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金人又来援兵了
“将军,金军又来援兵了!”宋炎一声咋呼,让李彦仙有些激动,这些狗贼军没完没了。
顾不得和折彦质和李成扯淡,立马赶上南城墙。
俯瞰城下,金军大营30里,高耸的云车,鹅车。
还有巨大的抛石机浩浩荡荡奔往城下金军营寨。
队列最前面的正是完颜闍母。
他前去潼关,向潼关守将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借兵,要剿灭在陕州李彦仙。
不同的是,这些借来的兵马有简易的鹅车、云梯。
李彦仙吃了一惊,这漫长的攻城器械群。
比当初完颜闍母进场时还要多几倍,久等的大暴雨还不来,就要死翘翘交代在这石壕城了。
“将军,这是城下金军射上来的书信!”王德扯过士卒递过来的书信,转交给李彦仙。
李彦仙打开一看,心里有些不妙,完颜闍母叫来的援军是完颜仲和完颜合达。
完颜仲,完颜娄室第四子,最小的儿子。
听说三哥完颜谋衍被陕州石壕尉李彦仙给偷袭杀掉了,于是自动请缨过来协助完颜闍母。
看来李彦仙的穿越回来,影响了不少人的命运。
比如这完颜仲,原时空里,他是在上京会宁府协助金国未来皇帝完颜亶(dan)学习宋人文化制度。
现在这个时空里,却跟随大军南下,和完颜希尹去守潼关。
这封劝降信也简单,“降,生;反,死。”
李彦仙重生回来从未如此紧张。
穿越没有系统就不说了,现在自己的先知居然也不灵了?!
这历史真他妈的开玩笑。
“人来,通知县丞翟兴大人,让他再从县预备队抽调一万人,速速至南城墙候用。”李彦仙大叫一声,这些攻城器械,搭拢起来比石壕城城墙还高。
这些鹅车,云车如今被完颜闍母运了来攻小小的石壕城。
对于曾经是土花寨改造而成的石头城,这妥妥的降维打击。
李彦仙再看看这骄阳,热辣无比,瞬间感觉脑袋嗡嗡作响。
强行让自己安静下来后,李彦仙才悠然道,“加快准备木皮筏子等舟船,让翟兴、翟进和杨再兴、杨继州两父子加快准备撤离工作。”
旗帜在石壕城开始“沙沙”作响,山谷的风向骤然启动,从山上往山下飘荡。
风向变了!按后世李彦仙特种兵野外作战时观察气候变化,这是大暴雨的前奏。
李彦仙扶着城墙,良久,再说道,“仲古(折彦质表字)、咸熙(李成表字)请相信我,我一定可以带领大家打败金军,安全撤离此处。”
“如今,我如实和大家说了,太祖皇帝托梦于我,这数日内必骤发暴雨,到时积水至南城墙门,我等乘舟必能逃离此处到达陕州城。”
众将见李彦仙说得有板有眼,连撤退的城池陕州也说了出来,当下也打消了几分疑虑。
“是,将军,我等冒昧,请将军责罚!”折彦质、李成躬身单膝跪地。
“都散了,去准备!”
翟兴、翟进和杨继周,自逃到石壕城本就是一直负责组织百姓,如今要组织撤离,倒也不困难。
城里战马除了伤残的八百多匹被捕杀用来给全城军民加餐外。
剩余的八千多匹战马,一部分李彦仙打算托运俘获了金军抢来的那些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铜钱;另一部分则用来辅运老弱病残、辽国公主耶律牙不里等人。
城下的完颜闍母,并没有立刻下令攻打,因为他麾下的两个主将耶律撒八生病了。
留守的几千士卒也出现了严重的高热反应,伤兵营营寨外被抛弃的尸体越来越多。、
再加上连日以来携带这些大型攻城机械攻城,来援的军队也非常疲惫。
他们急需休息,同时需要时间组拼好这些巨大的攻城器械,再行攻城。
那雨像是从天上直接倒下来一般,形成了一片片白茫茫的雨幕,遮盖苍茫大地。
南城墙宋军和山脚下护城河内侧的金军还在默契地对峙,并没有因为金军新加入的援军而生出些许异常。
城里撤退准备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转眼就到了午夜。
雨水越下越大,仿佛要把这两日的高温干旱一次性还回来。
堵塞的护城河已经开始出现了水涨。
石壕城就座落在三觜山西南边。
护城河从南向北流经三觜山山谷暗河直至黄河。
和衣睡下,李彦仙是在丑时(凌晨2点)被南城墙守将王德大声叫醒的。
“将军,真乃神人也!”收到李彦仙待命出击的王德和杨再兴二人看着城下一片汪洋泽国,对李彦仙先前的怀疑彻底消失,转而拍起马屁来。
“你二人持我军令,即刻乘舟逆流而上直奔陕州城。”李彦仙露出保准露齿笑,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实那日完颜撒按来袭击石壕县,趁他们败退时,李彦仙早已混入士卒随他们一起溃散回陕州城。
金人陕州知州事完颜撒按,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
自从上次袭击石壕县失败之后,就把附近流民和百姓全部集中招入城池内。
而且城池四大城门守卫主要主力还是那些“投降”的宋人士卒。
完颜撒按完全不知道这回事,
且今夜爆发洪水,料定李彦仙被金国无敌战神完颜闍母等人围攻的他,更是推杯举盏,饮了几杯呼呼入睡。
和陕州城内约定的举事时间,也是今日。
杨再兴和王德二人作为纯粹的军人,躬身拜道。
就领士卒乘了舟船逆流而上往陕州城而来。
李彦仙则和吕圆登自领一军,上了舟船,直接奔往陕州南城门。
至于石壕城下的金军援军,李彦仙让李兴在南城墙上警戒。
如今发洪水,就让完颜闍母他们这些扑街在水里蹦跶几下再来收拾他们。
让黄河水再泛滥一些,淹死这些猪狗不如的畜生。
等取了陕州,再来收拾这些援军
现在突发洪水,先让洪水肆虐一会,淹死这些“旱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