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去南宋相个亲 > 二四回下 杨安儿寒冬观岚山 柴安风温酒论天下

二四回下 杨安儿寒冬观岚山 柴安风温酒论天下

柴安风还以为耶律楚材是说没有能够迎娶岐国公主的事情,便释然一笑:“这也不能算我吃亏吧?看样子金国皇帝完颜守绪本来就没有什么和亲的诚意,他这个条件别说我不能答应了,就是把它换到我的位置上来,恐怕也是不会答应的。说不定骂人的话,比我还难听呢!”

耶律楚材却道:“柴兄误会了,我说的不是那件事。我说的是你领杨安儿参观岚山城的事情。被他这么一看,我岚山城虚实尽知,恐怕不是件好事吧?”

一旁的郑婷儿也帮腔道:“那可不是嘛!夫君什么都好就是好色!一看到杨妙真心都软了、脑子也笨了,别说是带他们看看岚山城了就是,让去看……嘿嘿……想来夫君也不会拒绝的。”

柴安风咽了口唾沫,赶忙把话题从奇怪的方向往外引:“话也不能这么说。岚山城的虚实我是不怕给红袄军看的。说白了,他们不过是一群流寇而已,就是想学我们,也学不来!”

柴安风喝了口酒,又接着说道:“岚山城的情况,我甚至不怕告诉金国人和蒙古人。金国完颜守绪做事太急躁,根本没有耐心沉下心来经营产业。蒙古人又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连占据城池这样的事情他们都不会做,更别说是扩大生产了。”

柴安风这话说的没有错。

相比于后世的清朝,蒙古似乎始终都没有进化为封建王朝的自觉。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才慢慢有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雏形。而这个过程当中,助力最多的不是别人,正是耶律楚材。而耶律楚材现在正被柴安风笼络在了身边,没了他的帮忙指引,恐怕蒙古一辈子也就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了。

而游牧民族说起来好听,说难听些其实也不过是个凝聚力更强、组织度更高的流寇集团而已,根本就动摇不了中原王朝的根基。

再拿清朝举例子。

努尔哈赤的军事能力,要远远超过他的儿子皇太极。但

大明明显是更加忌惮皇太极的,不为别的,就因为皇太极将女真从一个原始的渔猎部落,彻底改造成了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从此才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和底气。

这才是满洲能够建立清朝最重要的原因。

而现在的蒙古,显然没有皇太极的眼光和觉悟,为了争夺汗位的内斗都在一触即发之间,根本就没有余力去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

在场之人除了柴安风之外,别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柴安风话中的深意,他们自然也就无法领会。

耶律楚材正在低头沉思,孟银屏似乎若有所悟,苏南雁根本不知道柴安风说了些什么。

只听郑婷儿掩嘴笑道:“瞧你这话说的,好像金国、蒙古百万雄兵都入不了你的法眼一样,你这人也不怕、那人也不怕,那到底怕被谁看穿了咱家的虚实呢?”

柴安风想了想:“我就怕被大宋国学会了……”

“噢?柴兄此话怎讲?”耶律楚材不解道。

柴安风回答道:“大宋国的史弥远老相国,既有眼光、也有魄力,再加上国内还有郑家、浦家等有钱的商户。只要史老相公下决心依样画葫芦,是一定能够把事情办成的。只可惜……”

“只可惜什么?”郑婷儿追问道。

“只可惜大宋国里,再没有第二个像婷儿你这样的人才啦!要他们去经营,恐怕没那个本事呢!”

“那不是还有史烟罗大小姐吗?他也是颇通经营之道呢!一个奉天号被她搞得有声有色,也很不容易了。”郑婷儿道。

要说柴安风等人在前方是在不断地同金国人、蒙古人和红袄军纠缠对抗的话,那郑婷儿就是在江南同史烟罗经营的“奉天号”开展激烈的竞争。

崇义号的经营优势在于无与伦比的商品质量,再加上由盐帮组成的畅通的物流网络,加上绵长的生产线,再辅之以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健康的现金流——生意是越做越大了,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拜占

庭的索菲亚公主,甚至一路卖到了欧洲去。就连中东西亚那边也辗转流通着崇义号生产的商品——虽然柴安风并没有把商路打通到那边去。并且商品越少的地方,价格就越是昂贵,已到了千金难求的地步。

然而奉天号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奉天号的核心竞争力是史弥远的面子,只有那些看在史弥远的面子上,仰仗着这位权势滔天的宰相平步青云的官员和商人,才会去购买和经营奉天号的产品。

实话实说,比照着崇义号,奉天号生产出来的东西质量倒也还算可以,比起其他商号或者是农民自己耕织出来的玩意儿,奉天号的商品具有碾压一般的质量优势。

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奉天号的东西同比起崇义号来,那就不够看了,成为被碾压的一方。

