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十六回 汉大军大举南征 公孙述节节败退

第三十六回 汉大军大举南征 公孙述节节败退

料理完中郎将来歙的后事以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七月,刘秀亲自率领大臣将领,抵达西京长安,督促西路各路汉军,讨伐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

刘秀亲自坐镇西京长安,指挥对公孙述的成家帝国,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总攻击。

汉军东西两路大军,以钳形攻势,进逼成家帝国,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的处境,也越发困难。

尤其是东线战场,征南大将军岑彭,与大司马吴汉的两支汉军主力部队,更是给公孙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汉军大肆进攻的危急局面,成家皇帝公孙述,也在积极调兵遣将,负隅顽抗。

为了拱卫成家帝国的京师成都,公孙述派遣大将侯丹,率军二万余人,驻屯黄石等地。

公孙述又命令汝宁王延岑,大将吕鲔、王元、大司空公孙恢等将领,动员全国所用的兵力,分别驻屯广汉,资中等地,阻止东线汉军的进击。

征南大将军岑彭,不惧成家帝国军队的压力,率军猛攻蜀军,此时已经迅速占领了合川等地。

归附征南大将军岑彭的人越来越多,征南大将军岑彭兵威士众。征南大将军岑彭遂决定,分兵两路,分别击破成家帝国的军队。

征南大将军岑彭,命令自己的部将辅威将军臧宫、护军杨歙等将领,带领他们的宗族亲军,以及归降的将士,总计五万人,沿着涪江北上,进屯平曲,牵制驻屯广汉郡的成家帝国大将汝宁王延岑,伺机歼灭,汝宁王延岑的军队,扫清成都的外围。

征南大将军岑彭自己,则亲率汉军的主力大军,从垫江出发,返回江州,发动对驻守黄石的大将侯丹的攻击,命令部将威虏将军冯骏,率兵继续攻击江州等地。

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顺长江而下,逆都江而上,袭击驻守黄石的成家帝国大将侯丹,大破侯丹军队。

在黄石大破成家帝国大将侯丹以后,征南大将军岑彭,再次乘胜回军,向公孙述的首都成都迅速挺进。

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汉军远征军,昼夜不停地长途奔袭,急行军两千余里,迅速攻陷了武阳县城。

武阳县城,距离成都的直线距离,仅仅只有六十公里的路程了,真真切切是可谓兵临成都城下了。

征南大将军岑彭,把武阳县城,作为汉军的大本营,然后迅速派出精锐的汉军骑兵,突袭成都南面的广都郡。

广都郡距离成都,只有数十公里距离。

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远征军,进军神速,势如狂风暴雨。兵锋所及,成家帝国公孙述的守军,都无力抵御,全部崩溃。

起先,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得到的情报是,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远征军,正在猛烈攻击平曲等地。

所以,公孙述急忙派遣大将汝宁王延岑等,率军前去救援平曲等地,准备对汉军,进行堵截。

想不到,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大军,如同神兵天降,迅速进抵了武阳县城,竟然绕到了公孙述派去增援平曲的成家大将汝宁王延岑的身后。

成都军民,闻听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的汉军,兵临成都城下,恐慌震撼,成家帝国全国震惊恐惧。

成家皇帝公孙述,听见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进抵武阳县城的消息,也是异常吃惊恐惧。

公孙述用手杖不停地敲击地面,惊慌失措地询问部下大臣将领道:

“诸君,这是哪路瘟神,前来侵犯帝国,为什么进军如此神速,如此迅捷呢?”

部下大臣将领急忙回答公孙述道:

“陛下:

此路凶神,乃大汉征南大将军岑彭!”

公孙述大吃一惊道:“哎呀,大事不好,原来是岑彭这个不要命的家伙。

岑彭善于用计,大军纪律严明,民心归附,战斗力极强,是我军的劲敌啊!

朕一定要想方设法,阻止岑彭的进攻。”

听说是征南大将军岑彭,公孙述更为震惊,因为他深深了解,征南大将军岑彭的为人和治军方式。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一面故伎重演,准备再次派遣杀手,前去行刺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一面火速下旨,调回驻守广汉郡的汝宁王延岑一部,命令汝宁王延岑,在沅水一带,构筑阵地,阻截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大军。

沅水,今地不详,推测可能是黄龙溪或者是府河等成都附近的河流,在彭山与成都之间,顺流而上,可以直达成家帝国都城成都。

辅威将军臧宫,接受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分兵几路的命令,率领自己五万人的庞大部队,从平曲出发,沿着涪江河谷,逆流而上,与大司马吴汉,征南大将军岑彭等友军部队,兵分三路,各自成军,独自前行。

