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十五回 岑君然讨伐公孙 来君叔为国捐躯

第三十五回 岑君然讨伐公孙 来君叔为国捐躯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闰三月,大汉皇帝刘秀,从南阳郡舂陵老家祭祖归来,就着手部署,讨伐西蜀成家帝国的军事行动。

汉朝廷讨伐成家帝国公孙述的战役,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那时,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君臣,已经预料到了,汉朝廷很快会对成家帝国,采取军事行动。

于是,公孙述未雨绸缪,派遣大司徒任满、翼江王田戎等官员将领,率领数万成家帝国将士,据守荆门,浮桥横江,以绝水道,营垒跨山,以塞陆路,积极应对汉朝廷可能发动的进攻。

当初,西州方向,汉军进攻隗嚣,最终功亏一篑,全部失利。汉军士气受挫,只好全军后撤,等待再战。

正在陇上,与西州上将军隗嚣对垒的征南大将军岑彭,见汉军西征失利,担心成家帝国公孙述,趁机反击,偷袭自己的南方基地。

于是,征南大将军岑彭上书皇帝,说明南方基地的危险状况,希望主动向后撤退,积极应对。

刘秀十分赞同,于是,征南大将军岑彭,最终遵旨,回到了南方,到了自己的津乡基地驻守。

果然不出征南大将军岑彭所料,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趁汉军出征陇右隗嚣失利的大好机会,开始反击汉军驻军。

公孙述下旨,命令翼江王田戎、大司马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等官员将领,趁南方汉军守军,兵力弱小,守卫空虚之机,率数万之众,击败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部将-驻守江州的汉威虏将军冯骏,驻守夷陵的都尉田鸿,以及驻守夷道的领军李玄等汉军将领。

公孙述的部将翼江王田戎、大司马任满、南郡太守程泛得胜以后,乘胜率军,追击汉军,最终攻克了夷道,夷陵,占据了荆门、虎牙二山,夺去了十分有利的战略位置。

成家帝国军队,在长江江面上,架起了浮桥、修建了斗楼等堡寨,并在长江水下,立起了攒柱(密集的柱桩),断绝了长江水道,防备汉军,从水路出发,对成家帝国发动反击。

而成家帝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则在周围山上安营,抵拒汉兵,从陆路进攻成家帝国。

成家帝国的翼江王田戎、大司马任满、南郡太守程泛等官员将领,遂据守夷陵、夷道、江关等险要之地,阻遏汉军的进攻。

从西州回到津乡基地的征南大将军岑彭,对公孙述侵占汉军的江州、夷道、夷陵等城池,当然很不满意,一直在伺机夺回。

到了如今,西州隗氏家族最终覆灭,征南大将军岑彭,也终于得到了刘秀南征的旨意。

征南大将军岑彭,急不可耐,立即率领部属的汉军各部,对公孙述的部将翼江王田戎等将领,主动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然而,南征战斗刚刚开始,汉军的进展,却十分不利。

镇南大将军岑彭,几度发动,对夷陵、夷道、江州等各个要塞的猛攻,虽经数次战斗,汉军都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镇南大将军岑彭,依然不能攻克这些要地,久久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征南大将军岑彭,十分忧虑焦躁,不得不决定,另辟蹊径,选择新的突破策略。

得知东部战线,征南大将军岑彭,南征成家帝国公孙述,进军十分不利的消息,刘秀非常着急担心。

刘秀准备调兵遣将,增强进攻的力量。

于是,刘秀很快下旨,派遣大司马吴汉,担任主将,率领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将领,征发南阳郡、武陵郡、南郡的郡兵,又发动桂阳郡、零陵郡、长沙郡担任运输任务的士卒,以及水军将士等武装部队,总计六万人,骑兵五千人,都在荆门会齐,增援征南大将军岑彭。

大司马吴汉大军,很快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大军,在荆门胜利会师。

征南大将军岑彭,集结水军战舰,直进楼船、冒突、露桡等战舰数千艘,整顿待命。

不想,大司马吴汉盛气凌人,恃强凌弱,自认为官职爵位,功劳贡献,都在征南大将军岑彭之上,不肯屈居人下。

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两位汉军高级将领,却为陆战、水战的指挥权问题,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大司马吴汉,长期在北方作战,擅长陆战,认为各郡派来的水手,运输士卒等,没有任何用处,只会白白地消耗军中的粮食,打算把各郡派来的水手,运输士卒等,立即遣散回各郡去。

征南大将军岑彭,却不肯苟同,认为公孙述的兵力,十分强大,而且依靠长江天险守卫,光靠步卒、骑兵,没有水军帮助,绝对不能够取得成功,坚决不同意,遣散水军。

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都自以为然,双方发生了一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争吵得面红耳赤,闹得不可开交。

大司马吴汉,个性刚愎倔强,身居三公高位,权高位重,喜欢颐指气使,凭借他的大司马的崇高地位,不肯让步服输,于是勒令征南大将军岑彭道:

“岑大人:

吴某蒙陛下宠爱信任,位列三公高位,理所应当,是大军主将。自然而然,你这个征南大将军,必须执行本帅的军令。

一切军事部署,排兵布阵,都应该听从本司马的命令才是。否则,军法无情,休怪本司马翻脸不认人。”

