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七回中 欧陆公主慕繁华 大宋太后已薨逝
在柴安风心里,尼西亚帝国虽然是方兴未艾,并且有恢复东罗马帝国辉煌的态势。但是想同蒙古人在战场上一对一地较量,那还是绝对没有半点机会的——战败投降那是早晚的事情,不过是投降的方式体面不体面,投降后的处置温柔不温柔的区别而已……
不过索菲亚的态度却正好相反,他似乎并没有把蒙古人的入侵当作一种威胁,反而看成了尼西亚帝国重下君士坦丁堡的一大机会。
“蒙古人来了更好啊!狠狠打一打东边那些异教徒和异端,让他们知道上帝之鞭的厉害!”索菲亚说道。
“那万一上帝的马鞭抽到了你们帝国的屁股上呢?那你们怎么办?”柴安风冷冷地问道。
“那我们也不怕!我哥哥早就想好了,蒙古人要是想打我们,必然要先扫清小亚细亚半岛上的敌国。那我们正好可以趁虚而入,抢先攻下君士坦丁堡,再凭借这座不落之城的坚固城墙,抵御住蒙古人的入侵。那时候我们尼西亚帝国,不,是拜占庭帝国,就将是整个欧洲的救世主,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那也就指日可待了!”
这就未免把事情想得太美好了。
蒙古人作战一向是快速如狂风闪电一般,想要在他们面前抢一块肥肉那是都是很不容易的,更何况是一座繁华的城市了……就是退一万步讲,君士坦丁堡就算真的被索菲亚的哥哥约翰抢到了手里,难道就一定能守得住吗?
因此面对有些过于自信的索菲亚,柴安风不阴不阳地说了一句:“君士坦丁堡很厉害吗?就一定攻不下来吗?听说罗马城也是一座永恒之城,现在不也被罗马帝国丢了吗?”
柴安风这话说得厉害。
罗马帝国就是以罗马城为命名的,而罗马城的陷落,每一位自诩为罗马帝国继承者心中永远的
伤口——没有了罗马城的任何一个帝国,恐怕都难以自称为罗马,否则那就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而已!
而现在的索菲亚,对此就更是感同身受。
因为他的和他的哥哥自称是罗马的正统——可手里既没有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也没有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绝对意义上的名不副实!
因此一听这话,索菲亚公主立即就暴怒起来:“柴……柴大官人,你这话……这话……”
索菲亚想要出言反驳,可奈何柴安风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那都是千真万确的。
罗马城自公元410年年被西哥特攻破,这是事实;这座城市之后又被数次攻陷,那也是事实;被攻陷之后始终没有回到罗马帝国手中,同样是事实;而君士坦丁堡有可能重蹈罗马城的覆辙,那恐怕也将成为事实。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任何雄辩都是苍白无力的。
柴安风把索菲亚公主驳了个张口结舌,气氛尴尬得就有些下不来台。
这时忽听房门被“吱呀”一下推了开来,却是郑婷儿走了进来,笑盈盈说道:“我当是谁呢?原来是索菲亚公主在这儿啊?怎么还跟夫君争起来了啊?”
郑婷儿当然知道屋子里的人是谁。
在柴安风的三个夫人当中,郑婷儿和孟银屏、苏南雁一样,都是聪明灵透之人。而郑婷儿又比另两位多长了几个心眼,知道柴安风和索菲亚公主曾经发生过一些关系,因此自打索菲亚进了柴安风的房门,她就一直在窗外偷偷听着墙角跟。
只是没想到柴安风并没有同索菲亚那啥过,反而争吵了起来,这时郑婷儿就有必要出来打个圆场、讲句风凉话。
“索菲亚公主还不知道吧?现在正是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时候,
今天正是年初五,是迎财神的时候。中国人也有句话叫做和气生财。所以这一天我们可不能吵架,要是吵了架,明年一整年就都赚不到钱了哦!”
初五迎财神的习俗是真的,和气生财的说法那也是真的,可因为和气生财导致初五不能吵架,这件事情就有些子虚乌有了。
有时候一些重要的消息,苏知鱼非得等到确定落实之后,才敢向柴安风上报;而一些没有证据却是事实的风闻言事,苏知鱼自己就直接给忽略了。
这是他曾经在皇城司里任职多年养成的习惯,这样虽然办事牢靠,却也容易造成情报延误、遗漏的情况。但是这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只要是苏知鱼确认下来的消息,那就是千真万确,而不会有任何错误。
看来,杨太后已然是薨逝殡天了……
杨太后这一辈子过得不容易啊!
