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隋太子 > 第168章杨倓

第168章杨倓

杨倓很紧张。

作为大隋皇长孙,得父亲大隋太子杨昭认可,深受皇祖父杨广喜爱,甚至在之出生时,高祖文皇帝杨坚也抱过的这么一个人,可以说得尽了荣耀。

一出生,就站在了所有人的顶点之上。

况且,他自幼聪慧,得大儒,便是教导臣子之赞。

原本这样的身世,这样的才智,杨倓应该骄傲,应该满足才是。

但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深入军营,看到来往兵士,还有营地内无处不在的杀气,到底是尚未满十岁的少年,除过紧张外,还有些害怕。

他恍然发觉,便是所用的荣誉,都是父辈给予。

这一切,父辈们,同样可以轻易夺去。

不自觉想起了父亲前次所书之信,内中告诫:无论天子或是储君,想要的权势也好,威望也罢,乃至于他人真心之效忠,从来不会凭空得到,需要自己去争取。

也是在这一刻,杨倓忽然明白了其中深意。

如果有一天,父亲为天子,他为储君,亦是意味着,来自于军士,百姓之尊敬爱戴,同样需要他自己获取。

因为百姓或是军士,为大隋之君主爱戴或是憎恶,会伴随着时间消散,是会有波及下一位天子,但不是决定的。

是啊!

就比如眼前的军营,军营内的兵士或是将领,见之到来,面露尊敬。然,实际,这等尊敬也是建立在,他的身份,他的父亲,他的祖父的威望之上。

遂,杨倓从之眼神中,能感觉到,包括身边的这位秦将军在内,面对于他,眼中绝无忠诚和信赖。

因为这支大军,这里面的兵将,是之父亲建立,并于内中提拔。

他们忠诚的对象,只有一个,他的父亲,大隋帝国皇太子殿下,未来的大隋之主。

除此,别无他人。

或者,包括他的皇祖父,已经失踪的大隋天子也不再其中。

兵营很大。

每一个隋军,放眼看去,充满了辛劳,实际上,又有多少希望打仗?

杨倓年纪虽小,但于行走,不断思考观看中,除了忽然心生感悟外,大体知晓,父亲为何让之踏入军营。

这不仅是让他长长见识,更是希望他了解,理解,作为大隋皇室一员,应该担当怎样的责任!

每一次战争,都代表着无数人身后的无数家庭,作为发起者,作为将领,这就是责任!

焉能制止?

不乱兴兵事,不兴不义之战,这或是最为基本之要求。

杨倓其实还有很多疑问,需要答案,但他也知道,很多事情,旁人不会与之准确答案。

用父亲信中所言,很多事情,只有身在其位,经历了才懂。

而经历,则是一个人最为宝贵之财物。

眼见大帐在望,杨倓努力保持着镇定,微微侧过头,看了眼身侧一直跟着的秦琼,然后驱散了脑中所想。

其之弱小的身个,慢慢站立笔直,挺起了胸膛,在兵士通报后,大步迈了进去。

秦琼于后,在大帐的灯火之下,望着皇长孙的身影,却没有一同踏入。

帐内。

皇太子杨昭没有走,大家都没有走。

在得晓太子以皇长孙来见后,大家更没有走。

许多人都怀揣着心事。

后的兵士通报,得晓皇长孙已到帐外后,以前侧的张须陀、周法尚等将,皆不由自主地转头望去。

一个身影渐渐出现在眼前。

但见走入之少年,气势不凡,与太子杨昭相像,便是面对帐内诸将,也是不卑不亢,许多人见此,皆是下意识的颔首。

虎父无犬子。

储君之长子,果然不凡。

联想到当下情形,天子下落再失,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加上多地已有变动之时。

据闻大兴城内,齐王杨暕,已立赵王为伪帝,便是不久,等叛乱一平,若是天子再寻不到,眼前的太子殿下,无可厚非的将走上那个位子。

皇长孙自为储君。

许多人联想到这里,眼神不由得热切起来。

杨昭似乎并没有注意到帐内诸人的目光,他的视线放在走进来的长子身上。

当日于东宫之时,长子杨倓不过一岁多,尚于走路。

至今日,长得都快到他肩膀了,也近十岁。

这十年,也是他来到大隋的十年。

十年弹指一挥间,过得真快!

