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刘文叔反思失计 庞冀州猜疑叛离
渔阳郡燕王彭宠的反叛,虽然最终被汉朝廷平定,但奴婢彭子密等人,谋害自己的主子燕王彭宠夫妻的事件,刘秀感到非常震撼。
刘秀心内恐惧不安,越发意识到了凝聚人心的重要性,唯恐彭宠的悲剧,在身上降临。
君臣聚会之时,刘秀常常借彭宠事件,反思施政得失,感触颇深地敦敦告诫群臣道:
“诸君:
彭宠之亡,可谓发人深省啊!人之上品,与人为善,厚待部属士人,定有好报。为人做事,不可不慎啊!
哪怕是对待一个,微不足道的无知小民,一个地位卑贱的奴婢使女,都不可轻视藐视,不可忽视对方的正常情感反应啊!
骄横跋扈,仗势欺人,不恤部属,缺乏仁爱,必遭天谴,定会遭到报应啊!
人的感情命运,有时就是这样地难测。
无论是对待自己的亲人、伴侣、夫妻、同僚,还是对待自己的上司、部属,一个陌生之人,无不如此啊!
有时,因为别人发表的一句意见、一条建议,或者一句牢骚满腹的话语,你没有认真地听取,或是疏忽了对方的正常心理感受;甚至你用一句,你自己认为无关紧要的话语,冒犯、伤害、激怒了对方,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变故,招来对方不可预知的强烈反应啊!
如果当初,朕能够重视,彭宠的正常心理反应,考虑到彭宠功高不赏的切身感受,照顾到彭宠的利益和感受,怎么可能,会有彭宠反叛的非常事件发生呢?
如果这样,也就不会有万千百姓,流离失所,贻害多年的战事,发生了。
渔阳郡等边塞百姓,也就不会流离失所,就将更早地获得生活的安宁,享受天下太平了。
回想当初,朕作为大司马,刚到河北巡视之时,势单力薄,人马稀少,又没有多少部众拥护拥戴,既没有自己的地盘,也没有拥护自己的军队。
要是没有渔阳郡太守彭宠,上谷郡太守耿况等幽州诸位英雄豪杰,一如既往的帮助,没有渔阳郡彭宠,上谷郡耿况等英雄豪杰,统领的幽州所属十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后果真是难以预测啊!
想起往事,朕怎么能够,不叹息悔恨,内疚不安呢?
诸君,我辈复兴大汉,还任重道远,怎么能够,不时刻警惕警醒呢?”
刘秀趁机,警示群臣道。
群臣答应道:。
“陛下所言,发自肺腑,发人深省,非常有理。臣等将陛下教诲,谨记于心,一定时刻警醒。”
刘秀一听文武大臣所言,稍稍安心:
“好了,诸君。朕之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发自肺腑之言,痛彻心扉之语。
希望诸君,牢记朕的话语,好自为之。好了,散朝。”群臣纷纷散去。
看见大臣们鱼贯而出,刘秀依然呆坐在皇帝宝座上,心情沉重地默默沉思,反思处理彭宠的失策。
燕王彭宠的败亡,并没有让刘秀得到更多的欣喜,反而有了更深层的思索和落寞悲伤的感觉。
看到彭宠最终的悲惨结局,刘秀不由自主地心生了一股寒意,自语道:
“如果朕也同彭宠一样,不识时务,一意孤行,肆意妄为,不体恤自己麾下的大臣将领与百姓士大夫,弄得民怨沸腾,人心离散,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谁知道朕会不会,最终也遭遇彭宠那样的悲剧,众叛亲离,身首分离,甚至尸骨无存呢?”
想到彭宠的悲惨结局,刘秀一阵后怕,大惊道:
“哎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朕当前,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必须立即办理啊!”
刘秀突然领悟到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急忙惊醒道:
“有福同享,才能够有难同当啊!无论国家,是如何窘困,赏赐与笼络功臣,都应该毫不吝啬啊!
因为他们是帝国的柱石,没有他们,帝国将何以依靠呢?朕差点颟顸疏忽,误了大事,酿成大祸啊!”
