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上京
两人温馨甜蜜的吃完饭,提着一个昏暗的灯笼慢慢走出了家门,往村中走去。
远在千里之外的上京,因为大船回来带来的许多东西而热闹了一番,这里本就是权贵富豪聚集之地,各种寻常物品他们早已不放在眼里,唯有每半年或一年从海外运来的稀奇事物,能惹得他们追捧一番,
这次回来的人,带来的许多东西都无胜稀奇,惹得好些夫人小姐连连摇头,并不满意,而周家的江管事,他从远方带来的一种名为罐头的东西,却惹得了大家的连连称赞。
那罐头里不仅全是肉,更是有许许多多的名贵香料。普通老百姓哪吃得起名贵的香料,许多听都没有听说过,都是他们这些有钱人才能吃的。
贵权人士的自然是十分满意,觉得这食物是十分的配得上他们的身份,而吴家更是放言,即使是权贵人家也说不出这里面的全部香料的名字,惹得大家纷纷猜测里面的香料。
见大家的好奇心被挑起,吃过的人纷纷给出答案,周家顺势而为举办一个活动,让大家在吃完罐头之后,猜测里面香料的名字或数量,看看谁的舌头厉害,只要说出里面的所有名字,就可以得到由周家给的银子和第一名舌头的美称,这个活动一出,罐头的价格更是炒上了天价。
更有那鱼罐头,与鲜鱼的滋味完全不同,却是别有风味,里面有的辣椒更是让许多人都十分的喜欢。另外一种水果罐头最惹孩子喜欢,味道更是比有一些新鲜的水果还要好吃呢。
在上京要是你没有吃过罐头啊,那你在上京就算是跟不上,潮流了是要被笑话的,许多夫人小姐为了得到一个罐头,不惜出几倍的高价出去购买。
更有一些人看了罐头这么火爆,这么好卖,纷纷效仿做罐头。但是他们做的罐头不仅不好吃,还没有罐头独特味道,更是没有罐头的最独特之处,那就是保存时间长,味道不变,食物不腐。
许多想要尝试模仿罐头的作坊,点心铺子都在尝试后纷纷铩羽而归。让期待他们成功的人大失所望。
而吴家酒楼则是推出一道名叫如意菜的蔬菜,这道菜不仅形似称心如意的玉如意,寓意也是吉祥如意,事事顺心如意。口感更是清脆可口,在这个冬日少绿色的世界颇受欢迎。
上京最大最高的酒楼珍馐阁,不仅布局金碧辉煌,里面摆设十分讲究。美味佳肴更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精心制作的各种甜点、主菜、小吃和饮品,色香味俱佳,让人们的味蕾得到了极致的享受。
酒楼最高视野最高的阁楼更是一座千金,也有许多达官显贵趋之若鹜。
李安国站在号称全上京最高的珍馐阁阁楼,吃着价值千金的菜肴,看着偌大繁华的金京,确是沉默寡言,不发一语。
“李大人,几年没回上京了,你看看看这街道,还是你记忆中的样子吗?”一位穿着华丽衣袍,坐姿随意的公子开口笑道。
“当年你走的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这里为你送行。”他旁边一位坐姿端庄的青年人一边给上位的男子斟酒,一边也感叹。
“还能回来,还能聚在一起,我们兄弟几个都是托了李兄的福,我敬李兄一杯。”喝的半醉的人拿着酒杯跌跌撞撞的走至窗边的,被李国安一手抓住衣领推回桌边,转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被他推回来的人也不恼,看他豪迈的动作,哈哈大笑起来,也一口饮杯中之物。
“我好像自己不认识上京城了。”放下已经空了的酒杯,李国安转头又去看窗外。
下面熙熙攘攘来往的众生,那些坐着高头大马的公子,乘着精致花轿的夫人小姐,坐着豪华马车的老爷。那些穿着绫罗绸缎,吃着美味食物,却嫌不够新奇,愿意花天价去买所谓的外邦食物,只为了品尝里面放了多少辅助香料的人。
这些人里面有许许多多,掌管着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命运的朝廷官员,可却看不见他们,不知道世界安宁、和平、繁华下,在遥远的地方,有多少人正在遭受苦难,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承受各种灾难所带来的苦难。
即使他们再勤劳,再发奋也无法让自己和家人的肚子填饱,虽然贫穷,他却从未放弃劳作,始终保持着希望,尽管土地贫瘠,也在不断成长。而眼前的一切却让他觉得奢靡、浮华,大厦将倾的摇摇欲坠之感,而站在高处的人都看不见腐烂的根系。
“李大人才回来不到两个月,却执意求皇上恩赐,调离上京。人人都说你被外面的世界迷了眼,外面的世界有多好,比这上京的更繁华?”