她年纪轻轻就入了宫,不知经过宫廷里多少次殊死的搏斗,才成了后宫之首的皇后。然而皇帝却死在了他的前面,让他成了一个老寡妇。偏偏这个寡妇当得也不省心,并没有亲生儿子的她,费尽了心机、联合了宰相史弥远,在前任皇帝死后,临时更改传位诏书,替换掉了颇有贤名、精明强干的济王赵竑,而改立当今皇帝赵昀。
这样,才总算是保住了自己后宫之主的太后之位,却也让史弥远有了拥立之功,一下子权倾朝野,隐隐间竟有威胁皇权、同皇帝分庭抗礼之势。
为了抵消和对抗掌握了朝政的史弥远的势力,杨太后觉得无论是文臣武将都靠不住,只能从宗室子弟里想办法培养得力靠谱的人才。可是赵宋官家里尽是些纨绔子弟,没有一个管用的,他便只能选了柴安风作为,一支忠于自己的力量。
杨太后的眼光既好,又不好。
好的是柴安风确实不
是寻常人物——杨太后只不过是开口让柴安风的商号成为皇商,替他赚下了第一桶金而已,柴安风竟从这第一桶金里,变出了一个产品行销海外、触角遍布天下、军力冠绝全国的商业帝国。凭这个从萌芽到发展,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的集团,杨太后就足以用来同史弥远相抗衡,让史弥远在朝廷内外始终处于压力之中,再也不敢对朝廷对皇帝过于放肆了。
然而杨太后这个老太太毕竟还有目力不能所及之处。
那就是柴安风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可并不只想安心当一枚棋子,而是想堂堂正正的坐在棋盘边上,当一位运筹帷幄的棋手!
因此在掌控了一定的资源之后,柴安风便寻求跳出,包括杨太后在内的所有人的掌控,终于让他想办法从临安跑了出来,跑到苏州府来经营他这座,极为繁荣的青龙镇。
后来他更是踏出一只脚,直接把手伸到了山东境内,成为游走在金国、蒙古、南宋以及红袄军各方面势力之间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至此,原本是作为杨太后势力一部分的柴安风,已经彻底独立出来了,成为了一支任何一方都必须刮目相看,必须认真对付的力量。
也幸亏杨太后在这时候便死了,否则发现柴安风的势力越来越不受控制的杨太后,搞不好会同柴安风翻脸的,甚至有可能为此联合史弥远呢!
中国有句话叫做“盖棺定论”——意思是,只有一个人死透了、把棺材盖子盖严实了,才能真正给他做出最后的和客观的评论。一个人——特别是那些没有感情的政治动物——只要一天没死,就有可能做出彻底颠覆之前所有的人生事情。
就比如汉武帝刘彻——
谁能想到在窦太后面前唯唯诺诺的小皇帝,竟会变成一位英明神武的大
帝王?
谁又能想到他也会穷兵黩武、昏庸无道?
谁又能想到他又会在晚年连发罪己诏,重新与民休息,温柔得好像村口晒太阳的老头子?
不过杨太后还是死了,死的很是时候,让柴安风和柴安风一家人都只记得这位老太太是怎样关照柴家的。
这其中感触最深的当属柴安风的大夫人——郑婷儿。
当年崇义号草创之时,郑婷儿盲目扩张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几乎就要倒闭了。要不是杨太后点头答应让内庭购买崇义号生产的丝绸,既解决了资金压力、又用皇商贡品的名义,给她的绸缎打上了质量的保证。
一下子,就让郑婷儿的商业生涯起死回生。
可以说,杨太后微笑着点头的那一刻,那才是崇义号从无到有开始萌发的原点。
因此在座之人当中,郑婷儿对杨太后是最为感激的,听到了这个消息,这位刚强坚毅的郑大老板,已然忍不住开始偷偷抹起眼泪来。
而孟银屏是杨太后认下的干女儿,也算是赵宋皇家的不记名的公主,并且老太太对他们孟家也是多有照顾,因此孟银屏也是十分悲戚,眼泪已不争气地从眼角淌了下来。
柴念云同样十分悲伤。
柴家还没有经营崇义号工坊的时候,杨太后就对柴家颇有几分关照——虽然钱不算多——但偶尔也会给另拨一些俸禄,算是给当家的柴念云解了一些燃眉之急。
而在弟弟柴安风开窍之后,柴家在经济上当然已经不存在任何困难了,可自己这个弟弟却开始了惹事生非的生涯,好几次把包括宰相史弥远在内的整个南宋官场都得罪了。这时候,也多亏杨太后居中斡旋,才让弟弟一而再、再而三的转危为安。
因此原本就有些多愁善感的柴念云,已是悲伤的满眼泪花,掏出手绢不断地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