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五万人的队伍,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兵团,每天消耗的军需物质很多很多。

而辅威将军臧宫,又远离己方汉朝廷的供应基地,在敌方成家帝国的土地上作战,可谓困难重重。

慢慢地,辅威将军臧宫率领的那支大汉远征军的粮秣,渐渐地就将消耗殆尽了。

而汉军越往前走,军需粮草等辎重供应,也开始越来越不济,后勤运输,又不能及时地给汉军,予以供应。

很快地,辅威将军臧宫的大军,一下子面临着一个,弹尽粮绝、进退两难的严峻境地。

辎重不足,粮食缺乏,供应不济,使辅威将军臧宫率领的远征军,突然开始弥漫一种,非常不详的空气。而归降过来的成家帝国的将领官员和士兵,渐渐地有人,开始动摇,甚至打算临阵脱逃了。

有的官员将士,甚至偷偷在私下里商议,准备违背军令,逃回他们各自所属的郡县去。

坐山观虎斗的形势,越发明显。

沿途一带,起先已经同意,归降汉朝廷的堡寨营垒,见辅威将军臧宫进退两难,也改变自己恭顺的态度,屯兵自卫,坐观蜀汉两军成败,在等待天下大局澄清,再决定他们的归属向背。

他们不仅不能够给予,辅威将军臧宫一点支持,反而可能,祸起萧墙,出现反侧,带来深重危机。

面对如此的危局,辅威将军臧宫,心里忧急万分,渴望后方的支援,及时降临。

起初,辅威将军臧宫,也打算率军撤退,等待后续的汉军支援跟上以后,再行进击。

辅威将军臧宫,毕竟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一向足智多谋,于是与部将刘尧等将领商议道:

“诸君:

大家一定非常清楚,如今我军虽然人马众多,但全军的粮草等辎重给养,严重不足,无法支持快速进军,前行遭遇的情况,也对我军极端不利。

但一旦我们的大军向后撤退,等待后方支援,军心士气就会动摇,将士们难以约束。我们后撤的汉军大军,还可能遭到,公孙述军队的袭扰和追击。

远征大军,一旦遭受打击和挫折,就会越发失去控制,导致大规模的叛变发生。请问诸君,有什么可以指教本将军的?”

部将刘尧献策道:

“辅威将军所言甚是。此时,我们唯有咬紧牙关,硬撑到底,等待后援,期盼有利的时机出现,才能度过当前的难关。”

一听部将刘尧坚守待援之言,辅威将军臧宫沉思起来。

当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年初之时,辅威将军臧宫,奉命率兵到中卢县驻防,防止骆越等蛮族部落反叛,也曾经面临着同样危险的处境。

那时,公孙述的部将田戎、任满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相拒于荆州等地,征南大将军岑彭等汉军诸部,数战蜀军不利,邻近的骆越等蛮族部落,见势不妙,就三心二意,动摇起来,甚至准备寻找时机,反叛汉朝廷,重新归于成家帝国阵营。

辅威将军臧宫部下驻防中卢县的兵力弱少,汉军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控制,骆越等蛮族部落军队。

辅威将军臧宫,十分忧虑,担心骆越等部落,再次谋反,叛离汉朝廷,伺机攻打驻扎的汉军,那驻守中卢县的汉军,一支孤军,就会无法抵御,最终全军覆灭。

辅威将军臧宫,左思右想,难以增派援军,于是决定,运用计谋,去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稳定骆越等部落人心,让他们投鼠忌器,不敢公开反叛。

恰好此时,各属县转送军粮的数百辆军车,来到了辅威将军臧宫的军营之中。

辅威将军臧宫见状,默然大喜。

辅威将军臧宫,于是下令,乘夜派人前去,锯断了中卢县各个城门的门槛,命令汉军将士,推着粮车,轮流往返,不停地在各个城门口出入个不停。

转送军粮的战车,在城门口进出的声音,整晚不息,一直响到了清晨黎明时分,才开始停止。

骆越蛮族部落的斥候,听到中卢县城里,整个一晚上,运粮战车的声音不断,又看见中卢县城门的门槛,也被碾断了,就互相通报说,汉兵增援的大部队,已经到了。

骆越部落的酋长,见汉兵增援的大部队到来,情势非常不妙,乃派人奉献牛酒,前来慰劳中卢县的汉军将士。

辅威将军臧宫,陈兵大会,杀牛洒酒,慰劳、接纳骆越部落的使节,尽力安抚他们。骆越部落人,由此逐步安定了下来,不敢萌生反叛之意。

后来,辅威将军臧宫,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等汉将一道,攻破了荆门要塞。

不久,辅威将军臧宫,另外率军,到了垂鹊山一带攻城略地,出秭归,到达了江州要塞。

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攻下巴郡以后,就下令辅威将军臧宫,率领自己的亲军,以及投降汉朝廷的巴蜀士卒,总计五万将士,从平曲出发,逆涪水而上,去攻击驻守广汉郡的公孙述军队。

