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四回 孔太师推崇宰衡 安汉公不忘姑恩

第六十四回 孔太师推崇宰衡 安汉公不忘姑恩

太师府里,太师孔光、太保王舜等三公四辅领头,将朝廷重要的文武大臣,召集到了一起,共同研读安汉公王莽,谦逊退让、辞让赏赐的奏章。

读完王莽的奏章以后,大家都十分敬慕、高山仰止。

太师孔光,露出一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表情,率先发言,对太保王舜等三公四辅大臣说道:

“诸君:

虽然安汉公大人,如此谦虚退让,坚决不肯接受太皇太后陛下的赏赐,堪称高尚。

但朝廷自有奖善罚恶,惩恶扬善的规矩。我们怎么能够,损害朝廷的赏罚原则,埋没安汉公大人的赫赫功勋呢?

诸君以为,孔某的意见如何呢?”

“太师大人见识高绝,言之有理。

的的确确,治理国家,必须遵守奖善罚恶,惩恶扬善的规矩。

我们绝对不能够因安汉公大人的谦让,就埋没安汉公大人的功劳,给后代子孙,留下话柄。

不如这样的话,我们三公四辅,和诸位大臣一道,再次联名,向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上书,提出封赏安汉公大人的请求。诸君以为如何呢?”

大司徒马宫,建议道。

太保王舜、右将军甄邯等三公四辅大臣,一致同意道:

“两位大人的建议很好。事不宜迟,我们应该趁热打铁,促成这件美事。

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大功一件。”

太师孔光,遂代表太保王舜、大司徒马宫等三公四辅大臣,上书太皇太后和皇帝,向太皇太后和皇帝建议说:

“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

臣等以为,先前朝廷对安汉公大人的赏赐,还远远不足以表彰,安汉公大人的浩大功绩。

虽然大公无私、谦虚辞让,是安汉公大人的一贯作风和美德,但两位至高无上的陛下,为了国家的大义原则,到底也不可以听从,安汉公大人谦逊避让、没有私心的意见,而让大汉朝廷一贯恩赐功臣,奖善罚恶的美名,受到损害。

臣等以为,忠臣的气节,有时应该使他自己,屈服于国家的大义原则才好。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主上,奖善罚恶的大义原则,得以伸张,以使臣子的善良美德,得以发扬光大。

臣等建议,应该立即派遣大司徒、大司空等三公四辅大臣,拿着皇帝颁发的符节,奉皇帝的命令,去征召安汉公大人,赶快入宫,接受朝廷的赏赐,继续领导群臣,为国做事。

陛下还应该一并下令,给尚书府官员,拒绝接受有关安汉公大人的任何推辞退让的奏章。

只有如此,才能够维护朝廷,奖善罚恶的大义原则,更加彰显安汉公的高洁情操和崇高美德。”

太皇太后听后,深以为然,笑逐颜开地赞扬太师孔光、太保王舜等人道:

“孔太师,王太保:

你们一心为国,真是朝廷的忠良之臣。你们的见解,的确超人一等。

虽然如今,财政十分困难,内库囊中羞涩,但赏赐功臣义士的东西,一样也不应该缺少。”

太师孔光的奉章,很快被太皇太后和小皇帝刘箕子,批准实施了。

大司马王莽,再也无法拒绝,这才回到大司马府里,正常办理朝廷公务。

接受太皇太后的懿旨,开始在大司马府衙,重新办理公务之后,王莽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上书太皇太后和小皇帝,继续辞让朝廷增加的召陵、新息、黄邮聚、新野几地的公爵封土。

太皇太后依然坚持朝廷的封赏原则,颁布懿旨,不准王莽,辞让所增封的封地。

王莽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接受。

不久,王莽就从朝廷给他女儿王嬿,增加的三千七百万的皇后聘礼中,提出了一千万的彩礼,前去送给了太皇太后左右,最亲近的胡宝宝,胡逊,王颖儿等侍从亲随。

胡宝宝,胡逊,王颖儿等侍从人员,无不喜笑颜开,称赞大司马王莽的慷慨大度。

为了讨取姑姑太皇太后的宠爱信任,得到太皇太后身边诸位侍从的好感评价,王莽所用的手段,数不胜数,可说常常是绞尽了脑汁,无所不用其极。

甚至有时,在太皇太后身旁,供太皇太后支使,说笑取乐的弄人小子胡宝宝等人,生病了,具有大司马、安汉公崇高身份的王莽,竟然也会降低自己的高贵身价,亲自携带贵重礼物,前往弄臣小子胡宝宝的家里,或者宫中的驻地,去探望、问候弄人小子胡宝宝,礼节周到,无微不至,态度毕恭毕敬。