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三月,刘秀下旨,任命舅舅樊宏,担任朝廷的钦差特使,以光禄大夫(高级国务官)的身份,“持节”,前往上谷郡,迎接边郡上谷郡太守(郡长)耿况,来京任职。
刘秀亲下诏书,加倍地慰勉上谷郡太守耿况,嘉奖上谷郡太守耿况守边的卓越功勋,赞扬上谷郡太守耿况道:
“爱卿啊:
你为帝国守边,建立的博大功绩,朕已经铭记于心,记在功劳簿上。沿边郡县,寒冷贫苦,而将军年纪高迈,不适宜长久居住。
请立即跟随朕的舅舅,一同来京,享享清福。朕会品评大人你的功劳贡献,给你应得的奖励与稳妥的安置。”
上谷郡太守耿况,应诏回到东都洛阳,刘秀马上下旨,设宴款待耿况等,优宠甚深。
刘秀下旨,赏赐给耿况大量的田地和家宅房产,晋封耿况,为牟平侯,奉朝请,晋封耿况的儿子耿弇、耿舒,并封列侯,耿国受封为射声校尉,刘秀再任命耿况的二子耿广、耿举,为郎官。
耿况年老多病,刘秀数次亲临家宅探问,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停止军务,回家看视自己父亲的疾病。
耿况诸子,为父亲耿况侍疾,并垂青紫,当世皆以为荣耀。
刘秀对耿况甚见尊重,勉励耿况,与其他功臣一道,参加朝廷的御前汇报,参议国家大事,出谋划策。
牟平侯、奉朝请耿况,感激涕零,发誓率领耿氏家族全族老幼,一心效忠皇帝。
看到牟平侯、奉朝请耿况,感恩戴德的种种表现,刘秀很是欣慰,心上的巨石落了地,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不再担心对与彭宠功勋相近的功臣功高不赏,处理不当,以致造成类似彭宠反叛的悲剧发生。
大汉朝廷,剪除群雄,统一天下的军事行动,仍然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没有一刻懈怠。
汉军主将大司马吴汉,率领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汉将,正在攻击“富平”、“获索”等部流民军。
敌我两军,在平原郡展开大会战。大司马吴汉,大破“富平”、“获索”等部流民军,追击到渤海边境,受降四万余人。
一统天下的形势,对刘秀的洛阳汉朝廷更加有利。
刘秀下诏,令建威大将军耿弇,担任主将,率军向东,讨伐齐王张布,平定齐地。
然而,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三月底,刘秀还没有轻松高兴几天,就又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噩耗。
“报告陛下,汉平狄将军庞萌,叛离朝廷,发兵攻打虎牙大将军盖延的军队。
虎牙大将军盖延的军队,岌岌可危,请陛下下旨处置!”
噩耗传来,刘秀又添新的忧虑。
平狄将军庞萌,是山阳郡人。
起初,玄汉朝廷虽然已经定都西京长安,但河北邯郸的刘子舆还未平定,与玄汉朝廷分庭抗礼,更始帝君臣,十分忧虑。
更始帝于是下旨,任命庞萌,担任冀州牧,跟随玄汉朝廷尚书令谢躬一道,率军前去,配合玄汉朝廷大司马刘秀的军队,平定邯郸的赵汉皇帝刘子舆。
冀州牧庞萌,目光敏锐,最先觉察到那时被更始帝封为萧王的刘秀,可能有背叛更始帝、自立为帝的野心。
于是,冀州牧庞萌,及时提醒并劝说尚书令谢躬说道:
“尚书令大人,你对大司马刘公,可要格外小心啊!
俗言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此乃至理名言啊!大司马刘公,地位与你平级,却想尽千方百计,用尽花言巧语,去谄媚尚书令大人,恐怕用心良苦,居心不良啊!
据属下观察,大司马刘公这人精明强干,心机很深,人心拥戴,恐怕不会久居人下。
大司马刘公完全不像表面所表现的那样,木讷老实,尚书令大人不可以对他,推心置腹地信任,不加防备啊!
尚书令大人啊,你可不要被刘公的花言巧语,阿谀奉迎所迷惑,丧失了自己警惕,最终调入陷阱啊!”
尚书令谢躬,不以为意,认为庞萌的观察不实,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于是大笑着对冀州牧庞萌说道:
“冀州牧大人实在是多虑了!凭本尚书令的观察何了解,大司马刘公,是个讲究信用的实在人,平日里谨小慎微,循规蹈矩,胆小怕事,怎么可能有阴谋诡计呢?”
尚书令谢躬,不仅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相反,还在与刘秀闲谈之中,把冀州牧庞萌与自己私下交流的话,告诉了刘秀。
刘秀一听冀州牧庞萌对尚书令谢躬的劝说,不禁大吃一惊,自忖道:
“哎呀,大事不好。要是庞萌看透吾的心思,岂不是麻烦就大了。庞萌这个家伙,眼光毒辣,不可小觑啊!我一定要小心从事,不要被谢躬,庞萌看透我的心思啊!”
刘秀急忙用善言掩饰自己的惊恐不安,用不以为然的语气,对尚书令谢躬说道:
“尚书令大人对人真诚,善于识人,一定知道,臣对陛下一直是忠心耿耿的。
冀州牧大人,对我了解不多,恐怕是有些误会了。臣受到陛下的恩赐和重用,况且又有尚书令大人,时常在臣的身边督促,指教,刘秀怎么敢有二心呢?”
尚书令谢躬认为刘秀的看法有理,对庞萌的警告不以为意。刘秀警觉庞萌不可小觑,于是想方设法,竭力贿赂和拉拢冀州牧庞萌,争取庞萌,倾向自己。
等到后来,尚书令谢躬,被刘秀诛灭,冀州牧庞萌见势不妙,非常恐惧不安,立即随机应变,率众归降了刘秀。
萧王刘秀,下令接收冀州牧庞萌统御的所有部众,大笑着,善言安抚冀州牧庞萌说道:
“冀州牧大人,以前在邯郸之时,阁下为什么对本王了解那么快,那么深呢?我们可算知音啊!