并且由于缺乏熟练工、机器陈旧、原材料低劣、物流滞塞等原因,奉天号的生产成本始终降不下来,现在的售价已经接近成本价了,也只有保持着这样的价格,形成对崇义号商品的一点点价格优势,否则奉天号就早已经营不下去了。

对于这种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对手,无论是柴安风也好、还是郑婷儿也好,都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压垮他们。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一场价格战。反正崇义号商品现在的利润极高,还有很大的降价的空间——无非就是钱少赚一点而已。

可是奉天号却不一样。再降价他们就要亏本经营了——亏个一天两天的问题不大;亏个一个月两个月的,也还能勉强支持;要是亏个半年一年的,那会就连本金都给亏没了!奉天号自然也就关门大吉了……

不过柴安风现在却没有压垮奉天号的打算,留下像他这样一个没有太大威胁的竞争对手,至少能够时刻给自己提个醒,督促自己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这就像后世的拳击手,会花钱给自己找陪练一样,对本身水平的提高也是

大有帮助的。

郑婷儿虽然没有后世的经济概念,但却是个一点即通的商业奇才——以她的商业才干,哪怕就到后世,那也是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的。

柴安风的意思不说郑婷儿也能明白,他这不过是在旁敲侧击地敲打一下罢了。

不过柴安风的心思也并不全在经商上,蒙古人的铁骑和利剑始终是悬在他头上的那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坠落下来!

要知道,被蒙古铁骑蹂躏的那么多国家里,比蒙古更富有的国家有的是!但这些国家无不败于蒙古的铁骑之下,数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全都成了蒙古骑士的战利品。

柴安风是怎样的人?怎么可能替别人做嫁衣裳?对于蒙古的动向,他始终保持着关注。

然而这年头没有什么现代通讯手段:传递信息基本靠吼,交通运输基本靠走,书写文字基本靠手——想要知道遥远的蒙古草原上的情况,真是谈何容易?

而流转千里到达柴安风耳中的,往往已不是最新的消息,却是不知道经过多少人传递的几手消息,在真实性和时效性上都没有任何保证。

越是这种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越是让柴安风感到担忧:“唉!就是不知道蒙古那边现在是怎样的情况……为了那大汗之位,也不知窝阔台和托雷还有察合台斗的怎么样了?”

成吉思汗对耶律楚材有知遇之恩,他也不想这位草原雄鹰的几个儿子,到最后兄弟厮杀、兵戎相见。

可是柴安风既然得不到消息,那耶律楚材也没法得到,只能从常理推断:“柴兄,今年天气寒冷,我们这边都是冰冻三尺,更何况是蒙古草原上的。”

因此耶律楚材断定道:“如今正值隆冬时节,诸位王子也不会大动干戈,不过是在论战之中讨价还价而已。但望几位王子能够以大局为重,不要自相残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要是没有,最高无上

的权利的诱惑,兄弟之间谁肯互相厮杀?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但换言之,兄弟厮杀却是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具有绝对的排他性,这就让成吉思汗这几个儿子不得不拼个你死我活为止,只是想调解也调解不成的。

一想到随着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蒙古草原上却要迎来一阵腥风血雨,耶律楚材便不由得一阵心酸,“唉”地重重叹了口气……

可转念一想,耶律楚材眼下在柴安风这边做事,实际上也就避免了自己卷入这一场纷争——这场可能会让自己万劫不复的纷争——这却是一种幸运。

想到这里耶律楚材,心情异常复杂,举起酒杯痛饮了一口。

柴安风也忙举起酒杯:“耶律先生一人自斟自饮,岂不喝得沉闷?来,我来敬耶律先生一杯,我们全家都来敬耶律先生一杯!”

说着,他便带着几位夫人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南宋朝虽然已经发展出了酒精蒸馏的技术,开始出现了酒精度数较高的美酒。但是这种技术还处于雏形阶段,并不十分成熟,蒸馏出来的酒质量难以保证。

这就像耶律楚一样,这位智谋过人的无双国士,虽然能够大体把握自己人生的脉络,却也难以做到最精确的管控。在这乱世当中,有时一不小心,走错了一步路,便是万劫不复之地……

众人正在感慨间,忽听门外“嘟、嘟、嘟”响起了几阵敲门声。

眼下正是深夜时分,外边似乎又飘起了几片雪花,大冷天的有谁老来找自己?莫非是城外的李全又在整什么幺蛾子了吗?

柴安风听了敲门声,心头一紧,开口便问:“谁?谁在外面?有什么事?”

门外竟传来女子的声音:“我,是我杨妙真,有事找柴兄弟说话!”

怎么是杨妙真来了?

杨妙真柴安风是必然要见的。

“啊,妙真姐姐来了?快请进,快请进!我们还在吃饭喝酒不如,妙真姐姐一起来喝几杯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