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中华田园犬4
“中华田园犬常见的种类非常多,如今被国际承认的名犬有巴哥犬、京巴犬、松狮犬、中国冠毛犬、西藏犬、沙皮犬等。
此外还有西藏猎犬、川东猎犬、下司犬、蒙古獒、中国细犬等等,也能够看得出中国犬类名称主要和地域相关。”
[电竞少女:?我家京巴突然也是中华田园犬了啊(笑哭)]
[U盾带回家:听懂了,中华田园犬没有固定品种,只要是生活在华夏的原生犬种都可以叫做中华田园犬!]
[就是计算机:哈哈哈,我家松狮也是出名了啊。]
康强笑着点了点头:“嗯说的没错,按照地域不同,每个地方的中华田园犬其实名字也不一样,主播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
第一种是西藏猎犬,喜欢看宫廷剧的小伙伴应该会发现,古代贵族他们就会饲养一些宠物狗,比较出名的就是慈禧太后的袖犬。
因为慈禧十分喜爱狗狗,会重金购买狗狗,还会为狗狗设立专门的居住活动点,饲养这很多血统纯正的狗狗。
而袖犬便是最受她喜爱的犬种,全名叫做西域猎犬,据说能够放进袖子里,当时是西藏的进贡犬。”
[点击十几年:慈禧老妖后,屁事不成!]
“第二种是川东猎犬,川东猎犬又叫重庆犬、邻水犬,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起源地,这是中国四大猎犬之一,最早源于汉朝,可以说历史悠久。
而在古代人们会用它来打猎、看护家畜,将它驯化,只是现在由于大家的不重视、不保护,导致数量急剧减少,濒临灭绝。”
[U型不代表:!!!我刚听我重庆的犬种怎么就要灭绝了啊(哭)]
“第三种是刚才评论有出现的京巴犬,京巴犬又叫北京犬,这种狗狗外形好看,身形矫健、灵敏,性格活泼。
在过去京巴狗也深受喜爱,是被饲养在古代皇宫的犬种,当然从它的别名也能够知晓它的产地,直到如今也深受众多人喜爱。”
[电竞少女:嘿嘿,我家小雪那可是一等一的聪明伶俐嘞!]
康强笑了笑,说:“这边主播说说狗文化吧,这个也挺有意思的。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狗得到赞誉的同时,也受尽了诽谤,正所谓满天下,誉满天下,知我春秋,罪我春秋"。
一方面它是忠诚、善良和报恩的象征;另一方面,它又是残忍、野和奸诈的化身。
人们可谓是极尽想象之能事,罗列各种词汇来表达厌恶之情。
特别是文化中关于狗的成语和谚语可谓汗牛充栋,几乎都是贬义词,各种史料及工具书中的记载更是不胜校举。”
[U盾不惦记:狐朋狗友(狗头)]
“大家也知道,狗对主人的忠诚可谓家喻户晓,但是物极必反,由于狗对人类的过度忠诚,也使其背上了摇尾乞怜、卑贱低下的骂名。
因为狗和古代地主家奴才的职责很相似,都是为自己的主人卖命,以主人安危为己任,所以许多词中,便把狗和人连在了一起,如“狗奴才”“狗腿子”“狗仗人势”等。
而狗对人忠诚,可是不用的时候,就会被抛弃。
如果对于坏人的忠诚形成一种依附,成为有钱有势者为非作歹的帮因,就出现了“狗胆包天”“蝇营狗苟”“行若狗彘”。
对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不高明的人,就称之为“狗头军师”。”
[仙剑三真好看:我去,主播这一说我才反应过来,狗的贬义成语那么多啊!]
“在古代乃至今日,中国人都讲究气节,孟子更是言道: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而狗对主人过度依赖,显然和孟子的理念不符,于是在古人的心中成为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然后就出现了许多贬损狗的词语,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而狗虽能仗人势威一时,但一旦失去依赖则夹着尾巴灰的,所以就有了“如丧家之犬”一词的诞生。
另外狗的习性也是其背负骂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狗看家的同时,也会咬人,但是这与孔子所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符。
而狗除了对自己主人忠诚外,对外人的态度都是很凶的,甚至会咬人,这就给人造成凶恶的印象。
又因为狗离开人后,没有独立生存的本领,于是产生了“保如丧狗”的说法,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额丧,这句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里面: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累累若丧家之狗。”
[顿等你:有时候觉得古人是真无聊啊,忠诚不行,不忠诚也不行(叹气)]
康强笑了笑,继续说:“另外大家应该能看得出来,外形上狗和狼比较相近,不仅外表很像狼,血缘上也与狼存在着千丝万的联系。
但是狼由于时常危害人畜安全,在中国文化中,也很少得到好脸色。
于是,人们把对狼的憎恨转移到狗的身上,作为狗自然“近墨者黑”,和狼并称为“狼心狗肺”。
此外,人们认为狗具狼性,较诈好滑。旧时一些江湖骗子常假造狗皮的膏药来骗钱,后来“狗皮膏药”就被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但是还有一些说法和狗的关系不大,仅仅是颜面已。
比如说“白衣苍狗”,杜甫在《可叹》一诗里面说道:“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这是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又如“人面狗心”,《置书·朗载记》里面说:朗日: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面人心兄弟者乎?
于是后来便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
[紫色挤奶衫:所以人面狗心还是骂人的(笑哭)]
“而我们隔壁受华夏文化影响极大的日本,对狗就推崇备至。
他们所说日语自称吸收了汉字的精,借用了“犬”字而摒弃了“狗”字,故日语中只有犬。
而早在12万年前的绳文时代,日本人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狗,在宫城县前浜贝塚等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狗遗骨便可以证实。
和其他国家一样,日本早期化狗的目的主要是狩猎。
在进入8世纪以后,日本出现了由本民族人编纂的历史、文学以及地方志书籍。
在以民间传承为主要内容的《播磨国风土记》“话贺郡”条中记载,应神天皇的猎犬在与野猪的博斗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