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诛杀二王
第163章 诛杀二王
郭威答应了王峻的请求,把他打发走了,然后他自己也回后宫吃饭去了,但是心里却是越想越恨。好容易过了一晚上,第二天天一亮,郭威就召见百官。王峻大摇大摆的也来了,郭威立刻命令左右把王峻拿下,关押起来。然后他就跟冯道,还有其他的官员们说:“王峻是朕的患难弟兄,当初李业他们是要把我俩一起杀掉的,所以我遇到什么事总是很包容他。可是他呢,欺朕太甚,他想要把所有的大臣都赶走,翦除我的羽翼。朕现在只有这一个儿子了,也让他嫉恨,千方百计地阻挠刁难,像他这样目无君上的做法,何人能忍?朕也顾不得许多了,我受他的气受的够够的了!”
冯道等人听了郭威的话,稍微劝了几句,说王峻也是有功之臣嘛,大家都请求皇帝免了王峻的死罪,撤了他的官职也就是了,郭威于是把王峻放出来,把他贬为商州司马,勒令他当天就上路。王峻就像一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突然被人泼了一盆热水,垂头耷拉甲的,形神沮丧,狼狈出了京城,到商州赴任去了。他当然是很不服气,觉得郭威这是过河拆桥,对不起自己,所以又忧又气,结果没过几天就生了病,没过多久就病死了。还有颜衎和陈观,他俩因为是王峻的同党,也一起被贬了官。
邺都留守王殷当初是和王峻一起辅佐郭威的,立有大功。王峻现在被定罪贬官了,王殷也很不安。王殷现在虽然是在邺都镇守,但是仍然兼任着皇帝的亲军将领,就是那个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他还有兼同平章事的职衔,所以黄河以北,都要受王殷节制。
王殷现在权利大了,于是就大肆敛财,给自己捞钱,老百姓都很讨厌他。郭威曾经派人去跟王殷说:“我是从邺都起家的,所以情况我了解,邺都储备的钱粮,足够用好几年的,你只需要按照国家定下来的标准征税,上供朝廷,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额外征收,让老百姓埋怨。”王殷却不以为然,韭菜嘛,能割干嘛不割,反正割完了它还长呢,所以还是像过去一样,横征暴敛。而且还把驻守在河北各地的军队任意调拨,也不报告朝廷,皇帝对这个事很是介意。
广顺三年九月十号是郭威的生日,称为永寿节,中国古代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各个皇帝的生日,都叫什么什么节,但是名字各不相同,当年李从珂做皇帝的时候,他有一次过生日,他那个生日叫千春节。
郭威过生日,王殷上表请求入朝为皇帝祝寿,郭威怀疑王殷有其他想法,所以就没同意,不准他入朝。到了冬季,皇帝要去郊外祭天,朝中预备了各种礼仪器具,就在这个时候,王殷竟然没请示皇帝,擅自来到了汴梁。
藩镇擅自入京,这在任何时候都是大忌。王殷不但没经过批准就来了,而且他还带了很多的骑士。平时进进出出的,这些人就在他四周护卫,非常地高调。
这时候郭威刚好生了病,得到这个消息,很是惊疑。王殷屡次请求面见皇帝,还要求皇帝拨给他卫兵,说是保护他,以防不测。郭威对他就更是增加了戒心,于是带病来到滋德殿,召王殷进见。王殷刚走上殿外的台阶,郭威就命令侍卫出殿,把王殷拿下,责备他擅离职守,犯了大罪。随后,皇帝一道诏书,把王殷所有的官爵全部削去,流放登州。
王殷走了以后,郭威又派人拿着皇帝的诏书,半路上追上他,说他有意谋叛,还打算在皇帝去郊外祭天的时候作乱,应该就地正法。王殷无法为自己辩白,只好引颈就戮,伸着脖子挨刀。
郭威杀了王峻和王殷,这才免除了心中的担忧,于是就命晋王柴荣掌管内外军事。改邺都为天雄军,然后调天平节度使符彦卿前去镇守,加封他为卫王。符彦卿调走了,天平军谁去呢?郭威让镇州节度使何福进去镇守天平军,还加了他同平章事。他去天平军了,镇州这不是又空出来了吗,郭威让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威补上去,柴荣现在当了京兆尹,他这一走,澶州的位子也空了,郭威就让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去担任。
郭威的身体有病,始终也没痊愈,现在冬天已经快过完了,郭威勉强支持着,亲自来到太庙,从斋宫乘辇,来到庙廷,他下辇以后,近臣扶着他走上台阶,就走了这么几步路,郭威已经是又咳又喘,无法行礼,最后只好让晋王柴荣替他行礼,自己仍然回到了斋宫。
到了夜里,郭威喘得更厉害了,差点归天,幸好医官悉心调治,才渐渐平复下来。
第二天是广顺四年的元旦,大年初一,郭威又硬撑着,亲自来到南郊祭天。中国古代皇帝祭天都是在首都的南郊,但是开封是个新都城,原来的祭祀活动都是在洛阳的南郊,郭威现在身体情况又不允许到洛阳去。他就问大臣们,在开封祭祀是不是符合礼制。当时就有官员说:“只要是天子所在的地方,那就是首都,就可以举办祭祀活动,不一定非要去洛阳。”大家基本上也都同意这个意见,郭威就派宰相冯道到洛阳去,把社稷牌位,还有皇家祖庙的牌位都迎请到开封。这个貌似偶然的活动,标示着我国历史上的一个走向,政治中心再次由西向东转移。