冀州牧大人善于识人,擅长理政,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希望冀州牧大人,效忠本王,本王不会亏待你的。”
冀州牧庞萌,也大笑着回答刘秀说道:
“主公英明深沉,不愧为举世无双的英雄豪杰啊!不瞒主公,庞萌关注了解主公,已经很久很久了,从舂陵南阳聚义,就已经开始了,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啊!”
庞萌也十分清楚,自己并不是刘秀的嫡系部属,所以为人婉顺,干事尽力,态度十分恭谨谦逊。
刘秀与庞萌相处日久,逐渐改变了自己担心的看法,觉得庞萌的才干出众,可以重用。
于是,刘秀不计前嫌,任命庞萌担任侍中,随侍皇帝左右,对庞萌至为亲爱信任。
刘秀曾经当着诸将,夸赞侍中庞萌说道:
“诸君:
朕的诸将之中,可以托付六尺孤儿,托付百里土地的,唯有庞萌大人啊!”
然而,庞萌虽受刘秀信任,心思依然不能够坦荡释怀,君臣总有一些隔阂与疏远。
后来,刘秀下旨,命令侍中庞萌,出任平狄将军,与虎牙大将军盖延一道,率领自己的部属大军,平定梁、楚等地,攻击海西王董宪等割据势力。
刘秀此时,老毛病又犯了,为了相互制衡,并没有设立主将,全权负责讨伐战事。
平狄将军庞萌与虎牙大将军盖延、权力地位相仿,在军中相互争权夺利,慢慢产生了不和。
平狄将军庞萌,常常私下担心,自己不是皇帝嫡系,而皇帝一直亲信自己的嫡系虎牙大将军盖延,恐怕虎牙大将军盖延,会趁机谮害他,最终落入彭宠一般的结局。
刘秀再一次不经意的疏忽,引起了平狄将军庞萌的猜疑和担心,并最终酿成了,平狄将军庞萌的叛离。
当时,刘秀下旨,命令平狄将军庞萌,与虎牙大将军盖延一道,率领部属军队,前去攻击海西王董宪。
刘秀改不了厚此薄彼的毛病,心中已经明明白白把自己的嫡系部属虎牙大将军盖延,当成了汉军主将,但没有挑明,而忘记了自己当时,并没有主将、副将之分。
因此,皇帝发兵的诏书,刘秀只颁发给了虎牙大将军盖延,并没有同样颁发给平狄将军庞萌。
庞萌与盖延两将,本来早就有些隔阂和矛盾。
见自己作为汉军统兵大将,并没有接到皇帝的进军诏书,平狄将军庞萌,勃然大怒,迁怒于虎牙大将军盖延,怒气冲冲地对自己的部将说道:
“诸君:
一定是盖延的谗言与小报告,中伤了我,陛下才对我猜忌,不颁发进军诏书给我。”
平狄将军庞萌,细细思索,越想越怀疑,“盖延是陛下的亲信部将,最早跟随陛下。而我当初,效忠更始帝陛下,曾经建议尚书令大人,杀掉萧王,已经遭到了陛下的忌恨。
会不会陛下,想起当年的往事,一直耿耿于怀,记恨于我,要趁机报复,对我不利呢?
如果真是那样,那就糟了。我庞萌岂能够,受制于人,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呢?”
联想到早年归顺刘秀的种种往事,平狄将军庞萌,越想越害怕,内心更加疑惧不安。
幽州牧朱浮、渔阳郡郡守彭宠,相争相斗的往事,又涌上庞萌的心头。庞萌越发惶恐不宁,心不自安。
平狄将军庞萌部下诸将,也非常赞同庞萌的分析,鼓动庞萌反叛自立道:
“平狄将军言之有理。陛下和虎牙大将军对我们不仁,动了杀机,岂能够责怪我们,不信不义呢?
将军啊,如今天下,还未大定,建武皇帝,还未稳定天下。如果将军先发制人,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何尝没有机会呢?
回想当年,建武皇帝能够依靠两百部属创业,奠定基业。将军如今,拥有数万忠心耿耿之众,未尝不能够,奋发图强,不自创一番大业呢?
何必要受制于人,整日里担惊受怕,低眉顺眼,听人使唤,被人钳制左右呢?”
听了部属的鼓动,平狄将军庞萌,更加心动,于是对自己的部属将士说道:
“诸君所言,深为有理。我也不是欲反叛皇帝,而是为了自保,报复盖延的不仁不义,谗言陷害而已。
诸君听令,本将军此意已决。
趁虎牙大将军盖延这个奸贼不备,我们悄悄发兵,率领我们自己的部族军队,向虎牙大将军的大军,发动突袭,一举歼灭这个谗言陷害贤人的奸贼。”
平狄将军庞萌,一声令下,部署自己的将士,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偷袭虎牙大将军盖延。
虎牙大将军盖延,并没有对庞萌使坏,哪里能够想到,平狄将军庞萌,会突然反叛朝廷呢?
