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第14节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第14节

林云舒一家挑了个吉日搬了进去。

这些日子,严春娘跟着林云舒学做菜,她本就是伶俐人,对做菜一道很有悟性,又很勤奋,已经学会了三十几道菜,刀工也很有长进。

第一天开张,老二老三不放心,特地请了假留在家里帮忙。

小四原本也想请假,但林云舒不同意。因为二月份他就要下场考试了。这孩子恨不得一天只睡两个时辰,林云舒好几次起夜,都瞧见他房里亮着灯。怎么劝他都不听。

林云舒不想耽误他学习。只说已经找了族人帮忙。

小四见到几位堂兄真的过来帮忙,这才安心去上课了。

为了大家能早日知晓顾家饭馆的名头,林云舒早在开业之前,就在县城周遭传了消息。

纸太贵,而族中的纸还没造好,她专门找了些爱八卦的人给他们十文钱,请他们到处传。此时农忙已过,地里的麦种都已种下,没有旁的休闲余乐,客人说城外十里的那个路口开了家饭馆,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就传遍城中大街小巷。

林云舒新盖的房子是根据两世的记忆杂糅的。

一进门就是饭馆大堂,专门用来招待客人。想进内院可以从大堂穿堂而过,也可以从右侧门进入。

厨师已经有了,林云舒特地从族里叫了三个十六七岁的青年帮忙。其中有一个还是族长的三儿子顾永辉。这小子瞧着就很机灵。之前在镇上一家客栈当过店小二。接待人很有一手。

原先林云舒也没想让他跳槽过来帮她的。可族长不放心,担心他们一家不知道怎么应付泼皮无赖,就将这个最机灵的三儿子派过来。

小二和厨师都有了。只剩下酒水了,林云舒搜罗了附近几个镇子的美酒。每样取些过来,供客人挑选。

这些酒家都是长期跟饭店客栈合作的,价格倒也公道。

腊月初一这天,林云舒的饭馆正式开业。

她之前就给县衙里认识的人都下了帖子。

李瑾萱是县令夫人自然不好亲自上门,但她早已请夫君在这日送上重礼。

师爷,张二猛带着几位同僚前来送礼,而后又很给面子留下吃饭。

书院放假,书生们途经此处,闻到里面香气扑鼻的饭菜,纷纷驻足。

一张四方桌,热辣滚烫的羊肉锅子摆在桌子正中间,中间有个碗口大的圆形竹管将热气浓烟吸进去,直通屋顶,锅子底下跟桌子相嵌的地方是灶台,时不时有人在下面添火,其他三面坐着客人,自己动手添些新鲜蔬菜。

沾着酱,吃进嘴里,什么寒风冷气都消散了,只余下过瘾二字。

顾永辉笑眯眯地上前招呼,“几位客人是一起还是分开座?”

这里的桌子有大有小。最大的可以坐十二人。

“我们一起。”其中一人指着那锅子道,“给我们也上这样一个锅子。也跟他一样要两样汤。”

原来那锅中间用个阴阳八卦隔开。一红一白,红的那个上面飘着茱萸,显然是辛辣口味。白的那个还有几根骨头,汤水浓稠,显然是清淡口味。

顾永辉朝后面喊了一嗓子,“十号台要鸳鸯锅。”

话落,将单子递给他们。

这年代纸太过昂贵,林云舒自然不能像前世火锅店那样浪费,采用还是点餐形式。

客人报菜名和数量,顾永辉记下,而后跟他们一一合对。

虽是腊月,但蔬菜还是有的。

林云舒盖房子就让他们挖了一间地窖。里面储存各种新鲜蔬菜。不过也仅限于萝卜,白菜之类的。

像小青菜都是将灶房里的热气通往隔壁房间充当地龙,在土炕上摆上几个花盆,洒些青菜种子,长到一尺长就拔掉。

一开始,小青菜总是长不到一尺长叶子就开始发黄,但经过老大的不断实验,只要每隔两个时辰吸一回热气,就能长成最鲜嫩的小青菜。

除了小青菜,老大还种了芹菜、西芹、菠菜、香菜、茼蒿之类的蔬菜。这些反季蔬菜还有个名字叫洞子货。

不过只靠这些蔬菜是远远不够的。林云舒还发了些黄豆芽和绿豆芽,又做了些豆制品,甚至有猪血鸡血鸭血之类的。

当然各种肉类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这个年代不允许吃牛肉,但是老牛年老干不动了经过官府瞧过之后,还是允许宰杀的。

林云舒就赶巧买了一头。这种老牛,肉很紧,不好做成肥牛卷,她只好用大料卤了做卤味。卤牛肉味道更劲道,客人要多少切多少。

这样冷的天,十几个同窗围在热气腾腾的锅子边,涮着自己喜欢吃的菜,比什么都舒坦。

第15章

除去锅子,饭店还提供各种炒菜,价格也是相当实惠。菜式大部分都是北方口味,偶尔也夹杂着几道南方菜。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

最妙的是套餐饭。十文就可以吃到两素一荤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碗素汤。

十五文就可以吃到三素两荤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碗素汤。要是想吃米饭只需再加一文即可。怎么都比点菜划算。

那些单独过来吃饭的书生瞧见这搭配,相当是满意。当场就有人说以后的午饭再也不用将就了。

除了吃食,饭店还提供住宿。第一进共有十二间房,全是提供给客人住的。

东侧六间房通了地龙,西侧六间房没有。里面布置倒是没甚差别。东侧一晚上两百文,西侧一晚上收一百文。这定价是比照城中客栈来的。他们开店时间比自己长,价格一定是经过反复核算才定下来的,必定是稳赚不赔的。她也没必要为了跟他们抢客源,就将价格定太低。