不想,辅威将军臧宫统领五万汉军,前行不久,就遭遇到了粮草缺乏的困难。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正在这万分危机,辅威将军臧宫与刘尧等部将,苦苦寻找对策的时候,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

“报告辅威将军大人:

陛下派遣的谒者(礼宾官),带着一部押送军需的汉军将士,护送着支援前线的军粮辎重,已经到了我军营地。请辅威将军大人,立即派人迎接。”

一听部将赵曦的报告,辅威将军臧宫,终于绝处逢生,大喜着对刘尧等部将说道:

“诸君: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岂不正是如此吗?诸君不要忧急,本帅已经有万全之策了。”

那时,刘秀派遣谒者(礼宾官)刘礼,带着部分支援前线的汉军部队,携带着战马七百匹,押送着粮食辎重等慰劳品和军需品,正好路过了辅威将军臧宫的驻地。

谒者刘礼一行,本来是准备,前往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司令部,去支援和犒劳,征南大将军岑彭的主力大军的。

辅威将军臧宫哪管这些,他急中生智,急忙假传皇帝的圣旨道:

“谒者大人,奉陛下密旨,你们不用前往征南大将军的广都大营了,只管把这些战马、士卒和粮食辎重,交给末将就行了。末将负责,给征南大将军送去。”

辅威将军臧宫,急忙命令刘尧等部将,全部接收了这批人马和军需物资。

刘尧等部将,见辅威将军臧宫假传圣旨,心里十分担心,急忙暗中阻止辅威将军臧宫道:

“辅威将军大人,假传圣旨,这可是大逆不道的欺君大罪,只有死路一条。”

辅威将军臧宫,不以为意,安抚刘尧等部将说道:

“诸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诸君勿忧,听从本帅号令就是。要是陛下责罚,臧宫一力承担就是,不会牵连诸君的。等到我们战胜了敌人,何必担忧,没有粮草辎重,补偿征南大将军大人呢?”

刘尧等部将听了,深以为然,稍稍安心,急忙下去,布置将士们搬运粮草,饲养战马,犒劳谒者刘礼一行。

有了粮食辎重和增援的人马,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汉军,兵势复振。辅威将军臧宫,遂统领士气旺盛的汉军将士,不分昼夜,继续向前推进。

辅威将军臧宫,下令汉军将士,在行军路上,到处树立旗帜,还派遣小股部队,攀山越岭,擂鼓呐喊,虚张声势,以作疑兵。

辅威将军臧宫,分兵两路,东岸是步兵,西岸是骑兵,夹着涪江,护卫着涪江上面的战舰和运兵船,浩浩荡荡地向前挺进。

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汉军大军,声势宏大,威武雄壮,大军的呼喊声,震动了山谷。

成家帝国将士一见汉军兵力显赫的威势,纷纷弃城逃跑,或者前往汉军大营归顺。

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远征军,所向披靡,进军十分顺利,很快就抵达了公孙述的大将汝宁王延岑等将领驻屯的广汉郡城附近。

公孙述的大将汝宁王延岑,万万没有想到,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远征军,会如同泰山压顶般,神兵天降,猝然降临广汉郡。

汝宁王延岑,同诸将登山眺望,只见漫山遍野,都是汉军的旗帜,四处杀声震天,人马众多,禁不住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

仓皇之间,汝宁王延岑,只得仓促地拼凑了一支成家帝国队伍,硬着头皮,趁着汉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的时机,去应战辅威将军臧宫统领的汉军远征军。