李国安走到桌旁,对着男子行了一个大礼才缓缓开口道:“太子殿下若是真心的询问臣,那臣的回答是太子殿下不妨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看看您的生活之外的人,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不是这些权利的集中位置,也不是这偌大繁华的上京,而去南北交界,南方的一些山村里,一些城镇里,或是偏北方的一些地方。甚至都不用走到边塞,您就知道我为什么致意要离开上京。”
“年关前几日各个地方都发来了奏章,孤曾翻阅全部奏章,南北,东南,西北,全国各地均无灾情上报。许多地方更是粮食增产,百姓安居乐业,这些都是浮华假象吗?”太子轩辕庭并没有责怪他的冒犯,反而真诚发问。
“或许是臣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臣即使倾尽全力,带着同僚夜以继日伏案工作,上请州府,下到乡里。也不过是让所管辖地域的百姓能勉强糊口罢了,天灾人祸更是无法抗拒。”李国安自嘲一笑抬起酒杯一饮而,后便不再说话,反而一杯一杯不停喝酒。
周子翁也不再说话,陪着他一起喝酒,而旁边的文元志早已醉的不省人事了。独留李金渲一人看着三个好友摸不着头脑,与太子轩辕庭面面相觑。
太子轩辕庭看着借酒消愁的好友,再回想起三年前离别前夕意气风发的他们,他在好友身上看到了一些他看不懂的东西,这东西让他们变得矛盾重重,只有李国安,他锋利得如一炳利剑,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第二天的早朝会,这是开笔后的第一个早朝,过了一个安稳祥和年的各级官员全都聚集在朝光殿上,拜叩皇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管事监高声唱念,大殿无一人出列。
反而是高坐上位的轩辕皇帝扫视了一周,突然出声道:“盛宏出去一趟,不仅做事出类拔萃,人也看着沉稳多了。”
李国安往旁边踏出几步,端正跪在大殿正中:“臣能有今日之长进,全是托陛下之恩。”
“好好好,这话也说得好听几分。”轩辕正德赞叹道。
“皇上,微臣想向皇上求一个恩典,请皇上准许。”李国安恳求道。
“哦,你说。”轩辕正德声线平静的道
“臣之功劳不足挂齿,也无法与各位大人的光辉履历相比,臣自之有许多不足,恳请皇上批准微尘继续外放,多多学习,好报答皇上的赏识之恩。”李国安铿锵有力的说道。
“爱卿既然这么执意外放,那朕就允许。”轩辕正德的语气里已无半点感情。
“谢皇上。”李国安得偿所愿,心里并无波澜,始终保持冷静。
“禀皇上,李大人在北方多年,想你已经对北方如数家珍,既要学习,那不如到南方去,才能知道南北双方百姓各自的情况。”一位大臣站出来建议道。
“皇上,臣也觉得王大人说的有理好。”又站出一位大臣附和。
“竟然如此,便把他调到临安县去吧!”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臣有一个请求,北方连年干旱,冬天更是雪灾连连,压垮许多房屋,导致许多百姓流离失所,恳请皇上派遣官员赈灾济贫,帮助百姓修缮房屋。”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众人目光纷纷投向李国安,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众爱卿为何意。”轩辕正德饶有兴趣的发问。
满朝文武皆是闭口不言,轩辕正德原本还有耐心等着,可是见众人迟迟不见开口,神色越发不耐起来。
“禀告父皇,儿臣一直想要去南北两看看,这次就让儿臣去吧!”太子轩辕庭站出来打破僵局。