郭威到了南郊,就觉得自己身体非常的疲乏,没法叩拜行礼,只好瞻仰了一番,算是行了祭天之礼,然后回宫来到明德楼,接受百官朝贺,宣布大赦,改广顺四年为显德元年。京城内外的文武百官都给于了赏赐。这一折腾,郭威的病情再次加剧,于是不再接见百官,遇到有什么大事,都由晋王柴荣进去汇报,郭威决定以后,再对百官宣布。
现在晋王柴荣总握内外兵权,每天在自己的府中办事,人心还算平静。忽然,澶州牙校曹翰进京来见柴荣,他行完了礼,就悄悄报告柴荣说:“大王是国家的储君,当然应该好好孝敬皇上,如今皇上卧病在床,大王不进宫去,在床前伺候,整天在外边办事,如何给天下人做表率呢!”柴荣一听,恍然大悟,于是就留下曹翰住在自己府中,代替自己处理政务,他自己来到宫中,朝夕伺候自己的义父郭威。
郭威一看,儿子来伺候自己了,心里就踏实了,他就对柴荣说:“我如果哪天没醒过来,你要尽快把我下葬,不要让灵柩长时间留在宫里,我的陵墓也要简朴,不得劳役百姓,劳民伤财的没必要,不要用太多的工匠,不要设置下宫,也不必用什么石人石兽,只用纸衣收殓,瓦棺为椁,就可以了。下葬以后,也不要派宫里的人专门去给我守陵,可以在我的陵墓附近招募三十户人家,免除他们的徭役,让他们给我守陵就行了。陵前只要立一块石碑,上面简单刻几句话,就说我这个周朝天子平生喜欢简朴,专门留下遗言,说下葬只用纸衣瓦棺,你不敢违反我的遗言,就说这么几句。足够了。你要是违背了我的话,我死后有知,就不保佑你了!”
显然,郭威这是怕别人贪财来盗自己的墓,所以专门嘱咐要简简单单下葬,还写的清清楚楚,告诉别人我这墓里啥都没有,你们就别忙活了。
柴荣听着郭威的话,就含含糊糊答应了,郭威一看就知道,柴荣还犹犹豫豫的,就跟他说:“从前我西征的时候,看到唐朝的十八帝陵,全部被盗掘一空,这都是因为陪葬了太多的好东西,才招来了盗墓贼,你平时不是喜欢读史书吗,那应该知道汉文帝平常就喜欢简朴,他死后葬在霸陵原,到现在人家的陵墓还完好如初,我这是向人家学习啊。还有,每年寒食节的时候,你可以派人去我墓前祭扫一下,如果没人可派,遥祭一下也是可以的,心到了就行了。还有,在河府、魏府之间,各葬一副宝剑盔甲,在澶州葬通天冠和绛纱袍,在东京葬平天冠和衮龙袍,你千万要记住,别忘了我的话!”柴荣连连答应。
.................
知识卡片:
跟郭威一起造反夺权的王峻死了,关于王峻的事儿,咱们也说了不少了。但是他是从哪儿来的我们没说,这个人出现的有点突然,这儿我们给他补上。
王峻生于公元902年,就是朱温五十岁那年,他比郭威还大两岁呢,是河南安阳人,他爸叫王丰,是当时一个着名的伶人。王峻从小就是个文艺青年,唱歌唱的特别好。后梁的时候,他攀上了权贵张筠,那时候达官贵人家里都爱养几个青年歌手啥的,后来张筠把他送给了另外一个权臣赵岩,就是朱温的女婿。后梁被李存勖灭了以后,赵岩也死了。王峻就可怜兮兮的到处流浪,寄住在别人家里。
后来王峻又投靠了后唐主管财务的三司使张延朗,张延朗家里来客人了,就让他出来唱个小曲儿什么的。后唐灭亡的时候,张延朗也被杀了。作为张延朗私人财产的王峻,就跟着张延朗的房子存款一起都归了刘知远,这时候王峻已经三十四岁了。
王峻很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就拼命巴结刘知远,刘知远就让他当了个小军官,从那以后,王峻的命运还真就发生了转折,刘知远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后来王峻做到了宣徽使。再后来郭威去镇守邺都,王峻就去给郭威当了监军,最后被李业他们逼的跟郭威一起造了反。
王峻之死,我觉得是他咎由自取,郭威这个人念旧,对王峻一直很客气,但是王峻这人有点不知好歹,蹬鼻子上脸,这一点跟当年的安重诲有点像。
王峻膨胀的很厉害,他生病在家不上朝,还给各个藩镇的节度使写信,让他们去跟郭威说,国家大事都可以交给王峻处理,不需要别人帮助。可见王峻都狂到什么程度了,历史上能臣无数,即使是萧何、张良、诸葛亮,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吧。不过从侧面也能说明,王峻这个人确实很能干。
王峻想要大权独揽,所以他谁都排挤,还跟郭威在朝堂上大闹,闹其实也无所谓,郭威可以忍,可是要动皇帝的根本权利,不允许有任何同级别的人来制约你,这谁也忍不了。天下只有一个人的权利是无限的,就是皇帝,郭威虽然很宽容,但是人家也是有底线的。
再一个就是他连柴荣都排挤,郭威情感上是接受不了的,郭威的亲儿子都死光了,柴荣不但给了郭威巨大的情感上的慰藉,而且还特别能干,从后来他的表现上来看,简直可以说是英明神武,郭威非常喜欢他,但是王峻竟然想方设法阻挠人家父子见面。别说你王峻和郭威只是君臣关系,你就是真的亲兄弟,一母同胞,这么干也肯定不行。所以王峻最后的结局完全怪他自己对于权利过度痴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