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统义王触怒父皇 王巨君暴虐杀子
当初,王莽的妻子孝睦王皇后(王静烟),亲眼看见自己的丈夫王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借口,接连逼死了她的大儿子王宇,二儿子王获等几个亲生儿子,还有挚爱的孙儿王宗、孙女王妨,以及侄子王光等等家族至亲至爱的亲人。
王皇后自己,对于挚爱的亲人,被自己暴虐的丈夫,先后杀害,却无能为力,爱莫能助,一点也无法阻止。
王皇后(王静烟),对自己丈夫王莽的绝情和残忍冷酷,是愤懑万分,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够在心中,痛恨不已。
王皇后悲痛欲绝,只有天天悲哀哭泣,以泪洗脸。
以致到了后来,因为伤心过度的缘故,王皇后已经哭坏了自己的眼睛,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到了最后,王皇后忧虑成疾,染上重病,眼睛的视力,严重减退,双目几乎失明,只有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苟延残喘。
眼见青梅竹马、与自己老夫老妻,相濡以沫、朝夕相处几十年之久的患难之妻王皇后,落入如此悲惨凄凉的境地,王莽心中,也有了一丝丝的愧疚之意。
于是,王莽就下旨,让王皇后的第四个亲生儿子,受封为新王朝皇太子的王临,住在皇宫之中,以便就近侍奉,自己的母亲王皇后的汤药,照顾王皇后的生活起居。
不久,一件宫帷丑闻,突然传开。父子反目成仇,当然是因为一个美丽年青的女人。
王莽突然发现,与他自己的亲生儿子皇太子王临,居然成为了情敌。最终父子因儿女私情,反目成仇,酿下了杀机。
经常在王莽的皇后妻子王静烟的身边侍候的宫女众多,尤其以一个名叫原碧的宫女,最为有名。
原碧美丽温婉,善解人意,做事贴心认真,侍候王皇后十分得力,很得王皇后的喜欢,是王皇后最亲近信任的使女之一。
此时,王莽的妻子王皇后,已经年老色衰,而又病怏怏的,自然而然,没有任何情趣了。
王莽要施展皇帝雄风,普降甘霖,雨露均沾,当然不会放过,身边侍候的美丽嫔妃和宫女了。
于是,宫中妃嫔、宫女,各显神通,施展浑身解数,求得皇帝宠爱。
不久,王莽去看望妻子王皇后,又看上了王皇后的美丽侍女原碧,与侍女原碧等宫女,有了私情。
王莽曾经多次诏幸原碧等宫女,十分宠爱,甚至准备晋升侍女原碧,为妃嫔。
不料,王莽对地位卑微的原碧的独宠,遭遇了宫中妃嫔的反感和嫉恨。
宫中受宠妃嫔,大受原碧威胁,当然不甘心原碧,后来者居上,霸占皇帝宠爱。
人之常情,宫女原碧,当然更加喜欢,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皇太子王临,而对老朽暴虐、喜怒无常的皇帝王莽,更多的是厌恶和恐惧,甚至在心中,怨恨至深。
不久,流言蜚语,在宫中四处传扬。
宫中宠爱的妃嫔史嫔妃,见王皇后命在旦夕,无力回天,欲图上位。
于是,宫中宠爱妃嫔史嫔妃、怀能、增秩等,纷纷或隐或现,向王莽暗示,指控皇太子王临道:
“陛下:
太子奉命进宫,去侍奉皇后娘娘病情的时候,喜欢与宫中宫女胡闹,有伤风化。尤其是太子与侍女原碧等宫女,接触较多,请陛下千万留意。”
甚至还有受宠妃嫔史嫔妃等,振振有词地向王莽控诉,指控皇太子王临,已经违背礼法,与宫女原碧,有了肌肤之亲。
王莽听信谗言,越发疑神疑鬼,开始怀疑皇太子王临,心怀不轨,派人着意留神,关注皇太子王临一举一动。
闻听宫中谗言中伤,皇太子王临,恐惧万分,与太子妃刘愔私下里谈论道:
“愔儿啊,如今娘亲病入膏肓,看看不起,至尊无情无义,刻薄寡恩,无人能够帮我说话,恐怕大事不好啊!