百官一时神色大变,有疑惑的,有窃喜的,有不动声色实际心思早已百转千回的,但无论如何,皇上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好,太子体恤万民,朕准了。”轩辕正德点头示意一旁的掌事监。
“多谢皇上。”太子轩辕庭谢恩。
“退朝。”
轩辕正德率先从皇位上离开,往清和宫走去,身后跟了一群伺候的丫鬟和掌事监。
余下文武百官开始往殿外走去,而李国安始终在地上跪着,没有一个人上前管他,等了一会,人都走只剩下三人,太子才上前去扶起他。
“太子殿下今天冲动了,你不该在这个时候前往北方的。”李国安看着面容英俊,身材高大的人平静道。
“李大人不是让我去看看大禹的子民吗?既然都要去看,那缘何还要挑时候,既然李大人说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孤身为大禹太子,自然更要去查看了解,否则这个太子做得也太失职了。”太子轩辕庭笑着道。
“太子殿下有您这一番话,属下觉得是天下百姓的福气,我代天下百姓谢过太子下。”李国安再次准备跪地。
他的动作被太子轩辕庭拦下,“该道谢的是孤,不仅是为天下百姓,还是为大禹,谢谢李大人不忘初心,一心为民。”
“太子殿下既然心意已决,那就去吧,老夫也只有祝太子殿下一路顺风。”一直站在一旁看着的老人抚须感叹。
“多谢老师。”太子恭敬对老人行礼。
三天后,太子轩辕庭带着户部和工部官员,带着赈灾物资前往北方救灾,一路由兵部武将率领军队护送,随行的还有许多勋贵子弟,世家公子。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宛若出游一般的离开了上京。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一月底了,村子里的那些田土也被勤劳的农家人的全部除了杂草,翻开土地,打细碎泥土,现在看过去都是大片大片的黄色土地。
而正忙着工厂事宜,早出晚归荆尧完全没有注意到村子里的变化。
里正找到他询问种子的时候,他才想起这边一茬事情在等他,:“舅舅,现在育苗时间倒是合适,土地解冻,万物生长,你看什么通知人来,我提前把种子准备好。”
“不错,既然如此,就定后日吧,龙抬头,日子也好。”里正点头说。
还有三天,时间够了,荆尧点头,“好,到时候你带人来就是了。
里正满意,“那尧小子,你先忙。”
里正回去就开始通知人,叫了那些对新种子感兴趣的人一起去培育幼苗,因为荆尧的工厂热火朝天的建起来,看那架势不像是小打小闹愿意来的人还挺多的。
荆尧回家打了水,再用木系异能把晶核分解融化的水浸泡种子,这样处理过的种子不仅出芽率极高,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
处理完后,荆尧就把盆子放在屋内,让它们吸收能量,就不再管了。
第二天荆尧雇佣了一批人前去他买的荒地开荒,这片地买来的时候他就用异能滋润过了,后来就没有管了,因为忙着工厂事宜没有关注这边差点忘记了。
因为是春耕时节,开荒耕地的价格要比冬季更贵一些,好在请的是专业的人,自带牛,速度也不慢。
这个种子不是他在船行买的,而是上一辈子他在收集物资的时候混进来的,因为没有什么用,他就一直放在角落。上次整理空间才拿出来,因为是改良品种也不需要精心育苗,荆尧准备用播撒的方式种植。
第三天,里正就带着人来到荆尧家,这些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已经泡好的种子放在泥团里面。先要用水浸湿泥土,然后把它捏成一个一个的团,整齐地摆放好,每个团上放一到两颗种子。再撒上一层薄薄的土,最后再浇上水就等他自己发芽就好了。
