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去南宋相个亲 > 一八回下 蒙古王子起争执 宋国使者谋招降

一八回下 蒙古王子起争执 宋国使者谋招降

以岐国公主对他这位“皇帝哥哥”的了解,应该是很难的,但是通过柴安风的努力,至少获得了进城同完颜守绪见面和商谈的机会,已经足够让尚在城外的岐国公主感谢了。

于是岐国公主,欠身道谢:“多谢柴大官人成全。那事不宜迟,我们这就进城去见皇帝哥哥吧!”说着,公主脸上便挤出了有些勉强的笑容。

岐国公主本就是个绝色女子,甚至有天下第一美女之称,她这满怀心思、意味深长的一笑,更是笑得动人心魄,让柴安风见了不由得有些醉了,心想:就这么个绝色女子,如此这般香消玉殒了,岂不是天下第一大憾事?

于是柴安风一咬牙:“公主,开封你还是别去了吧!就请待在城外,静听我的好消息便可。”

这样的要求,岐国公主又怎么可能答应呢?

甚至她压根就没想到柴安风会提出这样奇怪的请求,只是一个劲的摇头:“那怎么行?那怎么行?哥哥在城内苦战,怎么好留在城外享福?”

柴安风听的都快哭出来了,这是一回的事吗?你在城外也有你的价值,你这人活着本身,就是对金国皇室完颜家最大的贡献了。况且你进城去了又有什么用?完颜合达、完颜守绪,现在守城的兵力尚且不足、粮草也一天比一天少。你进去了开封,是不是还要分兵出来保护你的安全?是不是还要匀出食品来供你吃喝?这不纯粹就是添乱吗?

这样的狠话柴安风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只说道:“公主不必担心,贵国皇帝、你的哥哥那里,我是会好言相劝的。”

然而岐国公主还是没有松口:“哥哥的脾气我最清楚了,只有我去劝才或许能说服他。别人去劝,不过适得其反而已……”

这还真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没有这么倔强的哥哥,也不会有那么倔强的妹妹了……

柴安风又劝了几句,可岐国公主就是不听劝,一来二去的,宝贵时间都耽搁去了许久。

还是耶律楚材见为这种事情就这样僵持下去,实在不是个事,只叹了口气说道:“算了,柴兄就带公主一起去吧!她既有意共赴国难,又怎么好堕了人家的心气?”

无奈之下,柴安风也就只好带着岐国公主一道,率领五百亲兵护卫,往开封行进而去。

从蒙古大营到开封城下,这一段路并不长,柴安风走的也是十分轻松顺利,却是让众人充分感受到了什么叫“白骨

露于野”,什么叫“铠甲生虮虱”……

只见地上满是厮杀的痕迹,兵器、铠甲、旗帜散落了一地,更有无数将士的尸骸无人收敛,任凭其在自然之中腐烂毁灭,被野狗、鹰隼吞噬,乃至被苍蝇、蛆虫啃食。这些尸骸,有些穿着金军的服装,有些披着蒙军的皮甲,还有些穿着老百姓的衣服,显示着他们生前的身份。但现在,无论是怎样的身份都已经无所谓了,就只留下暴露在荒原之上的一堆死肉和白骨……

柴安风有些看不下去,低声骂道:“这是管杀不管埋啊!怎么着也得把战场打扫一下,把尸体安葬一下吧?怎么弄得比强盗还不如?”

这里也是有原因的。

只因这里是,蒙古人占领的地盘,而又在开封城上弓箭的射程之内,让双方在此处活动的全都没有足够安全感,因此才让许多的士兵、百姓的尸体无人收敛,就任凭其在荒野之中慢慢腐烂,并被野兽吞食。而要明白的是,这些所谓的“荒野”,只在数日之前还是大金国最繁华的所在。然而经受了战火的蹂躏,却已经成了一片人间地狱。

柴安风这等生在红旗下、泡在蜜罐里长大的人,即便已经经历了不少的生死搏杀,却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场面,见了这许多蚀骨遗骸,虽然也想替他们收敛起来,让他们入土为安,却是力有不逮,只能垂头丧气感慨着自己的无奈。

而岐国公主则是更加伤心——这些曝尸荒野的人,无论是金人还是汉人,那可都是金国的子民啊!说得功利一些,那都是为他们大金朝廷守护边疆、贡献税赋、承担劳役、种植粮食的最好的百姓。可现在,他们却现在就已成了一堆无人收拾的碎尸烂肉,这怎能不让人心中大恸?

