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 第93章 古文解析: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第93章 古文解析: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一、素问●第62章 调经论

(二)古文: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馀写之,不足补之,何谓有馀,何谓不足。歧伯对曰:有馀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歧伯曰:神有馀有不足,气有馀有不足,血有馀有不足,形有馀有不足,志有馀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馀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歧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馀不足何如。歧伯曰:神有馀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写柰何。歧伯曰:神有馀,则写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柰何。歧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有馀不足柰何。歧伯曰:气有馀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帝曰:补写柰何。歧伯曰:气有馀,则写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帝曰:刺微柰何。歧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馀不足,柰何。歧伯曰:血有馀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写柰何。歧伯曰:血有馀,则写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柰何。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馀不足柰何。歧伯曰:形有馀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帝曰:补写柰何。歧伯曰:形有馀则写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刺微柰何。歧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馀不足柰何。歧伯曰:志有馀则腹胀飱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帝曰:补写柰何。歧伯曰:志有馀则写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帝曰:刺未并柰何。歧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歧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歧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歧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歧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帝曰:风雨之伤人柰何。歧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闲,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柰何。歧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帝曰:善。阴之生实柰何。歧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柰何。歧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歧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闲。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柰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生外热柰何。歧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柰何。歧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柰何。歧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写柰何。歧伯曰:写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写,必切而出,大气乃屈。帝曰:补虚柰何。歧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

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藏,五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今夫子独言五藏,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经脉之病,皆有虚实,何以合之。歧伯曰:五藏者,故得六府与为表里,经络支节,各生虚实,其病所居,随而调之。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焠针药熨。病不知所痛,两蹻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痛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二)白话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刺法有所谓有余泻之,不足补之,我想听听什么是有余,什么是不足。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不足也有五种,你想先了解哪一种?黄帝说:我希望都听听。岐伯说:神有有余和不足,气有有余和不足,血有有余和不足,形有有余和不足,志有有余和不足,这些情况,各自表现的症状都不相同。黄帝说: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而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现在您只说有余和不足各有五种,是怎样产生的呢?岐伯说:都是由五脏所产生的。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五脏形成后,神志也随之产生,神志与五脏相联系,并通于骨髓,而形成人的形体。五脏之间的关系,都是通过经脉来运行气血,气血不和,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保持经脉的通畅。

黄帝说:神有余和不足会怎样?岐伯说:神有余就会笑个不停,神不足就会悲伤。如果气血没有并聚,五脏安定,邪气侵袭于形体,就会出现恶寒发热的症状,但邪气尚未进入经络,这就叫做神之微病。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神有余的,就刺其小络使之出血,但不要深刺,也不要刺伤大的经脉,神气就可以平复。神不足的,就观察其虚络,按摩并引致气至,用针刺而使之出气,不要出血,也不要泄气,以疏通其经脉,神气就可以平复。黄帝说:刺微病时应怎样?岐伯说:按摩不要停止,出针时要观察病人的神态,告诉他我将深刺,以转移其注意力,待其气至而迅速出针,不要让血出,也不要让气泄,这样,神气就可以恢复正常。

黄帝说:好。气有余和不足会怎样?岐伯说:气有余就会喘咳,气不足就会呼吸微弱,说话无力。如果气血没有并聚,五脏安定,皮肤稍有病变,这就叫做白气微泄。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气有余的,就刺其经隧,不要伤其经脉,也不要出血,更不要泄气。气不足的,就用补法,使其经隧充实,不要泄气。黄帝说:刺微病时应怎样?岐伯说:按摩不要停止,出针时要观察病人的神态,告诉他我将深刺,以转移其注意力,待其气至而迅速出针,使邪气散乱,无所留止,真气就能得到恢复。

