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兰陵的噩梦
刚穿越而来的时候,陈南对兰陵的认知多是从玉竹,毛球等人的口中而来。
在这些人口中,兰陵是完美的。
陈南来自现代社会,自然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
在毛球和玉竹等人心中,兰陵之所以完美,是因为兰陵是他们的主君,是他们的偶像,就不可避免存在认知偏差。
后来随着逐步的接触,陈南通过自己的观察,再加上对娘子军状况的深入了解。
他发现了兰陵最大的缺点。
兰陵重情,却不会处理感情。
她很重视与太子和秦王的兄妹感情。
这种感情甚至深厚到,让兰陵坐视两人逐步蚕食娘子军,而无动于衷的地步。
与其说无动于衷,不说兰陵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奇女子,其智慧和心性,就是绝大多数所谓的才俊都无法与之相比。
可她偏偏在感情之事上优柔寡断,无所适从。
当年被尚是周国公的父亲逼着,嫁给大她十岁的柴同时,她虽不愿,却扛不住父亲哀求,无奈同意。
父亲在兰陵起义,刚拜完堂的丈夫为求活路,撇下她就跑。
事后柴同赔礼道歉,父亲一旁劝说,她虽然满腔怒火,终究还是心软,没能坚持跟柴同和离。
只是自那以后再未跟柴同说过半句话,跟柴家也从不往来。
如今,大周立国已有五年,国势渐稳,太子和秦王夺嫡之势愈演愈劣,同时将目光盯上娘子军,欲谋夺之。
兰陵再次陷入无助,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只得束手旁观。
陈南思虑了很久,寻找帮助兰陵,帮助娘子军的办法,所以才有了绵山下那句惊世骇俗的话。
陈南前世纵横商场,各种阴诡手段都见过,甚至很多都用过。
但在绵山脚下说的那句话,目的并没有兰陵想的那么黑暗。
陈南不否认有离间皇上和太子秦王父子感情的意图,但这并不是主要目的,引得皇上警醒,引起兰陵警醒才是。
太子和秦王夺嫡,如果兰陵真的坐视不管,待二人白刃相见时,其恶果绝对是兰陵承受不起的。
这恶果,别人不知道,陈南却很清楚。因为在另一个时空,有过类似的情形。
一场玄武门之变,同是秦王称号的李世民杀兄弑弟,囚禁父亲,更是将建成、元吉后人屠戮殆尽。
这样的结果,不可为不惨。
若是大周将来也发生这样的事,兰陵能面对吗?
她绝对承受不住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袖手旁观,而是主动参与,最起码要成为能够左右局势,及时遏制恶果的定海神针。
陈南等了三天,期待兰陵能够自己醒悟,可惜这世上真的没有完人。
即便有他振聋发聩的那句话,也没能让兰陵醒悟,没等来兰陵的道歉和感谢。
陈南倒也没有气馁,只是稍稍有些失望。对这个结果,他也是早有预料的,自然有后手。
一篇改换背景的大周版玄武门之变,洋洋洒洒五万字,用的是白话文,所以描写十分详细,十分逼真。
血淋淋的文字,呈现出一片惨烈的战场。
兰陵读完,眼前仿佛浮现二弟赵成乾一箭射杀四弟元吉,又一刀剁下大哥成道脑袋的画面。
她霎时间脸色苍白如纸,心脏都停止了跳动。
简雀发现了自家殿下的异常,吓得脸色一变,急忙晃动兰陵公主的肩膀,焦急喊道:“殿下,您这是怎么了?别吓唬奴婢。”
兰陵听到简雀的呼唤声,心脏再次恢复跳动,眼前重新了有了颜色。
她额头渗出冷汗,眼眸里充满惊惧,握着文稿的手微微颤抖。
另一只手突然抓住玉竹的胳膊,十分用力,玉竹感觉到了疼痛,但却强忍着,因为她感受到了自家殿下似乎在恐惧着什么。
“殿下,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不会的,不会的!成乾不会这么做的!”兰陵没有回答,只是嘴里轻声呢喃着。
又过了会儿,兰陵的情绪才逐渐稳定下来,紧抓着玉竹的手也送开了。
她深呼吸一口气,将文稿放下,拿起放在旁边的奏文。
陈南让毛球带来的是一封奏文,大周版玄武门之变的文稿附在其后。
奏文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是陈南声称写了一个话本,请公主殿下赏阅。
然后让兰陵看了话本再看后半部分,现在兰陵看完了话本,迫不及待想看看,陈南在后半部分写的什么。
“殿下,陈南本是山野之人,幸得殿下简拔,得以出仕幕府,此乃知遇之恩。
大将军知我卷入夺嫡漩涡,若出娘子军必死无疑,多番刁难,实则是想把我留在身边保护,此乃庇护之恩。
何公将陈南引为知己,临行之前掏心掏肺,将殿下和娘子军托付之,陈南受诺,此为朋友之义。
有此二恩一义,陈南常宿不能寐,思虑娘子军之未来,思虑朝堂夺嫡之形势。
绵山之下,我发惊世骇俗之语,意不在离间天家父子感情,而是欲引起陛下之警惕,欲唤醒殿下之决心。
殿下,恕臣直言,大周立国尚五载,虽国势渐稳,然此刻朝堂之君是造反起家之君,朝堂之臣是造反起家之臣,人心尚未安定,欲投机搅弄风云之人尚有。
殿下焉知宣武门之变不会发生?”
兰陵脸色变幻,陈南的话虽然直接,但很有道理。
此刻,不论是太子麾下,还是秦王的部属都是经历过起事反乾的,可谓个个都是反贼出身。
这样的人,杀性向来大。
“大周立国,朝堂之上掌权者全是陛下心腹,此为既得利益者;
东宫属官,为储君班底,只待陛下仙逝,太子继位,也能成当权者;
然而反乾立国的战斗中,还有一批人曾立下天大功劳,那就是秦王麾下,天策上将府的属官们。
他们现在不是当权者,将来若太子继位,亦不能成为当权者,岂能甘心?
所以,太子和秦王之争,必不可免!即便秦王和太子不想争,其麾下属官也会推着他们争。”
兰陵是聪慧之人,太子和秦王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早就敏锐的觉察到,但从未像此刻般清晰。
陈南从利益出发,将太子和秦王,甚至和皇帝的矛盾关系剖开,摆在了兰陵的面前,使她有醍醐灌顶之感。
“殿下,此矛盾既然不可调和,为避免发生不忍言之事,为避免将来您后悔莫及,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