的延伸到孩子身上,自觉承担着孩子的安全责任压力。因为担心孩子,会紧张担心,怕孩子出事,这是家长的责任压力引起的焦虑。

父母的紧张担心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焦虑一直存在,为什么是在青春期特别显着呢?之所以是这个时间点,从心理地位变化轨迹图上,因为这个时间点孩子似乎看着要长大了,但是并没有长大到让人完全放心的程度,父母的心理地位依然略微地高于孩子,自然还有保护孩子安全的责任要求。

不过这种责任感的心理处理方式却会因为两种力量而截然不同。

一种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处理方式。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沟通和交流,双方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并建立起一个合作模式。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重视,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他们也能学会如何与人协商、妥协和合作,这对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此外,这种方式还能让孩子感到更有安全感,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会关心他们的安全并愿意与他们一起努力。这种安全感将帮助孩子更积极地探索世界,勇于尝试新事物,并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通过参与制定规则和解决方案,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安全边际,并学会如何在这个范围内自由活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后,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孩子顺利过渡到社会适应阶段。在家庭环境中学会了与人协商和合作的技巧后,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交场合中的挑战,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这些技能对于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总之,以协商方式处理亲子冲突,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还能培养其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尽量避免使用强制或惩罚性手段,而是以温和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当父母感受到自己不被孩子尊重、不信任时,他们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深深的排斥感。这种感受源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剥离。当这种心理剥离的感觉超越了对孩子成长的促进动力时,父母会直觉性地抗拒这种被排斥的感觉。于是,他们可能会表现出不悦、愤怒等情绪反应,甚至采取语言行为暴力或经济制裁等手段来应对。然而,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进一步丧失。因为孩子无法从核心家庭的人际关系中学习到如何识别社会安全边际,并适应和融入社会环境。他们可能会变得胆小、怯懦,对陌生人和新环境感到恐惧,缺乏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他们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交技能。此外,这些孩子还可能面临学业困难和职业选择困境等问题。因此,家长们应该意识到,为了孩子的未来,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并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成为有责任感且独立自主的人。

但这能解释紧张担心,却不能完全解释不愉快,甚至愤怒。有些父母并不表现出愤怒,但内心会气恼。有些父母则控制不住把愤怒表现出来,譬如一个劲的敲门,撬掉门锁,砸开房门,对子女态度严厉批评。

这是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父母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比孩子高一头,他们对孩子有一种俯视的心理优势,所以孩子觉得如果对父母隐瞒一些事情,就会让他们感到被欺骗和不被尊重,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因此也会导致尊重感的剥夺。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在心理上被剥离的感觉很痛苦(关于心理剥离的概念,大家可能还有印象,心理剥离是会引起不舒适的,甚至强烈的痛苦。孩子对家长有隐瞒不信任,那是啥感觉?你连爸妈都不能信任吗?连爸妈都要隐瞒吗?你到底在做啥?父母会感到不被尊重不被信任的排斥感。这就是心理剥离的感觉。)父母自然会直觉性的抗拒心理剥离的这种被排斥的感觉。

有些家长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了解孩子的聊天或游戏情况,比如通过孩子的老师、同学等渠道获取信息,甚至在家里安装监控设备或监控软件。这种行为与应对孩子反锁门时强行开门的做法类似,都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但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因为这样做,不是增加了孩子的安全感,却反而是侵犯到他们的隐私和自主权为表达的安全需要。

因为随着孩子们的发育成长,越来越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和安全边界来发展自我,如果父母过度跨越安全便捷,无意识地干涉他们的心理世界,必定会让他们的内心痛苦,感到压抑和不满。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安全需要,给与他们隐私保护和自主权尊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机制,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然而没有安全需求认知和安全边界辨析的基础,父母就会因为这种责任焦虑感、不被尊重感和心理剥离的抗拒感混合在一起的自我心理安全缺失感,而将孩子的自然心理需求转变成对父母的对抗情绪,从而使得父母成为冲突一方的心理动因动因。

反锁门和 qq 空间封闭式孩子在物理上私人空间的独立需求的行为方式,这是可见的独立战争方式。这些孩子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个人隐私和自由的渴望。

他们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与父母等心理优势地位者的外界相隔绝,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他们试图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的努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孩子们或许感到无法得到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或者在家庭或社会环境中遇到了困扰。因此,作为家长、老师和社会成员,我们需要关注并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权利追求自己的个性发展。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帮助他们找到更健康、积极的方式来实现个人独立。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茁壮成长,成为自信、自主的个体。

通过破坏门锁、安装监控软件等手段,孩子们的个人空间被强行打开,他们的心理安全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行为让孩子感到无助和无奈,就像国家的大门被敌人的炮火摧毁,家门被强盗闯入,自己只能被迫低头屈服,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愤怒却是无法抹去的。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侵犯隐私的伤害,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对家庭的信任,并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与空间,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反过来,就算用强制方式可以打开孩子的房门,打开孩子的qq空间等物理私人空间,但是并不能自然地打开孩子的心门,反而会让心门关闭的更加严丝密缝。当孩子的心门紧闭时,要想重新开启它,可比强行闯入房门或qq空间难得多。他们要么选择沉默不语,要么烦躁地回应:“烦死了!别来烦我!”甚至连真心话都不愿吐露半句。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们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干瞪眼,束手无策。

所以从冲突的双方来看,从父母的角度,存在担心孩子的责任要求,第四层次被尊重需要的剥夺感,心理剥离的抗拒感。而孩子的角度,那是私人空间被侵入的恐惧和愤怒感。

大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反锁房门的情形。请正确认识孩子这个反锁房门的行为。从一定意义生来说,反锁房门是独立意识和自我安全保护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性行为。反锁房门的时间发生的相对越早,孩子的心理成熟度越高。

当然,如果房门心门反锁,始终自我封闭那是成长的停滞。

反锁房门以后能够相对更早的自行将房门打开,孩子的人格就趋于更加完整完善。

如何促进孩子自行将房门打开。主要是让孩子获得独立认可,获得安全的保证。

所以对于反锁的房门,请家长们轻柔的敲门,清晰和诚恳地说明敲门试图请孩子打开房门的合理理由。即便房门没有开,请耐心等待。或者放弃这次请孩子打开房门的要求。不赞成以恶劣的心态,激动的语调吼叫方式甚至的砸门行为来试图强行打开房门。尤其是以砸门方式打开反锁房门的行为。最后房门无论房门是否被砸开了,但是心门却关闭的更紧,甚至永久的封闭了亲子交流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