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大明:开局献策朱元璋 > 第246章 杀猪盛宴

第246章 杀猪盛宴

随后的几天风平浪静很多。。。。

基本可以收拾的士绅们收拾得干干净净,留下的只有忍着性子、藏在家中暗暗戳着骂娘的杨丰。

不过,全是中小地主。

田产过万亩的大地主,都被下诏狱。

当然没有勋贵的人。

那些公侯伯田产至今还被保存着,只是日后需缴纳赋税,而被皇上用圣旨的形式,对其强加地租限制,此种事并非无先例可寻,其实那些藩王田产,皇上也是用圣旨对其进行地租限制,因此出于爱民之心,皇上一样下诏让勋贵对其地租限制。

而原有地租标准难以为佃户所接受。

由于分田之时,杨丰还设计出一种新型垦荒制度——朱元璋新开荒地绝不起科。

任意垦荒,绝不征税。

这个原本是大明祖制的制度,这个比麻哥那扯得绝不加赋要强很多,自己不加赋就能征收八成火耗,朱元璋是直接开荒绝不征税。

既如此,地租若超出了承受的范围,那佃户又何尝不开荒呢?

过去户籍对其流动有限制,如今杨丰甚至放开这一条,在顺天府内部随意让其搬迁,之前自己没有权利去垦荒还能垦荒,就像那些皇庄一样,就连杨丰在南苑直接连墙都被扒掉,偌大一个园子不种根本就是一种浪费。“这是我跟朋友说过的话。”杨丰年近七旬,在成都工作多年,退休后就一直住在离他老家不远的一个小区里。这个小区很好,附近有很多公园。如果之前好的话可能会考虑到,毕竟有这么一个御苑也好,但是如今都快要成为野兽乐园了还要留一个屁用,扒开围墙,百姓就可以随意进去开垦土地。

那个地方有丰富的水源,连种稻都可以,其实以前的皇帝确实是在内种稻来表示节俭。

这里原是皇宫里的菜园子,果园。

还有耕牛。

赶兔赔1万牛!

而此时的长昂却老实巴交,一样以献牛、羊、马而得赦,在他这里还有1万只牛。

蒙古牛虽非老黄牛,却并非不会耕田。

现实中杨丰也有一系列的规划,如永定河要修通,尽管其目前并没有被称为永定河,但是这条河一定要修通,在京城外开始泛滥成灾,卢沟河、漷河、凤河等,都是其泛滥成灾的区域,有一股连南苑都走光了,直到下游也不断被瓜分,最后都进入了三角淀。因为北京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如果再加上河流太多,会给人造成很大压力,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因此不得不将其捆扎为条,使原来泛滥区多了许多可供开垦的荒地,再加上带了许多泥沙,捆扎之后都灌在三角淀里。

再后来三角淀就会渐渐淤死了,其实原来也是这么淤死了。

这茫茫湖泊也成了良田。

但其后果是天津洪水压力突然增大,终究没有这片包容洪水的大泄洪区,因此还要开挖马厂减河水,再由这减河水淡水冲刷掉天津东部盐碱地后才能种植小站稻。

也是产粮区。

四十万英亩小站稻顶此时北方百英亩上田!

那么也有。

天津以北的宝坻往下,同样是一片荒地。

其实那就是皇庄了,不过如今皇庄被取消了,也一样可以开垦荒地,顺带整治蓟运河方便航运。

事实上,此时的蓟运河两岸都是湿地。

一句话,整个顺天府今后将成为无数良田沃野的天下。

尽管这些良田沃野或许多数产量都较少,但种植玉米、地瓜、土豆、高粱,这都是根本不成问题的,此时地瓜已被引种。。。。

“是广东东莞虎门的陈益还是福建长乐的陈振龙?”

魏忠贤将信将疑地看了看那两个称呼。

“是啊,请她们去京城,并叫她们带上自己从南洋带回来的番薯或甘薯,反正都是从南洋带回来的。

杨丰表示。

他已经做好了封两人为官爵的心理准备,哪怕是冲着两人带着地瓜回来的功劳也在所不惜,赐两人一爵也未尝不可,大不了不要世袭罢了,但是能让两人光宗耀祖的话,那么更多的海商也会为这光宗耀祖而想办法搞个好事回去了。

魏公公迟疑着。。。。

“有没有毛病?”

杨丰问。

“开原伯!这你一定要去找阁老,我们只能向广东、福建等地地方官下命令,要他们自己动手,但是如果没有阁老的票拟,他们就不一定会理睬了。

““那儿没中官?

“不知道。”

“那么,市舶司现在是谁来管理的呢?

“福建由福州府同知管理市舶司;广州则由海道副使管理”。

“怪不得每年只收这么几万两白银。我们大明皇帝,守住金山银山就捞不到钱了!”

杨丰感慨万千。

“谁是谁非?万岁爷还经常在皇宫里追悔莫及?”