蒙古人作战打仗最是野蛮残忍,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有些名气的。

这也是柴安风极力阻止蒙古吞并金国兵,防止他们南下侵略大宋的主要原因。但是两军交锋,做的都是你死我活的勾当,再文明人能文明到哪儿去呢?难道金国、宋国就一定比蒙古人仁慈吗?当年屠杀蒙古人的事情,金国人也没少做!

冤冤相报何时了,或许只有尽早结束战争,才是唯一的解除百姓痛苦的办法。

但战争往往是政治的延续,有时候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战争的代价才是最小的。如果有些事情真的到了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时候,柴安风扪心自问也会

毫不犹豫地发动战争。

但是,柴安风自己心里是有底线的,那就是战争必须以最激烈、最迅速、最精确的方式进行和结束,这样才能将战争的规模,限定在最少的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交战各方的损失最小化。

至于这是不是只是一厢情愿的妄想,还是可以实现的目标,那答案归根结底还是那句大实话,也只能是这句大实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打一打,哪能知道谁胜谁负?哪能知道是真是假呢?

无论如何,金国和蒙古的战争已然开始了,并且已到了不打个你死我我无法分出胜负的地步。军事史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不要“尝试在东亚卷入一场地面战争”,指的就是在东亚各国进行的全面战争,那种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全面战争,一定会进行的异常残酷和激烈。

这就区别于古代欧洲的战争。

欧洲的战争更类似于贵族之间无病呻吟的游戏和吃撑了的竞赛,不必分出生死只需决出高下——只要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那另一方就会举手投降,只要付出相应的赎金,就能捡回一条性命。这也就是西方战争并不羞涩于举手投降的主要原因。

但是东方的战争却不一样,除非已被真的杀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否则一方是绝对不可能轻易投降的,否则便会被嘲讽为没有骨气的懦夫……

完颜守绪这位金国皇帝,且不论他当皇帝的水准有多少,但该有的骨气他还是有的,这一点他就不知比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宋钦宗强到哪里去了!

即便是面对蒙古大军的重重包围,完颜守绪依旧在不断整顿城防、修建工事,倚仗着开封城数千年来不断加固和完善的城墙,继续巩固着自己的防御体系。这些工作,让蒙古人引以为豪的重型工程器械“回回砲”都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只能在开封城下望城兴叹。

就是有了这样的城防体系,蒙古大汗窝阔台才会勉强听从柴安风的建议,尝试着能否劝降完颜守绪,从而解决攻坚上的这一个巨大难题。

素来胆大的柴安风,在开封城下行走,也不免有些心怀惴惴,唯恐走错了一步路就成了,开封城上已经有些过度紧张的金国士兵手中弓弩的瞄准目标。不过他队伍中的那三杆大旗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了他。

大旗上一个“柴”字、一个“孟”字、一个“岳”字的遒劲有力的书法,无不

表明了这支军队的身份——正是来自于大宋朝的柴安风手下的亲兵护卫。

柴安风手下的队伍,在金国名气极为响亮。

谁都知道就连完颜合达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元帅,都啃不动这块硬骨头,乃是南宋朝唯一堪堪可战的军队,并且据说皇帝的妹妹岐国公主,已经南下去寻求大宋朝的援助了,说不定这支军队,就是被南宋朝派来解围的!

被寄托了这样一份希望,柴安风队伍中那几面大旗上的汉字也显得格外好看——与这几个汉字相比,蒙古人战旗上那几个字就跟蚯蚓爬似的,显得是又幼稚又难看。

本来嘛,蒙古人一开始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它的文字还是吐蕃国师八思巴借用了吐蕃语生造出来的。吐蕃也就是现在的西藏地区,比起蒙古人大概算是一个还算文明的地方,但跟中原文明完全无法相提并论。而在吐蕃文字基础上创造的蒙古文字,又能好看到哪里去?