除了弄臣胡宝宝,总管胡逊等太皇太后最亲近的侍从以外,就连太皇太后身旁,那些微不足道的常侍随从,王莽也常常想尽千方百计,使用各种方法,致送他们,数以千万计的金钱和财物,去收买和拉拢他们,讨得他们的欢心。

安汉公王莽,用尽心机讨好太皇太后身边的人,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太皇太后的全力支持和充分信任。

王莽取悦太皇太后,给予太皇太后侍从种种赏赐的恩赏手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从此以后,太皇太后耳边听见的,都是左右侍从,一致赞美、歌颂安汉公王莽的声音。

安汉公王莽,豪爽贤明,大公无私,谦逊退让,一心为国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大汉宫廷。

到了此时,受到王莽各种恩惠的官吏百姓,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无不对王莽心悦诚服,由衷感激。

安汉公公爵府里,大司马王莽,与太中大夫刘歆等亲信大臣,再次聚到一起,促膝谈心。

面对日隆的声威,大司马王莽,表现得越来越谦逊清醒,时刻警醒自己。

王莽用一种十分坦诚,发自内心的语气,谦逊诚恳地对太中大夫刘歆说道:

“子俊啊,最近,吾受到太皇太后陛下的恩惠,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常思报答,太皇太后陛下的盛大恩情。

吾王莽,虽然已经独揽朝纲,但太皇太后陛下,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崇高的威望,依然对朝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没有太皇太后陛下的支持和宠爱,吾王莽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吾要常常感恩,时刻警醒,非常清楚地领会到这一些真理,以免背弃太皇太后陛下的盛大恩情。

可是,吾常常思考,努力寻求,处理好与姑姑太皇太后的关系,报答太皇太后的恩情,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请问子俊,你有什么指教吾的?”

王莽十分谦逊虔诚地询问刘歆道。

“安汉公大人,属下冒昧陈辞。

安汉公大人,知恩图报,令人钦佩不已。子俊以为,报答太皇太后的盛大恩情,不如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

据属下所知,太皇太后陛下,一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很顾及自己,公正无私的美好形象。

平日里,太皇太后陛下,很在乎天下人对她的看法,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对朝廷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太皇太后陛下时常担心,天下人会在私下里,议论太皇太后陛下的不是,指责太皇太后陛下自私自利,徇情枉法之类,说太皇太后陛下,缺乏一秉大公的胸怀,没有秉公办事,没有一切为朝廷作想的心思等等。

因此,太皇太后陛下,对于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严格要求,不希望给别人,留下话柄。

吾猜测太皇太后陛下的内心,实际上也非常希望,能够给予自己宠爱的亲属们,一些赏赐和恩遇。

太皇太后陛下自己,却常常拗不过情面,拗不过一心为国的大义原则,无法直接开口,主动提出,给予自己宠爱的亲属朋友,一些赏赐和恩遇的意见。

安汉公大人,你何不站在太皇太后陛下的角度,为太皇太后陛下着想一下,主动为太皇太后陛下分忧解困呢?”

刘歆摸准了太皇太后的心理,建议王莽道。

王莽恍然大悟,称赞刘歆道:

“子俊大人,你足智多谋,真是吾的张良萧何。吾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样做呢?

多谢子俊,吾知道怎么办了。”

王莽听了,如梦初醒,立即行动起来。

不久,大司马王莽,就上书小皇帝刘箕子,向皇帝提出建议,主动为太皇太后的亲属,请求赏赐说道:

“陛下:

太皇太后陛下一秉大公,公而忘私,从不利用自己的权威,为自己的亲属谋利,品德可谓高尚,古今罕见。

如今,太皇太后陛下的年事已高,而太皇太后的姐、妹等近亲戚属,也大都接近,古来稀的年纪,来日无多。

臣请求陛下下旨,晋封太皇太后陛下的姐、妹,分别为君的爵位,让太皇太后的姐、妹,各自享有自己的汤沐邑,以表彰太皇太后陛下,对大汉帝国的伟大功绩,彰显太皇太后陛下,和皇帝的深厚恩情,安慰为国立功的功臣烈士,仁人志士。”

小皇帝刘箕子,没有疑虑,立即批准道:

“安汉公大人的建议很好,照准实施。”

见了皇帝下达的圣旨,太皇太后陛下果然十分高兴。她笑盈盈地对着侍从胡宝宝、胡逊、颖儿等人夸奖王莽道:

“大司马大人,真是懂事,善解人意,善于做人,不愧为国之栋梁,大汉的股肱之臣。”

太皇太后身旁侍候的胡宝宝、胡逊、颖儿等,也不失时机地在太皇太后的面前,异口同声,赞美太皇太后道:

“都是太皇太后英明啊!有英明的主子,才有贤明的臣子啊!”

