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夫子
“你们有什么打算?”
叙完旧事,叶玫玫问起正当紧的事。
书生喝了两口水,沉了沉心才开口道:“实不相瞒,我想应聘王府的夫子。”
这话一出,连纯娘都吃惊的盯着他,显然这俩夫妻没商量过这事。
从进城开始,他就有意识的在打探消息,城中热议的一直是瑞王府小少爷气走几任夫子的事。
后来王府的人告诉他们叶玫玫确实是他们王府的二小姐,而二小姐有意给小少爷寻夫子。
慢慢的,他就有了这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叶玫玫能不能瞧上他。
叶玫玫在思索,书生这个人在她手底下干了挺长时间的账房,从没出过错。
而且他没有一般读书人的迂腐,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能快速的举一反三。
好像确实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你有功名吗?”
从前书生只当账房,叶玫玫就没细问。
现在要当夫子了,学历还是重要的。
听她问起这个,书生的心的安稳了,这是考虑用他了。
“不才身上有着秀才功名。”
秀才啊,那就是系统学习过知识并且参加过考试的人,可以的。
不过叶玫玫有些好奇,秀才不是都可以进泽山书院读书么?怎么他却窝在自家的小食肆里那么久。
她这么想,也就这么问了。
然后得到了一个十分叛逆的答案。
书生说:“因为不想。”
叶玫玫:“……”
她这关过了,那还要看学生的意愿,叶玫玫派人去把自家的小老弟叫过来。
可以说不愧是亲姐弟,姜星渊来之后问的问题和叶玫玫差不多。
在听到书生又一次说出那个叛逆的答案的时候,小少爷的眼睛亮了。
“可以,就是你了。”
叶玫玫扶额,这纨绔子弟的样子太明显了。
“你不必有压力,他反正不用科举,随便教教就行。”
看在书生是自己人的份上,叶玫玫悄悄提醒他,千万别用高压教育啊,她这个弟弟很叛逆的。
被东家交代要划水的书生一脸淡定,表示没问题。
两人头碰头肩并肩的聊了一会,小少爷不知道被书生灌了什么迷魂汤,回头就跟叶玫玫说道。
“二姐,这夫子找的好,月钱就十两吧,从我份例里出。”
然后问书生:“夫子,你觉得怎么样?”
先前那几个夫子才拿八两,十两是真的不少了。
谁知书生摇了摇头,竟然拒绝了,“我不要钱,本就是想要个容身之所,现在能得小少爷看中就十分欣喜了,哪里还敢厚颜要月钱。”
这话一出,小少爷直接拉下了脸,显得十分生气的样子。
“夫子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十两银子我还是有的,我给你就接着!”
叶玫玫“啪”一下拍在小少爷的后脑勺上,斥道:“你能耐了是吧?”
一脸傲气的小少爷这才“嘿嘿”一笑,从石桌上收回了脚。
“一时情急,激动了,姐姐误怪。”
叶玫玫翻了个白眼,叫紫玉把糕点撤下去。
这货刚刚一脚踩了上去,糕点已经不能吃了。
如此就说定了,书生卢星日后就是瑞王府小少爷姜星渊的夫子了。
“王府会安排你们的住处,纯娘要是还想做事的话,明天来这里就行,我安排你去铺子里。”
“是,东家。”纯娘大喜,她是真不想一个人待在家里。
雪越下越大了,风也越刮越厉害,叶玫玫觉得这俩炭盆一点都不暖和。
事情一说完,叶玫玫就想赶紧回屋躺着去。
谁知姜星渊却一屁股坐下,不愿意走了。
“怎么了这是?”叶玫玫疑惑。
“嘿嘿。”小少爷憨笑。
叶玫玫一看他这笑容就觉得没好事,果然,小少爷下一句就是,“姐啊,你陪我回王府,跟父王说说这事呗。”
叶玫玫:“……”
她这才想起来,她头上还有爹娘,这种事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了的。
看在是她失误的份上,叶玫玫陪着小老弟回家。
很快一行人就坐在了王府的正堂里,瑞王坐在上首,神色不明。
叶玫玫神色紧张,说实话这事她办得有点不地道。
她觉得秀才的功名就差不多了,可先前教老弟的,保底都是个举人。
“你来边城多久了?”
瑞王看着堂下恭敬站着的年轻人,眼里带着考究。
“回王爷的话,来了两天了。”
昨天就到了,只是一路风尘仆仆又要打听消息,于是在客栈住了一晚,今天梳洗过后才来找的叶玫玫。
“说说你打听的事。”
书生端正态度,面色严肃,与方才在叶玫玫和姜星渊面前完全不同。
“通州府约十万户,今岁田税六成,粮价这个月已经涨到八钱……王府掌两营护卫队,知府掌有城防军……”
书生边思索边回答,语调不急不缓,努力将自己打探的消息说出来。
瑞王点头,这年轻人确实不错。
许多消息是明面上打探不到的,他却能根据零散的消息自己整合摸索,触碰到一个边。
对政治民生皆有一定的敏锐度,同时对自己也有清醒的认知。
“小儿给你多少多少月银?”
“回王爷的话,十两。”
瑞王“哈哈”一笑,“涨一倍,星渊,日后好好随你夫子读书。”
小少年眼睛一亮,夫子居然能通过父王的审核,连他的功名都没问。
这下,书生在他眼里简直就跟杨安庆一个地位了。
第二天,书生正式走马上任。
叶玫玫好奇去听了一节课,不是那种死板的念书,解释释义,而是穿插着小故事,深入浅出。
最难得的是可以结合当今形式,甚至边城中的一点一滴,将知识融合在一块,细细的为姜星渊讲解。
叶玫玫听的津津有味,小少爷同样如此。
到了放课的时候,还抓着书生不放,问这问那的。
一改先前学渣的作风,摇身变成老师最喜欢的那种好孩子。
书生也不要他一直读书,放课了见他还有兴趣,就和他一块出去游玩,寓教于乐。
对此,全王府的人都对书生表达了高度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