本太子深知父皇心思,知道父皇,一向痴迷符命图谶,一直宠爱,当初在新都封国生下的小弟弟和小妹妹。
本太子一直担心,父皇受到大臣宠妃的蛊惑,有了更换太子之意。如果娘亲一遭离世,没有娘亲的庇护,恐怕我的皇太子之位,也是岌岌可危。”
太子妃刘愔深以为然,赞同道:
“太子殿下忧虑的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臣妾当为太子殿下,专门查看一下星象符命,探寻一下祸福。到时候再做决定。”
其时,皇太子王临,担心谗言陷害,一直恐惧不安,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渴望有人,在父皇身边,帮助探听信息。
而宫女原碧,也受到宫中宠妃的谗言嫉妒,担心祸从天降,渴望有人保护,于是与太子王临,走得更近了。
皇太子王临,宫女原碧两人,都受到陷害和猜疑,同病相怜,更加惺惺相惜了。
不久,听到宫中,日渐喧嚣的种种流言以后,皇太子王临,宫女原碧两人,深知宫廷险恶,更加胆战心惊,忧虑宫中的流言中伤,会让他们两人,突然大祸来临,死无葬身之地。
于是,太子王临与宫女原碧两人,遂利用共同侍奉娘亲王皇后,在一起的机会,常常在暗中,进行商议,寻找自保之策,以求保命。
然而,没有不漏风的墙。何况,太子王临与宫女原碧两人,身处在人心险恶、尔虞我诈的宫廷之中呢!
不久,太子王临与宫女原碧两人,图谋自保的密谋,就遭到了泄露。
怀能、增秩等宫廷宠妃,得到消息,大吃一惊,害怕太子王临与宫女原碧两人勾结,反戈一击。
史嫔妃、怀能、增秩等宫廷宠妃,了解王莽猜忌亲人个性,决心效仿前辈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利用太子王临不拘小节,与宫女原碧等宫女亲近为借口,谗言陷害,挑起大狱,除掉太子王临与宫女原碧两人。
实际上,皇太子王临的正妻,太子妃刘愔,也是赫赫有名,并非等闲之辈。
太子妃刘愔的父亲,就是拥戴王莽有功的新王朝大名鼎鼎的国师公刘歆(刘子俊)。
太子妃刘愔,家学渊源,继承以研究星相学而闻名于世的祖父中垒校尉刘向和父亲国师公刘歆的衣钵,对星相符命学,也很有研究,非常善于观察星象,预测祸福吉凶。
这一天,皇太子王临,临时有事,没有照例进宫,去侍候母亲王皇后的汤药,而是待在自己家中,与妻子交流。
太子妃刘愔,见丈夫皇太子王临,待在自己的身边,顿时兴奋不已。
太子妃刘愔,不吐不快,遂将自己这一段时间,秘密研究,符命图谶的心得,与自己的丈夫皇太子王临交流,告诉自己的丈夫皇太子王临说道:
“太子殿下:
宫廷尔虞我诈,表面风平浪静,实际上,暗流涌动,险象环生。何况至尊陛下,一向以淡薄亲情著称呢!
臣妾再次提醒殿下,最近一段时间里,殿下务必,要小心在意,谨言慎行,不可掉以轻心,中了奸人诡计。
据臣妾观察,研究星象图谶发现,皇宫上空,出现了土与金合的情形。臣妾妄自私下里猜测,恐怕不久,宫中将会有,白衣之会的事件,突然发生,请太子殿下,小心在意。”
太子妃刘愔,所谓的宫中白衣之会,就是预言宫中,可能会有亲人去世之类的丧事发生。
太子王临,亲近喜爱自己的娘亲王皇后,虽然清楚,娘亲常年卧病在床,但当然也不愿意,妄自猜测自己母后的病情。
于是,太子王临,心中暗喜,暗自猜度,开言道:
“父皇陛下,时常精神疲惫、精力不济,一副衰老不堪、萎靡不振的样子。
如今,天下反叛四起,大臣隔阂疏远,众叛亲离,父皇陛下的压力很大。
宫中白衣之会的预言,岂不是应在父皇陛下的身上吗?”太子王临担心,新王朝朝中,将会有不可预知的非常事件发生。
太子妃刘愔,见太子王临信口胡言,急忙阻止、叮嘱丈夫王临道:
“天机不可泄露。太子殿下万万不可,胡乱猜测,只需要小心谨慎,谨言慎行,不要中了奸佞小人,阴谋诡计就行了。”
不料,太子妃刘愔白衣之会的预言,不仅没有成为现实,太子王临,反而遭到了父皇的抛弃和罢黜。
不久,王莽果然改变心意,听信亲信大臣和宠妃佞臣的谗言,按照星象图谶昭示,贬降皇太子王临。