盖延毫无准备,部属军队大败。虎牙大将军盖延,夺路逃跑,北渡泗水,把舟楫完全破坏掉,把桥梁统统拆除掉,才仅以身免,逃过一劫。
平狄将军庞萌,自知攻击虎牙大将军盖延的军队,实属反叛行径,大祸已经闯下,为自己分辨不得。
平狄将军庞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遂自称“东平王”,宣布与汉朝廷彻底决裂,派人与海西王董宪、梁帝大司马苏茂等割据势力,结盟联合,率领自己的部属大军,驻屯桃乡(山东济宁)以北,防备汉朝廷军队的讨伐。
东平王庞萌,不愿意坐以待毙,还趁势主动领军,攻城略地,袭击各地州郡。
东平王庞萌统领的叛军,气势汹汹,很快就攻陷了彭城(江苏徐州)等地,攻破了楚郡太守孙萌坚守的城池,公开与刘秀的汉朝廷决裂对峙。
得到平狄将军庞萌,反叛汉朝廷,袭击虎牙大将军盖延的消息,刘秀勃然大怒。
刘秀恼羞成怒,一改往日里温文尔雅的品行,暴跳如雷地对着自己的部属大臣将领,大骂平狄将军庞萌道:
“庞萌这个老贼,真是天生反骨,至死不悟!
枉费朕一直以来,对这个老贼一片赤诚,一片信任,对这个老贼委以重任!
不想这个老贼,忘恩负义,居然辜负朕的重托,反叛朝廷,扰乱天下,朕失望万分。
朕对天发誓,不清除庞萌这个忘恩负义的老贼,将他碎尸万段,朕誓不为人。”
刘秀意识到平狄将军庞萌反叛的威胁性,担心其他将领效仿,发生连锁反应,酿成大祸。
于是,刘秀决定,改变战略部署,立即御驾亲征,亲自统率汉军主力,讨伐东平王庞萌,欲将庞萌的反叛,扼杀于萌芽之中。
发完重誓,刘秀依然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怒,感叹颇深,继续对诸将嗟叹道:
“哎呀,诸位爱卿,人心是多么地难以捉摸啊!要想真真实实地了解认识一个人,那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朕一向自诩,善能识人,很有知人之明。想不到如今,庞萌这个忘恩负义的老贼,却打了朕的耳光。
朕衷心信任,寄以厚望的庞萌,竟然会如此地绝情背义,反叛朝廷。
朕对庞萌这个忘恩负义老贼的反叛,感到惭愧万分,无地自容啊!”刘秀发完感慨,立即排兵布阵道:
“言归正传,诸位爱卿,听朕旨意。”
刘秀迅疾下诏给各位将领,声讨平狄将军庞萌的罪行,布置征讨事宜说道:
“庞萌叛变,朕是痛心疾首,愧悔不已。朕一向以诚待人,不想庞萌这个老贼,居然野心失控,辜负朕的情谊和信任。
吾尝于众人中,赞扬庞萌,说庞萌可为社稷之臣,是朕的忠贞不二的重臣。
不想如今,庞萌这个恶贼,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让朕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
诸位将军,你们该不会耻笑朕,不会识人吧?这个老贼,应该全族屠灭,碎尸万段。如此忘恩负义,叛逆寡恩之人,朕绝对不会轻饶他的。
诸位将军,你们要加紧操练,自己的军队,厉兵秣马,听朕旨令,准备在睢阳会师,一同剿灭各路叛贼大军!”
诸将很清楚皇帝的愤怒,得令之后,不敢懈怠,立即加紧准备,以备皇帝亲统大军,发动对平狄将军庞萌的攻击。
刘秀担心盖延自责气馁,酿成新的事故,于是又及时颁下诏书,安慰虎牙大将军盖延说道:
“虎牙将军,不要灰心丧气!
