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突现闪光 > 第208章 黎巴嫩主旨党

第208章 黎巴嫩主旨党

“目前阶段的胜利并不是指打进复国主义实体占领区,而是保证主旨党的存在。

只要还有一发火箭弹射向复国主义实体的占领区,还有一名抵抗战士在开枪。

那么这就是我们的胜利。”主旨党总书记:哈桑·纳司鲁拉向整个主旨党传达目前战略目标

对于公共教育的投入,让主旨党全部成员的教育水平非常高。他们资助南黎巴嫩山区或者贝鲁特城市的学生完成学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天然对主旨党有亲和感。

并非所有新生代都会被接纳成为主旨党的正式党员,但主旨党也不会主动排斥他们。

在摧毁复国主义实体这个宏大目标下,主旨党对于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政策方针。核心思想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至于他们是否全盘认同主旨党不那么重要。

部分人通过严格考核成为主旨党正式党员,有些则是进入到主旨党的附属公司里提供非战斗支援,还有一些则是去往奥斯曼帝国和欧罗巴联合王国等海外国家提供捐款。

正是这种态度,让主旨党和当地群众没有根本上的矛盾。也同时遏制极端激进派的发展,保证不会被人民群众排斥。

同时主旨党勇于承认错误,并对这些问题展现出开诚布公的态度。

主旨党在纳司鲁拉总书记任职前期,爆发过一次腐败问题。而当时的主旨党最高领导人最高负责人:哈桑·纳司鲁拉并没有试图掩盖这个问题。

而是直接在半岛电视台、灯塔电视台面对面专访的节目上,开诚布公的详细谈论主旨党出现了什么问题,以及他们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未来打算怎么样防止这些问题。

从哈桑·纳司鲁拉总书记往下,大规模的教育、大规模的公开处理,以及公开后续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原则和具体条例。

当大规模的反腐败行动落实后,这个问题并没有让主旨党伤筋动骨反而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于主旨党对于哈桑·纳司鲁拉的政治信任。

一个底层逻辑是,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无法避免出现错误。主旨党纳司鲁拉没有选择利用其在根据地、半岛电视台、灯塔电视台的影响力去隐瞒掩盖这些问题,而是开诚布公的对外公布所有细节以及具体处理结果。

改正错误远比发现错误要重要,一个运转良好的纠错机制能够保证一个组织不会走向腐败灭亡的命运。

而这种行为能为主旨党赢得它受众的信任以及所有党员的信任,让主旨党以后发布的所有文件都有极高的可信度。

而如果主旨党选择隐瞒掩盖这些问题,短期可能没有影响但长期看下去绝对会让整个抵抗组织腐化并丧失所有民众对于主旨党的公信力。

这一些措施带来坚实的政治基础,延伸出来则是主旨党强悍的军事斗争能力。

正是由于这种开诚布公的行为,让主旨党上下同心对主旨党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有着极其清晰的认知和理解。

基于这些战略认知和理解,让主旨党基层作战单位在行动的时候是从整个战略大方向来考虑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而主旨党下上对于战略目标的共识就是消耗复国主义实体,用最小的代价去消耗敌人的资源。把复国主义实体甚至是机械帝国耗死在这里。

基于这个战略目标,主旨党并没有不切实际的寻求一场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而是不断以小单位去给复国主义实体加压。

一根一根的往上放稻草,直到压垮整个复国主义实体。通过不断的给其放血换战损等方式不断的给其组织施加压力,最后引爆内部矛盾出现严重的社会分歧并崩溃。

这就是主旨党的战略共识。

而配套的组织框架给予主旨党基层战斗单位极高的自主性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性不做出限制。

基层战斗单位与主旨党高层并非是那种上行下效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传统的军事组织框架是一线作战单位视作上级指挥机关意志的延伸。

典型的代表就是欧罗巴联合王国里的普鲁士军官参谋团,他们详细制定作战计划并交给制定单位去执行作战计划。

留给一线作战单位的空间非常狭窄,要改变作战计划可能需要非常麻烦的流程,甚至于说会破坏整个作战计划的原定目标。

对于大兵团集团军级别庞大的攻势,确实需要这种上行下效的严格纪律和要求,才能够符合大兵团规模军事行动。但对于主旨党这种小单位行动为主的抵抗组织明显不适用。

主旨党高层对于一线作战单位在军事行动上给予充分的信任,很多时候这种信任导致一线单位出现独走的行为。

但这种独走的行为往往带来的都是正面影响,当一线作战单位和高层上下同心对战略目标有清晰认知的时候。

他们会抓住一切转瞬即逝的机会,不需要授权就纯靠主观能动性发挥最大效果。而这种行为恰恰是大多数组织无法做到的,毕竟军事行动很多情况下都需要上级授权。

主旨党的军事组织逻辑是,高层为一线提供后勤保障、物资、补给兵员、高级人员前往一线进行顾问等方式。

具体的战斗指挥、战斗方针则全是一线指战人员所制定的,一线战斗单位有绝对的话语权。

但在原则性问题上和政策政策问题上,一线战斗单位能做到对上级绝对的服从。

这种一线单位听从上级指挥,不是因为无脑的服从纪律。而是因为一线作战单位对于战略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并理解,对于主旨党从上到下的正义性毫不怀疑。