征南大将军岑彭不服,据理力争,说服大司马吴汉说道:

“大司马大人;

你是大司马,位居三公高位,权高位重不假。然而,大军行动,以取得胜利,为最高准则。

大司马大人,你擅长陆战,不熟悉南方水波浩渺的实际情况。岑某私下以为,大司马大人遣散水军的命令,十分不妥,请大司马大人仔细斟酌。”

大司马吴汉,傲慢强横,冷酷无情,一直喜欢恃强凌弱,于是强行命令征南大将军岑彭道:

“征南大将军大人,既然如此说法,你还有什么意见呢?征南大将军大人,你听从本司马的命令,一定没错。”

见大司马吴汉,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征南大将军岑彭,多年与吴汉共事,非常清楚大司马吴汉,刚愎自用、冷酷无情的秉性,只好紧急上书刘秀,寻求皇帝的争取。

征南大将军岑彭,上奏皇帝决断的谋略,果然获得了刘秀的大力支持。

刘秀对彭宠、朱浮,盖延、庞萌,吴汉、邓奉相争的往事,记忆犹新,非常清楚两将相争的危害。

得到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相争的消息,刘秀大吃一惊,心里非常担心。

刘秀立即雷厉风行,派遣使节,向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等荆门将领紧急下诏,亲自部署汉军的作战方略道:

“诸位爱卿:

大司马(吴汉)大人,习惯步骑陆战,不熟悉水战。荆门方面的战事,必须水陆配合才行。荆门战事,一由征南大将军(岑彭)担任主将,全权负责讨贼事宜。”

荆门战场,自此开始由征南大将军岑彭,担任主将,总指挥,而大司马吴汉,则担任副将,负责策应。

大司马吴汉,心胸狭窄,眦睚必报,未能如愿总领全军,全权负责讨伐公孙述,不免有些怏怏不乐,对征南大将军岑彭,怨恨不止,不希望征南大将军岑彭,取得成功,获得赫赫功勋。

接到刘秀的主将任命,征南大将军岑彭,又惊又喜,倍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对自己的部将汉威虏将军冯骏,汉军都尉田鸿,领军将军李玄等汉军将领说道:

“诸君:

陛下对臣如此信任,臣怎么能够,辜负陛下的重托,不尽忠职守,一心报国呢?

臣要以死报国,报答陛下鸿恩。”

部将汉威虏将军冯骏,汉军都尉田鸿,领军将军李玄等汉军将领,齐声祝贺征南大将军岑彭说道:

“征南大将军晓畅军事,多行仁义,爱惜官吏百姓和将士士大夫,一定能够人心归附,马到成功,青史留名。”

自此,将帅同心,万事俱备。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闰三月,为了阻断与孤立,成家帝国的各部军队,割掉长江南北两岸—荆门与虎牙两山之间的成家帝国的军队各个据点的联系,分而灭之。

征南大将军岑彭,于是决定,首先以攻夺蜀军长江上的浮桥,为主要目标。

征南大将军岑彭于是向部将汉威虏将军冯骏,汉军都尉田鸿,领军将军李玄等汉军将领下令道:

“诸君,本帅打算在军中招募,敢于攻击敌人浮桥的勇士,最先攀登上敌人浮桥的,有上等奖赏。如此,定然可以击溃盗贼。诸君以为如何呢?”

部将汉威虏将军冯骏,汉军都尉田鸿,领军将军李玄等汉军将领称善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征南大将军的决策,乃为上策,属下等恭敬领命。”

偏将军鲁奇,挺身而出道:

“诸位大人:

如果由大将出阵,岂不让盗贼笑话,说我汉军无人。鲁某身为副将偏俾,自当挺身而出,效命军前,报答陛下宠爱和诸位大人信任。”

征南大将军岑彭大笑道:

“鲁将军出马,本帅无忧也!请鲁将军放心,本帅和诸位大人,皆是你的坚强后盾。”

偏将军鲁奇,接受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命令,开始在军中寻找选拔勇士死士,组织特别突击队,迅速率军前去,攻击成家帝国军队将士坚守的浮桥。

汉军攻击,很快开始。

那时,正当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闰三月,东风正烈。

偏将军鲁奇,率领汉军的敢死突击队,乘坐灵巧小艇,逆长江流水而上,接着风势,直冲成家帝国将士坚守的浮桥。

成家帝国将士见汉军冲来,立即张弓搭箭,积极应对。

当汉军小艇,冲到浮桥的桥柱上时,祸事发生了。不料,汉军的小艇,却被桥柱之上,成家帝国军队将士设置的铁钩,牢牢勾住,汉军突击队将士,一时之间,脱身不得。

汉军小艇,进不能进,退不可退,面临成家帝国将士围攻死亡的处境,情况十分危急。

眼见己军,面临绝境,偏将军鲁奇,急中生智,急令汉军众将士,采用火攻,与成家帝国军队将士,殊死力拼。

偏将军鲁奇,命令汉军突击队将士,把他们手中的火炬,奋力地投掷到蜀军的浮桥之上,希望能够,烧掉成家帝国军队的浮桥,阻止敌军增援部队,对汉军突击队的猛烈反击。

偏将军鲁奇的火攻计策,果然很快受到了奇效。

蜀军的浮桥,在汉军的火攻之下,很快着火,燃烧了起来。火乘风势,风怒火盛,浮桥迅速地熊熊燃烧了起来。熊熊大火,顿时映红了半边天,蜀军将士,见火烧眉毛,顿时惊慌失措,无法组织挽救,遏止汉军将士的进攻。