庞萌一夜反畔,实在叫人切齿痛恨,令人欲立即派军,前去攻击他,将他屠灭。
庞萌与将军营垒,相去不远,况营壁不坚。而将军却不急不躁,冷静应对庞萌攻击,有不可动之节,朕甚美之。
希望你继续坚守自己的营垒,不要贸然与庞萌决战,等候朕的援军到了,再收拾庞萌这个恶贼不迟。”
虎牙大将军盖延得令,坚守自己的营垒,耐心等待皇帝的援军,前来救援。
好在庞萌的反叛,并没有动摇朝廷大局。
此时,南方战线,征南大将军岑彭,统率的讨伐大军,所向无敌,进展十分顺利。
建武五年(公元29年)三月,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捕虏将军傅俊等将领,向南攻击,扫地大将军田戎,大破扫地大将军田戎的军队,于是顺利攻陷了扫地大将军田戎的都城夷陵。
扫地大将军田戎,见势不妙,急忙撤出都城夷陵,向南逃窜。征南大将军岑彭指挥汉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击扫地大将军田戎,到了秭归地界。
征南大将军岑彭,在秭归与扫地大将军田戎决战。
汉军战果辉煌,俘虏了扫地大将军田戎的妻子儿女,以及全部家族人员,归降汉军的部众,有数万人之多。
扫地大将军田戎,溃不成军,再也不能够集结部众,只好率领数十骑亲信将士,逃亡入蜀,投奔了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
公孙述下旨,晋封扫地大将军田戎,为翼江王。自此,扫地大将军田戎,宣告覆灭。
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乘着战胜的威势,率领捕虏将军傅俊等汉将,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对公孙述的成家朝廷,发动总攻击。
但长江两岸,山势陡峻,道路非常崎岖,军需粮食缺乏,而水势险恶,水运十分困难。
征南大将军岑彭,于是未雨绸缪,当机立断,决定先做好,讨伐前的充分准备以后,再行攻击,成家帝国。
征南大将军岑彭,于是分兵驻守,扼住敌人的要冲地带,先行收复人心,然后再伺机进击。
征南大将军岑彭,命令留下自己的部将威虏将军冯骏,率军驻屯江州;帐下都尉田鸿,率军驻屯夷陵;领军将军李玄,率军驻屯夷道(湖北宜都县),严密戒备。
而征南大将军岑彭自己,则亲率汉军主力大军,还屯津乡(湖北江陵县)等地,扼守荆州要道,防止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派军偷袭汉军。
征南大将军岑彭,还派人安抚,通告归附汉朝廷的那些蛮夷(少数民族)首领说道:
“各族酋长:
只要你们真心诚意,归顺朝廷,就会有享不尽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不久,你们归顺朝廷的首领,就会得到汉朝廷的任命。你们尽管放心就是。”
蛮夷首领,信服征南大将军岑彭的承诺,愿意听从征南大将军岑彭号令。人心更加凝聚,成家帝国受到的威胁更盛。
交趾牧邓让,也是南阳郡新野县著名的豪族大姓邓氏家族的族人,与邓晨、邓奉叔侄同一家族。
起初,征南大将军岑彭,出生于南阳郡棘阳县,与新野县距离很近。
岑彭代理南阳郡棘阳县县宰前后,就与邓让以及邓氏家族感情深厚,亲密友善。
后来,更始帝任命邓让,担任交趾牧,前往南方上任,邓让就离开了南阳,前往交趾州。
如今,建武五年(公元29年)年中,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挺进南方。
岑彭于是专门给交趾牧邓让写信,陈述汉皇帝刘秀君臣的威德,说服交趾牧邓让,前来归顺。
不久,岑彭又派遣偏将军屈充等将领,传达檄文,到江南一带,颁行朝廷诏命,说服效忠更始帝的地方官员,归顺洛阳汉朝廷。
不久,征南大将军岑彭的不懈努力,终于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玄汉朝廷南方的地方官员,交趾牧邓让,与江夏郡太守侯登、武陵郡太守王堂、长沙国相韩福、桂阳郡太守张隆、零陵郡太守田翕、苍梧郡太守杜穆、交趾郡太守锡光等,陆续遣使,向洛阳汉朝廷,贡献方物,表示归顺。
刘秀闻讯大喜,下旨嘉勉归顺朝廷的地方官员交趾牧邓让等,把这些归顺的地方官员,一律封为列侯,大加赏赐。
归顺朝廷的地方官员交趾牧邓让等,对征南大将军岑彭,感激涕零,发誓效忠汉朝廷,纷纷遣子率兵,协助征南大将军岑彭,一道征伐成家帝国。
自此,江南郡县,逐渐归顺汉朝廷,道路开始畅通,各种珍贵商品、粮食等,也开始顺利地在南方流通起来。汉朝廷控制的地盘,越拉越多,统治的根基,更加稳固。
然而不久,西部方面,盘踞西部天水郡等地的西州大将军隗嚣,又出现了反复,有了新的问题。
新兴的汉朝廷,再添新忧。
西州大将军隗嚣,虽然已经向刘秀承诺,与洛阳汉朝廷亲近联合,但经历更始帝之乱的惨痛教训,隗嚣内心里,却依然心存犹疑,心有余悸,不甘心屈居人下。
而隗嚣部下的将领士大夫,因战略主张的迥异,而分为了立场迥异的两派。两派的主张,是如此的泾渭分明,针锋相对。
以大将王元、拒蜀侯周游之弟周建为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力求西州独立地向外发展,拓展己方势力,不依附他人。