辅威将军臧宫,看见前来挑战的成家军队,士气不整,军纪不严,乱成一团,防备十分松懈,于是乘势,指挥汉军主力,对汝宁王延岑发动了总攻。

汉军远征军兵力强大,锐不可当,很快大胜,汝宁王延岑部下的蜀军将士,被汉军当场斩杀以及逃亡之时,淹死在涪江里的蜀军将士,超过了一万多人。

涪江的江水,都变成了浑浊的血水泥浆的颜色。

汝宁王延岑损失惨重,主力军队大败,无法坚守广汉郡城池,只得带着少数亲信随从,放弃广汉郡城池,向成都方向逃跑。

同时,汝宁王延岑,也把成家帝国军队在广汉郡惨败的恐惧,带到了公孙述的京师成都。

残余的广汉郡蜀军部众,见主将汝宁王延岑逃亡,顿时群龙无首,纷纷放下武器,得全部投降了汉军。

辅威将军臧宫,夺得了广汉郡城里汝宁王延岑所有的兵马,财宝,粮食,辎重,军威更加盛大。

辅威将军臧宫,派一部兵力,坚守广汉郡城池,作为汉军大军的基地,然后继续率领主力大军,追逐逃亡的成家帝国军队,攻击广汉郡所属各个县城。

广汉郡所属各个县城的成家帝国防守军队,见汉军兵力强大,抵抗完全无望,纷纷缴械投降,归附辅威将军臧宫的巴蜀将士,达到了十多万人之多。

成家帝国汝宁王延岑,最后终于率领残部,逃到了阳乡固守待援。

另外一位蜀军大将王元,见大势已去,只好率军,投降了辅威将军臧宫的汉远征军。

征南大将军岑彭、辅威将军臧宫,两路大军,在蜀地纵横驰骋,势如风雨。汉军所至,敌军皆奔散,无法抵御。

汉军凌厉的攻势,让蜀地军民,震骇不已,吓得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君臣,也不知所措,茫然无计。

汉军东线征南大将军岑彭、辅威将军臧宫两部取得大捷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西京长安,刘秀兴奋得,几天几夜,都难以入睡。

刘秀十分清楚,多年持续不断的战争,已经使天下百姓,陷入了家破人亡,兵穷财尽的境地。

因此,刘秀竭力想采取和平攻势,尽快地解决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割据巴蜀的问题。

刘秀于是次不厌其烦地,再次写信给公孙述,为公孙述陈言祸福,提出誓言和保证。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对着刘秀的信件深深叹息,并把刘秀的信件,交与手下的亲信大臣将领传阅。

手下文武诸将,再次奉劝公孙述,认清形势,放弃武力抵抗,早日归降汉朝廷。

然而,公孙述依然心存幻想。

公孙述私下认为,自己的部下,还有数十万蜀军将士,足以与汉远征军一拼,希望能够孤注一掷,与汉军拼个鱼死网破,扭转自己的颓势。

公孙述于是回信与刘秀,再次声称道:

“建武皇帝阁下:

圣贤先哲有言,一兴一废,都是天命。普天之下,岂有投降敌国的天子呢?何况,图谶符命言道,‘八厶子系,十二为期’。朕公孙皇帝,有十二世的皇命呢?”

公孙述一意孤行,再次一口拒绝了刘秀,要他归降汉朝廷的最后通牒。

公孙述的左右文武大臣,知道皇帝决意一意孤行,最终的结局,一定十分凄惨,但都不敢再劝。

成家帝国的大臣将领们,见势不妙,纷纷打算,率领眷属,逃离成都,有了叛离的心思,有的人甚至因此,而忧愁过度而死。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十月,已经到了寒冷的冬季,汉军征南大将军岑彭、辅威将军臧宫等几路大军,兵临成都城下,公孙述困守成都,早已经无计可施。

公孙述故技重施,决定再次加快实施,先前制定好的斩首行动,妄图阻遏汉军的攻势。

公孙述再次秘密下旨,派遣数名武艺高强的刺客,装扮成逃跑奴仆的样子,前去投降了汉远征军,混入了汉军的军营。

那时,征南大将军岑彭,率领汉军的主力大军,已经离开广都,开到了彭亡驻扎。

起初,征南大将军岑彭,在彭亡驻军休息,听部将禀告,彭亡这个地名,心中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产生,本想命令汉军将士们马上移营,避开这个不祥之地。

无奈天色已晚,汉军将士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而征南大将军岑彭,以仁义治军,一向爱惜官吏百姓,关心部属将士,亲信士大夫,不愿意饥肠辘辘、疲惫不堪的将士士大夫们,为自己的不祥预感,瞎折腾一番,于是下令,取消了移营的命令。

那天晚上,装扮成奴仆的刺客,利用夜幕和寒冷的掩护,混进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大营之中。

深更半夜,在疲惫不堪的将士们熟睡期间,装扮成奴仆的刺客,趁征南大将军岑彭的护卫卫士不备,悄悄潜入了中军大帐之中,刺杀了征南大将军岑彭。

征南大将军岑彭,成为继中郎将来歙之后,第二个在灭蜀之战中,被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刺杀的著名汉军将领。