不多久,蜀军指挥部所在的桥楼,也在大火中烧毁崩塌。

没有了桥楼上指挥官的指挥,蜀军群龙无首,无人观战督战,顿时陷入一片恐慌混乱之中。蜀军将士,慌忙四处逃窜,躲避猛烈的火势和汉军将士的猛烈攻击。

见成家帝国军队的阵脚已乱,征南大将军岑彭,急忙下令各部将领,率领汉军的主力舰队,顺着火势,向前进击。

蜀军慌乱失措,汉军所向,无不披靡。

见汉军攻势凶猛,蜀军守军将士,更加恐惧混乱,兵无战心,急忙向后撤退。

慌乱的逃跑之中,熟悉水性的蜀军将士,落水溺死者,居然也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汉军将士趁势,水陆并进,攻打成家帝国军队。蜀军再也不能抵御,大规模溃逃。

公孙述的大将王政,临阵投降,斩下了自己的主将,大司马任满的首级,向征南大将军岑彭投降。

蜀将南郡太守程泛等成家帝国军队著名将领,也被汉军将士生擒活捉,无人逃脱。

成家帝国大将翼江王田戎,见势不妙,急急率领他的败军,快速撤离战场。

翼江王田戎的败军,后退到江州等地固守,等待公孙述的救援之军。

汉军迅速进军,很快就攻克了夷陵,夷道等各个要隘,收复了失去的要塞。

不久,翼江王田戎、大司马任满的部将,见自己的主将或逃或亡,大势已去,都纷纷献出,自己所防守的城邑,打开城门,归降了征南大将军岑彭。

征南大将军岑彭,于是率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汉军将领,长驱直入,逼近了江关等地,逼近了成家帝国统治的区域。

此时,刘秀见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汉军,大获全胜,于是给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写去了一封劝降信。

刘秀在信中,向公孙述陈述了趋福避祸的道理,希望公孙述,认清形势,及时归顺汉朝廷,并表示君王承诺的话,就像丹青一样,永不变色,希望公孙述,能够醒悟,及时归顺。

看完刘秀的亲笔书信之后,公孙述一再慨叹。

公孙述把刘秀的亲笔书信,交给亲近的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等文武大臣观看。

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等文武大臣,知道成家帝国失败的结局已定,遂趁机劝公孙述归降汉朝廷道:

“陛下;

南方大败,如今天下大势已定,陛下还是放弃称帝意愿,投奔建武皇帝吧!

建武皇帝宽宏大量,一定会履行信中的诺言,善待陛下及其我们这些臣子的。”

公孙述却依然固执己见,叹息着对身边大臣们说道:

“唉,诸君,天下兴衰,都是由天命所决定的。天底下难道有投降的天子吗?”

身边的大臣将领,见公孙述一意孤行,不愿意违背圣意,招来杀身之祸,就都不敢再劝谏公孙述了。

公孙述凭险据守的战略意图,在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汉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很快就宣告,彻底失利。

征南大将军岑彭,既然已经攻克了重镇夷陵等地,于是立即上报皇帝刘秀,请求下旨,任命诛虏将军刘隆,为南郡太守,让刘隆先行到夷陵履职,镇抚夷陵等地。

刘秀下旨同意。

征南大将军岑彭,乘着蜀军败退,蜀人人心浮动之际,亲自率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威虏将军冯骏等将领,率军三万人,长驱直入,直抵江关,向驻守江关的公孙述部属翼江王田戎的军队,步步紧逼。

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军纪,十分严明,严令部下将士,不得肆意抢劫,烧杀掳掠,与大司马吴汉统领的军队迥异。

因此,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南征大军,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欢迎,纷纷弃暗投明,归顺汉朝廷。

征南大将军岑彭,进军所经过的成家帝国郡县,官吏百姓士大夫们,都争着奉献牛肉美酒,犒劳汉军。

征南大将军岑彭下令,一律拒绝,不准接受。

巴蜀官吏百姓,更加大喜过望,他们争着打开,自己的城门,投顺汉朝廷。

原属成家帝国公孙述的巴蜀郡县,都纷纷响应,大都弃暗投明,归附了汉朝廷。

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大军,势如破竹,兵势越发壮大,不断向前迅速地挺进。

就在此时,刘秀的圣旨,也传到了军中,让征南大将军岑彭,更加欣喜若狂,如虎添翼。

使节刘曼,向征南大将军岑彭宣诏道:

“陛下圣旨,任命征南大将军岑彭,担任益州牧,拥有任命属下郡太守,及郡太守以下官吏的权力。”

征南大将军岑彭闻诏,急忙谢恩道:

“多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忘陛下的重托,圆满完成陛下交予的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帐下诸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将领,也急忙向征南大将军岑彭祝贺道喜。

