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工部
这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投石车,看得出来是在原有投石车的基础上改良的,但是它承载石头的盘口更大,臂弓更加粗壮,就连臂弓上的绳子也一看就很牢固。
再结合左侍郎这个“巨力投石车”的名字。
诺久书瞬间就明白了这辆投石车的意义了。
果然,在卓阳帝问出“巨力投石车,何意?”后。
袁左侍郎立即道:“就是这投石车能投更重的石头,绝对比以前的投石车厉害。”
这巨力投石车并不是什么让人惊艳的战争武器,但是这件投石车的诞生意味着还有更多、更厉害的武器出现。
卓阳帝目光灼灼地看着这投石车,那眼神仿佛通过这投石车看到了未来。
诺久书心底的那一丝不对劲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让人难受。
她下意识朝闻光寒看去,果然见他忧心忡忡地看着那投石车,面上神情复杂难辨。
“阿寒。”她无声地喊了一声,嘴巴张张,却什么都没能说出来,只能复杂地看着闻光寒。
但下一秒,闻光寒便看了过来,看到她眼底的情绪,面上的神情却放松了不少。
他神色自然地拉过诺久书的手,将她略显冰凉的手包裹在自己掌心,想要一次给她传递“别担心”的话。
被闻光寒温暖的手心包裹,诺久书心底也果然安定了不少。
目光落在了目光灼灼地看着巨力投石车的卓阳帝身上。
难怪,这个人当初会给一叠草稿取那种名字,原来已经看到了那几张草稿之后的利益了,她真的有点小瞧这个时代的人了。
更何况这是一个人到中年还能登基为帝,并且稳坐其上的帝王,他着眼天下,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几张草稿的价值?
思及此,诺久书眸光微沉,希望这《天工册》不会给大郢带来什么灾难吧。
……
看过投石车后,卓阳帝又和袁左侍郎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便离开了工棚,至于后续会不会让人下一道密旨,打量制作投石车什么的,诺久书就不得而知了。
她也不太想知道。
离开那个工棚之后,一阵秋风吹过,吹散了工棚之中压抑的气息。
荣皇后笑着道:“好些年没到这山野间走动了,此刻再看,倒是别有一番风采。”
“比之御花园如何?”卓阳帝问。
“御花园网络天下珍贵花草,自然美不胜收,但这山野间杂乱无章,却又是另一种感觉。”
“皇后说得极是,朕也有好些年没好好看看这山河了,此番看来倒是同皇后有一样的感觉。”
卓阳帝也跟着感叹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目光落到了闻光寒和诺久书两人身上。
“徒弟,你家离这里不远,我们干脆去你家坐坐?”
闻光寒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陛下和殿下能光临寒舍,自然蓬荜生辉。”
不过,卓阳帝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坐坐而已。
八月秋风送爽,庄子周围的荒地里已经长满了累累硕果,只等再晒上几日,便都能收了。
不用猜,卓阳帝此行的目的便是这些地里的粮食。
还没抵达庄子,他就叫停了马车,径直去了路边的田地,甚至直接伸手抽了一穗小米,珍惜地捧在手里,目露精光。
他树敌抬头看向闻光寒和诺久书,“阿寒,这就是你们所说的良种?”
他的激动溢于言表,是个人都能看见。
闻光寒道:“回陛下,这便是良种所出。”
荣皇后也凑了上去,看着皇帝手中的穗子,亦是高兴万分。
“这粟米的穗子好大,想必里面的粟米也很多,这样一来,咱大郢的百姓不用饿肚子了。”
“岂止!”卓阳帝难掩兴奋,“若能全天下推广这良种,不出五年,便是再来两次饥荒,百姓也不用饿肚子了。”
从他的一举一动来看,这样的人也不失为明君典范。
诺久书默默地跟在闻光寒身后,想着:或许是我和阿寒想多了,卓阳帝这个人不论其他方面怎么样,这心系百姓总不会作假,当初灾荒,他可是差点掏空了自己的私库来赈灾的。
不然也不会急着同诺久书合作赚钱。
“走走,赶紧走,让朕看看你们这个粮食好不好吃。”卓阳帝捧着穗子,兴致勃勃地催促着诺久书和闻光寒两人。
说罢还不等他们,自己就上了马车,招呼车夫赶紧走。
诺久书失笑,看向闻光寒,两人有些无奈,只能跟着。
此时此刻,他们心底想的都是,至少卓阳帝不失明君典范。
新米还在地里,还要些时日蕴养,所以诺久书就拿出陈米来招待卓阳帝和荣皇后这两个天下最尊贵的人。
诺久书种的小米是糯的,尽管是陈米,但煮成粥后依旧有一层明亮的米油飘在粥水之上,一看就让人十分有食欲。
诺久书又给上了几份腌制的小菜,让袁婶做了两个凉菜,倒叫这两个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连喝了两大碗米粥。
女子的食量多数比不上男子,在卓阳帝添第三晚米粥的时候,荣皇后放下了万碗筷。
她笑眯眯地看着诺久书二人,“状元郎和阿久这粟米种得好,入口香糯,味道不错。”
“等新米收了,你们一定要给朕送几百斤进宫去,朕也好让宗亲和朕的孩儿们也尝尝。”卓阳帝抽空插了一句。
末了又补充道:“直接给送穗子吧,也好让他们看看,这穗子又多好看。”
“……”
诺久书和闻光寒自然应下。
品了米粥之后,卓阳帝二人又看了玉米地,对陌生的玉米,他虽然也赞赏有加,却依旧持怀疑态度。
诺久书也没过多解释,反正经过现代世界的考验的玉米,相信大郢人也少有不喜欢的。
至于高粱,它是同小米套种的,自然早就看过了。
看了这一片片良种地后,卓阳帝和荣皇后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宫。
几日后,闻光寒回到家中,突然拿出一张调令递给诺久书。
诺久书狐疑地看了看他,放下海儿,接过那一纸文书看了看,顿时呆了呆,“你升官了?”
这文书白纸黑字写了,因贡献《天工册》、改良种子有功,闻光寒被破格提拔到工部,由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连升三级,成了工部的正五品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