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横行天下之陈武大帝 > 第290章 登门赔罪

第290章 登门赔罪

南边的战事目前还和陈浮生的关系不大,他只是一员武将,而且官职说低不低,说高也不高,这些国家战略的事暂时轮不到他操心。

当然天武军的日常事务他还是要管的,不过他已经是左厢的最高长官,上面就是侍卫司直接管着他们,而侍卫司的诸将大多是各行其是,主要管他们的是枢密院,更准确地说是皇帝。

一般是皇帝下圣旨,让枢密院统筹谋划,然后建立方案,并且形成一条条的军令,那些军令在得到皇帝认可之后就下发到侍卫司,侍卫司的众将就聚起来一起听候军令,然后各自行事。

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众将就是各自管理好自己的队伍就行,然后例行参加会议,有时还参加朝会。

陈浮生现在的任务就是练兵,他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自己的老班底甚至只有总人数的十分之一,所以他手里的这支队伍要是不好好训练,就很难形成战斗力。

不过这也有好处,由于新兵太多,陈浮生干脆从自家的老班底里面挑选有些能力的人担任伍长或者什长,让老兵来管理新兵。

这样一来可以很有效的管理自己的队伍,毕竟自己的老班底是绝对会听从自己的军令的,整个队伍的忠诚程度比较可靠,二来是老兵有丰富的战斗经验,遇到紧急情况不会那么慌张,而底层士兵在遇到危急时刻就是靠他们的伍长和什长来指挥。

伍长和什长不害怕,那些底层士兵也不会害怕。

陈浮生依然记得那个带他杀出重围,救了他一命但自己却伤重而亡的张都头。张都头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却算的上一个优秀的都头。他在危急时刻还知道护着和他压根就不熟的陈浮生,只是因为陈浮生是自己人。

陈浮生希望自己手下的都头都能和张都头一样,临危不惧,重情重义。

不过把自己的老班底都分散开来,让他们担任底层军官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提拔自己人,现在天武军左厢由自己做主,不提拔自己人,难道还容许别人把人马安插进来?

他也要让忠于自己的人有盼头!

对于他大肆提拔亲信的行为,枢密院肯定是会知道的,不过陈浮生认为他们大概是不会管的。毕竟自己的职位还不高并不扎眼,而且禁军的别的武将也是这么干的,不然兵部景尚书怎么会亲信遍布禁军,在朝野上人人敬重?

不过练兵的事陈浮生并没有事事亲力亲为,他只负责日常露个脸,还有就是统筹分配一下,具体的事都交给了吴审正等人去办,吴审正负责骑兵,武大负责步兵,这两人都是陈浮生的心腹,行伍之事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不断的集体训练,提高大家的配合能力和体能。

至于单兵搏斗,陈浮生反而认为是最次要的,因为在战场上只要一方军阵被冲乱了,就基本可以宣告失败,那时候就算是士兵们再勇猛,也不可能打得过集群的步骑,除非人人都是吕布或者李元霸这样万夫不当的人物。

而且单兵搏斗的能力也不是仅仅靠训练来提升的,还需要士兵们自己勤学苦练,再加上有天赋才行,猛将都不是勤学苦练来的。就比如武大,陈浮生觉得自己就算是再练个二十年也不是他的对手。

武大这样的武将有普通人练不出来的力量和敏捷性,这是硬性的身体条件都是天生的,强求不得。

陈浮生每日到军营办完公事之后,要么就是回家读读书,练一练箭,要么就是出去和同僚们应酬一下,在官场上混免不得相互走动。

今天他就准备去应酬一下。

主要是前些日子在赵府遇到了赵家姐妹,那赵三妹非说陈浮生对他们很是失礼,让他当场承诺事后要登门赔罪的。

对一个小姑娘自然是可以说话不算数的,不过陈浮生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去一下比较好,不关乎自己的面子,而是因为赵家是皇亲国戚。

赵佗在世的时候赵家自然是很昌盛的,赵佗虽然不管事,可是他有枢密使的官位在那里,朝中没人敢小看赵家。

但是赵佗死后,赵家就基本没人了,赵铭四十多岁还是一个礼部小官,加上他是个老好人,遇事很怯懦,所以大家都不觉得他还有飞黄腾达的日子。

正所谓欺老不欺少,四十多岁了还没有多少出息,往后也没有多大的盼头。并且赵佗忠义伯的爵位皇帝似乎也没有要让赵铭承袭的意思,赵佗的丧礼上皇帝压根提都没提,丧事办完了也依然一点动静都没有。

最主要的是赵铭没有儿子,就只有三个女儿,女人是不能入朝为官的,因此赵家后继无人,很多人都不再看好赵家。

原本整日满是宾客门庭如市的赵家,在赵佗死后很快就冷清了下来,再也没有多少人登门了,就算是有人上门拉关系,那也尽是些小人物。

不过陈浮生的想法却不一样,他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赵家再不济也是皇亲。而且拜神不能都拜那些香火好的,首先香火好的不一定是真神,就算是真神,那么多香客在求保佑,真神也忙不过来。

所以拜那些香火不好的神灵反而能显示出自己的诚意,万一运气好遇到了真神,那简直是一本万利,只有自己一个人拜了,神灵肯定会记得香火情!

在加上陈浮生现在位置不高,所以那些门庭热闹的人家他是排不上号的,赵家不热闹了,他正好上门。

他的想法就是借着赔罪的借口和赵铭认识一下,陈浮生在京城认识的权贵太少,而且有很多是自己认识人家,但是人家却不认识自己。

陈浮生觉得想要在京城混得开,还是要让那些身份地位高的人认识自己,不然有好事他们也想不起来自己。

陈浮生寻思了一段时间,就先派杜仲和郭二去赵家送上了拜帖,说是自己仰慕赵铭已久,想要拜访赵铭,并没有提赔罪的事,又顺便拜帖中问一下赵铭何时有时间,自己好按时登门。

陈浮生原本想着赵铭可能会斟酌一下,或者摆一下谱。但是不料赵铭很是痛快的答应了,甚至还让杜仲带回了一封邀请信,表示两日后自己休沐,在家里恭候陈浮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