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威虏将军冯骏等部属将领,心里都十分清楚,皇帝的举措,貌似只是一道任职命令,实际上是对统兵将领的充分信任,对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军事行动的部署,实施讨伐行动,更加有利。

皇帝这样做,就是允许征南大将军岑彭,集战区内的军政大权于一身,在夺取了某郡某地以后,征南大将军岑彭,当即按照皇帝圣旨,任命他的部下将领,兼任某郡太守,镇服地方,保障军队供应。

讨伐大军的后勤保障,将更加有力,也更有利于加强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军事力量。

讨伐军队向前推进,必须离境之时,征南大将军岑彭就下令,交付后面接防的将领,前来接任地方官职,可以就地征发粮草等军需物质,保障前线供应。

征南大将军岑彭,有了充足的后勤保障以后,于是亲自率领大军,再次从荆门出发。

汉军顺利夺取江关等要塞以后,很快地就长驱直入,兵临大城江州城下。

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抵达江州城下以后,立即率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威虏将军冯骏等领部属,亲临前线,视察敌情。

看见蜀军的部署,征南大将军岑彭,愁眉苦脸起来,于是忧心忡忡地对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威虏将军冯骏等部属将领说道:

“诸君:

岑某发现,蜀军将领翼江王田戎驻守的江州,地势险要,城池十分坚固,粮食也十分充足,加之翼江王田戎久经沙场,部下的蜀军将士,守卫十分严密,根本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城池。

请问诸君,计将安出,有什么可以指教岑彭的?”

辅威将军臧宫,一向足智多谋,深得刘秀赞誉,见征南大将军岑彭愁眉不展,辅威将军臧宫遂建议道:

“征南大将军大人,我们不如采取跳蛙战术,避开江州的敌人,率先攻取其他巴蜀城池。如此,江州就成为了一座孤城,最终可以不战而胜。”

征南大将军岑彭大喜道:

“辅威将军足智多谋,难怪陛下如此信任将军大人。你的计谋,与岑某不谋而合,就照将军的意见办理,立即执行。

威虏将军大人,请你留在江州,继续围困和监视江州的蜀军,不可与盗贼力战,伤了我军锐气。

等本帅消灭他处的盗匪以后,再来收拾翼江王田戎这个反复无常的盗贼。”

征南大将军岑彭,遂决定,留下部将威虏将军冯骏,继续围困和监视江州的蜀军。

征南大将军岑彭自己,则与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汉将一道,亲率汉军主力部队,及归顺的部众五万余人,越过江州,直指垫江。

征南大将军岑彭指挥的汉军,节节胜利,很快就攻破了平曲,夺取平曲的稻米等粮食数十万担,以充军粮,牵制驻屯广汉郡的成家帝国大将武安王延岑等。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得到部将报告岑彭攻破了平曲,大惊失色,急忙派遣武安王延岑、降将吕鲔、王元以及弟弟大司空公孙恢等官员将领,拒守广汉、资中等地,严密戒备,又派大将侯丹,拒守黄石要塞,阻截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军队,继续南下。

征南大将军岑彭,多设疑兵,虚张声势,命令自己的部将杨翕和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等汉将,分兵抵拒武安王延岑等蜀将。

征南大将军岑彭自己,则率领汉军主力,重新由水路赶回江州,然后溯都江而上,袭破了拒守黄石要塞的蜀将侯丹。

随后,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急行军千余里,一鼓作气地攻克了武阳县等城池,并派精锐汉军骑兵,驰攻广都城池。

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汉军,其势如迅风疾雨一般。汉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一直攻到了距离成家帝国都城成都,只有几十里远的地方才停止。西蜀敌众,纷纷溃散逃离,无法有效抵抗。

起初,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听说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汉军,在平曲一带出现,便下旨派遣大将,率领大军,前往平曲一带迎击,阻截汉军攻击。

不想,征南大将军岑彭,已经率领汉军主力,马不停蹄地向前突击。

不久,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军队,就到达了武阳,绕到了武安王延岑的后方。

到了之时,公孙述才发觉,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军队,已经到达了武阳,绕到了武安王延岑身后,形成了兵临城下的局势。蜀地大臣军民闻报,顿时非常震惊。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得到征南大将军岑彭,攻到武阳、广都的军情,更是大惊失色,以杖顿地,对文武大臣说道:

“诸位爱卿:

这究竟是哪路神仙,如此神奇快捷呢?”

帐下大臣,急忙汇报道:“报告陛下,这是征南大将军岑彭这个瘟神。”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听到是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亲征,见众臣恐惧不安,更加惊诧不已,急忙故作镇静,安抚文武大臣道:

“诸君勿忧。朕已经有计在身。

岑彭孤军深入,已经调入了朕的陷阱,没有后援支持,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众臣见公孙述有计在心,稍稍安慰。

到了此时,征南大将军岑彭已经在精心准备,打算向公孙述的老巢成都,发动突袭了。

10

驻屯夷陵的大司马吴汉,得到征南大将军岑彭,节节胜利的捷报,也按捺不住,征战立功的斗志。

大司马吴汉于是决定,马上行动起来,给予成家帝国公孙述,以毁灭性的打击。

大司马吴汉,立即率领士兵和水手,总计三万将士,乘坐着一种将士们能够躲藏在舱底,外边只露出浆楫的隐蔽战舰,逆长江而上,加速向前线推进,紧逼蜀地。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前狼还未赶走,后虎又步步紧逼,又开始面临新的沉重压力。

