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农业
灾后的生活充满希望,但也一点都不轻松,百废待兴,足够人忙。
经过这一次灾荒,诺久书才从根底上明白,温饱才是这个世界目前最大的问题。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文化娱乐之类的只有建立在农业稳定的基础上才能繁荣发展。
包括她往日里研究出来的厕纸、书籍、杂志,多数人都是温饱之后才能有的选择。
只有保证温饱问题,其他的东西才能蓬勃发展。
诺久书站在玉米地里,看着郁郁葱葱的玉米苗,脸上微微勾起一抹笑。
其实老一辈有些话在此情此景下,说得还不错。
农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土地拾掇好了,就什么都有了。
她想发展农业了。
有梁星这个现代宿主在,她可以付出一些代价,得到更多的高产种子,种地的产出也就没那么低了。
诺久书问身后的闻光寒,“阿寒,有兴趣种田吗?”
“什么?”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嗯,比如水稻亩产……等我算一下。”诺久书说到这里卡了一下壳,捡起一根树枝开始在地上列公式。
闻光寒:“……”
梁星给诺久书的水稻种子亩产1060公斤左右,换算成大郢16两一斤的计量。
最终的结果是,“嗯,算出来了,亩产一千三百斤左右的水稻,有没有赚头?”
闻光寒站在诺久书身后,看着她写着奇怪的符号,不一会儿就得出了答案,他摸了摸下巴,道:“阿久,你写的这是什么?”
诺久书拿着树枝的手一顿,眨了眨眼,“数学符号。”
说到这里,诺久书干脆地问:“你们科举是不是也要考算数?”
“嗯。”闻光寒干脆没问。
“需要我教你吗?”
“科举倒是不用。”闻光寒道:“就算我知道我这写的是什么,考官却是不知道的,学倒是可以学学。”
“好。”诺久书笑了笑,“那就等你金榜题名之后我再教你,免得占用你时间。”
“嗯。”闻光寒点头,将话题拉回来,“亩产一千三百的的稻子有根据吗?”
“嗯?哦。”诺久书这才反应过来,忙道:“有啊,你看咱们这玉米不就是亩产……九百多斤吗?”
闻光寒道:“我们自己种?”
“嗯。”诺久书点头,“要是你现在当官了,倒是可以献上去,但你现在不是还没有当官吗?”
“嗯。”闻言,闻光寒笑了笑,“回去吧。”
远处的慈幼院里敲响了锣,不一会儿孩子们就离开了教室,开始欢呼起来,这些孩子在在那之间增加了不少,但灾荒过后,也离开了不少。
他们现在换成了上午上课,下午跟着干活,喂猪,喂鸡之类轻巧的活儿。
识字的人多了,诺久书能用的人也就多了,挺好的。
诺久书道:“咱们家得抓紧挣钱了,手上的钱都拿去买地去了,想想怎么挣得多呢。”
那边皇帝也是急缺钱的,所有南下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还有家里的书店、火锅店、甜品店、纸业都不能丢下。
家里买的那么多田地也不可能就这么不轻不重地按传统方法种,不然就白亏了这么一个商城在。
只是纸业这事儿在京机府露了脸,怕是会有不少的压力,皇商的名头能保他们一时,却是保不了一世。
纸业的巨大利益一出来,没人不会心动。
诺久书踢了踢脚下的石子,道:“阿寒,你说,咱们要不要把厕纸给皇室一份分红,这样,咱们就绑在了一起,谁也不敢动咱们?”
“等一等吧。”闻光寒道。
“为什么?”
“送上门的东西总不是最好的。”
诺久书一愣,想了想,道:“什么意思?”
闻光寒道:“等厕纸全面推广开,利益大了之后,想必京城那位也会动心,当然我也会在通信中给他加饵。”
诺久书:“……行吧。”
那可能要等灾荒的影响全部过去之后,才能提上日程,现在还是相信怎么种田吧。
农业,不只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种植业的规模不大的话,是绝对比不上养殖业的。
所以,诺久书需要种养殖一起发展。
诺久书将家里人全部集中在一起,商量家里接下来的发展。
“我们同一个大人物商议好了,要在南苑开一家盐场。家里情况稳定之后,我们就会离开,其他事情就要你们看着了。”诺久书看着众人道。
覃娘子道:“我和木进暂时不会离开盛元县,就留在家里照顾那些孩子们吧。”
她们俩,加上陈将、熊家和林杨家都是不怎么想离开这里的,去今南府府城和南苑的人就只能从其他人里选了。
木进看了门外的孩子们一眼,“其实,像是林盛、高程和文尧这些孩子,十三四五岁了,你们也可以带出去帮着一起干活了。”
“是啊,这个年纪也该懂事了。”熊富道:“当初阿寒也是十五岁就出去养家了。”
诺久书同闻光寒对视一眼。
“也好。”
这些孩子跟着覃娘子读书,算术也是一起学的,还和木进学了武,而且十四五岁在大郢已经是需要担起家里担子的时候,确实能带出去做事了。
商议过后,慈幼院这边继续由覃娘子看着,顺便看着县里的书斋,至于夜校那个想法,确实该暂时放下,现在他们还没这本事做这事。
而林杨继续兼顾县里的火锅和甜品店。
造纸厂和印刷厂则是陈将继续看着。
至于地里,诺久书和闻光寒决定不将地佃出去,而是雇一些人来种地,种的东西必须是他们指定的,比如辣椒、玉米等。
熊富一家就看顾着即将在他们家荒山周围开的养猪场。
养殖不好干,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
为此,诺久书还特意同梁星换了一本养殖手册,让闻光寒翻译成繁体书籍,当然上面的一些东西都改成了现有资源。
猪圈加速建好的时候,诺久书跟着熊富和熊老汉去挑选猪崽,但是这个时候根本没有规模养殖,加上前头的灾荒,外头根本就没有人家养猪仔了。
而他们书谷里的猪张大之后全部成了腊肉和肉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