而基于这种军事指挥框架,让主旨党的战斗单位分成两种高效基层战斗班。

一种是以pKm机枪为主的三到四人突击战斗班,这种突击战斗班从步枪手到机枪手都要求能够实施突击。

不像德三对于mG42作为火力支点的班组战术,主旨党的突击班是机枪和步枪一起往前突击的。

pKm用持续火力按住敌人,让步兵绕侧。随后步兵接替压制任务,让机枪手往前占领有利位置。

最后机枪手会将手里的pKm当成100发有弹链的冲锋枪往前突,用手雷和投掷反坦克地雷解决战斗。

而远程战斗班人数和突击班相当,但他们的火力支点为巴松管反坦克导弹、红箭8反坦克导弹、短号反坦克导弹等。

拥有至少2公里以上射程的反坦克导弹,超远距离去对进攻敌人做出有效杀伤。这种级别的射程IdF步兵小队需要呼叫上级火力,而当上级火力支援到位时。

主旨党远程战斗班早就跑没影了。

在贝鲁特的战斗中,主旨党充分的意识到远程火力下放的重要性。欧罗巴联合王国的军事援助中大量的短号、红箭8,海量的红箭73d则让主旨党将这些反坦克火力变为步兵大炮。

红箭8和短号稍显庞大,但红箭73d直接一人背着发射架和导弹一人背着操纵箱,外带一个步枪手。

三个人编制的远程战斗小组游走在南黎巴嫩山区,自主选择目标。

瞄准镜上上抬半格到一格,让导弹发射时不会挂到奇奇怪怪的东西。之后再慢慢的将瞄准镜中心对准目标,主动红外和半主动红外指制导有些许差别但比起婴儿反坦克导弹的第一代制导要进步太多。

主旨党尽一切可能下放火力到基层,复国主义实体或许在火力的级别和数量都远超主旨党。但其中大多数都是营连级别或以上级别单位的火力,这些火力要么需要授权要么普通班排级别单位根本叫不动。

而主旨党的战斗部队特别是精锐单位:拉德万,能够使用反坦克导弹直接轰步兵集群,并且打了就走。

当一个个IdF小队被重大杀伤或者被伏击没有还手的能力后,主旨党的战斗单位会前出将这些复国主义实体的战斗人员绑了带走。一个非常少见的现象是主旨党会训练其武装单位绑架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用在IdF和复国主义实体内部的人员上。

两种常见的运用场景:

一个是正在边境巡逻的IdF小队被伏击绑架。

另一种场景则是主旨党通过挖地道的方式,直接从地下渗透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进入到加利利手指地区,绑架当地居民回到南黎巴嫩山区。

用这些俘虏和平民,去向复国主义实体换他们被关押在监狱中的卡迪亚人。

通常这个比例为一个人换至少五个以上的卡迪亚人,这个比例随着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而不断变化。

绑架这种外人看来不齿甚至是违反交战规则的行为,恰恰能最大限度的向复国主义实体施加压力。这种非常规的军事行动,给生活在以色列北方居民和在北方行动的IdF部队,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这种行为恰恰因为不好看,动静小而被外人所轻视乃至于毫无波澜。对国际观瞻的影响非常小,而复国主义实体也羞于传播这种事件。

但恰恰这种刻意忽视自己北方局势的宣传行为,让北方地区特别是加利利手指平原地区的居民,和以色列中心地带:特拉维夫地区居民。

对局势上的判断逐渐产生分歧,而这种分歧在主旨党的行动下逐步转化为社会层面上的分裂。

当复国主义实体北方居民,在主旨党的威慑下主动离开北方地区往南逃难。这些难民进入特拉维夫等中心区域时,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某个奥地利人一样发出感慨。

特拉维夫远离战争,而他们边境居民却时时刻刻生活在主旨党的阴影之下。同一个政府组织结构下的地区,一边是战区一边则歌舞升平。

央地矛盾开始在复国主义实体内部积压,正在不断被南黎巴嫩山区的主旨党一点点加压。

而这种局面是主旨党乐意看到的,以小博大的机会并不多。抵抗组织并不寻求一场战略大决战,而是慢慢放复国主义实体的血。

一个客观现实就是这种体量差距极大的对比,往往是巨人内部出现重大问题而倒下,并非死于那些蚂蚁咬出的伤口。

当巨人被不间断的袭扰,他会慢慢失去理智,最后甚至可能亲手将自己给绞死以解决那些犯人的蚂蚁。

而比比开始了他的行动,在得到机械帝国海量的新型装备补充后。复国主义实体陆军IdF在比比的授权下,再次开始北伐。

这一次的目的是,在南黎巴嫩山区开辟出一块军事缓冲区。

用军事缓冲区来隔绝主旨党朝复国主义实体的北方加利利手指平原发射火箭弹,用占领缓冲区的行为将主旨党的火箭弹发射阵地往更远的区域推。

比比虽然用影响力暂时压下自己北方居民的不满,但他非常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民众的不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压在一起,并在某个时间段或者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被引爆。

而这种民怨的内爆,就算不会摧毁整合政治框架也会使复国主义实体的部分框架垮塌。

央地矛盾的最坏结果,那就是复国主义实体的北方加利利手指地区脱离中央特拉维夫的领导。

央地矛盾,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分裂的前兆,这个问题比比可以压下去但不能永久压下去。

所以比比授权IdF,地面进攻南黎巴嫩山区。目标占领临近加利利地区左侧山区,并迫使主旨党撤离这个区域来保证火箭弹发射阵地转移出该区域。

接收新型装备的IdF,整编陆军分出两个几个主力旅,全部由之前参战老兵代领。

IdF在北方绝对的主力:第36装甲师,其中36装甲师下辖最好的两个旅:一个是第一步兵旅,戈兰旅。一个是第七旅,戈兰风暴装甲旅。

这一次入侵行动正是IdF第36装甲师为主力开始,这一次行动代号:愤怒的葡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