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去南宋相个亲 > 一七回上 被围开封金国危急 险胜宿敌蒙古庆幸

一七回上 被围开封金国危急 险胜宿敌蒙古庆幸

岐国公主方才听见金国开封被围,自己的哥哥完颜守绪也陷在城中,早已是心乱如麻,哪还有心去考虑这几个小兵是死是活呢?

因此她压根就没有回答柴安风的问题,摆摆手,忧心忡忡地问道:“没想到蒙古大军行动居然迅速成这般模样,这可如何是好?”

被岐国公主这么一说,柴安风也不免有些担忧。

柴安风背地里的计划是十分清晰且明确的。说一千、道一万,很简单的一条,那就是要把蒙古灭金这件事情给彻底搅黄了,只有金国不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战略上的平衡,其余的势力包括大宋和他自己在内,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好处。而这时金国皇帝完颜手续的死活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这个道理也很简单——皇帝都死了,那一个国家也就名存实亡了。

因此柴安风也道:“是啊,总要拿个办法出来,不能坐以待毙啊!”

但是能拿怎样的办法出来,柴安风却并没有稳妥的方案,只能求助于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最擅长的便是化繁为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柴兄不是本来就打算去开封吗?那正好,金国皇帝也在开封城内,那我们接着去就是了,无非就是开封城被围住,多了一点风险罢了,又有什么打紧?”

那就多了“一点”风险吗?

开封,那是蒙古此次伐金最主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连成吉思汗的儿子托雷都是可以放弃和利用的,那蒙古必然是全军出动,并且几乎可以断言蒙古大汗窝阔台也必然在开封城下。那就不是“风险多了一点”就可以形容的——搞不好柴安风的那小命,就得交代在这件事情上。

这时耶律楚材又给,柴安风吃了定心丸:“柴兄

放心好了,现在窝阔台还还要收拾人心。柴兄名义上是宋国的臣子,窝阔台也不敢骤然就和大宋撕破脸皮,是不会为难柴兄的。”

都走到这一步了,柴安风也只能选择继续相信耶律楚材的判断。

于是在无奈的叹息中,柴安风只得命令队伍继续前进,向开封进发。

那金兵并没有危言耸听,蒙古的攻势的确是异常迅速,越接近开封就越是感到了蒙古人的军事压力。一路上,金国溃散的军队越来越多,多到柴安风已经没办法一一关照的地步了。

无奈之下,柴安风只能选择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凡是禁军中原本是汉人的签军,全都由柴安风发给路费,送到襄樊孟珙那边,由他统一安排安置;而属于金国老女真人的,柴安风就管不了那么许多了,由岐国公主统一安排。

岐国公主现在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根本没有功夫去安置这些残兵败卒。幸好他这次带来的出使宋国的师团里,还有一些文官谋士,这些人多少还有处理一些军政事务的能力。只可惜,岐国公主现在手里的资源十分有限,想要妥善安顿这些兵将根本就做不到,只能勉强只能给他们指明通路,让他们去山东郭虾蟆或者陕甘完颜陈和尚那边,先谋条生路再说。

至于他们怎么去?是否能到?能怎样赶到?那就不是现在的岐国公主能够顾及得到的了。

如此这般,匆忙赶到开封附近时,距离柴安风离开樊城已过了五天的时间。

这个行动速度不能说缓慢,但比起蒙古军队的行动来说,还是要迟缓了不少。待接近开封城时,已基本见不到金国的军队了,往来的人马均是蒙古军队。他们瞧见这么一只外国的队伍,突然出现在开封城

外,不免有些警惕总是要上来盘问两句。

这时候,就由耶律楚材出面解释,基本能让柴安风的队伍做到一路畅通无阻。

不过随着越来越靠近开封,这样的盘问的密度是越来越高,盘问得也是越来越细。可见之前那个金兵并没有说错,开封金国的外围城防果然已经被蒙古扫平了,就只剩下开了一座孤城,让人绝望地坚守而已。

越是这样的情况,岐国公主就越是着急。

可这位娇滴滴的公主,既不是插着翅膀的雷震子,可以直接飞进城去;也不是能够遁地而行的土行孙,能够钻进城去;更不是挥舞着金箍棒的孙悟空,从城外直接打出去打进去……唯有试着能不能想办法混到混进城去而已。