王莽下旨,废除了王临的皇太子位置,改封皇四子王临,为统义阳王。
王临无辜被父皇所贬,心里对父皇怨恨不已,时常恐惧父皇,会将自己处死,步上大哥王宇、二哥王获后尘,忍不住牢骚满腹,抱怨父皇的绝情绝义。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四子王临,怨恨父皇的话,迅速在宫中传开。
史嫔妃等如获至宝。
于是,宫中受宠的史嫔妃等,见皇四子王临被贬失势,开始对王临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史嫔妃等,遂指使侍从宫女张媛,向王莽秘密报告,指控宫女原碧,与皇四子王临,怀有私情。
得到史嫔妃等宠妃的密告,王莽顿时怒不可遏,勃然大怒,对儿子王临,违背礼制礼法的所作所为,十分气愤。
王莽害怕宫廷丑闻泄露,于是下令,不允许皇四子王临,进宫侍候母亲汤药,打发自己的儿子王临,搬到王皇后宫殿外面的宅第里,去单独居住。
王临既被父皇王莽,废除皇太子位置,又被下令,迁出母亲王皇后的皇后宫,心里更加忧虑恐惧,时常惴惴不安,疑神疑鬼。
王临时常忧虑,自己当初与宫女原碧的密切关系,会被宫中宠妃奸佞利用,受到谗言中伤,自己没有母后的保护以后,处境将会更加危险艰难。
王临常常为此,怏怏不乐,心神不定,忧虑大祸将要降临。
正好此时,身患重病的母亲王皇后,病情突然加重,时常神志不清,一时之间,难以好转,王临更加忧虑。
王临既担心母亲王皇后的疾病不能够康复,又忧虑自己的命途多舛,就给自己的母亲王皇后,写去了一封慰问信,派人秘密送进皇宫内廷,安慰母亲王皇后说道:
“母后啊:
臣儿对母后的病情,一直忧虑不已,想尽千方百计,欲治愈母后的疾病,时常想进宫,亲自侍奉母亲的汤药,以尽孝顺之意,无奈至尊陛下不许。
至尊对于自己的子孙和家中亲人,都极为冷酷无情,严厉苛刻,几乎达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怎么可能爱惜娘亲呢?臣儿为此,怎么能够放心呢?
从前,臣儿的大哥长孙(王宇)和二哥仲孙(王获)两人,都是刚好要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因触怒父皇,而被父皇,害死了。
今年,臣儿的年纪,又刚好三十岁,正当命途多舛的年月。臣儿私下里担心,恐怕一旦母后,遭遇什么不幸,臣儿最终,也不能够保全了,不知道自己,最终究竟会死在哪里呢!
想起这些,忧心忡忡的往事和娘亲久治难愈的重病,臣儿怎么能够安心,怎么能够不悲痛欲绝呢?”
读到四儿子王临如泣如诉、伤心绝望的信,王皇后触景生情,感触颇深,心中的哀伤和痛苦,更加利害,难以自制。
王皇后一个人,孤独地被隔绝在皇后宫中养病,没有至爱的亲人,在身边照顾,侍候汤药,伤心绝望,心里更加痛苦。王皇后只有日夜地悲伤哭泣,思念亲人,不肯尽心尽力地接受御医医治,病情也越发严重。
有一天,王莽专门前来皇后宫,探望自己的接发之妻王皇后的病情,不幸看见了儿子王临,写给母亲的那封信。
王莽读了儿子王临的信,不由得勃然变色,当着生命垂危、奄奄一息的妻子王皇后之面,责备四子王临道:
“皇后啊,朕教子无方,致使皇家,屡生逆子。
统义阳王临儿,忤逆不孝,悖逆父母恩德,令人厌恶至深。统义阳王犯下滔天大罪,不仅不思改悔,居然敢对自己的父母,怀有深深的恶意,实属忘恩负义、大逆不道之辈。”
见丈夫王莽,当着自己之面,责备四儿子王临,王皇后知道丈夫绝情绝义的个性,更为四儿子王临担心,挣扎病体,为儿子王临求情道:
“陛下:
临儿一向孝顺,因为臣妾病重,临儿忧虑娘亲病情,所以口不择言,胡言乱语,惹陛下动怒,请陛下见谅。”
王莽不顾,呵斥妻子王静烟道:
“静烟啊,你怎么是非不分,糊涂透顶,不顾忠孝大节呢?临儿不孝不忠,悖逆父皇,都是你这个当娘的惯的啊!
要是当初,你这个当娘的严格要求,临儿砥砺品德,例行忠孝,何至于今天,悖逆至此呢?”