魏公公深以为然。

“还不迟,快去拜见皇上,请皇上开御前会议派税监太监到福建、广州、宁波等地,一边用税监太监提市舶司的事,恰好顺便请他们帮忙将二人找到,是啊,快一点,这点银子的事万不可拖延。

杨丰表示。

“额!开原伯!此时派出是否妥当?”

魏公公有气无力地说。

这个时候派毛求疵,别人正恨你入骨,你折腾顺天府没关系,无论如何惹不起他们的头,可你非要派税监太监上别人的领地,还干着从别人嘴里抢粮食的勾当,别人能够同意就奇怪了!要是能让税监们答应,那么你就可以在那里安营扎寨了。要是真的没有办法,你就要想出一个办法来对付这些人。这可是个好主意呀!那当然啦!这银确实万不可拖延,但是那还必须要能到手的银,这银不能要,此时真的要派税监太监来,简直自取其辱!

“适可而止,何者不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福建广东,岂是他乡。大明皇帝在其领地内派遣若干人征税,何者不妥?”

杨丰表示。

魏公公急忙上前转告了。

这也未尝不可。

不挑拨离间怎么能捞到好处呢,一潭死水也没有办法,非得有一条鲶鱼放进去搅一搅才行。

“开原伯。”

魏公公刚刚离开,李如桢便满脸着急地进来了。

“李将军!您不跟着令兄宣慰诸藩?”

杨丰用怀疑的眼神看了看他。

李如桢以前曾在京城工作过,曾任锦衣卫统领,虽只是虚职,却是宫中宿卫,即使李如梅偷袭京城时,带着麾下一百多名家丁,诚实地在府中闭门不出。直到后来他死了以后,他才开始担任皇帝身边的侍卫长。因为李如熙有一个弟弟,所以他才叫李如松。这个弟弟就是李如松兄。李如松奉旨后,便被抛给弟弟,此时按时间早该到达大同,那可是代王的封地,正是这宣慰之首。

“开原伯、大同巡抚梅国桢、总兵李东旸等人,拒我大军入城,而延绥总兵麻贵率所部到偏头关外围,并派儿子威胁我一家。如果强进城内引起战争,则越出偏头关攻击我大军!”

李如桢表示。

杨丰满脸无语,望着自己。

李如桢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那关我个屁啊,我和你哥说的话早就明白,我一定要200万,你哥这次去要多少钱就给我个200万吧,还不够你李家一个人添,超出的我们两下就有个五五分帐,可你咋就如果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呢,和我没关系。

君兄曰:天下健者,岂唯董公?

我还说,所以让我去看!

你有能力可以向代王索取银子,没有能力不要向代王索取,这些与我无关,麻贵作为延绥总兵只要不进入偏头关就不会犯错误,一旦进入偏头关袭击你,我一定会请皇上下诏申斥。”这是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大臣给自己下了一道军令状。这位大臣名叫徐达,当时在陕西陕州(今陕西省商南县)任知县。他上任后不久便收到一封皇帝的密令。可是,你也别想让我帮你干什么了,我只需要银子,而我只需要收银,你怕和他打架那去呗,到了晋王,朝廷派来了英国公、卢受等宣慰代王。

它们是宣慰?”

杨丰表示。

“这倒已宣慰了,梅国桢两人并没有阻拦他们进城,即家兄亦可,只可惜押解的军队无法进城了。”

李如桢表示。

“这样就可以了。梅国桢、李东旸都没有犯这个错误。他们害怕护送军进入大同会惊动地方。不允许将士入城就是自己的权利。大同巡抚、大同总兵都拥有这个权利。麻贵从榆林出发去偏头关外并没有错。只要还是延绥总兵的防区。他喜欢如何调兵遣将就是自己的权利了。那么你来到我这里意味着什么呢?”

要不得代王之银?

要不得银子,就是你一个人没有本事!”

杨丰表示。

““开原伯你做不到!

李如桢目瞪口呆。

“我呢?别用你的事来烦扰我。况且朝廷对你的宣慰有时限,最多不超过4个月,4个月之内你一定要把宣慰做完再回来,到时你可以把银子收够,我会把李如梅以及那些家丁放掉。4个月之内,你收银不完你会自己添钱,不加钱你会等到收完你的头,快一点,你时间紧!”

杨丰招手,表示自己快滚了。

李如松却还是放不下,终究还是没有做出这样的事。

而且麻贵竟然意外地发现,还是这样

样样精通,那么与其叫李家捞钱,何不麻家捞钱呢?

代王的银子是多少,自己也说不清?

我麻家那只肥羊还不需要你们李家吃掉。

其实麻贵早把信交给杨丰,直接了当的说这为皇帝陛下筹款的任务自己也有本事,岂不是五五分?但是杨丰还是没办法把事情办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运气不好,他的运气还挺好呢!他的运气本来不错呀,怎么会这么差?他也不是什么运气不好的人。四六分也好呀,自己四六分也好,这样杨丰就不计较这等闲事了,左右逢源自己没少银子,得说如今都跟着自己学不好,这几个混蛋早就意识到了。

何为宣慰?

那分明就是一场杀猪盛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