只可惜他身边的使团中的那些文人,并不懂得多少计谋,想要毫发无损的进入开封,那就跟做梦差不多……

不过柴安风是坚决反对岐国公主进城的。

要知道,现在开封城已成了一片死地、一局死棋,就算蒙古人无力攻打开封坚固城墙,但只要他们抱定了层层围困的计划,那不出十天半个月,开封城中的粮食就会被吃干净,城防也就崩溃了。这个时候,岐国公主跑到城里面去做什么呢?无非就是多增加了几张吃饭的嘴而已,对状况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柴安风不能说岐国公主这是纯属在添乱,毕竟他自己也想保住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的性命,这样才能达成蒙古伐金未尽全功、金抗蒙古劳而无功的结果。

不过柴安风原本的计划,还未开始详细设想,就已经落空了。

原本,他是准备趁着外面的局势一塌糊涂的时候,乘乱来他一个浑水摸鱼,把金国皇帝颜守绪从开封城里就走。可现在想想,这个设想

未免也太天真了——就像蒙古人现在这样,把开封围成了个大铁桶,想要不通过蒙古人就救出中国皇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想来也只有试着同蒙古人接触一下,看看有没有金蝉脱壳的机会。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是成吉思汗的儿子了。托雷、察合台、窝阔台都不一样,接触谁不接触谁,那可是大有区别的。

权衡了一下,柴安风和耶律楚材并没有选择直接接触位高权重的蒙古大汗窝阔台,而是继续把宝压在了托雷身上,毕竟他们之前有过一段密谋,多少算是给交流打上了一个底。

见托雷倒并不是很难。

他的军队受命负责扫平开封外围军队,又负责追击金国溃兵,本来就驻扎在蒙古大营的最外侧,方便外界同起接触。至于这是不是也是,窝阔台的特意安排,那就不得所知了。

总之,这是给柴安风创造了轻松会见拖雷的机会。

柴安风的出现托雷并没有觉得意外,相反,拖雷正盼着他们的到来,毕竟他也感受到了自己这个大汗哥哥的态度变化。

只听拖雷开门见山道:“柴大官人、耶律先生,我们长话短说,这里虽然是我的军营,这里的人也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熟人亲信。但是这年头人心隔肚皮,谁也说不清,我们还是长话短说。”

这一点耶律楚材心中有数,柴安风也心中有数,便也迅速聊起了正题:“没想到蒙古大军进展这样迅速,这才多长时间,就已经把金国都城开封给围死了。了不起!”

这场战役里,托雷立下了大功,他好不掩饰自己的自豪和骄傲,介绍道:“原本金军还要负隅顽抗,大汗几次亲率大军冲击,都未能奏效。但我率轻骑兵袭击金军后背,而金

军的全部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前方,被我打了个措手不及。如此腹背受敌,金军这才支持不住了,鸣金退入开封城内。我军一阵掩杀,将金军杀伤大半,现在开封城里的,不过是其十之五六而已。”

拖雷不过几句轻描淡写,战场上那种瞬息即变的情形,便已是跃然纸上了——

蒙古此战是孤注一掷、金国也是背水一战,双方都压上了全部的筹码,打了一个你死我活、不可开交,战局也是一时陷入焦灼。最后还是拖雷及时杀到,捅破了金军的后背,这才一举奠定胜利,否则,金、蒙两国这场恶战,说不定也没有那么容易就结束了,金国或许也未必就一定会失败。

拖雷缓了口气,下意识的望了望四周,方又低声说道:“其实,我听了耶律先生的话,并没有下死手攻打金军。否则我兵锋直指金军核心,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先不必说,至少金国元帅完颜合达当时就应该死在我的手下……”

这对于柴安风和岐国公主来说,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情报,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至少说明金国皇帝完颜守绪还活着,而且已经平安地推入开封城中。

岐国公主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原来柴安风之前同蒙古王子托雷密谋的,乃是这样一个约定,一个救皇帝哥哥命的约定——也就是说,实际上正是因为柴安风之前布局,哥哥完颜守绪才能够活到现在。

这就不能不让金岐国公主感恩戴德了,当即就说了一大段感谢的话,就差跪下来给柴安风磕头了。

说了一阵,岐国公主话锋一转,哀求道:“柴大官人,你就再跟拖雷王子说说好话,求他把我哥哥放出来吧!我完颜家一定对柴大官人,还有拖雷王子千恩万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