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景泰第一大案、要案
第139章 景泰第一大案 要案
本是小吏出身的张三凤,因为在处置曹泰一事上的果断,被锦衣卫指挥使卢忠所看重。
张三凤回到京师之后,卢忠当着锦衣卫众人的面夸奖了他一番。
张三凤这天如同往常一般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内当差,闲来无事就就随手翻起了桌上的邸报。
突然,堂外有人猛烈摇铃,同时高声大喝起来。
“卢帅有令,所有百户以上官员,都去正堂集合!”
“若有无故缺席者,将会严惩!”
喊话声落地,各处签押房里面都已经是议论声连成了一片。
张三凤初到锦衣卫自然是不敢大意,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抓起桌上的绣春刀就走出了门外。
一边出门,张三凤一边将绣春刀挎到了腰间。
刚一出门,张三凤就见到不少锦衣卫官员都是纷纷往着前厅而去。
这幅景象,如临大敌。
锦衣卫千户朱骥,向来为人和善。
在碰到张三凤的时候,朱骥还特意提醒他快一点。
“卢帅,那可是一个天塌下来都不会出一声的主。”
“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了,突然会如此兴师动众?”
朱骥一边往外走,一边还和张三凤闲话了两句。
“哦?”
“卑职我初入锦衣卫,对于很多事情都并不太了解。”
“千户大人若是不嫌弃,能否帮我细细说上一说?”
张三凤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他急于看到自己能够在这里结交朋友。
朱骥既然示好张三凤,张三凤自然不会失去这个机会。
因为张三凤听说了,朱骥虽然是个千户,可是和当今天子朱祁钰有过多次交集,朱骥可谓是前途无量。
“我们之前的指挥使大人马顺,那是被定性为阉贼王振的同党,更是被文官们在午门内活活打死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现在锦衣卫不复当年之勇,处处都是小心谨慎。”
“除非是陛下开金口,又或者是证据确凿,不然卢帅一般大动干戈。”
“现在的卢帅,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更是珍惜自己的羽毛,不愿意多生事端出来。”
朱骥觉得自己话里有不妥之处,连忙又改口。
“马顺,他真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也是连累了我们天子亲军锦衣卫的罪魁祸首!”
朱骥其实也听到一些风声,说他很有可能转任南镇抚司充当指挥使。
鉴于这种情况,朱骥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
“纵然马顺是乱国之臣,可我们锦衣卫却是太过冤枉了!”
张三凤听出来朱骥这是为了避免惹祸上身,所以才跟着说起了马顺的坏话。
张三凤也知道现在锦衣卫内部是“提马色变”,所以张三凤这是故意把自己带入锦衣卫的角色。
如此一来,张三凤就可以拉近他同朱骥之间的关系。
“谁说不是呢!”
朱骥点了点头。
“要不是我们锦衣卫监察着群臣,说不定他们无所顾忌之下,就会干出什么不法的事情来。”
“我可是听说了,这帮文臣可是连今上都敢咄咄相逼的!”
张三凤的话起了作用,朱骥这下子把他当成自己人了。
而且到了后面,也不知道朱骥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他是把事情扯到了群臣要求同瓦剌议和,乃至于迎回太上皇朱祁镇的车驾一事上面来。
张三凤细细一思,想到这几日群臣频繁上书进言,顿时起了敏感之心。
莫不是有人又上书言是,惹恼了朱祁钰?
所以身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卢忠,才会如此大动干戈的召集一众锦衣卫?
来到锦衣卫衙门的大堂之中,只见到到黑压压的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
大堂正中的台面上,已经上任快一年的挥使卢忠,正端坐在主位之上。
卢忠今日身着一身三品绯色武官常服,而且还十分罕见的佩带着锦衣卫专属的绣春刀。
卢忠的身边,四个从三品指挥同知,八个正四品指挥佥事,十六个正四品镇抚使。
而朱骥则同张三凤分开,站到了十六所千户们行列当中去。
台上众人都是黑着一张脸,显得神色颇为凝重。
等到人员齐备后,卢忠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这才朗声说到。
“今日朝中出了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宫里传出圣旨,要我等锦衣卫前去彻查!”
一众锦衣卫将校都是闻言色变,不少人更是窃窃私语,忙着向身边同僚打听事情缘由。
见到自己属下如此不遵礼仪,卢忠脸上顿时露出了不快之意。
心中烦躁至极的卢忠,起身狠狠一拍桌子,对着台下众人就是一通叫骂。
“都给我闭嘴!”
“马顺之前就是这么管治你们这些人的吗?”
“怪不得锦衣卫落魄到今日这般田地!”
卢忠暴喝,总算是镇住了台下锦衣卫众人。
众人也都是纷纷收了窃窃私语,如同木桩一样定在了那里一动不动。
“今日所议之事牵扯甚广,要是有那个不长眼的胡乱说了出去,可别怪本指挥使无情。”
卢忠又重新坐了回去。
“我知道咱们锦衣卫中,有不少都是勋贵子弟萌荫入仕。”
“不过今天本指挥使既然坐在这里,你们就要听命而为。”
“若是有胆敢明知故犯者,唯有乱棍打出去!”