11

而西北方陇右战线,汉军的进展,也十分顺利。

此时,已经是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的四月,汉朝廷西境陇西郡,已经进入了炎炎夏季。

中郎将来歙,保荐太中大夫马援,为陇西郡太守,趁着天气转热的大好机会,开始发动,对西羌先零等西羌部落的猛烈攻击,希望尽快平定西境反叛羌人,稳定西疆局势,为最后平定公孙述做好准备。

当初,建武九年(公元33年)之时,马援奉旨,担任太中大夫一直,协助中郎将来歙,在军中监督指挥众将,平定西州诸地,与主将中郎将来歙的合作,十分愉快融洽。

此时,正当西羌先零等部落联军,攻击临洮等地之时。

先零羌等羌部落联军的侵扰,威胁着大汉王朝西境的安宁,汉朝廷君臣都十分忧虑。

中郎将来歙,相信马援的才干,于是向皇帝一力推荐太中大夫马援的才干,称说羌人侵犯西境,非马援不能平定。

接到中郎将来歙的上奏,刘秀十分高兴。

刘秀也非常信任马援的才能,当即下旨,任命马援,为陇西郡太守,命令陇西郡太守马援,调动郡兵步骑兵三千人,发动对西羌先零羌部落的攻击。

接到皇帝的旨意,陇西郡太守马援,立即率军,雷厉风行地行动了起来。

陇西郡太守马援,挥军出击,很快在临洮一带,打败了入侵的先零羌队伍,杀敌数百人,俘获羌人的马牛羊一万余只。

守卫边防要塞的先零羌其他将士八千余人,见己军失利,情势不妙,就到马援的大营归顺,归降了马援。

然而,先零羌归顺汉朝廷以后,其他羌人各部,还有数万人马,心里并不服气,依然负隅顽抗,不肯归顺。

羌人们聚集起来,据守要隘,联合抵抗陇西郡太守马援的围剿,拼死抗击,汉军的攻击。

陇西郡太守马援,讨伐西羌各部落的大军兵力,严重不足,一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羌汉两军,就在边塞相持起来。

当初,西州隗氏家族被汉军攻灭,朔宁王隗纯帐下大将王元,不肯归顺汉朝廷,于是率部南下,投奔了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欣然接受了王元的归降,于是下旨,任命王元为成家帝国大将。

公孙述庚即命令大将王元,与公孙述部下的领军将军环安,两将一道,据守河池等地,抵御汉军的进攻,保证成家帝国北部边境的安全。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六月,为了配合东线汉军-征南大将军岑彭与大司马吴汉大军,在东线对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发动的军事讨伐,驻扎陇右的中郎将来歙,率领虎牙大将军盖延等汉军将领,也对驻守在河池等地的成家帝国守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中郎将来歙,亲自率领汉军的主力大军,大破公孙述部下大将王元、领军将军环安统领的蜀军,迅速攻陷了下辨、河池等地。

中郎将来歙统领的汉军,稍作休息补充,就很快乘胜前进,前去追击成家帝国溃逃的军队。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东西两面受敌,统统遭受败绩,感觉大受汉军威胁,成家帝国已经危在旦夕,心里十分恐慌。

公孙述急忙按照原定的计划,派出西蜀的刺客,前去陇右军中,刺杀汉军主将中郎将来歙等汉军大将,企图以此,阻止中郎将来歙等汉将,所率汉军大军的攻势。

一天晚上,公孙述派遣的刺客丁未等,趁汉军卫士的防守疏忽大意,悄悄闯入了汉军主将中郎将来歙的大帐之中。

中郎将来歙,正在帐中处理军务,毫无防备。

刺客丁未等,武艺高强,趁汉军主将中郎将来歙不备,很快手起刀落,刺中了中郎将来歙的要害。

中郎将来歙,身受重伤,但没有立即气绝,立即大声吆喝起来道:

“有刺客!来人啊,捉拿刺客!”

左右卫士来福等,听见主将来歙呼唤,急忙赶往帐中救护。刺客丁未等,见势不妙,急忙逃离。

中郎将来歙,身受重伤,知道自己大限已至,紧急阻止卫士来福等,捉拿刺客,下令卫士来福道:

“来福啊,刺客训练有素,武艺高强,并非孤身一人,已经逃离大帐,追赶无益。请你紧急用本帅命令,召唤虎牙大将军等诸位大人,前来中军营中,听来某嘱咐后事。”

来福见主人中郎将来歙,身受重伤,愧悔懊恼不已,但知道主人来歙脾气,不敢拒绝,急忙派人,前去召唤虎牙大将军盖延等汉军将领,赶往大帐。

虎牙大将军盖延等汉军将领,得到中郎将来歙的召唤,急忙来到了主将来歙的中军帐中。

见主将中郎将来歙,遇害受伤,痛苦挣扎的惨状,虎牙大将军盖延等军将领,极为震惊悲痛,愤怒不安,立即下令,继续搜捕刺客。

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众将,拜伏在地上,心里十分悲痛伤心,哀伤得不能抬头,仰视自己的主将来歙。

看见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众将,痛苦不堪,不能自制的神态,中郎将来歙,忍住剧痛,情不自禁地发起怒来道:

“巨卿:

你身为副将,久经沙场,身系全军安危,又不是没有见过,壮士受伤的样子,怎么敢这个模样呢?