而马援、班彪、郑兴等士大夫,却审时度势,一致认为,西州所属郡县,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十分弱小,依靠西州诸地,独立发展,十分困难,一力说服隗嚣,归附刘秀的中原汉朝廷。
西州大将军隗嚣,举棋不定,犹豫不决,难以最终,做出果断的决定。
转眼之间,就是建武五年(公元29年)四月,已经进入了炎炎夏季,气候渐渐炎热。
西州大将军隗嚣,心内犹豫不决,终于寻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于是下令嫡长子隗恂道:
“孩儿啊,速去请班大人前来大将军府衙纳凉。本将军有要事相商。”
西州大将军隗嚣所说的班大人,就是他的谋士班彪。
嫡长子隗恂不敢耽搁,立即前去,邀请班彪。前来西州上将军府衙。
隗嚣决定,借纳凉闲聊之机,咨询自己的谋士班彪,以便判断大局走向,想尽快决定西州的战略,决定自己的归属向背。
班彪,字叔皮,出生于扶风郡安陵县有名的班氏家族。班氏家族,仕宦之家,书香门第,还是皇家外戚,当初在西汉王朝之时,班氏家族就可谓赫赫有名。
班彪的祖父班况,汉成帝(刘骜)时做过朝廷的越骑校尉,其妹是汉成帝的妃嫔,著名的才女班婕妤(即班固、班超和班昭三兄妹的祖姑)。
班彪的父亲班稚,在汉哀帝时,曾经担任过广平郡太守,最终因得罪大司马王莽,而去职回家休养,教育子孙。
班彪的性格沉毅,喜好古代文化,爱好钻研典籍。
班彪二十多岁时,正遇上新莽末年以及绿林诸王作乱,赤眉军大举入侵京师,更始帝败逃的大变局。
西京长安三辅附近郡县,遭受战乱,一片混乱,民不聊生。班彪于是率领宗族家人,前往天水郡等地,躲避战乱
不久,时任玄汉朝廷御史大夫的隗嚣,遭受更始帝的猜忌,也从西京长安侥幸逃回,带领众人,在天水郡重新起事。
班彪于是也响应隗嚣号召,跟着隗嚣一道,起兵自保,为隗嚣出谋划策,很受隗嚣的重视和信任。
与马援、郑兴一样,作为隗嚣的亲密部属和智囊之一,班彪与隗嚣也是关系亲密,两人几乎是无话不谈。
宾主刚刚坐定,隗嚣就有些急不可耐了。隗嚣和颜悦色,态度谦虚低调,开门见山、开诚布公地询问自己的谋士班彪道:
“先生啊:
如今四海纷扰,天下不宁,生灵涂炭,渴盼太平。本将军与洛阳汉帝刘秀,西蜀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大概可称之为三分天下,而有其一。
从前,东周灭亡,战国并立,列国纷争,天下四分五裂。大家互相征伐混战,经过好几代之久的时间,天下才重新归于一统,恢复和平安定的局面。
请问先生,不知古时那些,合纵连横之类的故事,会不会又在如今,历史重演呢?
或者是重新恢复,一统天下的局面,在某一个人的身上,承受天命,由一姓兴起呢?
望先生不吝赐教,谈谈自己的看法。”
听见西州上将军隗嚣,如此慎重其事,不耻下问地询问天下大事,班彪立即庄重严肃了起来,沉吟默想道:
“今天,我与主公的谈话,非同小可,可能决定西州的战略走向,我班彪怎么能够不慎重呢?”
班彪一向心系汉室,认为汉室复兴,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希望隗嚣,认清形势,尽快归顺中原汉朝廷,向刘秀靠拢。
于是,班彪与隗嚣侃侃而谈,尽力劝说隗嚣道:
“主公啊: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世异则事异,顺应时事,与时俱进,方为豪杰本性。
班某以为,周的兴亡,与当今汉室的兴亡,不可同日而语。
请主公静下心来,耐心地听听属下的意见,让属下细细给主公剖析剖析这个道理。
上古之时,周王按照功臣贡献大小,把功臣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让诸侯们各自去,主持自己的领地,差不多是各自为政。
其时,周王室像一棵大树一般,十分强大茂盛,封国就像枝叶一般,十分衰弱。
所以,周王的命令,受封诸侯莫不听从,唯恐受到周王的责罚,失去自己的封底爵位。
到了后来,西部犬戎等蛮族入侵镐京,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原有的王田尽失,控制力随之减弱,周王的势力立衰。
以致到了后来,周王的势力影响所及,不过只有王畿附近的土地而已。
最终到了末期,周王朝更是江河日下,日暮西山,无力约束诸侯,以致发生合纵连横的事件,皆是强弱变换的形势所造成的。
到了高祖皇帝兴起,继承秦王朝制度,综合先前体制,改封建为郡县制,分封诸侯,与郡国互相牵制制约。
君王有无上的专制的权威,臣下却没有累积到一百年以上的权柄。
虽经景帝七国之乱,但最终汉王朝仍然能够转危为安,此乃根本未变,主干强大所造成。
即便到了成帝时期,皇帝依然能够假借外戚的势力,统治大汉帝国,足以掌控汉王朝朝政。
自哀帝开始,汉王朝开始走上霉运。哀帝、平帝在位的时间都很短,而三帝最终又无子。
三位皇帝,或在位时很短,或合法继承人断绝,终于导致,外戚王姓家族,控制大汉朝廷权力。外戚王莽篡位,篡夺至上的大汉朝廷的皇帝权力,最终窃取国位和年号。
危机起于上层,伤害不及下面。汉王朝覆灭,并不是下层百姓的叛离反抗所造成的。
莽贼篡位,如能够顺应天心,迎合民意,善待宗室百姓士大夫,则不会有后来,刘姓皇族的再次复兴。
所以,王莽最终真正篡位建新之后,天下人没有不伸着脖子,在观望查看,为汉王朝哀婉叹息的!