征南大将军岑彭,被成家帝国刺客所杀,汉军突然失去了主将,一时军心震恐,队伍不稳。

好在汉军远征军监军,太中大夫郑兴,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急忙思考,紧急应对之策。

太中大夫郑兴,一面派使节,十万火急,向刘秀和大司马吴汉,报告紧急军情,一面暂时接管,汉军远征军的指挥权,加紧军队的部署,防备成家帝国军队的突袭,等候大司马吴汉赶到,再向大司马吴汉,移交汉军远征军军权。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闻听征南大将军岑彭遇刺消息,欣喜万分,立即召集文武大臣庆贺道:

“诸位爱卿:

天佑白帝!贼酋征南大将军岑彭,多行不义,已经被天帝神灵派遣的勇士士所灭!朕将号令将士,乘胜追击,痛歼这股来犯之敌。”

大弟大司马公孙光,急忙谏阻道:

“陛下:

天亡贼酋,真乃国家幸事!然盗贼纵横驰骋,毁伤很多。郡县残破,将士凋零,此时此刻,不宜仓促反击盗贼。盗贼新亡主帅,必定彷徨犹疑,心生怯意,防备甚严,等盗贼军心涣散之时,再行驱逐盗贼不迟。”

公孙述一向信任大弟大司马公孙光,小弟大司空公孙恢,言听计从,听了谏言,认为有理,赞同道:

“大司马言之有理。所谓哀兵必胜,盗贼新丧贼酋,必定防备甚严,没有破绽。何况我军将士与盗贼几番激战,也是损失惨重,急需休整补给。如果仓促讨伐,遭遇败绩,岂不让盗贼耻笑吗?等盗贼懈怠疏忽之时,再行反击盗贼不迟。”

于是,公孙述放弃反击太中大夫郑兴所统领的汉远征军。

恐怕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公孙光、公孙恢诸兄弟,至死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刺杀汉军主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斩首行动,不仅没有能够,阻遏汉军的进攻,反而让汉军将士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加速了成家帝国的灭亡。

汉军换帅以后,冷酷暴虐、嗜血成性的大司马吴汉走马上任,最终酿成了成都血流成河的悲剧,成都数万无辜的官吏百姓,成为了成家帝国皇族公孙家族的殉葬品。

10

当初,征南大将军岑彭,首先攻破荆门,然后长驱直入武阳,广都,一面进军,一面传播大汉朝廷的恩威。

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军纪严明,进军秋豪无犯,巴蜀百姓欢愉,纷纷望风归顺。

邛谷王任贵,认为征南大将军岑彭统领了一支仁义之师,也十分崇拜敬慕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威望和信誉,特从数千里之外,遣使迎降,归顺了汉朝廷。

邛谷王任贵的使者任俊,到达汉朝廷的东都洛阳之时,征南大将军岑彭已经遇刺,为国捐躯了。

听了邛谷王任贵使者任俊的来意,刘秀非常感动。

于是,刘秀下旨,把邛谷王任贵,贡献给朝廷的礼物,统统赐给了征南大将军岑彭的妻子儿女,并赐征南大将军岑彭谥号,为“舞阴壮侯”,任命岑彭的嫡长子岑遵,继承父亲岑彭的舞阴侯爵位。

征南大将军岑彭去世以后,蜀人也十分哀怜,仁慈名将岑彭之死,给岑彭在武阳立庙,岁时祭祀。

11

在东汉王朝建立的艰难过程中,征南大将军岑彭,几乎参加了统一战争中所有著名的战役。

平定河北,攻占关东,义取洛阳,统一关中,战胜西州隗嚣,直至灭蜀,为国捐躯。

征南大将军岑彭和征西大将军冯异一样,都是刘秀部下极少数,智勇双全、爱惜将士和百姓,能够独当一面的最优秀将领。

征南大将军岑彭,不但作战勇敢,奇计迭出,而且信义素著,以德怀人,故远近归附,能成宏远之业,建立不世之功。

征南大将军岑彭遇刺去世以后,刘秀感念岑彭的功劳和贡献,回想岑彭的音容笑貌,忧伤惋惜不已,长久笼罩在极度的哀伤之中。

12

汉军西线战场,汉扬威将军马成,接替因病离职的虎牙大将军盖延,继续进攻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的同盟军,反叛中原朝廷的西羌诸部落军队,收复西羌诸部落占据的汉朝廷城池。