现在,我被刺客刺中要害,自知不起,再以无法报效朝廷,向陛下尽忠了。

所以我,才紧急召唤巨卿等诸将,来到中军帐里,要把军政大事,托付于你等。

巨卿你等,怎么敢像那些小儿女一样,哭哭啼啼,没完没了,遭人嫌弃鄙视呢?

刀虽然还插在我来歙的身上,难道我就不能发布命令,用军法杀掉你等吗?”

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众将,立即强忍心中的悲痛愤怒,急忙擦干自己的眼泪,忍住哀伤,勉强站起身来,听从主将来歙,镇定自若地吩咐军中后事。

中郎将来歙,向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众将嘱咐后事完毕,就对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众将说道:

“诸君:

臣未能够完成陛下的重托,实在有负陛下信任。如今,臣心愿未了,只有将军中要事,托付诸君完成了。希望诸君,牢记陛下恩宠,为国尽心尽力,完成陛下重托,来某的在天之灵,也会得到安慰。

巨卿啊,你留在中军帐里,陪侍来某,其他将领,各回各的大营,安抚将士,继续做好讨伐盗贼准备,否则,军法无情。”

众将得令,各归营中,弹压安抚部下将士,以免发生军中变乱之事。

虎牙大将军盖延,站在一旁,听从来歙召唤,帮助来歙,料理军中后事,陪侍来歙,镇守中军大帐。

中郎将来歙,忍住刀伤的剧烈伤痛,拿出木牍刀笔,亲笔书写奏章,向刘秀报讯道:

“陛下:

这是臣最后一次,给陛下上书了,请原谅微臣,没有能够圆满地完成,陛下交给的重任。

臣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被什么地方的盗匪,闯进中军大帐之中刺伤,已中要害,自知不起。

臣蒙受陛下的知遇厚恩,不敢痛惜自己,只恨自己,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报效国家,尽忠陛下,反而给朝廷,带来羞辱。

臣临死之际,没有其他私事,要向陛下奏报,只是想再向陛下,表达臣的意见和建议。

臣私下以为,治理国家,当以大公无私,公正公平,分工合作,任用贤才,最为根本。

太中大夫段襄等,忠诚正直,刚正不阿,与臣相知甚深,臣私下以为,值得陛下重用,请陛下考察裁决。

臣的兄弟和孩子们,都不太成才。恐怕有一天,他们会仗恃陛下的宠爱,触犯朝廷法律,还请陛下哀怜,时常给予教诲和监督,不让他们,误入歧途,损害国家声誉。

臣不胜感激。”

忍住剧痛,写罢奏章,中郎将来歙,扔掉手中的书笔,拔出身上的凶器,立时气绝身亡。

眼见主帅中郎将来歙死亡,虎牙大将军盖延,悲痛不已,忍住自身的疾病与伤痛,马上收好中郎将来歙的授印,接收镇抚中郎将来歙的军队,并立即派人,飞马回京,紧急向皇帝,上奏中郎将来歙遇害的噩耗。

听到中郎将来歙的遇害的噩耗,刘秀极为震惊。

刘秀一面读着虎牙大将军盖延送来的来歙奏章和报告,一面流泪,泪水湿透了策文,对自己的侍从刘安等人说道:

“诸君啊:

中郎将来歙,连续多年,攻城野战,平定羌人、陇西诸地,为国担忧,忘却自身,忠孝双全,彰显功德。

不幸,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被无耻的盗贼谋害,实堪哀怜。悲哀啊悲伤啊!”

刘秀庚即下令,命令太中大夫马成,代理中郎将职务,接替来歙职务,监理和掌管西路讨伐大军。

刘秀忍住悲痛,亲自安排来歙后事。刘秀下旨,追赠中郎将来歙征羌侯的印绶,谥号“征羌节侯”,改汝南郡的当乡县,为征羌国,作为中郎将来歙的封国,派遣谒者,护送来歙的灵车,回京安葬。

中郎将来歙的棺柩,返回首都洛阳,刘秀改穿丧服,在妻子阴丽华等亲人臣子的陪同下,亲自前去迎接来歙的棺柩,并亲临治丧现场,为来歙吊丧,部署来歙的安葬仪式。

刘秀还下旨,任命表哥来歙的嫡长子来褒,继承父亲来歙的征羌侯爵位。

后来,刘秀十分追念表哥来歙的忠诚气节与卓越功勋,又封来歙的弟弟来由,为宜西侯,以奖励来歙的忠诚与功勋。

不想,在表哥来歙的吊丧仪式结束以后,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刘秀闻报,哀伤恼怒不已。

10

刘秀的叔父赵王刘良等亲人,随从刘秀一道,也参加了来歙的葬礼。

参加来歙的葬礼仪式归来,赵王刘良,率领自己的随从,从东都洛阳的夏城门(南门)入城回家。

为了争夺进出城门的道路,赵王刘良跟中郎将张邯等人,居然发生了一场争执。

刘良仗恃自己有抚育刘縯、刘秀诸兄弟长大成人,是皇帝至亲二叔、赵王的高贵身价,当然不会将一个小小的中郎将,看在自己眼里。

于是,赵王刘良,趾高气扬地大声地喝令中郎将张邯道:

“张邯啊:

你和你的随从,立即停止前进,给本王让路,命令你的车队,后转避让,让本王先行。”

中郎将张邯,当然十分清楚,赵王刘良的尊贵地位,只好忍气吞声地服从了赵王刘良的命令道:

“请尊贵的大王先行,张邯无礼,无意之中,冒犯了赵王大人,请大王原谅!”

