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六十三回 新王朝贪腐愈盛 王巨君再遇难题

第六十三回 新王朝贪腐愈盛 王巨君再遇难题

正如蔡少公与宾客门生们所谈论的那样,新王朝的官场上下,那时到处是一幅,贪得无厌的大肆搜刮、贪污腐败的末世场景。

新王朝上下的大小官吏,一直得不到,新王朝正常的俸禄发放,以合法手段去维持生计。

所以,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僚属小吏,都上行下效,争先恐后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去作奸犯科,违法乱纪,干那些贪赃枉法、搜刮百姓的勾当,牟取非法的利益。

富有的郡尹、县宰家里,虽然没有领到,朝廷的正常俸禄,却常常会积累,上千斤黄金,价值千万钱。

吏治的腐败,贪腐的盛行,已经危及大新王朝的根本,严重威胁朝廷的稳定。

眼见贪腐极端严重,已经危及社稷根本和稳定,王莽忧心忡忡,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根治腐败,整顿吏治。

以国师公刘歆,大司空王邑,大司马董忠为首的三公四辅诸大臣,都十分清楚,王莽忧心吏治的心思。

这些新王朝的三公四辅重臣,也对新王朝大小官吏,贪腐严重的局面,忧心忡忡,一直希望皇帝,能够整肃吏治,清明朝政。

大司空王邑,今天没有照例,陪侍在王莽身边,而是呆在司空府里,终于十分难得地,有了一些闲暇的时间。

大司空王邑,与属下们,一边处理着司空府里的公事,一边亲切地聊着天,气氛十分融洽。

大司空椽范升,见状大喜,遂毕恭毕敬地上前,态度诚恳地建议大司空王邑说道:

“大司空大人:

如今朝廷,贪腐横行,对百姓横征暴敛,已经危及帝国根基。如果陛下,不能有所作为,整肃吏治,安抚民心,后果堪虞啊!

大司空大人,乃陛下至亲,身系天下安危。如果大司空大人,也不仗义执言,直言进谏,规谏陛下,属下私下里担心,恐怕国将不国,祸将危及大人啊!”

大司空王邑尊敬客气地答道:

“范大人言之有理。

陛下其实对贪官污吏的种种贪婪卑劣行径,不仅早就略有耳闻,而且是深恶痛绝。

本司空也曾经多次,向陛下进谏,试图说服陛下。

无奈陛下,英明果断,有陛下自己的主见,不肯接受,臣子的忠言,本司空也爱莫能助,无能为力。

本司空一直都不明白,英明睿智的陛下,为什么就不能够,接受臣子的谏言,下定决心,惩治贪腐呢?”

大司空椽范升,见大司空王邑赞同,急忙建议道:

“大司空大人,属下十分理解,陛下的心思。陛下并不是刚愎自用,不肯接受臣子的建议。

其实陛下,是在忧虑,担心朝廷,惩治腐败,清明政治,处理一大批臣子官员,会危害新王朝的根基,触怒那些,既得利益者,影响朝廷的稳定。

所以,陛下对贪官污吏,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可是如今,贪官污吏的暴虐贪腐行径,已经激怒了天下百姓,民穷国衰,朝廷国库、皇宫内库,也越发空虚。

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这民不聊生,天下民变蜂起,已经威胁到了大新王朝的治理之时,如果陛下和公卿大臣,还没有意识到,贪腐问题的严重性,必将会带来,不可预知的严重结果。

属下请求大司空大人,一定尽力,力谏陛下,兴利除弊,惩治贪腐,疏解百姓的负担和怨恨,休养生息,挽救朝廷的深重危机。”

“范大人见识高明,王邑领教,一定竭尽全力,规谏陛下!”

大司空王邑,答应范升道,“诸君,希望大家,都像范大人一样,精忠报国,尽忠职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弥补朝政缺失。”

大司空王邑,顺便鼓励属下道。

“多谢大司空大人的教诲,属下等一定努力!”大司空府官吏答应道。

于是,大司空王邑,立即进宫,去向王莽进言。

未央宫王路堂里,王莽、王邑君臣,寒暄一会,大司空王邑,就大着胆子,开门见山地与王莽谈到了正题。

大司空王邑,毕恭毕敬、态度诚恳地向王莽进谏说道:

“至尊陛下:

臣早就发现,自从哀帝继位以来,官场的贪腐,就已经十分严重了。

陛下励精图治,接受禅让,承继皇统以来,虽尽力惩治贪腐,也难以根治痼疾。

如今,朝廷贪赃枉法的情形,更加严重。各级大臣官吏,打着皇帝陛下的旗号,违法乱纪,招摇撞骗,欺压百姓,已经到了不得不根治的地步了。

臣请陛下下旨,采取非常手段和措施,治理官场,日渐严重的贪腐问题,化解官民矛盾,充实国库内库,减轻赋税田租,缓和百姓们的敌意和怨恨。”