见到台下鸦雀无声,卢忠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从袖子里面拿出一封内廷送来的密令。
“今日早朝过后,内阁次辅大学士,工部尚书高谷,在其家门口捡拾到一封匿名书帖。”
“书帖之中狂言浪语,要当今陛下行过往唐肃宗之事,以大礼迎接太上皇车驾回京。”
“书帖里面还更是要求今上避位请辞,再将皇位还到太上皇手中,让太上皇再次君临天下。”
“还有就是,书帖里面还拿前不久文武群臣前往英烈祠祭拜阵亡将士说事,对陛下大肆诋毁。”
“书帖说陛下应该携带太子和皇后,而不是杭贵妃母子前往。”
“对于陛下携带杭贵妃母子前往英烈祠,书帖里面说陛下不顾尊卑,将世子致于太子之上,将杭贵妃致于皇后之上。”
“还说陛下当初登基和群臣做过交易,前提就是不能更改储君,说陛下是忘恩负义!”
卢忠的脸色很严肃。
这书帖里面说的的世子,就是指的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
而太子就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
“高阁老将所得书帖传阅群臣,弄得今上龙颜大怒。”
“陛下要我等锦衣卫限期三日,查出投递书帖之人,乃至他背后主使。”
“若是我们锦衣卫不能破获此案,从上到下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只怕到时候,咱们都要去发配边关充军!”
卢忠的话,让锦衣卫众人尽皆屏息凝神,他们被吓得不敢多言。
见到震慑住锦衣卫众人后,卢忠这才将那内廷密令在桌子上重重一拍。
“众将听令,此番搜寻,不分东南西北四个镇抚司,咱们锦衣卫上下全部都要尽心尽力!”
卢忠之前在锦衣卫中根基并不深,知道这一刻他才感受到自己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权柄之重。
“南镇抚司听令,尔等前往京师各处察访信纸、笔墨来源。”
“东镇抚司听令,尔等负责沿街搜寻,一有发现可疑人物,直接捉回来审问!”
“至于西镇抚司,就负责京师外围,对于出去京师之人一律搜查,就算是皇亲国戚也不可懈怠。”
“北镇抚司这面,一旦接到其他三司消息后,立刻派人前往围追堵截,必须要留活口!”
卢忠起身,安排了各自的分工。
此刻的卢忠,借着这回景泰第一大案要案,算是彻底掌握锦衣卫。
因为谁要是敢于质疑卢忠的命令,卢忠完全可以先斩后奏的取他狗命。
“末将领命!”
众人纷纷拱手之后,就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张三凤心中沉吟,正要转头离去,却是冷不防听身后传来卢忠的叫声。
“尚德、知远,你们留一下,我有事要和伱们两人讲。”
尚德,是朱骥的字。
知远,就是张三凤的字了。
张三凤只是一个苦哈哈的小吏,他出身低微又没有读书识字,本来他是没有字的。
只不过卢忠觉得张三凤既然已经是混官场的人了,所以帮他取了一个附庸风雅的“知远”为字。
知,知行合一。
远,宁静致远。
听到卢忠呼唤,张三凤和朱骥都是脚下一停,然后两人方才转身跟着卢忠一起到了内室。
一进犯卢忠的办公间,卢忠伸手指了一下对面两张太师椅,对着张三凤、朱骥说到。
“都不是外人,你们也都坐吧!”
卢忠说不是“外人”,很明显就是对张三凤和朱骥表示亲近之心。
“尚德,关于陛下迎太上皇圣驾归国一事,你是怎么看的?”
卢忠先问起了朱骥。
因为朱骥的官职是千户,比张三凤的百户官职高出一级。
“卑职以为,陛下既然已经派出了礼部侍郎李实,以及大理寺少卿罗绮出使瓦剌。”
“这已经足够说明陛下和太上皇的兄友弟恭。”
“只不过瓦剌漠北老巢,和我大明京师相隔万里之遥,往来时间又不是几天的路程。”
“所以才会有一些不明所以之辈,误会陛下,诋毁陛下!”
朱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祁钰在同瓦剌大战之后,就派出使团前往瓦剌,只不过这都快过去大半年了,使团还没有穿回来音讯。
正是因为使团没有归来,所以有些人以朱祁钰不想接回太上皇朱祁镇。
只不过因为朱骥和文臣们的亲近,所以他说话的语气不太重。
“不错!”
“那些言官清流,根本就不知道李实和罗绮去往瓦剌的艰辛,他们以为是长翅膀飞来飞去吗?”
“从京师去往漠北,沿途荒无人烟,一路上还有马贼和野狼出没。”
卢忠听了朱骥的话,才知道朱祁钰当初主动派人出使瓦剌,是一件多么明智的决定。
朱祁钰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只不过朱祁钰显然低估了清流们的迂腐,他就算派出了使者,还是有人会不满意。
“致远,你是怎么看待陛下当时携带杭贵妃母子,前往英烈祠祭拜大军亡灵一事的?”
卢忠又转头问起了一旁的张三凤。
对于张三凤,卢忠的期望很高。
因为张三凤是卢忠晋升为锦衣卫指挥使过后,发现和提拔起来的。
“祭拜英烈祠,乃是陛下仁义爱民之举,非是朝廷的四时祭奠大典。”
“此乃陛下之家事,又岂能容外人多嘴?”
张三凤说得很简单。
朱祁钰这一次前往祭拜,没有过先例,也不是已经制度化的春秋祭祀。
既然是一种私人组织的祭拜仪式,那么朱祁钰就不用受到礼制的束缚,他就可以想带谁去,就带谁去。
“妙!”
卢忠不由得称赞起来。
因为张三凤的这个说法,可以说明朱祁钰没有违背礼制。
既然没有违背礼制,那么对朱祁钰的攻击便是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