刘良见中郎将张邯屈服,心满意足,转怒为喜道:

“张邯啊,你这个家伙,还算知趣懂事,懂得孝敬老人,不枉你中郎将的身份。”

赵王刘良,不满门侯张宇(城门守卫官)按照朝廷规矩,喝令进城人众,按照秩序,依次进城的态度。

于是,赵王刘良又心怀不满,趾高气扬地大声辱骂门侯张宇(城门守卫官)等守门士卒,命令门侯张宇上前走几步,用以显示他赵王的威风和脾气道:

“张宇啊:

你这个胆大妄为,目无尊长的家伙,真是不懂规矩!你一个小小的门侯,你的官职不大,威风却不小,竟敢不听本王号令啊!

来啊,张宇,你给本王向前,走上十步!不然啊,有你这个家伙好看的!”

门侯张宇,哪敢拒绝刘良命令,只好听令。

侍候赵王刘良的众奴仆见此,众皆哈哈大笑起来,纷纷谄媚赵王刘良威风八面。

司隶校尉(京畿卫戍总司令)鲍永,得知赵王刘良,骄傲放纵,斥责门侯,驱赶中郎将之事,心里大为不安。

于是,司隶校尉鲍永,立即上奏刘秀,对赵王刘良违法乱纪的举动,提出弹劾道:

“陛下:

赵王大人,不守藩属的礼节,公然违背,汉庭法律,犯下大不敬之罪。应该严厉处罚!”

赵王刘良,是汉朝廷之中,最最尊贵的皇族亲人,有抚育皇帝诸兄弟的卓越功勋,跟皇帝的父亲地位,也完全差不多了。

赵王刘良,竟然也受到了司隶校尉鲍永的弹劾,汉朝廷全体文武官员,不由得对司隶校尉鲍永,肃然起敬,心生畏惧。

而司隶校尉鲍永任命的都官从事扶风郡人鲍恢等部属,也正直严明,严守法律,不讲情面,从不畏惧强梁权贵。

刘秀十分清楚,京师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横行不法的行为,早就想进行惩治了。

闻听司隶校尉鲍永的弹劾,刘秀十分满意。

于是,刘秀颁诏,接受司隶校尉鲍永对二叔赵王刘良的弹劾,极力表彰司隶校尉鲍永,都官从事鲍恢等人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警告皇亲国戚道:

“诸君;

你们可要对赵王这件事,引以为戒,收敛一些了,不要不把朝廷的王法,国家的法令,看在眼里。

你们可要特别小心这两个姓鲍的啊!如果你们触犯了皇规国法,朕也不能挽救你们啊!”

东都洛阳这个京畿要地,在司隶校尉鲍永,都官从事鲍恢等人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治理下,很快得到了安宁。

11

然而,也由于为人正直,公正无私,秉公执法,不徇私情这诸多原因,司隶校尉鲍永,最终也受到了别人的嫉恨弹劾和谗言陷害。

一次,司隶校尉鲍永,奉刘秀之命,到霸陵等地,去进行巡查,曾经路过了玄汉更始帝刘玄的坟墓。

司隶校尉鲍永,曾经是更始帝(刘玄)的旧部,朝中重要的大臣尚书仆射兼大将军,而且深受更始帝(刘玄)的器重。

司隶校尉鲍永,路过霸陵之时,感念更始帝的旧恩深情,顺便下马前去更始帝陵墓,对更始帝进行了一番祭奠,到更始帝的坟墓上,进行叩拜,感念往事,伤心地哀悼哭泣。

不想,司隶校尉鲍永私下祭奠更始帝这件事,却成为了奸佞小人,中伤司隶校尉鲍永的话柄。

后来,司隶校尉鲍永,到了扶风郡进行视察,他又用整牛的祭祀礼仪,祭奠了曾经保护过他的上党郡太守苟谏。

当初,王莽与鲍永的父亲鲍宣是政敌,于是继位新帝以后,趁机下旨,诛杀了鲍永的父亲鲍宣,以及上党郡都尉路平。

王莽害怕鲍宣的后人报仇雪恨,于是还要打算,诛杀鲍宣的儿子鲍永,来一个斩草除根,永决后患。

上党郡太守苟谏,哀怜欣赏鲍宣、鲍永父子。

幸赖上党郡太守苟谏的竭力保护,鲍宣之子鲍永,才最终逃过一劫。

因此,鲍永对原上党郡太守苟谏的救命之恩,一直心存感激,渴望自己发迹之后,进行厚重报答。

得知司隶校尉鲍永,一系列的报恩举动,对司隶校尉鲍永的执法严明,极度不满的那些奸佞小人士的小报告,以及谗言陷害、挑唆弹劾的话语,就如疾风骤雨一般,一下子呈到了刘秀的案前。

刘秀闻听这些小报告,不明真相,心里很不是滋味。

12

在一次朝会之时,刘秀当着朝中文武官员的面,公开愤怒地责问司隶校尉鲍永,假公济私,不顾朝廷礼仪法令,私下祭奠更始帝刘玄、上党郡守苟谏的行为说道:

“司隶校尉爱卿啊:

你奉朕的皇命,因公出行,怎么竟然做出那样,因私废公、假公济私的行为呢?