于是时刻在城墙上眺望城下动静的金国士兵,第一时间便将情况通知给了元帅完颜合达。

完颜合达眼下负责整个开封防御事宜,听到了这个消息喜悦之中,却又透着几分怀疑。

喜悦的是,这么长时间了,大宋总算派来了援军,并且援军正是那支战斗力极强的柴安风的亲兵护卫,无论是在实质上还在名义上都给了金国支持。

疑惑的是,现而今蒙古人把一座开封城围得就跟铁桶一般,别说是五百扎眼的精锐士兵了,就是五百只蚂蚁也休想爬到开封城下!既如此,那柴安风这大张旗鼓的五百人是怎么过来的呢?

难不成光靠着五百人马,就把围城的蒙古大军全都击退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嘛!

想到这里,完颜合达心中的疑惑便又加重了几分,他不仅怀疑柴安风到底是怎么来到开封城下的,甚至连来到开封城下的是不是柴安风,他都禁不住怀疑起来了……

于是完颜合达尚不敢将这个有些出人意料的消息通报给金国皇帝完颜守绪,而自己先便来到城上观看城楼下的动静。

城墙上守军的倒并没有说错,城下来的果然就是宋国柴安风的队伍,别的不说,光是这般精锐的武器、这般抖抖的精神、这般严整的队列,整个大宋国内是绝无仅有的,不是柴安风还能是谁呢?

并且看声势,原本只有两百人的亲兵护卫,已经扩充到了五百人之多,在个体战斗力不便的前提下,整体

战斗力一下子翻了一倍半,就更加厉害了!

一想到柴安风和自己颇有几分交情,数年之前就已化敌为友了,完颜合达心中愈发兴奋,挥着手高声喊道:“柴爵爷!柴爵爷!是我!是我!”

完颜合达的特征甚为明显——他长得又高又大,就跟篮球运动员似的,站在人群当中,那叫一个鹤立鸡群,让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位金国的完颜大帅。

于是柴安风也跟着挥手,高声回答:“完颜大帅,我在这里,我来了!”

完颜合达居高临下地喊,柴安风还能听得清楚。可柴安风从下往上叫就有些费劲吃力了,完颜合达就是竖起耳朵听,也只能听个大概。一个听不清、一个说不清,一下子让对话变得有些鸡同鸭讲的意思。

于是柴安风立即拉来随从黄有功,骂道:“你这厮在这里看我的热闹呢?没听见老子话说不清楚吗?快给我喊。就喊:‘是我柴安风来了’,让城里的完颜大帅打开城门放我进去!”

黄有功果然好大嗓门,扯着嗓子一通大喊,终于把话清清楚楚的传递上了开封城墙。

然而完颜合达并没有像柴安风所愿的那样,打开城门热烈欢迎柴安风进城,反而从开封城上荡下了一个大箩筐,请柴安风坐在箩筐里上去。

这玩意儿有点像电梯,却并没有电,是用人力来拖动的,而且一看就做起来不怎么舒服、也不怎么安全。

“嗯?是不是完颜合达这是在耍我?”柴安风第一时间问了这么一句话。

耶律楚材解释道:“柴兄多虑了,没那么一回事儿。围城已久,开封城中的人早就成了惊弓之鸟了。就怕柴兄是来骗他们开门的,所以才放个箩筐进来。这样,柴兄就是进城了,也就只有一两个人,就凭这一两个人,还能把城墙给砸破了吗?”

是啊,既不是孙悟空,又不是牛魔王,也不是李元霸,能把城墙砸了吗?

这个道理倒也并不难懂,柴安风一下就反应了过来:“这也难为他们了……”说着,柴安风便带着几分不情愿还是跨进了箩筐。

开封城墙甚高,换算到后世也得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柴安风坐在箩筐里还真有些心慌,唯恐这根晃晃悠悠的绳子在半空中断了、又怕脚下这口半旧的箩筐漏了底,要是自己从半空当中摔下去,非得摔成肉酱不可。不过好在篮筐和绳索还算结实,就这么晃悠了大约一盏茶功夫,柴安风终于被吊上了开封城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