扬威将军马成统领的汉军,进军十分顺利,很快就攻克了武都郡,平定了西羌诸部落的叛乱。

而先零部落跟其他羌部落的残余部众,依然倔强不屈,不,降服汉朝廷。

先零部落跟其他羌部落的残余部众,再次联合起来,集结数万人,向民间四处抢掠,并驻守浩亹要塞,继续抗拒汉军,与汉军对垒。

扬威将军马成,跟陇西郡太守马援,密切配合,深入蛮荒之地,进击不肯归降的先零部落跟其他羌部落的残余部众。

见汉军大肆来攻,羌人把他们的妻子儿女和物质辎重等,都转移到了他们的基地允吾谷,然后据险坚守,与汉军对垒。羌人雍塞前进的道路,阻止汉军前进。

扬威将军马成,跟陇西郡太守马援统领的汉军,一时难以前行,无法攻克基地允吾谷。

陇西郡太守马援,遂决定智取。

陇西郡太守马援,率领陇西郡所属的郡县军队,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之下,暗中抄小路,向前挺进,出其不意地袭击羌人的后方基地允吾谷。

羌人听闻汉军,偷袭基地允吾谷的消息,大为惊恐,急忙率军,远远地迁徙到了唐翼谷中躲避。

马援重新追踪,并讨伐逃窜的羌军。

羌人带领精兵,聚集在唐翼谷的北山之上。马援向北山发动佯攻,而派几百精锐骑兵,偷偷绕道,袭击羌军的后方基地。

马援趁着黑夜,放起大火,下令汉军将士,拼命擂鼓,大声吆喝,袭扰敌军。

羌人担心他们的后路,被汉军彻底截断,于是仓促应战。马援率军,前后夹击,大败羌军,斩首一千余级。

因为汉军兵少,马援并没有,继续穷追羌军,而是收取了他们的粮食、牲畜,凯旋而归。

先零部落跟其他羌部落的残余部众,经此打击,势力更衰,再也无力,独立抗衡汉军,只得渐渐降服,归顺了汉朝廷。

陇西郡太守马援,不久上报朝廷,请求把归降的先零部落跟其他羌部落的残余部众,分别送到天水郡、陇西郡、扶风郡三郡进行妥善安置,分而治之。

刘秀十分赞同,下旨同意。

在那次驱赶羌军的战斗中,陇西郡太守马援的小腿肚子,也被羌军的利箭射穿,鲜血淋漓,但马援依然带伤,坚持了下去,一直等到战斗胜利结束之时,才进行包扎。

刘秀听到使节,讲述那次战斗的惨烈经过以后,对陇西郡太守马援的英勇无畏,大为赞赏。

刘秀特下诏书,慰劳陇西郡太守马援,赐给马援,牛羊几千只。陇西郡太守马援,不肯独自享受君王的赏赐,下令全部拿出来,分给了部手下的将士和众宾客。

13

扬威将军马成,跟陇西郡太守马援统领的汉军,取得了驱赶羌人的胜利,安抚了边塞州郡。

这时,汉朝廷之中,却为金城郡以西郡县的处置问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有的朝廷大臣甚至认为,汉朝廷初创,事务繁多,财力非常不足,对边塞郡县的治理,有些鞭长莫及。

而金城郡破羌县以西,土地贫瘠,道路十分遥远,而又不断地发生变乱,盗贼叛民很多,不如干脆,放弃这些西部郡县。

听到朝廷大臣建议放弃金城郡以西郡县的意见以后,陇西郡太守马援,大不满意,很是担心刘秀,会采纳大臣们这些,废弃西部郡县的不当建议。

马援于是从陇西郡,紧急派人,回到东都洛阳,向皇帝刘秀上书,坚决反对道:

“陛下:

微臣私下以为,放弃破羌县以西的决策,是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实不可取。

臣长期生活在西部边陲,十分了解,西部边塞羌人等蛮族部落的具体情形。

破羌县以西,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而且那些地方,土地十分肥沃,水利设施,也非常完整,并非大臣们所言的不毛之地。

臣以为,这些地方,十分重要,一旦落入羌人之手,必然在西部边陲,酿成更大的、更加无休无止的灾难。

微臣坚持认为,陛下绝对不应该,为国家一时的困难,一点小小的挫折和鸡毛蒜皮的利益考量,就轻而易举地放弃,祖祖辈辈创下的这些地盘,而留下千古遗憾,移祸于后世子孙。”

刘秀恍然大悟,认为陇西郡太守马援的看法有理,虚心地接受了马援的建议,对群臣说道:

“诸君:

要不是文渊及时提醒,朕差点犯下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丢弃破羌县以西的地方,岂不是就会,危及西部边陲郡县,让朝廷疲于奔命,付出更多的心血和代价吗?

