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逝者一梦起红楼 > 第146章 绛黛领二璜,元妃约三事

第146章 绛黛领二璜,元妃约三事

“总览众妹之文,终以林薛别出心心臆,非我姊妹可以同列。”

元妃将众美诗作一一阅过,含笑开口。下方探春等人也没什么异色,黛玉宝钗的诗才远出众人之上,贵妃的赞赏也是应有之义。

至于绛玉的诗倒是意外之喜,远超她在众人印象中的水平。

“林大妹妹既有如此文采,何以平日少触笔墨?”

绛玉那首诗有一多半是写给妹妹看的,元妃作何评论她并不关心。

她的注意力仍在那个静立在阶下的红衣小太监身上。

此时她听得宝钗恭维,目光从小太监身上移开,而后说道:“宝姐姐的诗作胜我百倍,有你们这些诗翁在旁,我当然不敢提笔了。”

探春凑过来笑道:“垂虹水照鸾栖月,彩雾香随鹤远林。这联信手拈来,仙气盈纸,又不失应颂之意,我可写不出这样的词句。”

“奉承话儿就免了。”

绛玉拢拢衣袖道:“你就用那个随众塞责,也不怕羞。”

探春与迎春惜春姐妹不同,她同样长于诗词,只是一到这种大场面上,便因为庶女身份骨子里的自卑,失了自己的刚烈性子,不自主地退缩,于是随便写了一首交上去应付。

此时被绛玉点出,又见黛玉宝钗不住地笑,明显大家对她的糊弄全都心里有数,探春不由得微微红脸:“我学识浅微,应酬一下尚可,又没有彩头的,何必争锋?”

“你还想要什么彩头?”

众女正要继续打趣,却听上面一昭容向她们宣道:“领贵妃赏!”

于是众人起身谢赏,黛玉还抽空调笑了探春一句:“喏,你要的彩头来了。”

“数你话多。”

理所应当地被探春白了一眼。

随着大家的诗词与人誊抄,姊妹们各有赏赐。

金银书砚不提,绛黛这边因为诗文夺魁,还得了额外的东西。

而且是贾宝玉受贵妃吩咐,亲自送过来的。

那是放在托盘上的两块玉璜,洁白无瑕,泛着莹润的光芒,绝非凡品,林家姐妹一人一块。

只是拿到手上的第一时间,绛玉便皱起了眉头。

玉璜虽被称为半璧,但通常作为环佩饰品的璜,并不是半圆形,而是大约只有完璧的三分之一,类似于折扇面的形状。

可她与妹妹得到的这两块却是真正的半璧,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一对,拼上去能够严丝合缝那种,佩戴起来反而不方便。

里面要说是没什么深意,绛玉是绝对不相信的。她也终于能够确认,元妃的确在想些不该想的事情,而且早有预谋,因为赏赐的物品应该是提前准备好的。

“我回头一定要测测这府里的风水。”

绛玉咬着牙对妹妹悄声说道。

但黛玉的神色却看不出多少不悦,甚至用手上的玉璜与姐姐那块比对着,明眸如水:“我喜欢这个。”

你在开玩笑?

绛玉无言以对,把一个疑惑至极的眼神递给妹妹。

……

元妃在上端坐,看着下方长辈和弟妹们,以及被布置得金碧辉煌的大观园,一并都是容光焕发的模样,心中感慨难与人言。

那该是自己带来的荣耀,使得正在走下坡路的家族被又向上拉了一把,只是真正身居其位,却能够感受到难以置信的压力。

家族,自身,亲人,无处不在的牵绊,拉扯得这个年纪还不大的女子几乎喘不过气。

这迫切地让她想要作些什么,等到回宫之后,她的一言一行都有着层层监视,书旨也会被反复检查,因此一些不犯忌讳,而又不太能轻易出口的话题,只能趁今日解决。

贾珍贾赦贾政等人已经隔帘拜见过,殿里除贾宝玉之外都是女眷,互相之间距离不远,她要与家中真正的主事人作沟通,也有足够的时机。

于是元妃起身进后房更衣,完毕后贾母已经在房中等她了。

“娘娘……”

国礼大于家礼,贾母正要俯身却被元春一把扶起来。

“正要与祖母说几句私密话儿,这让我如何自处?”

贾母也不是要元春为难,而是认为这里还有外人,于是向元妃身旁的昭容方向示意一个眼神。

“她是自己人。”

元春和颜笑道:“祖母也可尽所欲言,不必理会她。”

“娘娘有甚要事?”

贾母这才放心下来,家务寒暄之前已经叙过,这时元春叫她来,应该是要说正事。

“时间急迫,我长话短说。”

元春亲手扶着祖母坐下,看着老太太满头白发,自己回来还要把事情找她商议,不由得心头发酸,但事情重要,还是不得不说。

“今上自来崇尚节俭,最恶贪奢,我遍观园中各处,固然新奇华美,然花费甚靡,今后切莫如此。”

这种劝告贾母也就是一听而过,省亲这种天赐隆恩,花费多是奢靡,花费少是不敬皇恩,全看皇帝怎么想,妃子家中也无非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罢了。

元春也深知其中难处,故而一句带过后,又关心起宝玉的学业:“欲昌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宝玉虽学有进益,然我看其心思不在进学上。唯盼祖母好生教导,日后才能有所出息。”

元春的顾盼之意溢于言表,然而近处的贾母却只是恭敬地应是,心中不以为然。

从老太太眼皮底下长大的孙子,她最清楚贾宝玉根本不是进学的材料,他们这种家族也不一定需要人去科举考试,强求反而不美。

只是元春已经是贵妃,关心幼弟也是好的,这时没必要反驳她。

元春在宫中也算见过人情冷暖,但她仍然看错了她的祖母,满心以为是推心置腹的肺腑之言,却被轻飘飘地抹了过去。

身份上的隔阂,使得自来聪慧的元春未看出贾母此时言不由衷,也没有发觉她们对于贾宝玉进学一事的态度截然不同。

但接下来的第三个问题,却是这对祖孙都很关心的,也是无论前世今生,荣国府中最大的矛盾所在。

“宝玉也一日大过一日,他的姻缘,祖母是如何打算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