受到丈夫王莽责备,王皇后的病情,越发加重,终于汤药不治,一命呜呼。
10
接发之妻王皇后逝世以后,王莽怨天尤人,迁怒儿子王临,下旨指责儿子王临,对自己的父母不孝,不让王临,去参加母亲王皇后的丧礼,对自己的儿子王临,更加猜疑。
统义阳王王临,哀悼思念母亲不止,忧心忡忡,更加恐惧不安,不知道如何应对才好,时常与妻子刘愔,商议自保之策。
王皇后死后,后宫中的嫔妃,更加无人制约。宠妃史嫔妃等,有恃无恐,欲铲除王皇后的党羽亲信,培植自己势力,遂仗恃王莽宠爱,更加肆无忌惮,不断在王莽的跟前,谗言陷害中伤王皇后生前宠信的宫女原碧等,王莽心中的怒火更深。
11
安葬妻子王皇后结束以后,怒火中烧的王莽,就命令宫廷司命王果等,立即逮捕,亲近王皇后的宫女原碧等侍女,秘密进行审问。
严刑拷打之下,原碧等亲近王皇后的宫女,生不如死,只得屈打成招,承认自己与前太子王临有私,自污求死。
宫女原碧等侍女,乃一个个弱女子,既然生不如死,只求速死,于是屈打成招,按照宫廷司命王果等内臣的授意,向宫廷司命王果等内臣,承认自己的淫邪罪行道:
“诸位大人:
奴婢等淫秽卑贱,贪恋统义阳王的英俊和权势,与统义阳王秘密通奸密谋。
为了谋取荣华富贵,奴婢等曾经与统义阳王,在私下里一道,秘密商议,企图与统义阳王一起合谋,谋害至尊陛下,拥立统义阳王,篡夺皇位。”
听到宫女原碧的招供,宫廷司命王果等内臣,恐惧到了极点,那敢隐瞒案情,只得将原碧的口供,向皇帝秘密报告。
12
听了宫廷司命王果等内臣的报告,王莽发现,事情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胆战心惊道:
“哎呀,大事不好!公布事实真相,泄露这件弑父案件,岂不是会家丑外扬,影响朕的形象吗?
朕绝对不能,让这样弑父篡逆的真相暴露,将这样的宫闱秘史,泄露出去,损害朕的英明。”
王莽欲千方百计,掩盖这件事的真相,以免损伤皇帝的形象,于是决定,杀人灭口。
宫廷司命王果等大臣官吏,本想借诬陷宫女原碧这件事,染红自己的顶子,来谋取荣华富贵。
不想,宫廷司命王果等大臣官吏,自作孽不可活,害人最终反而害了自己。
王莽担心,宫闱秘史泄露,于是派人前去,杀人灭口,秘密地处决了奉命办案的司命王果及属官从事,把司命王果及属官从事的尸体,统统埋在了监牢之中,不让外人得知。
最终,连司命王果及属官从事等冤死者的家属,都不知道,司命王果及属官从事的尸骨,究竟埋在了哪里。
王莽下旨,赐给四儿子王临毒药,命令自己的儿子,统义阳王王临,在家里服毒自杀,向父皇谢罪。
13
统义阳王王临,接到父皇使节送来的毒药以后,对父皇恩断情绝,绝情绝义的举动,深恶痛绝,恨之入骨。
怨怒交加之下,统义阳王王临,倔强不屈,再一次做出了触怒父皇的壮举。
统义阳王王临,拒绝服毒自杀,坚决不肯喝下父皇赐予的毒药,而是选择了,当着使节王林之面,拔剑自杀而亡,血溅遍地。
见统义阳王王临,拔剑自杀而亡,使者王林急忙回宫,向王莽报告。
听到儿子统义阳王王临,拔剑自杀而亡的消息以后,王莽不悲反怒,心里更加生气,对四儿子王临的不孝悖逆,更加愤恨。
王莽怒不可遏,再次命侍中、骠骑将军、同说侯王林道:
“王林啊,统义阳王这个不孝之子之死,朕非常难过伤心。你亲自前往统义阳王府邸,赐给统义阳王鬼衣和印信,颁布朕的诏书。”
同说侯王林,哪里敢拒绝王莽旨意,于是遵旨,再次前往统义阳王府邸,在统义阳王王临灵柩前,下策书贬斥统义阳王王临说道:
“当初,贤明士大夫进献的神圣的符命文辞上面,曾经说过,应该要立皇四子临(王临),作统义阳王。
意思是说,新王朝开国三万六千年之后,作为统义阳王(王临)后代的人,才会像潜龙飞腾一样地,迅速兴起。
以前,朕没有认真地参透和领会,神圣的符命图谶上的意旨,错误地听从,臣下舆论的意见,就顺从符命图谶的指示,下旨立皇四子临,作统义阳王,并把皇四子临,封为了帝国的皇太子。
不想,朕这样做的结果,竟然完全违背了,天帝神灵昭示的心意,以致后来,朕犯下无心之失,无意之中,触怒天帝神灵,以致发生,狂风暴雨、日食地震等等灾难变异。
无论是在此以前,还是从此以后,统义阳王(王临),都不表示,服从朕与天帝神灵的意旨。
以致到了最后,统义阳王(王临),富贵满盈,不能享受自己的浩大福气,年纪轻轻,就咎由自取,短命而死,中途夭折,实在是可叹可惜,令人伤悲啊!