黄帝说:好。血有余和不足会怎样?岐伯说:血有余就会发怒,血不足就会恐惧。如果气血没有并聚,五脏安定,孙络水溢,就会使经脉有淤血。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血有余的,就刺其盛经,放出淤血。血不足的,就观察其虚经,用针刺其脉中,留针观察,待脉气至而迅速出针,不要让血出。黄帝说:刺淤血时应怎样?岐伯说:观察淤血的脉络,刺出淤血,不要让恶血进入经脉,以免造成其他疾病。

黄帝说:好。形有余和不足会怎样?岐伯说:形有余就会腹胀,小便不利,形不足就会四肢不用。如果气血没有并聚,五脏安定,肌肉蠕动,这就叫做微风。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形有余的,就泻其阳经,不足的就补其阳络。黄帝说:刺微风时应怎样?岐伯说:刺其分肉之间,不要伤其经脉,也不要伤其络脉,卫气得恢复,邪气就消散了。

黄帝说:好。志有余和不足会怎样?岐伯说:志有余就会腹胀飱泄,志不足就会手足厥冷。如果气血没有并聚,五脏安定,骨节有松动的感觉。黄帝说: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志有余的,就刺其然筋和血络,放出淤血。志不足的,就用补法,针其复溜穴。黄帝说:刺未并时应怎样?岐伯说:就直接刺其病处,不要伤其经脉,邪气就会自行消散。

黄帝说:好。我已经了解了虚实的情况,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岐伯说:气血并聚,阴阳失调,就会产生虚实的变化。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就会发生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就会发生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就会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就会神志散乱,善忘。黄帝说: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像这样血气并聚,什么是实,什么是虚呢?岐伯说:血气并聚而没有离开经脉的,是实;血气并聚而离开经脉的,是虚。所以,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现在血与气相失,所以是虚。络脉和孙脉都输注于经脉,血与气并聚,就会成为实症。血与气并聚而运行于上部,就会发生大厥,使人突然昏厥,如果气能恢复,就可以生存,否则就会死亡。黄帝说:实症是怎样形成的?虚症是怎样形成的?虚实的关键是什么?我想听听其中的缘故。岐伯说:阴与阳都有俞会,阳气注于阴经,阴经满溢,就会输注于络脉,络脉满溢,就会输注于大经脉,血气与邪气并聚于分肉之间,其脉象坚大,所以称为实症。实症的表现是外部坚实胀满,不可按压,按压就会疼痛。黄帝说:寒湿伤人会怎样?岐伯说:寒湿伤人,会使皮肤收缩,肌肉坚紧,营血涩滞,卫气离去,所以称为虚症。虚症的表现是皮肤松弛,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所以感觉轻快而不痛。黄帝说:好。阴分产生实症会怎样?岐伯说:喜怒不节,就会使阴气上逆,阴气上逆就会使下部空虚,下部空虚就会使阳气走失,所以称为实症。黄帝说:阴分产生虚症会怎样?岐伯说: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空虚,若再受寒饮冷,寒气就会充满于内,使血气涩滞,所以称为虚症。

黄帝说:医经上说阳虚就会生外寒,阴虚就会生内热,阳盛就会生外热,阴盛就会生内寒,我已经听说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岐伯说:阳气受于上焦,以温养皮肤分肉之间。如果寒气侵袭于外,使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就会使寒气独留于外,所以发生寒栗。黄帝说:阴虚生内热是怎样的?岐伯说:过度劳累,形体和精神都很衰弱,谷气不盛,上焦不能宣发,下脘不能通利,胃气郁热,热气熏蒸于胸中,所以发生内热。黄帝说:阳盛生外热是怎样的?岐伯说:上焦不通利,就会使皮肤致密,腠理闭塞,汗孔不通,卫气不得发泄,所以发生外热。黄帝说:阴盛生内寒是怎样的?岐伯说:寒气上逆,积聚于胸中而不能发散,发散则温气离去,寒气独留,就会使血凝涩,血凝涩则脉不通,其脉象盛大而涩,所以发生中寒。

