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世宗继位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世宗继位

第164章 世宗继位

郭威把自己的身后事都一一做了交代,随后又让柴荣传旨,加封冯道为太师,加封范质为尚书左仆射,让他兼修国史,加封李谷为右仆射,兼集贤殿大学士,升端明殿学士、尚书王溥同平章事,加封宣徽北院使郑仁诲为枢密使,封枢密承旨魏仁浦为枢密副使,司徒窦贞固进封汧国公,司空苏禹珪进封莒国公,封龙捷左厢指挥使樊爱能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封虎捷左厢指挥使何徽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加封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让他仍然统领禁军。

郭威封李重进武信军节度使,这是个空头支票,武信军的治所在遂州,遂州现在还在后蜀手里,没收回来呢。樊爱能的武定军节度使、何徽的昭武军节度使也一样,郭威最后连封三个辖区在后蜀的节度使,那意思很明白,就是告诉柴荣,平定后蜀这件事就靠你了,人我都给你安排好了。

李重进的母亲是郭威的姐姐,曾经被封为福庆长公主,郭威因为李重进是自己亲外甥,所以让他做自己的亲随将领。现在郭威病危了,他特地把自己外甥叫来,向他嘱咐后事,还让他向柴荣跪拜,告诉他,这以后就是你的皇帝,李重进一一遵旨,郭威又叹着气说:“我看当世之人的文才,没人能超过范质和王溥,现在这两个人都在咱们这做宰相,我死而无恨了!”这天晚上,郭威病逝于滋德殿,享年五十一岁。

晋王柴荣秘不发丧,过了三天,才把郭威的灵柩迁到万岁殿,然后召集文武百官,宣布遗诏,遗诏上说,让晋王柴荣即皇帝位,百官当然没什么意见,这是郭威唯一的儿子,没人跟他争。于是柴荣在郭威灵前即位。柴荣居丧数日,宰臣冯道这些人就上表请皇帝临朝听政,一连上表三次,柴荣才出来见群臣,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太常卿田敏,这是个专门管皇家祭祀的官,他为郭威拟好了谥号,为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庙号是太祖。

忽然潞州节度使李筠报告,说北汉皇帝刘崇和辽将杨衮带着几万兵马,从团柏来进攻潞州。

柴荣现在刚即位,立刻就遇到这样的大事,有点心慌。但是他天姿英武,倒也不以为忧,立刻召群臣会议,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他告诉大家,他打算亲征。冯道等人觉得没必要,说刘崇从晋州跑回去,势弱气夺,未必马上就能恢复元气。现在潞州传来的消息恐怕也不确定,说不定是李筠还没打仗就胆怯了,所以立刻就奏闻朝廷。陛下刚刚继承大统,人心未定,先帝的陵墓刚开始动工,您不应该轻易出征。如果真的是刘崇入寇,只要派将领带兵出击就足以制敌了。柴荣摇着头说:“刘崇看到咱们国内办丧事,我又是刚刚接位,所以觉得是个好机会,可以让他觊觎中原。现在潞州告急,肯定不是什么谣传,我如果亲自出征,可以先声夺人,免得让他们小看了!”

冯道等人一再坚持,让皇帝不要轻易出京,柴荣说:“从前唐太宗创业,屡次亲征,朕难道还怕他河东刘崇不成?”

冯道说:“陛下不能去学唐太宗。”

柴荣不高兴了,说:“刘崇虽然有几万人,统统都是乌合之众,咱们的部队一去,就像泰山压卵一般,必胜无疑。”

冯道又说:“陛下您平心自问,真的能作得了泰山吗?”

柴荣不想再跟他多说,起身拂袖而去,进了内殿。

第二天,柴荣颁下旨意,分发各道,让他们招募勇士,送到京城。各道节度使接到圣旨,都陆续送来壮丁,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柴荣把他们编入禁卫军,每天操练,准备让他们给自己扈驾。随后又接得潞州的急报。上面写着:

昭义军节度使臣李筠万急上言,河东叛寇刘崇趁着咱们国内处理丧事,勾结契丹入寇。臣带兵出守太平驿,派部将穆令均前去迎敌,结果穆令均被敌将张元徽用埋伏计给诱杀了,士卒伤亡过千人。敌人气焰更加嚣张,已经逼进太平驿,臣不得已,只好回城固守,等待援兵。臣处置不当,导致部队伤亡,请求有关部门处罚,现在我不避死罪,上奏朝廷,等待处理。