秉承天帝神灵旨意,以天下为公,不因私废公,因亲废法,是治理天下的最高准则。
考查统义阳王(王临),生前的品行,和他的忤逆不孝,以及胡作非为的恶行,朕决定下旨,赐给统义阳王(王临)‘缪王’的谥号为宜。
特此布告天下,特别申明,新王朝不因私废公,一秉大公,大义灭亲的天下大义。”
14
实际上,自从王莽的长子王宇、次子王获,获罪死去以后,统义阳王王临,是王莽心里面,最最宠爱的儿子,对王临寄以厚望。
所以当初,一向坚守礼制礼法的王莽,才力排众议,冒着大臣士大夫的非议,让自己的四儿子王临,超越自己的三哥王安,受封为新王朝皇太子。
不想到了最后,刻薄寡恩、绝情绝义、糊涂猜忌的王莽,受到奸佞小人的谗言,最终皇四子王临,自杀身亡,让王莽多年培养的心血,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皇四子统义阳王王临,拔剑自杀之后,衰老多病、疑神疑鬼的王莽,越加悲伤和暴怒,变得喜怒无常起来。
王莽常常想起,皇四子统义阳王王临的好处来,对着大司空王邑等亲近的三公四辅大臣抱怨道:
“统义阳王单纯幼稚,一向十分孝顺。要不是受到奸佞小人播弄和煽动,统义阳王最后,怎么会做忤逆不孝、悖逆皇恩的事情呢?
朕要为统义阳王复仇雪恨,讨回公道。”
大司空王邑等三公四辅大臣闻言,皆恐惧不安,想劝说王莽,却不知道,从哪里劝起。
15
不久,王莽回想起了皇四子王临生前,曾经与妻子刘愔,在房中说道,土与金合、白衣之会之言。
于是,王莽迁怒于王临妻子前太子妃刘愔,认为前太子妃刘愔,在其中挑拨,离间父子感情。
王莽下旨,将国师公刘歆,招进未央宫,大声责备国师公刘歆说道:
“爱卿啊,统义阳王去世,都是你们父女,干的好事。如今,你们父女,都该满意了吗?
从头到尾来说,这件惨剧之所以最终发生,自始至终,都应该怪你们父女两人!
统义阳王(王临),单纯幼稚,不学无术,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星象占卜、符命图谶之类东西,怎么知道,土与金合、白衣之会之类的话语呢?
归根到底,这件惨剧,都是统义阳王(王临),受到你的女儿(刘愔)的教唆引起,由你的女儿造成的惨剧。
国师啊,你怎么能够,让你的女儿,继续妖言惑众,作恶多端,扰乱宫闱,危害社稷呢?”
听见王莽的责备,国师公刘歆,恐惧万分,急忙向王莽认错道歉说道:
“陛下恕罪!
统义阳王仙逝,臣一直愧悔不已。臣会回家,好好教训愔儿这个忤逆不孝的妮子的,请陛下放心。”
国师公刘歆,回到自己家中以后,就愤怒地召请回女儿刘愔,回到自己的娘家。
国师公刘歆,愤怒地斥责女儿刘愔道:
“愔儿啊,你没有妇节,胡言乱语,如今招来滔天大祸,你可怎么说呢?
难道为父和祖父,传授你的星象图谶,是叫你来害人、祸乱社稷,给家族惹祸的吗?知道你的两个哥哥,是怎么死去的吗?”
国师公刘歆的女儿刘愔,本就为丈夫王临,被谗言陷害,最终,被逼身亡,悲痛欲绝,伤心不已。
如今,回到娘家,又受到父亲刘歆的严厉责备,刘愔心里,更加伤心绝望,为自己的出言不慎,懊悔不已。
最终,刘愔经受不住,来自家庭内外的强大压力,也自杀身亡,陪伴自己的夫君王临而去了。
统义阳王王临、刘愔夫妻,先后自杀身亡,王家、刘家,这对当年人人羡慕的儿女亲家,家族所有亲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懊悔恶恶惶惶不安之中。
数次遭受,丧子之痛、挚爱的亲人离世惨剧的王莽,更加怨天尤人,凄凉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