而且打价格战只会是两败俱伤,反倒不如一开始就定同等价格。

同样的价格,比的是服务。

林云舒给饭馆的定位对象是书生以及过往客商。这些人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所以房间一定要舒爽干净,配的东西也要有一定的档次,不能太寒酸也不能太奢侈。

像棉被都是今年的新棉花,外面的被套也都是细棉布。桌椅板凳更是请老木匠定做的。当然,房内还专门熏了淡雅的香味。

热水更是刚入住就会送到。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还专门设立了一间澡堂。左边是男间,右侧是女间。每到戊时准时提供热水。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将木桶抬入房中。

为了建这两进院子,林云舒不仅将手头的银子花得一干二净,还向族长借了十两。

亏本赚噱头,她是办不到了。但她开业前三天还是给了优惠,消费满一两银子,住宿即可享受半价优惠。

那十几个书生吃一顿就花了三两银子,可以有三间房子打半折。

正巧有几个书生嫌书院伙食不够好,出来打打牙祭。听到这里房费有优惠,当晚便在这边歇下了。

鹿山书院的宿舍都是两人一间,条件极为简朴。那些住不惯的少爷们就会选择住在城中。这样一来,就得耽误不少时间。现在有这么一家饭馆,离书院仅二里远,条件不输城中客栈。不到几日功夫,那六间通了地龙的房间就被定完。

林云舒寻思着要不要再盖些房子。不过也只是想想,她现在手头很紧,还真不好冒然做这个决定。

饭店在开到第十天,生意彻底红火起来。

比起锅子和客房,最先火起来的居然是他们特地为书生们推出来的套餐。许多书生吃着都觉得好。

林云舒瞧见里面的商机,当即就让老大编几款样式不同的食盒,然后她选一个最好看的作为模子,送回族里,让族人帮着编。

鹿山书院一共有三百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秀才,最低也是童生。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它是由富户、学者筹款,朝廷赐敕额、书籍,委派教官,是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所以也有些家境富裕的商人之子进来读书。

书院的伙食都是教官家眷帮着做的,使尽浑身解数,做出来的味道也仅仅只是凑合,哪里比得上林云舒开的这饭馆。

书生们在这边吃好,回去跟别的同伴们说,一来二去,几乎所有书生都知道两里外的十字路口开了家饭馆,味美价廉。

有的好奇,有的嘴馋,有的想打打牙祭。总之每到饭点,这饭馆就挤得人山人海。

虽然不至于打起来,但不免有些口舌之争,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林云舒就想到外卖,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她让顾永辉找食客登记,可以免费送上门。当然如果包月,十文钱的盒饭只要两百七十文,相当于便宜了三十文。

十五文的盒饭只要四百文,便宜了整整五十文。

许多书生都心动了。当即跟顾永辉定餐,交了伙食费。林云舒接过名册一瞧,居然有两百人。

这么多人,只靠店里这几个人手根本不够用。林云舒又回族里,招了几个大娘帮严春娘打下手。她们手脚勤快,在家都是做惯了洗菜、择菜、切菜这等活计。

教过一遍,很快就上手了。做完两顿饭,就有驴车送她们回去。村里也没什么人说闲话。

每日到了饭点,饭馆的几个伙计就会将盒饭拉到书院门口,按照名册上定的名字核对规格送到各人手上。当然这么多人也记不住。

饭馆就给所有定饭的人发放自己做的牌子,上面都有编号,甲乙丙丁之类的。伙计就根据牌子发盒饭。

吃完饭,书生们将食盒送到门口,让伙计们带回来。

就这么送了十天,刨除人工费,食材费,光盒饭就净赚六两银子。这样一个月就能有十八两。要是过往客商前来吃饭和十二间房子的住宿费,一个月纯利也有四十多两。一年算下来就有五百两。去掉三成税,还能有三百五十两。足够他们一家子过极好的生活了。

只是生意好了,人手却严重不足。

别的倒还好说,只是厨子和掌柜却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灶房里只有严春娘一个厨子,其余都是帮厨。纵使不用她切菜,可掌勺是她。

只干了十天,她就有些撑不住了。林云舒只能从牙婆手里买了两个四十来岁的婆子。

这两人家境都不好,一因为因为丈夫烂赌,另一个婆家嫌弃她克死儿子,身世都很可怜。

林云舒让严春娘教她们几样家常菜。学成后,帮忙做盒饭。严春娘身上的担子倒是轻了不少。

厨子容易搞定。掌柜却是难寻。

原本以林云舒的能力能担任掌柜,可她天生不喜欢弄这些烦杂事务。

干了十来天,她眼前全是一笔笔账,脑袋就像快要爆炸了似的。

但是掌柜之位,事关重大,能力不行或是不能信任都不能用。

这天晌午,伙计们将空食盒送回,大家一起围在院子里的水井边洗这些盘子和食盒。外面大堂迎来几位大娘。

瞧着她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通身气派不像是农家人。

顾永辉心中虽有所怀疑,却还是笑着上前招呼,“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其中一位大娘瞧着墙上列的单子,“听说你们店推出十文盒饭可是真的?”

顾永辉点头,“是真的。”

那大娘笑道,“那给我们每人来一份。”

旁边一位大娘有点胖,当即就道,“我要十五文的那种。快点上吧。”

顾永辉点头应是。

不到几息功夫,盒饭就送上来了。

这速度极快,几位大娘有点傻眼,“你们这盒饭该不会是剩菜吧?”

顾永辉当即皱眉,“不是。我们盒饭都是用大锅炒的。炒好后就在灶上温着。有客人要,我们直接盛就可以了。”

几位大娘这才松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