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甲药诞生
这个事赵维已经等了很久了,他拿来的一堆稿纸是他这两个月用空闲时间整理出来的黑火药各成分配比。黑火药在汉末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那时的黑火药完全不具备爆炸力,只不过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粉末而已,军事上较多地用于点火,就比如说赤壁之战,黄盖很可能就借助了火药来点火,否则那么强劲的东南风,就算干柴上浇油,用火石,几十艘小船要一起点火也不容易。
具备爆炸性的黑火药在唐朝后期才出现,这时候的黑火药已经拥有了远高于以前的燃烧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又被放在有限空间内形成了冲击波,这才具备了爆炸的条件。而自那以后,直到20世纪初,黑火药都是火器的主流用药,直到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日本海军使用苦味酸装药的炮弹,烈性炸药才正式替代黑火药。
从唐末到清末近千年的时间,黑火药的成分一直都在变化,各成分比例也一直在朝着最优化配比的方向发展,直到清末,欧洲的黑火药才达到了爆炸力的顶峰。所以,如果在大宋就制造出几百年之后才有的火药,这个技术优势对宋军的战斗力提升可是划时代的。赵维拿到秦九韶面前的就是他这两个月反复查找资料和计算之后得出的黑火药配方,其中不仅有硝酸钾、硫磺和碳三者的质量配比,还有这三种原材料的提纯工艺改进方法,毕竟,只有高纯度的原材料才能做出最强的火药。
秦九韶拿到这一叠稿纸,仔细看了好几遍,第一感觉就是,这套办法思路严谨,计算精确,只是他实在不敢相信,这样一个配方会是出自年仅13岁的太子之手,他试着问赵维配方从何而来,赵维也没法跟他说个所以然:“我运气好,根据历代典籍记载,和我以前自己做炮竹的经验试出来的,大匠不信可以照此方配一点药出来试试。”
这样的说辞显然不能让秦九韶信服,运气好?那你这运气得多好才能把全套的提炼工艺“试”出来,从古至今不计其数的炼丹术士和军器监司,探究了几百年都进展有限,尤其是赵维胸有成竹的样子,让秦九韶觉得太子的背后定有高人指点,但放眼朝堂,他又想不出谁能在火药上有如此高深的造诣。迷糊归迷糊,这样一个配方摆在面前,总是值得一试的,不过……这上面写的这些个符号是什么意思?
“这些是?”秦九韶指着纸上写的那些奇怪的符号,一张疑惑地看着赵维。
赵维凑过去一看,尴尬了,这上面用的全都是阿拉伯数字和英文缩写的计量单位……他忘了把这一堆的东西换成当下的书写方式,也没那空闲去搞,看着秦九韶那迷茫的问号脸,赵维不得不尽可能地圆过去:“这个是数字,是天竺地区发明的写法,就叫它‘天竺数字’吧,我觉得写起来比较简单方便,就直接用了,然后这个是那个西方的文字,也是写起来比较简单,我就拿它作为一些特殊的符号用来表示计量单位了。”
“西方文字?太子说的是西域吗?下官自负也见识过不少西域的文字,倒还没见过这种,这是哪个国家的?”
这一问把赵维给彻底难住了,怎么跟秦九韶解释这个英文的公制单位符号?这时候的英伦三岛上根本不存在那个大不列颠王国,只有英格兰王国、苏格兰王国和一堆小部落一样的群体,那要解释起来可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了。赵维想来想去,说:“不是我们以前说的那个西域,还要西边,基本上接近蒙古人西征最远到达的那一片了,使用他们的语言和文字的部族很少,我也只是拿来作为一种暗语的符号来使用,毕竟这火药配方可是绝密的,可千万不能让蒙古人得到。至于这个符号具体代表什么单位,你想让它代表什么都行,一斤、一两、一钱……只要各部分的比例是正确的就行。”
秦九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赵维这一顿东拉西扯把他说的有些懵。他拿着这些资料,按照赵维说的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方法,将那些数字全部换成了汉话的文字,把火药配方誊写出来。出于“保密”的要求,他又把配方和工艺过程分成了好几份,下发到几个不同的火工坊,要他们各自按收到的指示去制备材料。
赵维离开军器监后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手机里的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那些物理公式都是以公制标准单位为背景的,脱离了这个背景,套上古代的计量单位,公式里面的常量参数就完全不一样了,而且不同的朝代,计量单位的大小也各不相同,赵维并不知道南宋时期各计量单位与后世标准公制单位之间具体的换算值,这一点连考古学家都只能得出个大概,得不出精确数字。万丈高楼总是需要一个坚实的地基,要想把后世的科学技术融入到这个时代,首先就要从最基本的计量单位开始做起,创建一整套“公制单位”,在这个框架体系之下,才有基础科学的底子,有了基础科学的底子,才能保证具体的各项军工技术蓬勃发展。
可是,公制单位以什么为基础呢?总不能说我随手画一条线,规定这条线的长度为1米,它就是1米吧,总该有个具体的参照才行,这个参照去哪儿找呢?赵维百思不得其解,后世对1米长度的定义是光子在真空中29万多分之1秒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在大宋,上哪儿确定光子30万分之1秒内经过的距离是多少?就算按照最初的定义,本初子午线从赤道到北极点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那也搞不定啊,怎么测量地球半径是多少?