杨昭不乏感叹,不乏欣慰。

杨倓则于众人的注视下,一步步走到了营帐中心位置,然后,面向上首坐着的父亲杨昭,大礼参拜,道:“儿子见过父亲,问父亲安!”

杨昭则是在此时,从案几处起身,来到杨倓面前,将之亲自扶起,牵着长子的手,道:“孤安!不过,汝长大了!来,孤带汝认识下帐内诸位将军!”

杨倓的心在此刻,完全安静下来。

身前有个高个子,即使天塌下来了,也会有人顶着。

而身前,是他的偶像,他的父亲,大隋太子殿下。

他的目光逐渐平静,身体比之前更为笔直,带着自信,紧紧跟在后面。

杨昭随之拉着长子杨倓来到了周法尚与张须陀面前,向看向周法尚,介绍道:“这位是左武卫大将军,周将军!乃于国有功之臣,更得陛下嘉奖!”

杨倓忙一礼,配合的非常自然,道:“将军大名,杨倓早有耳闻,父亲曾言,大隋镇国将军之中,有镇国大将军来将军,更有左武卫周将军。由此间两大将军在,便是宵小何惧,大隋安邦!”

于侧,杨昭见此,心中一动,旁的不说,或是他过去几年没,常有书信教导,此间名义上的长子,随机应变,还真有些像他,可学得真谛。

原本正襟危坐,五十多岁的周法正,无论真心实意,得此嘉奖,早就感动的眼泪哗啦,忙起身回礼道:“劳太子,皇长孙之赞,老将年纪虽大,但尚能饭食。只要有一口气在,定然保家卫国,为太子之前驱!”

周法正这话刚刚出口,帐内人,除张须陀外,皆有心动。

左武卫大将军周法正,至今夜今下,终于是明着表示效忠于太子了。这也就意味着,大隋南北两军中,不算江南军的南军,全面倒向了储君。

杨昭面上无多波动,于人看去,仿若胸有成竹,早知如此一般。

紧跟着的杨倓,见父亲如此这般,他也学的有模有样,面上带着柔和的笑意。

随之,来到了张须陀身边,杨昭介绍道:“安南将军,张将军。无论是于突厥战事,或是于平叛之战中,都立下了赫赫功勋。此同样为孤于去岁以来,平多地叛乱之根本。”

对于张须陀,杨昭显然将之当做了亲信大将来看待。

杨倓闻言,亦是忙行礼,道:“我对张将军知多也!父亲曾于信中多次言及,于将军率领下,我大隋将士,平叛军之事。父亲亦言之,像将军这般忠正之人,于军中甚是难得,亦为我大隋军中之脊梁!”

脊梁二字刚为杨倓说出口,其他人纷纷侧目。

张须陀一同样匆忙起身,表达了忠心。

随后,帐内剩余的几十个将领,杨昭耐着性子,一一介绍,杨倓则是不断见礼,出言赞叹。

这下帐中相见,更像是在接下来的出征之前,于众将功勋之回顾,亦有激励之意。

当众人以为事情就快这样结束时,却看杨昭拉着长子杨倓之手,面对众人,又宣布了一个让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消息。

“于关中之战,已然定下。孤决心随大军出发,以晋王留守于洛阳。

张将军,此事,还需要汝多多辅佐才是!”

在先前的议事中,张须陀正是留守后方的主将,此时为杨昭点名,其忙应下。

到了这个时候,帐内众将,才陆续退下,回往各营。

帐内,很快剩下了杨昭和杨倓这对父子。

看见儿子杨倓,有些拘束的模样,正于案侧,尚处理办公的杨昭笑了笑,指了指案几上的茶杯,道:“茶水凉了,添加一些热乎的。另外,你与你母从大兴而来,路上可见了些什么,与乃翁说说!”