来的人不少,荆尧后院地里都要站不下那么多人了,很多人都被里正拦在外面,只放了二十几个人进来,都是一家一个。
荆尧告诉大家怎么筛土,土要搅拌成什么样子,大概搓多大的团子,哪种放几颗种子,大家都觉得新鲜,还有这样的方法,都高高兴兴的学起来。
“种子提前泡水可以它尽快出芽,泥团子是为移栽的时候更加方便,并且不伤害幼苗的根须,现在天气还很冷,为了加快种子发芽和保持温度,在土上盖上稻草或者油布。这些细节问题都很小,但是可以让幼苗快速长成,并且不用等到三四月份才开始播种。这样既可以提早得到果实,与其他村错开上市时间,多赚一些钱,还可以多种一季,我们上市了他们还在开花结果,他们下市了,我们第二季才长成,延长售卖时间。我们占据了有利的时机,付出的汗水只是多一些,就会收获几番的钱财。”荆尧先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培训,让大家看到他是怎么做的,到时候照葫芦画瓢,就不怕出错了。
旁边围观的人看荆尧说得很有道理,也做得有模有样的,都学得很认真。
“尧小子脑袋可真聪明,怎么什么都想得到。”
“对呀,这样今年我们的菜就不愁卖了。”
“嘿,他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啊,万一这玩意活不了咋整。”
“就是,到时候看你们喝西北风去。”
“我就信,我乐意,你们不信不听就是。”
“就是,就会说风凉话。”
“嘿你几个,干不干,不干让开。”
“走走走,挡着我们。”
一个高壮的黑脸大汉站在门口大喝一声,很快边上的人就散了一半,那个大汉跨过篱笆走进去,边上的人看见了都没有人说什么。
旁边的小闹剧荆尧看见了,但他当作不知道,这些科学的种植方法他已经教给村里人了,信不信在他们自己,他也不能强求什么,毕竟他就是个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自己都还在摸石头过河呢。
他这样的态度让一些人对他很信任,也参与育苗中来,并且家里专门为此留地,种植新奇物种。一些比较固执的人就看了个热闹就没当回事,热闹了一阵就走了。
很快还在田埂两旁观看的人就离开了大半,剩下的都是好奇,想学的。每个人都下去搓了团子,帮忙放种子。
都是种田的一把好手,荆尧只是提点几句,那些叔伯婶子就做得很好,还比他考虑得周到。
一天不到就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干完,看着密密麻麻摆好的泥巴团子,大家对于荆尧说的也信了几分,都很期待两个月后秧苗长成,然后分到自己手里。
荆尧又把买来的油纸布让人拿来,准备做一个简易大棚。现在还不用支撑起来,铺在地上就可以了,等后续种子发芽长出来后,就用竹子做成的篾条做成拱门样,一个个排成一行,再把油纸铺上去,持续保温,这样可以保持夜间温度稳定,等芽长结实了,就开始揭开油纸,再长几天就可以移栽了。
还专门请了一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温度高的时候揭开油纸,看看种子有没发芽,长得是怎么样,或者需不需要浇水,后期预防一下虫害之类的这些事情。温群对种子生芽成产的过程比较有经验,他已经做过一次了,知道怎么看,所以教了那人怎么做,以后叫他有不懂就来问他。
“尧小子来这三年,没想到还有这本事。”
“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厉害。”
“没看见里正都是一路支持的。”
“听说温二提前和里正通了气的。”
“可不是,六爷被叫去喝酒后回来,定和就巴巴往那边凑过去了。”
“他又不种地,凑过去干什么。”
“尧小子可是叫他打了好多家具,不种地还有厂啊!”
