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去南宋相个亲 > 二四回中 杨安儿寒冬观岚山 柴安风温酒论天下

二四回中 杨安儿寒冬观岚山 柴安风温酒论天下

因害怕下雪路滑,运输时候弄坏了货物,因此留守城中的郑婷儿正指挥众人铲除地面上的积雪。

郑婷儿虽然不善用兵,却善于组织生产。在她的指挥下,几百名陆续从江南青龙镇北上来到岚山城中的工人早已行动起来——他们个个挥动铲子、挥舞扫帚,忙了个热火朝天,看他们的组织和干净,不亚于打了一场激烈战役。

这些工人的身份,都已是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和官府的控制,凭借自身劳动技能求生的自由劳动力。

但杨安儿并不知道这点,内心里还当他们只不过是些强征来的民夫杂役,然而在他眼中这些不起眼的所谓“民夫杂役”,身上穿得也都十分整洁干净,甚至为了防止在雪地里冻伤,他们手上还裹了厚厚的一层棉布——光这样的装备就已经足够让杨安儿红的了。

要是这些民夫杂役都有这样的装备,那就更别说,上阵杀敌的将士了!都说柴安风麾下的人马是又少又精,原来果然是用银子砸出来的精兵啊!

再看岚山城的城防工事,那也是异常的完备。

杨安儿在山东莒州这边活动已久,对位于海边的岚山更是十分熟悉,可是他这位红袄军的头领对于岚山的利用,却只限于方便藏身而已。最多也不过看这边毗邻大海,藏一些晒好的食盐罢了——根本没有想到利用这两座山的山体修建一座城池!

再看柴安风修建起的这座岚山城,足可谓是得天独厚、固若金汤,光凭这座城池,那就是足以在此处立足的本钱,别说是一个郭虾蟆了,就是再来他十个八个,就算是金国全军来攻,都未必能够攻下这座坚城!

其实杨安儿也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区区一座岚山城有什么了

不起的,充其量也不过是,一颗嵌在别人地盘上的钉子而已,只要别人手里有趁手的工具就能把钉子拔走了。

而柴安风所要利用的,最为关键的却是岚山城靠近海边的优势。他正打算连同拜占庭公主索菲亚,一道再造一座海运码头。这样就能通过海路运输,同远在江南的青龙镇遥相呼应,这样一来,柴安风就可以依靠自己在江南的产业来支援岚山的防御了。

也就是说,敌军想要攻下岚山城,实际上却是在同时攻打岚山城和青龙镇两座城池,付出的努力便也成倍地增加。

杨安儿虽然看不到这一点,但是孤零零的一座岚山城就已足够让他感慨不已了,自己在山东莒州经营了那么多年——不,是整个红袄军在山东经营了几十年——到最后只留下白茫茫的一片空地而已,根本经不住郭蛤蟆的一阵冲击,便只能灰溜溜地退出了山东。

可是柴安风来了山东才几天,别的不说,光着一座岚山城,就足够他清史留名的了。

见到这样情景的杨安儿不由得从心中感慨万千,使劲干咳了两声,这才说道:“柴兄弟果然才干过人!在下远不能及啊!”

一听心高气傲的杨安儿都对自己发出了如此的感慨,柴安风也不由得意起来。

可他却要故作谦虚地说道:“杨头领这话就过奖了……其实我经营岚山城已经是本末倒置了。”

“噢?不知此话怎讲。”

柴安风娓娓介绍了起来。

其实想要在岚山城中立足,应当先要收服附近的百姓,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然后才是发展工商业,并同时修建城防来保护百姓的产业。这样才是一个良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是柴安风现在采取的手段却是先投资修

筑城池,然后在开展工程的同时招募本地的百姓过来做工,先让他们吃饱穿暖之后,再慢慢收拢民心。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柴安风的经营模式更类似于后市的投资拉动模式,通过扩大基建来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这样的经营模式虽然见效快、效果强,但毕竟不是常规手段,更适合于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候采用。

当然了,现在岚山这边饱经战乱、灾害的荼毒,说是经济危机倒也差不多,柴安风先投一笔钱出来稳定人心,那也是一个并不能说是错误的选择,只不过代价稍微大了一点——一下子就把崇义号工坊好几年的收入投了进去,让主管财务的郑婷儿都颇有微词。

柴安风见杨安儿听得入心,便又接着往下说道:“不过等过了冬到明年的时候情况就会变了。我还要在这里试种占城稻,让百姓都能吃饱肚子。”

“占城稻?”杨安儿又没听懂柴安风的话。

“哦!这是我费了好大功夫,才从安南那边弄来的新稻种。虽然入口不及中原的稻米好吃,但产量颇高,而且还能一年两熟,粮食就算不能翻翻,那至少也能大.大提升产量,足够让附近的百姓衣食无忧了。”

杨安儿听到这话就更是惊讶不已。

要知道,古代老百姓可没有福分吃上大米和白面,一年到头,都能吃上粮食再配以野菜、野果之类的充饥,没有饿死那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而柴安风竟然放言说是要让山东百姓人人吃上大米,这是何等的气魄?

