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劝降刘邦
见李巴再次动问,郦食其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你我配合,共同促成刘邦归降。”
李巴问:“你和我,还配合?”
郦食其坚定地说道:“是的,将军与在下共同促成此事。”
李巴:“这倒是新奇,你我怎么配合?愿闻其详。”
郦食其道:“此事需分两步走。”
“第一步,南郑投降后,我们将所有军卒留下,但不包括周勃、灌婴二将。”
“第二步,我们一同返回江州,共同劝说刘邦归降。”
李巴摇头道:“你的这两步,大有问题。”
“首先,放走周勃、灌婴,属于私纵敌将,违反我大秦军律;其次,阁下说规劝刘邦投降,何以保证定能成功?”
“如果你们一去不返,而刘邦又不投降,本将军岂不成为众人的笑柄?”
郦食其对李巴的疑虑早有准备,遂道:“将军的担心无可厚非,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想。”
“但实际上,这是简单的一笔账,也即如何以最小的赌注换取最大的收益。”
“如果在下的方案实施成功,大秦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收服刘邦,拿下巴蜀。”
“即使不成功,将军无非损失两个战俘而已。这期间的利弊权衡,该如何取舍,想必将军算得清楚。”
李巴没有立即回答郦食其,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郦食其道:“对于第一个顾虑,在下给将军的建议是,将在下的方案上报秦王,若得到秦王的允许,那将军就没有私纵敌将的嫌疑,也不用承担违纪的干系。”
李巴又问:“阁下为何如此笃定,认为秦王一定会答应你的过分要求呢?”
郦食其笑道:“对于秦王来说,周勃和灌婴不过是两个可有可无的降将,生杀都不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如果我欺诈,暂时骗得二将回去,下一次顶多费些兵力再围剿就是了。”
“而周勃和灌婴,对于刘邦来说,价值却不一样。尤其是周勃,不仅是刘邦的乡党,而且是其起事的功臣。”
“如果单纯放我回去劝说,我担心仍像前几次一样,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李巴马上问道:“你带着二将回去,难道就能说服刘邦吗?”
郦食其继续道:“基于二将对于刘邦的重要性,尤其是经历了汉中之战,二将对于秦军战斗力的判断,由其现身说法,向刘邦讲述整个战役经过,岂不是比我的介绍来的更可信,更真切吗?”
“关键是,我们要让刘邦明白,类似汉中之类的战役,秦军还会如法炮制若干,对此,刘邦是无法抵挡的。”
“以刘邦现有的实力,面对大秦开动起来的国家级战争机器,几乎只剩下到处逃窜,四下游击这一条路了。”
“更何况,以秦王的开明和仁政,天下一统已是大势所趋,六国诸侯已是昨日黄花。只有归顺大秦,辅佐秦王,才能实现刘邦的大志,才能成就他心中的理想。”
李巴设问,“刘邦以为他可以守住江州呢?”
郦食其摇头道:“经过汉中一败,贵军在枳县围而不打,无非是在等汉中攻下后,再回过头来一举解决巴蜀问题。”
“随着秦廷统治的日益稳固,反叛者生存的余地,只会越来越小,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
“我相信,以刘邦的智慧,以及对局势的判断,加上全国上下大局已定,刘邦必定能审时度势,易帜归秦。”
李巴见郦食其所言非虚,心下已基本认同了他的说法,转回话题问:“眼下的南郑投降事宜,如何进展?。”
郦食其道:“将军一边请示秦王,一边停战等待,一伺秦王下旨,我们即刻将军队开出城外,接受贵军整编。”
李巴略一思索道:“你们先放下武器,这是先决条件;本将军可以承诺暂不攻城,等待大王指令。”
“如若我王不允,汝等立刻无条件投降。”
“否则,我军将攻城杀将。”
郦食其道:“将军等不到攻城的机会。”
“秦王开明,在下相信,以我们三人换取数万将士免遭流血牺牲,还能得到国家栋梁,这笔账是很容易算得清的。”
当下,李巴款待郦食其后,送其回城。
李巴一边命城外大军围而不打,全军处于静默状态;一边将与郦食其谈判的经过,以及对方的诉求,派信使报送项羽。
在巴中的项羽阅罢,决定尊重李巴的意见,签署了以后,立即用八百里快递上报秦王。
等驿报送达的时候,秦王正在云中郡的北部战区行营。
秦王嬴高看罢来信,与尉僚、王贲、李左车等略做商议,决定同意李巴的建议,受降南郑,释放周勃、灌婴,令其与郦食其一道返回江州,劝降刘邦。
李巴得到秦王嬴高的旨令后,立即派使通知郦食其,接受其条件,同意南郑投降。
次日,南郑城外,巴军放下武器,依次走出城门,列队接受秦军受降。
受降已毕,李巴命三军让开一条通道,让郦食其与周勃、灌婴离开。
为了表示诚意,也为防止路上意外,李巴特别允许三人带上三百护卫队,并为其开具了通关路条。沿途秦关见此,一律放行。
送走了三将,李巴进入南郑,张榜安民,整编士卒,休整数日。
在与丞相子婴派来的郡守交接完毕后,李巴整顿人马,兵分两路,离开南郑向江州开来。
一路,由龙且带领原三万军,以及季布的水师和炮兵,经南江、巴中,望枳县而来。
另一路,由李巴亲统四万五千军,由周殷开路,沿阆中、葭荫关、梓潼,直抵成都。
随后插到江州背后,与项羽军对江州形成前后包夹之势,逼迫刘邦军投降。
当即,李巴军离开南郑,一路上令三军大造声势,招摇而行。
再说郦食其,与周勃、灌婴带着卫队一路南行,所过郡县关卡,皆顺利放行,直抵江州。
此时,因枳县前线,每天例行的轰城--修城,局面处于僵持,刘邦也已回到江州。
得知郦食其等人丢了南郑,逃回江州,在门外候见,令人宣进。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新
第二百六十八章劝降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