“嘿你们说,这打猎真这么赚钱。”
“不知道,的看命,李大就没有拿命。”
“李大啊。”
几个人汉子凑在一起讨论半天,虽然嘴里没有说,但是要怎么做几个人心里已经有数,散了后就扛起锄头,各种去自家地里翻土。
开年的两件大事都在顺利进行,荆尧也是松口气,他很庆幸,村里的人都很明理,也很热心,不然他在这里就要寸步难。
为了感谢村里人,荆尧专门找了几个制作农家肥和沤肥的方子给里正,希望他们实验出来后可以用在各种作物上,加大产量,里正更是对他满意得不得了,表示会好好重视这些方子的。
工厂的建设着已经开始进入中期了,因为春天到了,山上的野菜和春笋都慢慢长出来了,这几天那几个婶子没事就往山上去,找些野菜,山货,换着方的做好吃的给大家吃。
大家的伙好食,工人们干活自然就卖力,所以工程做得特别的快,转眼工程已经接近后半段了,这时间才过了一个多月,算是快的了。
而自从温群在荆尧自从开始忙起来开始,两人就一起吃饭,这是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两人都太忙了,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好好安静下来说说话。
“要准备上梁了,酒席需要的食材和东西我都已经叫人送到祖屋去了,已经请了婶子帮忙做席面了。”荆尧一天都在忙着事,房子主体建好,就要等上梁。
“今天四婶来我和说了菜单,十二个菜,我看着没有问题。”温群最近一直在帮忙准备工人的饭菜,所以大家都默认他的身份,荆尧不在就和他商量。
“行,我就和温新去准备祭拜需要的东西。”荆尧点头,两人没有再多说话,吃过饭就开始去忙。
上梁这天是三外公专门算好的日子,特意等到工厂和新屋都建好了,仪式同一天举行。
提前一天荆尧就和温新到县城去把需要的的东西买好,又去温罗家定了一头猪,还请了村里人帮忙做了席面。
所有东西全都由三外公看过,他点头同意才算完成,温新和温重跟在后面帮忙打点。
荆尧也终于向温新和温重请教了很多关于村里的习俗,这些常识村里长大的孩子都知道,荆尧不知道是因为他是舶来品,但两兄弟都没有怀疑,还以为只是南北方的差异。
等到了那天,就把准备好的七色礼和十二盆供奉上,用黄纸写了对联,工匠们就开始拜梁,请神,点梁。爆竹声响起,工人们抬起挂上红稠布的大梁高喊着口号就开始往上抬。刚刚抬着进了屋,天上就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工人的喊话声更大了。
荆尧也把大家送来的五谷彩带往上拿,放在房梁上,挂上代表福、禄、寿、喜,万古长青红袋之后,工人就把布包抛给荆尧,他身手灵活的一一接过。
接下来就是守在下面的小孩最期待的环节,抛梁,匠人便将糖果、花生、馒头、铜钱、“金元宝”等从梁上抛向四周,让前来看热闹的男女老幼争抢。来观礼的人多,荆尧准备得多,工人们边嘴里说着吉祥话便往下抛,抛了一刻钟才结束。
等两边的上梁都结束后,雨就停了,老天爷心情好,太阳还出来露了个脸,工人们都说今天日子选得好,主人家的日子一定会红红火火,富贵年年。
等全部结束后,大家就聚集到晒谷场吃饭,村里来的人家还会送上了一些东西,主要是些五谷鸡蛋之类的粮食,家家户户上梁都会送点,表示心意。
菜是温群带着村里的婶么们做的,十二个菜,很体面的一桌,今天来吃饭的不仅有村民,还有工匠原材料供应商。
荆尧也见到了和温罗合作的养殖场的钱老板,是个体型圆润的胖子,看起来很和气的一个人,带着他的夫人,一个一脸精明,眼里总带着算计的女人,这让他的感官很不好。。
“尧小子,你钱叔是我十几年的朋友,我们的猪一直是在他家赶的,你叔养猪能着呢,你以后就放心吧。”温罗在席间喝了点酒,说话也大声起来。
“舅舅,钱叔,小侄在这里谢过你们了。”荆尧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豪气。”温罗高兴。
钱老板也笑着说:“贤侄真是大本事,以后你就放心吧!我家喂养的猪那是个个膘肥体壮,绝对让你满意。”
荆尧点头,“合作愉快。”
几个碰了一杯荆尧又去见了温重的几个朋友,都是和温重一样沉默的汉子,只有一个看起来才十七八岁的孩子才要活泼一点。
“重哥,以后我这厂就托你们关照了。”荆尧举杯。
温重连忙也举杯:“我们也很感谢你,这样我们的鱼就不愁卖了,我们还希望你能红火旺起来。”
几个汉子也是直点头,“谢谢温老板。”
几人喝了酒,都很高兴达成合作,荆尧倒是更喜欢和这几个汉子打交道,他们相对来说更坦率一些,也更有诚信。
大家热热闹闹的吃完散席之后就直接把剩下的东西分走了,温群也把感谢的礼节送出去,就算全部结束,明天也不用再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