太皇太后笑逐颜开,微笑着反问道:

“照你们那样说来,难道这些,都是朕的功劳了吗?”

“怎么不是太皇太后陛下的功劳呢?要不是太皇太后陛下提携,安汉公如今,还呆在新都封国里,苦读圣贤书,哪里有机会,东山再起,为国建功呢?”

侏儒弄臣胡宝宝说道。

“还是宝宝会说话,朕也自觉,没有用错人。”太皇太后说道。

太皇太后对王莽越来越喜爱,给予王莽的评价,也越来越高,对王莽也越来越信任,逐渐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得知太皇太后与左右侍从的对话,王莽欣喜若狂,激动地对太中大夫刘歆说道:

“人生得一知己足也!子俊啊,你真是吾的大功臣。

太皇太后陛下,对吾王莽的恩情,可谓天高地厚,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呢?

当初,吾从新都封国,回到长安之时,遭受皇帝猜忌,孤独无依,忧心忡忡。

要不是太皇太后陛下,一力支持,吾怎么能够东山再起呢?吾一定要再次报答,太皇太后陛下的大恩。”

“安汉公大人品格高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常思报恩之心,令人钦佩不已。

然而,太皇太后陛下,毕竟是一个女人,十分厌恶,长年累月地居住在,枯燥无味的深宫之中,没有多少生活的乐趣,无法享受快乐的人生。

安汉公大人,何不用一些娱乐、慰问、祭祀等户外活动,去取悦孝顺太皇太后,减轻太皇太后的身心负担,让太皇太后陛下,安度晚年,少为国事操心呢?”

刘歆建议王莽道。

“子俊大人,这个主意真好!王莽感谢了。”王莽称赞太中大夫刘歆道。

两人谈完,王莽庚即行动起来,又上书皇帝,向皇帝刘箕子,提出建议说道:

“陛下:

如今天下,不时动荡,国家不宁,急需德高望重的长者,出面安抚,维持大汉朝廷稳定。

而最让天下臣民心悦诚服的,由衷敬佩的,非德高望重的太皇太后陛下莫属。

臣建议,每逢春夏秋冬四季,请太皇太后陛下,代表朝廷,代表皇帝,到京师长安四郊,去巡查和慰问官吏百姓,安抚天下人心。

官吏百姓,一定会对皇帝陛下感激涕零,对朝廷忠心耿耿,不生叛意。

如此,有了天下民心的拥戴,何必忧虑,大汉江山不会固若金汤,真正实现天下太平呢?”

听到王莽的建议,皇帝刘箕子,心动不已,立即批准。果然,太皇太后心里,非常乐意。

就这样,到了一些重要的节日或节气时刻,太皇太后常常率领着胡宝宝,胡逊,颖儿等亲近的侍从宫女出宫视察。

在武士们的护卫之下,太皇太后陛下一行,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专门到长安三辅的各个属县,去慰问孤儿、寡妇和贞妇烈女,布施朝廷恩惠,赏赐平民钱币、丝织品、牛肉、美酒等。

每年都是这样安排的。

太皇太后对此,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王莽一见,也大为安心,心中暗暗得意。

此时,王莽的威望和权势,早已经是如日中天了。可忠心耿耿的亲信同志的摇旗呐喊,舆论吆喝,依然一刻,也没有停止。

王莽的堂弟安阳侯太保王舜,常常利用姑姑太皇太后,召见自己的机会,不断将天下官吏百姓,对大司马王莽的赞扬和歌颂,奏报给姑姑太皇太后知道。

太皇太后的耳边,总不时会听见,大臣百姓,对安汉公的由衷赞美之词。

一天,太保王舜,呆在长乐宫里,与姑姑太皇太后闲聊着,又不由自主地对太皇太后讲了起来。

太保王舜感慨良多,对太皇太后说道:

“陛下啊:

臣在太保府里,处理政事,每一次听到官吏们,谈论安汉公大人的丰功伟绩,和低调谦逊的处事原则之时,没有一次,不感动得痛哭流涕的。

全国吏民百姓,肯定也同臣的感受一样。

前不久,臣听人谈起,各地的官吏百姓,听到安汉公的崇高事迹以后,没有一个人,不仰慕安汉公一心为国的高风亮节,而被感动得流泪哭泣的。

他们听到安汉公大人,竟然不愿意接受,相当于一千辆兵车的公爵封地,推辞一万斤(一万万钱)黄金的诸多彩礼时,无不感叹,钦佩不已。

蜀郡男子路建、路遥兄弟几人,曾经为了争夺家产、田地,而相互打官司,争吵得不可开交。

当听说安汉公谦逊退让的崇高事迹以后,路建、路遥兄弟几人,惭愧不已,立即停止了他们的诉讼请求,十分内疚地回家去了。

臣以为,就是周文王感化虞君、芮君,两位国王,让他们自动停止争执诉讼,返回自己本国的行动,也不能超过安汉公的突出表现啊!

微臣希望太皇太后,能够颁布旨意,把安汉公大人的这些光辉而又崇高的事迹,宣告全国军民知道,以彰显安汉公大公无私、谦恭退让的优秀品格。”

太皇太后听了,非常赞赏,赞同道:

“安阳侯啊:

巨君的确能够担受,这样崇高的荣誉。太保大人的这一建议,非常之好。

朕将立即颁下懿旨,将安汉公的崇高事迹宣扬开来,让全国臣民,知道安汉公的伟大功勋。”

王莽听见太保王舜的赞誉,对王舜十分欣赏。

10

到了此时,王莽的权威更盛,也更加谦逊低调地待人。王莽处处礼贤下士,他的功劳贡献,越来越大,而王莽的表现,却越是谦逊低调,令人敬佩。

眼见王莽的种种表现,太师孔光,不喜反忧,心里愈来愈感到恐惧,对女婿甄邯说道:

“邯儿啊:

事出反常必有妖。应该说,我孔光,是最了解安汉公大人的个性和品行了。安汉公大人的种种表现,令本太师忧虑恐惧。

我孔光一生之中,百无是处,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有自知之明,能够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我虽然受到,太皇太后陛下和安汉公大人的尊敬,但我与太皇太后陛下的关系,能够与太皇太后陛下,和安汉公大人的姑侄关系,能够与安汉公大人,与自己的儿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相比吗?

如果某一天,吾一着不慎,百密一疏,一旦因故,触怒安汉公大人,会不会弄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晚节不保呢?”

甄邯大惊道:

“太师忧虑得对!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太师大人还是急流勇退,低调一些为好。”

听了女婿甄邯的谏言,久经官场历练,一向明哲保身的太师孔光,更加惶惶不安起来。

于是,太师孔光,开始上书太皇太后,声称自己,的确年老多病,坚决要求辞职,回家养老。

太皇太后王政君,一向信任太师孔光,舍不得太师孔光辞职,离开朝廷。

太师孔光,多次请求以后,太皇太后只得同意,下诏安慰太师孔光道:

“太师大人年高德劭,为帝国立下赫赫功勋,哀家实在不忍心,朝廷失去你这样的股肱之臣。

哀家念你年老体衰,确实精力不济,特准太师,不必再参加每日的朝会。

只需要每隔十天时间,入宫觐见一次,朝见哀家和皇帝陛下,就可以了。

哀家已命宫廷,为你置备几案手杖,十七种食物,赏赐与你,你大可放心回家,安享晚年。

太师府的属官,应该各行其职如故,希望你们,恪尽职守,如同太师在职的情形。

昭告三公四辅得知。”

得到太皇太后的恩准旨意,太师孔光,如释重负,欣喜若狂地回家养老。

看见太师孔光,乐不可支地辞职,回到家中,孔光的儿孙女婿们都十分不解,疑惑地问孔光道:

“太师大人,别人辞职,都是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大人你辞职,却是兴高采烈,喜笑颜开。真是令人十分不解!

请问太师大人,其中有什么玄机吗?太师大人是因为,太皇太后陛下的赏赐丰厚,而高兴喜悦吗?”

“孩子们啊,我孔光虽然一生廉洁,但还算见过一些世面。太皇太后陛下的那些赏赐,还不至于让孔光,如此欣喜若狂。

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孩子们啊,你们慢慢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的。”

太师孔光,莫测高深地对儿孙辈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