你私下祭奠更始,无异于是忽视别人的感情,容易惹起别人的非议啊!

你不知道,更始是朕的杀兄仇人之首吗?”

司隶校尉鲍永,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皇帝的忌讳,同时也知道自己,因为公正执法,已经经得罪了很多权贵,所以别人借机,落井下石,陷害于他。

司隶校尉鲍永,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只有低头请罪,祈求皇帝的饶恕道:

“陛下恕罪!臣奉皇命出行,却私下祭奠自己的恩人,实属不该。臣不该假公济私,报答自己的私恩。”

只有太中大夫张湛,一身正气,走上前来,为司隶校尉鲍永的行为进行辩护道:

“陛下:

微臣私下以为,司隶校尉大人,其实根本就用不着,用为他报恩的举动向陛下请罪。

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天下的至理。仁义,是行为的动力;忠孝,是道德的基础。这些为人处事的准则,都是陛下,一向大力提倡的。

仁义的人,不忘记自己的故旧,忠孝的人,不忘记自己的君王,这是一种高贵的修养和崇高的品德。

如今,鲍永的所作所为,正是这种高贵情操的具体表现啊!

微臣可以想象一下,陛下对待鲍永,是如此恩德深厚,他这个不会忘恩负义的人,今后对待陛下的感情和恩得,也会如此啊!”

听完太中大夫张湛的解说以后,刘秀终于如梦初醒,心里才释然了一些,赞扬太中大夫张湛道:

“太中大夫大人言之有理。

将心比心,以己度人,朕非常能够理解,司隶校尉大人报恩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出于一种高尚的品德。”

13

太中大夫张湛,字子孝,是扶风郡平陵县人。

张湛为人,矜严好礼,动止有则,言行如一。就是一个人,独自居处幽室,张湛也一定修整好,自己的装饰和打扮,不肯有一点马虎和疏忽。即使见到自己的妻子儿女,张湛也是严正庄重的神态。

张湛在乡里时,也是详言正色,堪称四方楷模。长安三辅的官吏百姓,大多认为张湛,可以为人师表。

但也曾经有人,诋毁张湛说道:

“张湛这个人,言行伪诈,不过是个伪君子罢了!张湛他这个人,是在沽名钓誉,欺骗世人啊!”

张湛听说以后,不以为仵,就笑着回应他人的诋毁说道:

“不瞒诸君,我张湛实在是很奸诈的啊!别人的行为奸诈,为的是作恶。我的奸诈,唯独为善,我张湛这样做,不也可以吗?”

诋毁他的人,终于无言以对了。

张湛是历朝有名的官吏,熟悉朝廷事务。汉成帝、汉哀帝年间,张湛就开始担任,二千石级别的高级官吏。王莽当政之时,张湛还曾经担任过新莽的郡太守、郡都尉之职。

建武初年,刘秀任命张湛,担任重要的左冯翊太守一职。张湛在左冯翊郡任上,修典礼,设条教,左冯翊政化大行。

后来,左冯翊太守张湛告假,回归自己的平陵老家省亲,望见老家的寺门,左冯翊太守张湛就开始步行。

左冯翊太守张湛手下的主簿王吉,规劝张湛说道:

“明府大人位居二千石级别的高级官吏之位,可谓位尊德重,不宜妄自菲薄,自己看轻自己啊!”

张湛回答主簿王吉说道:

“主簿大人啊:

《礼》记上曾经说道,下公门,轼辂马。孔圣人在乡里,恭顺温和,好像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张湛回到自己父母的家乡,所作所为,都宜尽礼。怎么能够说,这是看轻自己呢?”

主簿王吉信服,认为张湛所言,很有道理,不敢再行劝说。

建武五年,刘秀下旨,调左冯翊太守张湛,回到东都洛阳,担任光禄勋一职。

有时上朝之时,刘秀或有怠惰松懈、随意自傲的神态,张湛就会上书,直接陈谏皇帝的失礼。

光禄勋张湛年纪老迈,刘秀特别允许张湛,乘白马上朝。刘秀每每见到张湛,就会不由自主地说道:

“朕应该注意,自己这个君王的言行仪态了!不然的话,白马先生,又会上奏,来谏阻朕了!”

由此可见,光禄勋张湛,在朝中已经受到了刘秀和文武大臣的特别敬重,皇帝对张湛的意见和建议,也是非常看重。

由于有张湛的解说,司隶校尉鲍永,才逃脱了奸佞小人的谗言陷害,暂时躲过了一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