在后世完全不是问题的问题,令如今的赵维一个头三个大,基础科学就是这样,入门难,但只要入门了就觉得很容易了。现在赵维干脆不去想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办到的,至少要集合军器监的“技术人员”一起干。
要说这秦九韶也是颇有能耐,到任军器监没多久就把林复留下的一堆烂摊子拾掇干净了,如今的军器监办事效率也是很高的,赵维的新火药配方头一天才拿给他,第二天一早,秦九韶就派人来东宫,告知赵维,新火药的样品配出来了,问赵维有没有兴趣去军器监看看两种火药的性能对比。
这么高兴的事,赵维哪有拒绝的道理?当即命来人带路。到了军器监的火工坊,秦九韶早已等候在那里,见到赵维来了,立马迎上来,激动地说道:“殿下,新火药果然了得!”
见他如此兴高采烈,赵维也来了精神,问:“哦?还没见过大匠如此神采飞扬的样子,看来这新火药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了?”
“那当然,殿下,我们现场比较一下就知道了。”说罢,赵维就看见不远处的地上摆着两个铜盘,盘面上有一圈圈螺旋形的沟槽,从铜盘的边缘一直到中心,足足有十好几圈。两个铜盘是一模一样的大小和沟槽,看来是个什么特制的工具。
“这就是测试火药的工具了吧?”赵维问。
“是,这个叫药盘,火药品质的好坏,主要看它燃烧的速度,同样粗细和密实程度的药条,谁烧得快谁就更好,这药盘就是拿来测试火药燃烧速度的。”秦九韶解释说,“你看,把调配好的两种火药铺到同等规格的药盘上,小心地刮去表面多余的药粉,只留下火道里的药粉,然后压实,形成一圈圈连贯的、粗细相同、密实度也一致的药条,然后同时从火道的起点点燃,两个药盘火道里的火药,谁先烧完谁就好。”
不一会儿,军器监的工人就将两个药盘的火道全部压实了,秦九韶挥了挥手说:“好,开始点火,旁边的人站开些!殿下,注意,好戏来了!!”
只见两个工人拿起两根一端烧红的铁签子走过去,同时在火道的起点点燃了火药。顿时两个药盘都发出“嗤嗤”的声音,这表示火药已经开始燃烧了,右边那个药盘上的火药发出明亮的火光,火球沿着火道急速地旋转,向中心靠拢,白烟冲天而起。
但是更令人震惊的是左边那个药盘,刚开始时的火球与右边火盘基本一样的大小,但是一眨眼的时间,那火球突然开始膨胀,发出暴风一样的“呼呼”声,巨大的火球根本不沿着螺旋状沟槽运动,而是直接跨过了沟槽之间的阻挡,外层火道引燃了内层火道的火药,整个药盘几乎同时燃烧起来,左边药盘的火药还没烧完第二圈,右边药盘的火药就已经全部烧完了,整个过程还伴随着不断的爆鸣声,而且明显可以看到这个药盘已经有些泛红光了!
待到两个药盘都燃尽了、冷下来了,几个工人取来铁钳,合力将两个药盘搬到两块白布上翻过来不断敲打,随后又拿毛刷仔细地清理着火道,火药残渣全部掉在了白布上。秦九韶带着赵维走过来,指着两块白布说:“殿下请看,这新火药不仅火力猛烈,就连燃烧之后的残渣都少很多,这要是用在火炮上,能节省不少清理炮膛的时间。”赵维只剩下不断点头,内心一阵窃喜。
“那这么说,如果我们的火炮换用这种新式火药,其射程和杀伤力岂不是大大增加?”赵维高兴地问道。
秦九韶却说:“那不一定,新火药的威力大增固然不假,可是现有的火炮能否承受这种火药的威力而不炸膛,还有待尝试。如果以旧式火药的药量填装新火药,那肯定是会炸膛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减少装药量,我们却又不知道具体该减多少,减少装药之后炮弹是否还有原来的威力,这些都不确定。”
被泼了一头冷水的赵维,内心却也有些失望,更好的火药有了,却没有相应的火炮,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尴尬,他也知道军器监现在忙着将以前林复在任时造出来的火炮召回重造,上上下下一片忙碌,能够抽出人手专门配置这几斤新式火药已经是看在自己太子的面子上了,重新设计火炮的工作量太大,得等一段时间了。
“也罢,有了新火药,总比没有的强,小王也知道军器监的诸位僚属近日来很是辛苦,待得这阵子忙过之后,小王定向工部为诸位请功,届时还请大家再接再厉,造出新式的火炮,强化我大宋的军备。”
“殿下言重了,那些劣质的火炮本就是从我们手里出去的,召回重造当是我等分内之事,绝不敢以此邀功。”那个叫风扬的工头说道,“承蒙殿下看得起我等,将新造火炮的重任交托,我等必不负官家之期望。”
赵维这才知道,这个风扬原本就是军器监里负责铸造火炮的工匠,如今秦九韶为大匠,第一个就提拔了做事一丝不苟的风扬为工头,专门负责次品火炮的改造和检查。知道这些之后,赵维觉得,这军器监还真是有不少的人才,他的科技树枝繁叶茂的日子可堪期待。
这一次的试药之后,为了将新式火药与旧火药区分开来,赵维提议,就把这种火药称之为“甲式黑药”,简称“甲药”。众人一听这个名字直摇头,甲药?假药!这兆头不好啊,假药,那能炸得响吗?秦九韶再三建议换个名字,赵维却坚持己见:“假药怎么了?名字而已,要是敌人因为甲药的名字就小看了它,那可不正好吃个痛彻心扉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