黄帝说:阴与阳并,血气并聚,疾病已经形成,怎样刺治呢?岐伯说:刺治这种病,应取其经隧,刺其出血,取其营气,取其卫气,根据四时的多少和病人体质的强弱来决定。黄帝说:血气并聚,疾病已经形成,阴阳失调,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实证应采用泻法,使邪气从内而外,就像打开门户一样,使病邪排出。刺出其血,使邪气随血而出,精气不受伤,邪气就会下降,外邪也就随之散去。不闭塞门户,使邪气得以排出,摇动大的经脉,就像疏通道路一样,这就是泻法的要领。一定要切中要害而迅速出针,使邪气得以消散。黄帝说:虚证应怎样补呢?岐伯说:手持针不要立即刺入,先安定其意志,等待病人呼气时进针,气出针入,针孔四塞,精气无从走失,待气至而迅速出针,使热气不得还入,闭塞其门户,邪气就会消散,精气就得以保存。针刺时应等待病人呼吸,使气至而针入,近气不失,远气乃来,这就是补法的要领。

黄帝说:您说虚实有十种情况,都产生于五脏,而五脏又与五条经脉相联系。十二经脉,都能产生各种疾病,现在您只说五脏,那么十二经脉的疾病,又怎样与五脏相联系呢?岐伯说:五脏与六腑相表里,经络支节,各有虚实的病变,其病变的所在,可根据症状进行调治。病在脉,可调治其血。病在血,可调治其络。病在气,可调治其卫。病在肉,可调治其分肉。病在筋,可调治其筋。病在骨,可调治其骨。焠针和药熨可以治疗骨病。病不知痛处,可取阳蹻和阴蹻的穴位。身形有疼痛,而九候没有病象的,可用缪刺法治之。疼痛在左侧而右侧脉象有病象的,用巨刺法治之。必须仔细观察九候的脉象,针刺的道理就在于此。

二、从周易哲学思想的几个方面对《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的深度解析:

(一)阴阳平衡思想:

《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中的体现:在该篇中,强调了人体气血、精气神等方面的平衡对于健康的重要性。例如,提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等,这表明人体的各种生理状态存在着有余和不足的情况,正如阴阳的两极。只有当这些生理要素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与周易阴阳平衡的关联:周易中强调阴阳的平衡是宇宙万物和谐发展的基础。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只有阴阳平衡,事物才能稳定发展。在人体中,气血、精气神等的平衡就类似于周易中的阴阳平衡。如果人体的某种生理要素出现过盛或不足,就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疾病的产生,就如同阴阳失衡会引起自然界的异常变化一样。因此,在治疗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其气血、精气神等的状态,以恢复阴阳的平衡。

(二)变化发展思想:

《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中的体现:文中详细阐述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如,提到“血气未并,五藏安定”时,人体处于健康状态,但当“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气血的运行失调,并且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病理变化。这体现了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与周易变化发展的关联:周易认为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状态。这种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卦象的变化可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在《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中,医生需要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初起的疾病,邪气尚未深入,治疗相对容易;而对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者,治疗则需要更加谨慎,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法。这与周易中强调的根据事物的变化来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一致的。

(三) 天人合一思想:

《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中的体现:《素问》整体都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调经论》也不例外。人体的气血运行、生理功能等都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如季节、气候、昼夜等因素。例如,在不同的季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会有所不同,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也需要考虑到这些自然因素。

与周易天人合一的关联:周易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人类的行为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在《调经论》中,医生在治疗疾病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与自然相关的因素,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只有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自然界的规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四)辩证思维:

《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中的体现:该篇中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充满了辩证的思维。例如,对于气血的有余和不足,分别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不同的病症,需要根据其具体的表现和病理机制进行分析和判断,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与周易辩证思维的关联:周易中的卦象和爻辞充满了辩证的思想,通过对卦象的分析和爻辞的解读,可以了解事物的不同方面和发展趋势。在《调经论》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既要看到疾病的表象,也要深入了解其内在的病理机制,这与周易的辩证思维是相通的。只有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才能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用不同词牌名来赞美《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