然而,莽贼昏庸刚愎,一心复古改制,迷信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以革新改制为名,庸人自扰,祸害天下苍生百姓。
莽贼当政,不过十多年间,致使中外骚动,民变风起云涌。往日强大威严的朝廷,刹那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终于到了最后,导致人心思汉、新莽衰落覆灭的局面发生。远远近近,兴复汉室的行动,都在不断地发生之中。
只因人心思汉,汉王朝的恩惠和好处,还长留在官吏百姓士大夫的心中。
那时,天下英雄豪杰,往往不谋而合,无不假借刘姓皇家的名号和旗号,会合响应,发动反莽聚义。
大家众口一词,不约而同,为什么要以复兴大汉为号召呢?就是希望,以复兴汉室,来拢系天下民心。
现在,各地的英雄豪杰,统治各州县割据的时间很短,大都没有六国王族,累积下来的数百年的传统的政治资本。
百姓士大夫歌咏思念,异口同声,依然想念汉王朝的厚重恩德,仍把自己的美好希望,寄托在复兴汉王朝的刘氏身上。
汉王朝的再次振兴,在普天之下百姓的意料之中,不过是天心民意的表现罢了!
此正所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最终发展的趋势,也已经可想而知了。”
当初,隗嚣曾经经历了更始帝、绿林君臣祸害、差点命丧西京长安的惨痛教训,所以至今,隗嚣依然心有余悸。
隗嚣对班彪的观点,不以为然,立即出言,反驳班彪心系汉室的意见道:
“先生啊,你对周王朝以及汉王朝的总体形势的分析,听起来,似乎很有几分道理。
本将军也认为,先生你的这些分析,看起来似乎是对的,难以反驳。
但本将军以为,先生的见解之中,有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和漏洞,就是先生只是看见了事情的表面现象,认为愚昧的百姓,因为已经习惯了刘姓君王统治的缘故,而对汉王朝念念不忘,不忘汉王朝留下的恩德。
所以,先生以此,做为依据,就说汉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复兴,这就不见得了。更始帝的兴起覆灭,暴涨暴落,岂不是最为显明的例子吗?
实际上,现在的天下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
因此,本将军私下认为,先生你的见解,似乎并不周密,恐怕有很多疏漏之处。
如今的真实情形是,汉王朝经完全覆灭的时间,已经有几十年了,人心丧尽,已经完全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从前,秦王朝失去了他的鹿,高祖皇帝前去追逐,而终于获得了它。
那时候,又有谁预先知道,有什么汉王朝之类呢?难道这也是,人心思汉的道理吗?
再说了,先前,圣公建立的汉朝廷,不是也曾经喧嚣闹嚷,盛极一时吗?但最终,玄汉朝廷还是宣告灭亡。
而赤眉百万部众,拥立的汉帝刘盆子,也曾经威慑天下,据有西京长安等地,然而最终,还是躲不掉彻底覆灭的命运。
如此种种,岂不是已经用事实证明,所谓大汉将兴,人心思汉之类的话语,不过是忽悠百姓,自欺欺人之语吗?
玄汉更始帝、赤眉汉帝,不施仁义,暴虐百姓士大夫,荼毒生灵,以致战祸不断,百姓怨声载道。
转而,人心思新,诸侯百姓叛离。以此推断,岂不更加证明,先生的判断,并不合适吗?”
见隗嚣并没有完全理解,自己观点的深层含义,班彪作为部属,也不好犯颜,与隗嚣尽力地争执,只得退一步说道:
“上将军所言,也很有些道理。
然而,人心拥戴,掌控大半天下的洛阳大汉皇帝,与玄汉更始帝、赤眉汉帝,被自己的部属控制,实际上形同傀儡,并没有真正掌握,大汉朝廷的权柄,根本不同。
玄汉更始帝、赤眉汉帝,怎么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复兴大汉呢?
洛阳汉帝,亲自掌控朝廷权力,凡事亲力亲为,部属归心,士庶拥戴,与玄汉更始帝、赤眉汉帝这些绿林、赤眉豪杰的傀儡皇帝,根本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听到这里,隗嚣的脸色,顿时十分不悦了。
“本将军之意,是希望班先生,文渊兄,郑先生,支持我们西州独立发展。不想,班先生却与本将军意见万全不一致,希望本将军,能够与洛阳靠近,归顺汉朝廷。”
隗嚣见班彪,对刘秀推崇备至,与马援的见解,非常相似,立时感到十分恼怒,愤愤地说道:
“先生以为,洛阳汉帝,掌握了朝廷权柄,凡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就能够复兴汉室吗?
成家皇帝,早就控制了西蜀,兄弟亲人,把持成家帝国朝政,岂不是更加有所作为了吗?”