王莽沉默半晌,深以为然,向大司空王邑承诺道:

“爱卿言之有理,你的建议,非常及时。

朕也早就发现了,官吏贪腐这个官场痼疾,对大臣官吏的贪腐,深恶痛疾。

只是因为,朕忙于大新王朝制度设计的缘故,没有及时惩治贪腐,致使积弊更深,朕深为忧虑。

立即传旨下去,命令三公四辅总负责,督导有关的监察官员,立即着手,调查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匈奴汗国扰乱中国以来,所有的军事将领,和边境地区,大夫以上的大臣将军等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势,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牟取非法利益的案件。

严厉警告监察官员,务必要详细调查,彻底弄清那些,依靠贪赃枉法,增加产业,发了不法之财的将领官员的罪行,上报他们的准确名单。

然后,按照贪官污吏的名单,依法征收,他们家中的财产,将他们全部财产的五分之四,用来赈济百姓,资助新王朝边防急需。”

王莽庚即对大司空王邑下旨道。

“陛下英明!臣恭敬地接受皇帝旨意。”大司空王邑接旨,立即急匆匆地下去传旨布置。

王莽的圣旨下达以后,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贪官污吏的效果,让贪官污吏恐惧自律,有所警惕,而是引起了大臣将领的莫名欢喜。

各公府官吏,那些钦差大臣们,反而奔走相告,跃跃欲试,相互私下朝贺道:

“诸君:

大喜大喜!皇帝鸿恩浩荡,我们的升官发财的机会,又来了。”

公府官吏,那些钦差大臣们,争先恐后地乘坐,朝廷驿站的快车,四处奔走,跑遍全国。

借着调查审问,贪污案件的幌子,钦差大臣们,动员官吏们的下属,告发和检举他们的上司,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的行为,鼓励奴婢使女,告发他们的主人,违法乱纪的罪行。

大司空王邑等三公四辅大臣,十分了解,皇帝颁布圣旨的目的,是在惩治贪腐。

根本的出发点,本来是为了国家的清廉治理,惩治贪腐,安抚百姓,平息百姓的愤怒和怨恨。

王莽本来希望,用检举揭发的行动,去惩治贪官污吏、恶霸地主、蛮横豪族鱼肉百姓的行为,去禁止奸邪,整肃朝廷的吏治,清明政治,缓和社会矛盾。

然而,王莽没有想到,朝廷惩治贪官污吏的措施,最终的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南辕北辙。

新王朝不仅没有如愿地达到,清明政治,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而且成为了,贪官污吏打击报复,借机敛财的良机,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那些打着惩治贪官污吏旗号,更贪更酷的贪官污吏的运作之下,各种各样的官官相护,奸邪欺诈,贪污受贿的情况,却变得越加严重,更加肆无忌惮。

王莽的圣旨,最终只不过是成为了,那些有权有势的新权贵,谋取更大利益的强力保证。

就在这时,新王朝官场贪腐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惩治和改善。那一边,新王朝的宗室内部,又出现了一件,叛逆篡位的冤案。

这一件叛逆篡位反叛案件的主角,竟然是王莽的亲孙子,功崇公王宗等人。

功崇公王宗,不过是年轻人胡闹而已,并没有谋反的意图和实际行动。

而王莽一向猜忌,得到功崇公王宗谋反的报告,如临大敌,心里更加担心和恐惧。

王莽整日里,忧心忡忡,寝食不宁,觉得自己身边,都是想篡位谋反的人,再也不敢,亲信任何人了。

功崇公王宗,实际上是王莽的嫡孙。王宗是因谋反罪,而被王莽处死的嫡长子王宇的第四个儿子。

功崇公王宗,身份高贵,在富贵中长大成人,混沌糊涂,不知道人世艰辛,也没有什么远见卓识。

实际上,新王朝的大臣官吏,都非常清楚,功崇公王宗这些富贵子弟,并没有篡位反叛的野心,只是喜欢贪玩,游戏人生而已。

仗势自己,是王莽的嫡孙的缘故,狂妄自大的功崇公王宗,开始利令智昏,胆大妄为起来。

功崇公王宗,游戏人生,命令自己的家庭画师王工,悄悄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用来自我欣赏,炫耀家族的荣耀,和自己的高贵地位。

画像上面的功崇公王宗,穿着天子专用的衣服,戴着天子的冠冕,完全超越了,礼制礼法的规定。

王宗还私自命令,家庭画师王工,仿效符命图谶的文字,给他刻了三枚,神秘恍惚的印章,印文分别是:

第一枚是“维祉冠,存己夏,处南山,臧薄冰”;第二枚是“肃圣宝继”;第三枚是“德封昌图”。

王宗私刻三枚印信,用以显示自己,应运而生,将来有希望,得到天命眷顾的幸运。

功崇公王宗的皇帝爷爷王莽,当初就是依靠,符命图谶、各种阴谋诡计,篡夺汉朝廷皇权的。

所以,为了防微杜渐,王莽一直殚心竭虑地提防着自己的属下臣子,防止他们,仿效自己。

功崇公王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荒唐糊涂的游戏行为,已经触犯了皇帝爷爷王莽的大忌。

此时,因为当年的吕宽案件,功崇公王宗的舅父吕宽全家,已经被功崇公王宗的爷爷王莽,流放到了合浦郡,监视居住,一直没有机会,回京。

那时,功崇公王宗,又十分同情自己的父亲王宇,以及舅父吕宽等人蒙受冤屈的遭遇,跟舅父吕宽家,暗地里进行联系,希望帮助他们回京,更是触犯了王莽的忌讳,王莽非常生气。

不久,功崇公王宗,违背礼制礼法,游戏人生的事件暴露。

美新公、国将哀章,猜透了王莽猜忌臣下的心意,就上书皇帝,检举弹劾,功崇公王宗的罪行说道:

“陛下:

嫉恶如仇,大义灭亲,是陛下崇尚的美德。

臣等发现,功崇公大逆不道,僭越自己的地位,私刻印信,借符命图谶,欲妄自称尊,形同叛逆。

请陛下下旨,严厉惩处。”

得到美新公国将哀章的奏报,王莽非常震惊,下令有关部门大臣,迅速调查处理。

有关部门官员,不敢隐瞒,立即调查,情况属实,立即上报皇帝。

王莽怒不可遏,大怒道:

“功崇公王宗,做事荒唐,僭越违法,是非不分,同情叛逆,违法乱纪严重,不可饶恕!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着令有关部门,严厉惩处,不可懈怠饶恕!”

功崇公王宗,知道自己与舅父吕宽家族联络,游戏人生的态度,已经惹下了大祸,顿时吓得六神无主。

王宗十分了解爷爷,冷酷无情的性格,知道当年,自己的父亲王宇,就是被爷爷逼死的,只得畏罪自杀。

见孙子功崇公王宗,畏罪自杀,王莽不仅没有一丝痛惜,反而更加愤怒,认为有人,挑唆生事。

王莽还不解气,又颁布诏书,布告天下,申斥功崇公王宗的罪行说道:

“布告天下:

功崇公王宗,宗属为皇孙,爵位是上公,本该尽忠职守,效忠帝国才是。

可是,他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明明知道吕宽等人,是叛逆分子,而竟然跟他们的家属,私自来往。

他还违背朝廷礼制礼法规定,与术士们私下交往,妄制符命图谶等,私刻铜印三杖,印文的意思,鬼崇难明,有不知满足、奢求非分的意愿,实属大逆不道的行为。

《春秋》的大义原则说道,‘对国君和父母等,皆不能心存恶念,如果有恶念,就应该惩罚他。’

功崇公王宗,被奸人恶贼,迷惑播弄,背离了人间正道,犯下了如此重大的罪行,最终自寻死路,实在是天理昭昭,罪有应得,可悲可叹呀!

功崇公王宗,原名本来叫做,王会宗。因为朝廷有关,改制规定的缘故,而改变了自己的双名。

现在,朕决定,依旧恢复王宗的原名,改称为王会宗,以示对他的惩戒。

特贬低王会宗的公爵爵位待遇,降为伯爵,改变王会宗的名号称谓,赐予谥号,为‘功崇缪伯’。

按照伯爵的礼仪,将‘功崇缪伯’王会宗,安葬在他原来的封国谷城郡里,不得进入,王氏家族的墓地。”

功崇公王宗谋反的案件,迅速扩大,株连甚广。王氏家族的很多亲戚朋友,甚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等,都牵连进了这个功崇公王宗谋反的案件里面。

王宗的姐姐王妨,与弟弟王宗的关系,一向亲密,来往甚密。

王宗的姐姐王妨,本是卫将军王兴的夫人,最终也被牵扯进了,弟弟功崇公王宗的莫须有的谋反案件之内。

那时,王妨的婢女王茵,对主妇王妨的霸道骄横,十分不满。

得知功崇公王宗被哀章弹劾,婢女王茵,趁机落井下石,秘密指使自己的亲属,给皇帝上亲启密奏,指控主母王妨说道:

“陛下:

得知功崇公叛逆,男奴等震惊不已,对功崇公等叛逆,以下犯上的行为恨之入骨,愿意帮助陛下,肃清叛逆。

男奴等发现,卫将军夫人(王妨),不仅与功崇公(王宗)联系紧密,有反叛的密谋,而且还经常诅咒,自己的婆母,希望祈祷鬼神,去给她的婆母,降下灾祸。

卫将军夫人,殷切盼望她的婆母,早点死去,实属不孝;而又与叛逆弟弟功崇公私下勾结,背叛皇帝作乱,实属不忠。

男奴等以为,卫将军夫人不忠、不孝的行为,已经严重地违背了,大新王朝大义灭亲、以孝治国的原则。

请陛下秉公执法,严厉处置!”

王妨很快得知,王家婢女王茵,已经在皇帝面前,告发了她,不禁大为恐慌。

为了灭口,王妨立即派人前去,抓住告发自己的婢女王茵,严厉训斥之后,杀害了她。

婢女王茵的家人,不服,再次给皇帝上亲启密奏,告发王妨杀害婢女。

听到自己的孙女王妨,杀死了告发自己的婢女以后,王莽更加地愤怒,咬牙切齿地发怒道:

“王妨、王宗姐弟,违背孝道,忤逆犯上,实属大逆不道,罪大恶极的行为。朕对此深恶痛绝,不严厉地惩罚你们,怎么能够彰显,圣朝的治理呢?

来人啊,将卫将军夫人,关押起来,严厉审讯!”

王妨非常清楚,爷爷的脾气秉性,知道自己的罪行重大,无人能够拯救她,只得自杀身亡。

卫将军王兴,见妻子王妨,惹下大祸,恐怕将连累自己,见势不妙,只得跟随在妻子王妨身后,自杀而死。

功崇公王宗、王妨姐弟谋反的案件,越扯越宽,牵连的人,越来越多。

不久,王宗姐弟谋反的案件,还牵连到了司命孔仁的妻子。孔仁的妻子,最终也畏罪自杀了。

司命孔仁,见自己的妻子,牵连到了王宗谋反的案件之中,心里十分恐惧,急忙跑到未央宫王路堂,向王莽请罪。

见到王莽以后,司命孔仁,便摘下自己头戴的帽子天文冠,向王莽磕头认罪,希望王莽,能够饶恕他。

王莽却让尚书王堃,弹劾孔仁说道:

“司命孔仁,你坐在绘有天文图像的车子上,驾着《坤》马,左边是苍龙的标志,右边是白虎的标志,前头是朱雀的标志,后面是玄武的标志,右手拿着威节,左肩扛着威斗,称号叫作赤星。

这些图案、地位、标志,都不是让你司命孔仁,用来为所欲为、违法乱纪,而是用来尊崇,新王朝君王的威严命令的。

司命孔仁,擅自摘下头戴的天文冠,这是犯了不敬皇帝、玩忽职守的严重罪行。”

孔仁吓得,叩头如捣蒜,连呼道: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王莽有心留下司命孔仁,去帮助自己,监督监视大臣。见已经达到了惩戒司命孔仁的目的,留着司命孔仁,还非常有用,王莽就又下诏书,宽恕司命孔仁道:

“诸位爱卿:

孔仁所犯的过错至小,大家不要,再弹劾孔仁了。朕希望,给孔仁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诸君,传朕旨意,让孔仁重新更换,一顶新帽子,带上就行了,重新履行,司命的责任。”

10

孙儿功崇公王宗、孙女王妨姐弟两人,先后双双畏罪自杀,案件牵涉的人,越来越多,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王莽一见,火气小了一些,心里有些后悔,这才稍稍地平息了心中的怒气。

但是,朝廷上下、家庭内外的烦心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老年的王莽,越来越喜怒无常,疑神疑鬼,歇斯底里。王莽刚愎自用,冷酷无情,不讲情义的本性,有变本加厉、无法抑制的趋势。

11

天凤五年(公元18年)就这样过去了。

新王朝的荆州所属的南阳郡、南郡等南方地区,以王匡、王凤兄弟为首的绿林灾民、流民反叛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

不久,新王朝的北方地区,青州、徐州一带,又发生了跨地区流域的大洪水、大灾荒。民不聊生,民变蜂起,很快又传来了,流民樊崇等人,发动聚义的消息。

新王朝皇帝王莽,得知这些不祥的消息,更加如坐针毡,坐卧不宁。

整年整月,新王朝君臣,都被纷繁复杂的国事,各地的流民反叛,弄得焦头烂额,无计可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