《沁园春·赞调经论》

素问华章,调经论篇,医道渊源。探阴阳气血,神机妙悟;病源治法,奥义精研。博古通今,传承千代,济世良方泽世绵。岐黄术,展神奇智慧,光耀人间。

深研玄妙无边,引无数医者竞攀援。念内经瑰宝,光芒璀璨;岐黄薪火,永继延燃。护佑苍生,慈悲仁爱,妙手回春解倒悬。赞经典,谱杏林佳话,万古流传。

《水调歌头·赞调经论》

医学有经典,素问调经论。析阴阳气血,探病源本真。治法蕴玄机,岐黄智慧深,千秋传精神。博奥蕴真谛,苍生得福音。

思玄妙,研精义,心虔诚。内经传世,泽被后世照前程。护佑万民康泰,谱写杏林华章,功德载汗青。赞岐黄伟业,颂医道永恒。

《菩萨蛮·赞调经论》

调经论篇玄且妙,阴阳气血蕴深奥。岐黄术神奇,内经绽光辉。

苍生得护佑,病痛皆可救。功德永流传,千秋美名扬。

诠释:

《沁园春·赞调经论》

“素问华章,调经论篇,医道渊源”:描述了《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这一经典着作,强调它是医学之道的根源。

“探阴阳气血,神机妙悟;病源治法,奥义精研”:阐述了该论对阴阳气血的深入探究,以及对疾病根源和治疗方法的精细研究。

“博古通今,传承千代,济世良方泽世绵”:指出它融合了古今的智慧,历经千代传承,是济世的良方,恩泽绵延不绝。

“岐黄术,展神奇智慧,光耀人间”:体现了岐黄之术所展现的神奇智慧,如光芒照耀人间。

“深研玄妙无边,引无数医者竞攀援”:表达了对其深奥玄妙之处的深入研究,吸引了众多医者竞相攀登探索。

“念内经瑰宝,光芒璀璨;岐黄薪火,永继延燃”:强调《内经》是瑰宝,闪耀着璀璨光芒,岐黄的薪火将永远延续燃烧。

“护佑苍生,慈悲仁爱,妙手回春解倒悬”:描述了它对苍生的护佑,医者的慈悲仁爱,以及能够妙手回春,解救危难。

“赞经典,谱杏林佳话,万古流传”:表达了对经典的赞美,以及它将在杏林之中谱写佳话,永远流传。

《水调歌头·赞调经论》

“医学有经典,素问调经论”:点明主题,即《素问·第六十二调经论》这一医学经典。

“析阴阳气血,探病源本真”:说明了对阴阳气血的分析和对疾病根源的探寻。

“治法蕴玄机,岐黄智慧深,千秋传精神”:指出治疗方法中蕴含着玄机,岐黄的智慧深邃,精神将千秋传承。

“博奥蕴真谛,苍生得福音”:强调其博大精深中蕴含着真理,使苍生得到福音。

“思玄妙,研精义,心虔诚”:描述了对其玄妙之处的思考,对精深义理的研究,以及心怀虔诚的态度。

“内经传世,泽被后世照前程”:表明《内经》传世,恩泽后世,照亮前程。

“护佑万民康泰,谱写杏林华章,功德载汗青”:体现了它对万民健康的护佑,在杏林之中谱写的辉煌篇章,功德将载入史册。

“赞岐黄伟业,颂医道永恒”:表达了对岐黄伟业的赞美,对医道永恒的歌颂。

《菩萨蛮·赞调经论》

“调经论篇玄且妙,阴阳气血蕴深奥”:指出调经论篇既玄妙又奇妙,其中蕴含着阴阳气血的深奥之处。

“岐黄术神奇,内经绽光辉”:强调岐黄之术的神奇,以及《内经》绽放出的光辉。

“苍生得护佑,病痛皆可救”:说明它对苍生的护佑,使病痛都可以得到救治。

“功德永流传,千秋美名扬”:表示其功德将永远流传,千秋万代美名远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