朕将下旨,恢复金城郡等西部郡县的建制,下诏武威郡太守协助完成,并让武威郡太守,放回从金城郡迁入,原属武威郡的客居民户,让他们回到原籍,巩固边防。”

14

在刘秀的支持下,陇西郡太守马援的意见和建议,很快就得到了顺利的实施。

就这样,陆陆续续回归金城郡的官吏百姓,达到了三千多人,陇西郡太守马援,专门派兵,护送他们,让他们返回金城郡各自的城邑里,安居乐业。

陇西郡太守马援,又在新近被朝廷收复的各县,设置地方官吏,进行管理。他组织官吏百姓,修建城池,建筑起碉堡亭寨,作为防御,以抵御塞外蛮族的进攻。

陇西郡太守马援,还组织百姓,挖掘灌溉用的沟渠,开渠引水,灌溉农田,并大力鼓励百姓,耕田放牧,发展生产,休养生息。

从此以后,边塞的陇西郡、金城郡、武威郡一带,一片安宁,边塞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陇西郡太守马援,又派遣羌人大姓豪族杨封等,前往说服塞外的羌人,邀请他们,回到他们原来的城里定居,或是与他们和亲,与汉朝廷军民相亲。

又有武都郡留居的氐人,如果他们中,有背叛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前来归顺汉朝廷的意愿的,陇西郡太守马援,都一一地报告朝廷,恢复这些氐人首领的王爵、侯爵的爵位,赐给氐人首领印绶等,并免除氐人的田租和徭役等。

陇西郡太守马援这些深谋远虑的安置羌民氐人等蛮族百姓的措施,都顺利得到了刘秀的批准和坚定的支持。

见西疆郡县日趋安定,刘秀大为放心,于是刘秀下旨,撤回了扬威将军马成的军队,把自己的主要军力,都用来对付公孙述的西蜀军队上。

15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十二月,得知征南大将军岑彭遇害身亡的不幸消息,大司马吴汉,非常痛心.

大司马吴汉,立即率军三万人,加快速度,从夷道出发,装备露桡船,逆长江而上,攻击公孙述的成家帝国。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正月,大司马吴汉率领的主力大军,顺利抵达了江州以东的鱼涪津,准备向鱼涪津以北的武阳挺进,与征南大将军的监军太中大夫郑兴统领的汉军,在武阳顺利会师。

鱼涪津,在今四川眉山县境内的岷江渡口,或说在夹江县境内的一个渡口。

此时,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已经完全探知了汉军的进军意图。

公孙述遂派遣他部下的大将魏党、公孙永的部队,来到了鱼涪津驻守,严密防守汉军。

见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军来临,大将魏党、公孙永大喜,打算趁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军,立足未稳,突然袭击汉军的后背,给汉军来一个下马威。

汉军将士,已经知晓了军民崇敬的征南大将军岑彭,被成家帝国刺客杀害的经过,个个是义愤填膺,发誓为征南大将军报仇雪恨,斩杀来犯的蜀军。

汉军将士,见成家帝国军队来势汹汹,毫不畏惧。

汉军将士,勇敢地迎上前去,对战成家帝国军队。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军,在鱼涪津一带,大破成家帝国大将魏党、公孙永统领的蜀军主力。

成家帝国大将魏党、公孙永等,不能抵御汉军的猛烈攻势,大败而逃。

大司马吴汉,乘胜北上,终于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的监军太中大夫郑兴所部,在武阳附近,胜利会师。

大司马吴汉,顺利接收太中大夫郑兴所统率的岑彭大军以后,兵力更加强大,遂派军包围了武阳郡城池。

见武阳郡出现被围的危机,成家皇帝公孙述大恐,急忙派遣他的女婿史兴,带领五千蜀军将士,前往救援武阳郡的蜀军。

大司马吴汉,派兵迎头痛击,再次大破史兴统领的蜀军。

史兴不敌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军,紧急率部,撤离了武阳郡。大司马吴汉,率军追击,直抵犍为郡的郡界。

此时,见大司马吴汉,统率汉军主力来袭,公孙述所属的犍为郡各个属县官员将领,慑于公孙述一向的威严,依然积极地为公孙述,效忠卖命。

犍为郡各个属县的官吏百姓,闭城顽抗,防守十分严密。大司马吴汉,统率汉军主力,多次发动进攻,一时不能攻克。

正在此时,刘秀的紧急旨令,突然传到了大司马吴汉的军中,下令大司马吴汉道:

“大司马大人:

我军孤军深入盗贼的疆域,不宜与盗贼纠缠不清,以直捣盗贼的心脏,为上策。

请你部,立即率军,突袭广都郡,夺取广都郡。夺取广都郡以后,就把广都郡作为汉军的前进基地。这样做,进退皆宜,非常适合攻击盗贼的京师成都,擒贼擒王。”

大司马吴汉,对刘秀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的建议,深以为然,心里敬佩不已,对太中大夫郑兴等将领官员说道:

“诸君:

陛下英明睿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之中,洞察于千里之外,我辈大大不如,真乃千古明君。”

大司马吴汉,遂接受刘秀的建议,率领自己的远征军,放弃未攻克的犍为郡,以及犍为郡所属的各县于不顾,跳过犍为郡的各个城池,大军主力,直指广都郡,对广都郡的成家帝国军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广都郡的成家帝国守将,根本就没有料到,大司马吴汉统领的汉远征军,会不怕前后夹击,越过其他未攻陷的城市,直接对广都郡,发动攻击。

广都郡守将,猝不及防,广都郡城池,遂很快沦陷,落入了大司马吴汉之手。

得到广都郡城池以后,大司马吴汉,信心百倍,对刘秀佩服得五体投地,遂遵照刘秀的指示,坚守广都郡,把广都郡作为汉军的前进基地。

接着,大司马吴汉,派遣轻骑兵,袭击京师成都的市桥,把灭国的死亡威胁,带到了公孙述的京师成都。

16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以及部下的军事将领和文武大臣,眼见大司马吴汉统领汉军,雷霆万钧的攻势,心里惶惶不安,魂飞魄散,知道成家帝国,已经大势已去,大批人弃职叛逃。

公孙述虽见兵败如山倒,但依然想负隅顽抗,遂述运用恐怖残忍的手段,去镇压叛逆,对那些叛离逃亡的大臣将领,立即下旨,屠杀叛离者的家族,不留一人。

然而,对汉军的恐惧,依然如同中魔一样,搅得公孙述的部将官员们心惊胆战,丧魂落魄。

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的血腥屠杀,依然不能够阻止,大批成家帝国官吏和将士的叛离逃亡。

公孙述的手下,人人自危,个个丧魂落魄,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为了免受别人的牵连,公孙述的部下大臣将领,甚至故意地隐瞒,逃亡部属的真相不报,他们自己,也在暗中筹划着,如何尽早地逃离成家帝国,躲过灭族之灾。

17

此时,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伤害过多的官吏百姓,刘秀依然希望,成家帝国皇帝公孙述,能够顺应形势,归降汉朝廷,使成都及成都附近的城池,能够避免,兵火浩劫的灾难。

刘秀再次亲笔写信与公孙述,希望公孙述,能够认清形势,及时归顺道:

“公孙皇帝:

大司马吴汉、辅威将军臧宫等诸路汉军,已经兵临城下,成都如今已经危在旦夕,非人力能够改变。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公孙皇帝应该认清,当前的形势,做出果断的抉择,不要与天心民意作对。

朕以天下百姓安危为己任,不愿过多地伤害,官吏百姓和贤明士大夫。因此特向公孙皇帝,提出如此的建议。

请公孙皇帝,不要把来歙、岑彭两将,被杀这些事情,挂在公孙皇帝你的心上。

朕向天下人承诺,不会违背自己的誓言,请公孙皇帝大可放心,不必多虑。

如果现在,公孙皇帝,能够及时地表明,归顺汉室的态度,则公孙家族,依然可以保全,甚至他们的禄位,还可以延续,不失为公爵、侯爵的地位。

否则,则会是玉石俱焚,全族屠灭的局面。这是朕最不愿看到的惨况。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永永远远都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风顺,不会有永永远远的幸运和鸿运,时时刻刻,自始至终,都跟随着你。

朕的诏书或亲笔信件,来之不易,不容易屡次三番的得到。请公孙皇帝,再次慎重考虑,不要让万千官吏百姓,妻离子散,血流成河,陪公孙皇帝一道殉葬!”

公孙述还在充满着幻想,乞求着天帝神灵的眷顾,认为大司马吴汉,不过是一支孤军,冒险深入成家帝国重地,希望侥幸,根本不值一提。

公孙述依然坚持认为,成家帝国的数十万大军,可以仗恃依靠,一定可以,击退大司马吴汉的远征军,反败为胜,重新恢复成家帝国的辉煌岁月,重树公孙家族的荣光。

公孙述于是决定,负隅顽抗,拒绝投降。

不想,公孙述一念之差,不仅让公孙家族,全族屠灭,而且让万千无辜的成都军民,也陷入了万劫不复之中,尸横遍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