柴荣得到李筠的奏表,也不想再跟冯道他们商量,所以他只召来王溥和王朴,跟他俩商量亲征的事。这俩人都赞成皇帝亲征,说应该先调各道兵马在潞州会和,然后皇帝再出发。柴荣于是诏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从磁州进兵,赶赴潞州,攻击敌军的后路,让澶州节度使郭崇威做他的副手;又命令河中节度使王彦超从晋州进兵,攻击敌军的东路,任命陕府节度使韩通做他的副帅;命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滑州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带兵先到泽州,这个符彦能是符彦卿的弟弟,任命宣徽使向训为监军。另一方面,让冯道恭奉先帝郭威的梓宫,前往先帝的山陵,让枢密使郑仁诲留守京师,皇帝柴荣于三月上旬启行。

一行人到了怀州,听说刘崇已经带兵南向而去,于是就打算日夜兼程进兵。控鹤都指挥使赵晁私下里悄悄跟通事舍人郑好谦说:“贼兵兵势很盛,不可轻敌,主公打算要倍道进兵,恐怕不是什么良策。”

郑好谦觉得他说的有理,就进去想要劝阻柴荣,柴荣非常生气,发脾气了,说:“你怎么会来阻挠军情,肯定是有人主使,马上告诉我是谁,免得受刑!”郑好谦一秒钟都没耽搁,马上就说了,都是赵晁跟我说的。柴荣派人把赵晁关起来,当天下令出发,麾兵急进。

没几天,部队到了泽州,就在泽州城的东北角扎下营盘。北汉皇帝刘崇带着辽兵经过潞州,并不打算进攻,而是直接奔泽州而去。他们到了高平南岸,听说周军已经到了,这才据险扎营,派了前锋前去挑战,结果被人家周军迎头一阵暴击,败退而去。柴荣怕他跑了,再次命各军连夜前进,还催促河阳节度使刘词赶紧派兵支援。众将因为刘词的部队没到,不免有些担心,但是因为柴荣军令很严,它们也不敢在中途逗留,不得已只好驱军前行。第二天早晨,后周的部队到了巴公原,看见了敌兵。

北汉的将领张元徽在东边列阵,辽将杨衮在西边列阵,队伍很是整齐。柴荣命滑州节度使白重赞和自己的表弟、马步都虞侯李重进率领左军,让樊爱能、何徽率领右军,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锐骑兵居于中央,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住御驾。两军对圆了,准备交战。

...........

知识卡片:

接下来我们要简单的总结一下郭威这个人了,郭威前面我们讲了很多了,大家对这个人的人设应该有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了。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的是,郭威在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主,活了五十一岁,在位三年。

郭威小时候是个混混,但是他不同于其他混混,甚至比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还要好一点。

郭威从小身强体壮,脾气不太好,喜欢打抱不平,这一点有点像鲁智深。这跟他后来当皇帝的形象有鲜明对比。

从很多历史资料上可以反映出,郭威这个人心里有一个“义”字,所以他一生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忘恩负义的事儿。他对他的兄弟史弘肇一直念念不忘。还有王峻,郭威对他也是一忍再忍。郭威能记住几乎每个对他好的人,像常思,郭威小时候吃过他家的饭,所以后来对他特别迁就。

郭威这个人很大度,他为国出力,可是后汉那个小皇帝却杀了他全家,虽然最后责任都被推到了一些大臣头上,但是我想,郭威不会不明白到底是谁拍的板吧。可是郭威并没有对刘家或者李家下毒手,这要是放是西夏,皇帝恐怕连祖坟都给你刨了。郭威甚至连慕容彦超这样的人都尽量搞统战。还有刘崇,也是几次三番的劝他,不要闹,我可以封你为王,让你永镇北门,等于是说那块地永远是你的了,还给你丹书铁券。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王殷也是郭威的难兄难弟啊,为什么郭威要杀他呢?其实史书上记得很明白,就是他目无法纪、罪行累累,不杀不行了,郭威杀他,那都是他自己作的。

郭威当了皇帝以后,进行了土地改革、税制改革、法律改革,狠抓廉政建设,反贪腐。制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中原老百姓在这几年当中真是过上了好日子。另外一件事要特别说一下,郭威在位期间,南唐发了水灾,郭威把南唐百姓也视为自己的子民,允许他们来国内买粮,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君,恐怕只有在春秋时期才能见到。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郭威的简朴,郭威当了皇帝以后,三令五申,不要给皇家进贡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奢侈品统统不需要,这和马殷、王审知那些儿孙形成了鲜明对比,郭威自己节俭,日常生活就像个普通老百姓,却尽可能地充实国库,在减免了大量的赋税供奉之后,国库仍然能够比较充盈。

至于郭威到底是不是主动策划兵变、篡权夺位,我觉得这事儿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是又怎么样,难道老百姓会不喜欢郭威,更喜欢刘承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