并且看柴安风的神态,听柴安风的口气,这完全不像是在开玩笑!要是按照柴安风的说法,有朝一日——不,就是在明年——他就能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产生的号召力,将是杨

安儿所无法想象的!说不定柴安风大手一挥,便能招来四方豪杰云集响应!

这样的威势,就连红袄军首领杨安儿和武林门主杨妙真,都绝不可能做到。

一想到这里,杨安儿又禁不住感慨起来:说什么自己是红袄军的头目?说什么自己是执武林牛耳的大哥?可这么多年,自己却没有在山东攒下任何一片的基业,数十年的血战,竟还比不上柴安风不到一个月的经营!

“柴兄弟,我自执掌红袄军以来,都以为打家劫舍,杀一些为富不仁的恶霸、汉奸,替百姓出一口气,再从中分一些钱粮,就算是替天行道,为抗金大业有所作为了。何时想过像柴兄弟这样组织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与柴兄弟相比我杨安儿算什么?不过是个毫无见识的武夫而已!”

说到这里,杨儿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痛苦表情,一口气回不过来,猛烈地咳嗽了起来。

他这几句话,事实上已经是对自己这大半身事业的彻底否定了!

杨妙真见到这样一副景象,禁不住心中一酸,赶忙安慰道:“哥哥何必如此?柴兄弟所做固然不错,可我们红袄军也有数万弟兄,不打家劫舍怎么行?这些弟兄怎么养的活啊?”

“那也不能如此短视!”杨安儿道,“妹妹,你明天传令下去,我等便也寻一座县城,先攻打下来,再照柴兄弟的做法,小心经营下去,将来便是我红袄军重振声威的起点!”

也不知是不是刚才那几句话讲得太过激动,杨安儿又猛烈地咳嗽了起来。

这次咳嗽比方才更加剧烈,让杨安儿这个长相十分清秀潇洒的红袄军头顶弯着腰直不起身来,让人看了都觉得心疼。

杨妙真见状,赶紧扶住了哥哥,在他耳边

低语道:“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杨安儿点点头,闭目养神了半晌,才又重新直起了身子,脸上扬起微笑,保持着他武林盟主应有的尊严:“那就有劳柴兄弟替我准备一间房间,我休息一晚,明日便走……”

柴安风看杨安儿病成这样,也感觉有些诧异,试探着说道:“看来,杨头领这场病来得有些急。我岚山城里还有几个不错的军医,各种名贵的药材也是应有尽有,不妨送杨头领一些,可以好好调养调养身子。”

这都是一些蝇头小利,接受也好、拒绝也罢都无所谓,但是杨安儿还是选择了接受,用以释放自己的善意:“好吧,那这下就却之不恭了。”

原本柴安风是打算请杨安儿、杨妙真兄妹一同吃晚饭的,可杨安儿已经躺下休息了,杨妙真这个当妹妹的也需要在旁伺候,所以别就不来了。

今日又是个多事的一天,发生了那么多事情,柴安风还真是要好好消化一下。

于是他便命人在自己的屋子内支起碳盆、摆起火锅,同几位夫人并耶律楚材一道边吃边聊。

据说火锅这东西是清朝和珅发明的,专门用来在冬天吃饭的时候保持饭菜的温度。不过这个发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有这样一个思路,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难题。

于是众人支楞起一个铜盆,又摆上好几盘子切好了的牛羊肉,又将从江南新鲜送过来的几样时令蔬菜摆了上来,抄起筷子便是一顿大快朵颐。

在座的都是斯文人,不像黄有功那样像个饿死鬼投胎。他们吃了一阵,填饱了肚子,也就放下了筷子,慢慢享受着碳盆带来的温暖。

耶律楚材晃动着手中的酒杯,忽然淡然一笑:“柴兄今天似乎是吃了大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