在说道“乃翁”二字时,杨昭微微一顿。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二十七八了,儿子都快十岁。这若方在后世,自己于此间年龄,尚于学校读书。

但于大隋,二十七八,有的人要不了几年都快抱孙子了。

杨倓见父亲杨昭很是和蔼,和刚才的气魄完全不同,亦没有想象中的严厉。至于一岁时,与父亲杨昭早就没了印象。

他偷偷看了眼父亲杨昭,忙从兵士手中接过水壶,在添加了茶水之后,方坐于下首的案畔,说道起了今次路中所闻所见。

杨昭偶有停顿,再以问询。

待看杨倓打了个瞌睡,他放下手中笔墨,抬头笑了笑,道:“乃翁都忘记了,汝等这几日一直处于行程之中,多有劳累,还是早些回去歇息。

另记得告诉汝母亲,明日会城内,我于中午,处理完军务也会回来。

一家人好久没聚在一起了,一起吃吃饭,说说话。”

杨倓闻言,面带喜色,忙一礼道:“儿子遵命,父亲不知汝何时休息?”

杨昭指了指案几上放置的厚厚文书,道:“等处理完这些般,如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注意营养,多注意睡眠,不用管握。”

杨倓心中一叹,不再多言,告退出了大帐之后,发现方才护送的秦将军,一直守卫在帐外。

便是回程之中,他转头看了眼后方大帐亮着的灯火,不由得请教道:“敢请问秦将军,父亲平日都睡得这么迟吗?”

在火把的照耀也,秦琼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江南时,政务不像现在这般繁杂,太子殿下作息很是规律。只是当下战事当前,动乱于面,太子殿下之于晚睡,处理军政要事,乃是常有之事。

有时候,遇到紧急之事,通宵达旦亦是有之!”

秦琼深受杨昭信任,除过另有要务,作战之时,其之江南铁骑时常随行,遂于杨昭的行为,常看于眼中,直言道。

杨倓步伐忽然停了下来,然后再行走了起来。

这一路回到军营外的帐内,他都没有说话,只是小脸多了些凝重。

其心中却想,时下大隋国内动乱不堪,齐王杨暕,也是他的皇叔行叛乱之举,父亲等人忙碌不堪。

而他和弟弟杨侗呢?

可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无非是随母亲,于途中逃亡,且多将之当做了一场旅游,属实不应该这般。

即是于大兴城内教导他们的先生,临行前,赠予的书籍都未有温故,此事同样不应该!

常言道,吾日三省吾身。

杨倓实际是个非常善于自我总结得失的人,发现问题后,回到帐内,找到自己的记事本,将此事记下,以作警戒。

不一会儿,有侍者到来,言之母亲大刘氏相邀。

杨倓随侍者到往帐外,将父亲杨昭之言告知,另答数问之后,方重新回到自己的帐内。

实在过于困乏,倒于榻上便是睡去。

及次日清晨。

马蹄声将之吵醒,随之起来洗漱,后陪同母亲等人,踏入了洛阳城内,并于城内专门的院舍安顿。

此中院舍,也正是父亲杨昭,近些时日歇息之所,乃是萧氏舅祖之居处。

面积不算大,跟东宫更是没有的相比,算得上清幽。

至于仆从,自踏入之后,只见两个守门的老兵。

其余一应东西几乎全无,可以说是节俭至极。也幸好当日离开东宫,即带着数个贴身内侍,多以动手打扫,才弄得干净整洁。因父亲中午会回来吃饭,刚刚落下的母亲大刘氏,自是不敢歇息,忙亲自指挥起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杨倓见此,只能感叹父亲杨昭的勤俭,这亦是他应该铭记和学习之品质。

杨昭之所以没有继续待在驿舍,完全是因为这些时日来,往来吏者增多,多有不便,遂才入一府邸,做偶尔休息之所。

实际大部分时间,杨昭自己都在军营之内,与将士们一道吃睡。

白日内,则是回往城内官舍办公,处理一些要务,并于洛阳城内的一应大臣商议。

及中午,阳光正好。

府外,大刘氏,小刘氏等一干姬妾,另有杨倓杨侗兄弟,皆于外等候。

就在到来此地的东宫一应家眷等待下,杨昭身骑枣红色的马,一身戎装,准时到来。

《隋太子》无错章节将持续在爱阅读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