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江山纵横 > 2-23 蒙古式疯狂

2-23 蒙古式疯狂

其实并非赵维心机深重,将这烫手的山芋丢给李曾伯是他脑海里临时闪现的。从一开始决定留在襄阳,他只是出于一腔热血,单纯地希望襄阳不要落入蒙古人之手。等到杨镇他们离开之后,赵维冷静下来,终究还是觉得忽必烈此时攻打襄阳实在令人费解,在没有解决成都和夔州的情况下,夺取襄阳对蒙古来说没有太大用处,反而会因为直面荆北路水军的舰炮火力,投入大量兵力守住襄阳。

只不过,蒙古地跨欧亚,土地广阔,人口也多,那么短时间内能够动员的兵员人数也就多。20万大军,对于大宋来说足以担当一个作战方向的全部主力,而对蒙古来说,可能也就是一支佯动的牵制兵力。

想到这一点,再加上蒙古军4天之内连续11次攻城,均被大胜关守军击退,赵维推断,只要朝廷不放弃,襄阳定然不会落入敌手。可是在核查到厢军人数的时候,赵维就很不爽了,真是一个王朝末代,到处都是腐败,吃空饷的风气竟然如此严重!看来,要实现大宋的再一次中兴,就必须从根子上进行一次大变革。

开封朝末些的时候,王安石曾经在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尝试过一次变法,但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庞大,朝廷上下官吏腐败情况严重,新法出了开封,就变样走调,最后完全失败。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前后经过,赵葵没有教过他,黄尧倒是对当年新法为大宋带来的财税收益称赞有加,赵维自己去皇宫文库里翻阅了很多王安石变法前后的记录,在脑子里对变法失败的原因有所总结,其一,变法之时,大宋土地兼并严重,变法的内容会对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和官员带来巨大的利益损失,所以他们联合起来,力量太强,王安石空有皇帝做靠山,撼不动满朝的保守派,推行新法的阻力太大;其二,全国上下,吏治腐败、积弊丛生、贪墨成风,朝廷的政令难以惠及平民百姓,任由中下层官员盘剥百姓、欺上瞒下。

这两大缺陷,是造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赵维如今需要仿效王安石,通过变法来挽救大宋,就必须要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个问题,赵维比王安石要好得多,他是太子,本身力量就很强,经过这一场大战之后,他有把握掌控整个荆湖北路的军队,由此一步步,再掌握成都府路、两淮和江南的军队,放眼大宋,绝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能和他掰手腕,第二个问题,变法之前,必须整饬吏治,否则政令不通,衙门办事效率低下,难以获得民心的支持,所以赵维决定就拿荆湖北路的厢军吃空饷这事开刀,借着强敌压境,乱世用重典的原则,狠杀一批腐败分子,看谁还敢在他面前贪污、渎职。

“殿下,孙知府现已被下到狱中,是否进行审讯?”襄阳府通判梁巍问。

赵维想了想:“不必了吧,知府虚报军队人数,贪污厢军军饷,已然是铁证如山,可以直接宣判,没必要审了。”

“是!”梁巍正准备下去,赵维突然又说道:“且慢!梁通判,还是准备一下,分别提审知府和团练使。”

“那要他们交代些什么?”

“从知府和团练使的家里抄出多少细软?”赵维问。

“知府家中所得合计约31万贯,团练使的家里所得合计20万贯。”

赵维想了想:“那么总共是51万贯,可是根据孙知府这几年上报的厢军人数,账目上核算下来应该有122万贯被贪墨,中间的缺口共71万,这知府才上任5年,家里一妻三妾,仆役不过10人,一年能花得了多少?其它的钱去哪儿了?”

“这……可能知府的家中花费比较大吧。”梁巍突然意识到自己话说得不对,“殿下,这知府的府邸是屯驻军会合襄阳府衙役去抄的,卑职可没有半分染指。”

“我没说你,通判不必如此紧张。”赵维微笑着说,“我那东宫一年的用度也才10万贯,包括总共45名黄门和宫女、37名侍卫。这襄阳知府得奢侈到何等地步,方可追平我那东宫?”

“殿下的意思是……”

“几十万贯的缺口,肯定是贿赂上官了,那么哪些官员他送了多少钱,这就得有个具体数目了,明白吗?”

梁巍面露难色:“这……”

“通判有何问题?”

“殿下,卑职虽然不晓其中内情,但此事还请殿下三思而行……”

赵维的脸上滑过一丝轻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牵涉太广对吧?放心,你只管审,审出个结果来交给我,其它的事与你无关,本宫不是拎不清的人。”

太子的话都说到这份上,梁巍也没什么理由推脱了,答了一声“是”就准备退下,赵维又问道:“梁兄在襄阳府通判任上几年了?”

“啊,6年了!”

“6年,那可是很长了!通判有想过坐上知府的位子吗?”