班彪一方面痛恨,隗嚣的不纳忠言,一方面又感叹,时局变幻莫测,使人难以认清形势。
班彪见逆了隗嚣之意,生怕触怒隗嚣,惹上滔天大祸,于是对隗嚣说道:
“上将军恕罪。在下的看法,还有不尽完美之处,让上将军不够满意。
等在下仔细思考研究之后,再与上将军细细探讨。请上将军恕罪,在下先告辞了。”
班彪只好退下来,准备重新寻找,更加恰当合适的方式,去说服隗嚣,让隗嚣心向汉室,归附汉朝廷,打消割据一方的想法。
不久,班彪专门利用空闲时间,著好了一篇《王命论》,借给隗嚣上疏的机会,献给了隗嚣。
班彪试图,从世人痴迷的天命与图谶符命等方面出发,去说服隗嚣,放弃割据一方的念头。
班彪认为,汉王朝的德行,是继承远古唐尧的事业,必须有天心民意的支持,有灵验的王符作证。
王者之所以能够登上宝座,并不单单是凭借高位、欺诈、好运气与侥幸,就能成功的。
班彪努力地用这些天命与图谶符命的预言和警示,去说服隗嚣心向汉室。
但班彪的说辞,依然是毫无效果。隗嚣不为所动,始终不觉悟,无法接受班彪的主张。
10
见隗嚣计不听,言不从,班彪心里,十分绝望,又担心自己的谏言太过坦诚直率,可能因言语不慎,而触怒隗嚣,招来杀身之祸。
见隗嚣始终油盐不进,难以说服,无可奈何之下,班彪只好选择离开隗嚣。
班彪转而率领家人宗族,避走河西五郡,前往河西走廊,去投奔代理河西五郡的大将军窦融,祈求得到窦融的庇护。
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的见解和主张,与隗雄希望割据一方的想法截然不同。
班彪来到河西五郡以后,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如鱼得水,对班彪十分尊敬。
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仰慕班彪的才干,专门下令,为班彪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庚即下令,任命班彪,为部下的大将军从事(参谋官)官,用师友之道,接待班彪,对班彪非常尊重与亲近,礼遇很高。
班彪如此年纪轻轻,却受到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的至高礼遇,与在隗嚣处的境遇,迥然不同。
自然而然,班彪心里,十分感动,对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感激涕零,发誓为窦融,竭尽忠诚。
见窦融信服自己的政治主张,班彪大喜,于是给窦融拟定,周密而又详尽的计划,加强窦融等河西豪杰士大夫,对洛阳汉朝廷的信心与紧密的联系。
不久,班彪就为窦融,出谋划策,建议窦融,敬事中原洛阳汉朝廷,总领西河走廊五郡,去抗拒西州上将军隗嚣,表达对洛阳汉朝廷的忠诚。
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非常信服班彪的设计,按照班彪的计划,顺利实施。
11
后来,代理河西五郡大将军窦融,如愿以偿,率领河西五郡,归顺洛阳汉朝廷以后,奉诏回京师洛阳,拜见皇帝。
刘秀下旨,亲自召见宴请窦融等河西五郡士大夫,对窦融等赏赐封侯,宠信备至。
君臣宴会酣乐之时,刘秀特别询问窦融道:
“请问爱卿啊,你所上的奏章,思维周密,志向甚高,是谁为你参谋设计的呢?”
窦融不敢隐瞒事情真相,老老实实地回答刘秀道:
“不瞒陛下,臣十分驽钝,才学不高。那些奏章和谋略,都是臣的部下从事班彪等,帮臣策划设计的。”
刘秀一听,大喜,称赞窦融道:
“难怪爱卿,通识时务,原来有高人指点。朕刚刚建国,急需英才,爱卿肯让贤吗?”
窦融爽快答应刘秀道:
“陛下爱才,亲贤远佞,臣早有所闻。没有想到陛下,真的是如此求贤若渴。
班先生高才,臣怎么能够,委屈班先生,让班先生埋没盖世才华呢?敬听陛下旨意!”
“多谢爱卿大度让贤。”刘秀大喜,君臣欢乐融洽,继续闲谈下去。
不久,刘秀特别欣赏班彪的才华能力,不久特别下旨,召见班彪,任命班彪,担任司隶校尉府茂才,迅疾任命班彪,担任徐州县令。班彪借口自己身体有病,并没有立即前去徐州,就任徐州县令。
后来,朝廷三公大臣,多次催促班彪前去上任,不允许班彪,推辞自己的职务,班彪才去徐州就职。
班彪没有辜负刘秀的信任,在徐州县令职位上,胜任十分愉快,造福一方,百姓欢愉。
自从班彪离开西州天水郡以后,主张割据一方的势力,渐渐在西州占了上风,马援、郑兴等力争回归汉朝廷的势力,越发削弱,无力左右局势,西州上将军隗嚣,也更加动摇不定。
此时,河西五郡的官员士大夫、豪族大姓回归汉朝廷的心愿,却更加坚定,与西州天水郡隗嚣及其部属的表现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