“啊?!”

“如今襄阳知府已下狱,可是襄阳府的政务不能没人处理,你身为襄阳府通判,即日起暂代知府之职,如果干得好,本宫定向吏部举荐通判升任知府一职。”赵维想着,这通判是知府的副手,对一州的政务也是非常了解的,由他来主持襄阳府的政事再合适不过,而且这梁通判也很有能耐,相信他能把知府的工作做好。

“殿下既然如此信任在下,巍定不负襄阳百姓之重托。”梁巍的内心对太子已是万分感激,他在通判的任上已经待了6年有余,却一直不得升迁。赵维的举手之劳,给了他一个机会,也培植了自己的羽翼。

大胜关方向,蒙古军已经连续猛攻了好几天,忽必烈从大同府过来的时候又带了40多门大炮,为了使自己的火炮能够在大胜关五公斤炮的射程外开火,忽必烈命令汉军炮手们增加了每次发射的装药量,他们的火炮设计的装药量大约是4.5公斤,打到后面都是一次装填7公斤火药!

不得不说,忽必烈这种无视汉军炮手安全的做法,给大胜关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增加装药量,使得蒙古人的大炮总算达到了可以压制五公斤炮的地步,蒙古军在炮阵地前方放置三四层拒马,并且将其钉在地面上,基本上就可以拦住五公斤炮发射的链弹了,而霰弹的射程,还不到蒙古人火炮的一半。

面对几十门大炮持续不断地射击,步兵又推着前面加了铁板的冲车和云梯接近城墙,哪怕速度慢些,也不怕城楼上的炮弹,所以,大宋的士兵必须顶着蒙古人的炮弹坚守在城墙上,没有人退缩,也不敢有半点退缩,因为数十米外,就是等着登城的蒙古军,他们就等着城墙上的宋军扛不住炮火的打击,退下城墙。

这样的仗,简直令人绝望,即使是屯驻军,士气也是一天比一天低落。九月初三的午后,大胜关的右炮位,因为蒙古军攻势猛烈,发炮速度比平时快了不少,结果连续打了一个多时辰,炮管过热,加上炮手匆忙之间,火药加得多了,发生了炸膛事故,7个炮手被炸得面目全非!整个炮位几乎塌了一半,炮架都开裂了,完全没有修复的可能,襄阳军的士气再次承受了巨大的打击。

为了鼓舞士气,郭骥亲自登上大胜关的城墙,与军士们一同冒着敌军的炮火杀敌,同时急令襄阳城里的赵维,立刻向大胜关补充3万厢军。

每天都是成百上千的伤兵从前线被送下来,还有每天都增加人数的阵亡士兵名单,赵维即使不在大胜关,也能想象那里的战事激烈到了什么地步,短短几天的时间,荆北路8万屯驻军,就已经战斗减员近3万!

赵维刚刚在探事司荆北路干办的协助下完成了对襄阳知府的审讯,得到了他为官以来所有明确的行贿受贿记录,还没来得及歇口气,郭骥求援的军令就到了,前来传令的是他的副将朱奎。

接了军令,赵维吃惊不已,这才几天就要3万增援,大胜关形势之危急可想而知。

“朱副将,大胜关如今情势如何?”其实赵维不用问,只看朱奎那满脸的污垢和缺了右肩的步人甲就知道情况好不了。

朱奎叹了口气说:“殿下,末将实不相瞒,大胜关如今全靠将士们的一口气顶着,蒙古人的火炮又厉害了,现在都是在我军火炮的射程外开火轰击城墙,我军的火炮鞭长莫及,如今,大胜关的城墙已经被打出了好几个缺口,郭将军也受伤了……”

“什么?!”赵维吃惊不小,“郭叔受伤了?伤哪儿了?严重吗?”

“蒙古人的炮弹炸塌了城楼,一根房梁砸下来,把将军砸伤了,头和手臂都有受伤,不过还好,头上的伤不严重,只是将军的左臂骨折和脱臼了。”

“难道蒙古人又有新火炮了吗?居然能比五公斤炮打得更远。”

“我想应该还是原来的炮,只不过蒙古人加大了火药量。”

“他们的火炮我见过,标准装药量4.5公斤确实没达到最高水平,可是装药量加大到射程超越五公斤炮的地步,那蒙古人的每一炮都承受着炸膛的风险!”

“殿下猜测得不错,这几天蒙古人确实已经有两门火炮炸膛,但是他们丝毫没有减小装药量的意思!”

“疯了!疯了!忽必烈简直疯了!”赵维有气没处发,却对这忽必烈无可奈何,他让手下士兵冒死,赵维可不敢这么干,这根本就是漠视生命,毫无人性!也罢,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蒙古人才会如此疯狂了,或许正是凭着这样的疯狂,铁木真才能够横扫欧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