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刘宋建立
“额,”司马睿一愣,“这好不容易收回的长安,就只留下十二岁的儿子?”
“他这是要多大的心才能做出这种事?”
“嗯……”一旁的王敦想了想说道,“可能……他就没有想着真的要统治长安……”
“毕竟长安和建康,离得那么远……”
“也不能这么说,”虽然很震惊,司马睿还是摇头道,“他要是不想收回,又怎么会想继续北伐。”
“只能说太不是时候了。”
“哎,”赵祯叹了一口气,“明明已经成功了,就这样回去了,怎么可能甘心。”
“你说他走就走吧,为什么非要让刘义真来镇守长安。”
“刘义真镇守长安就镇守长安吧,为什么让王镇恶和沈田子同时留下,他能不知道两人有很大的矛盾吗……”
“真感觉他是故意为之。”
“臣以为……”韩琦推测道,“宋武帝自身就是武将出身,他放心不下其他武将。”
“所以才想用儿子,可儿子的年龄实在太小……”
“至于王镇恶和沈田子,矛盾他应该也知道,不过他想着这种情况,他们也不至于杀了对方。”
“谁知道……”
“就是,”赵祯赞同地说道,“想王镇恶作为王猛的孙子,能力也出众,最后却这样死于内斗,让人唏嘘啊。”
【公元418年,刘裕接受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受封宋公。】
【次年,刘裕废司马德宗,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
【晋朝灭亡,立国一百五十五年。】
“哎……”司马炎摇摇头,“果不其然,还是灭了。”
“陛下……”贾充立刻安慰道,“天下没有不灭的政权。”
“话是这样,但是朕这政权……”
“傻子出两个,清一色傀儡。”
“还偏安一隅。”
“有哪个政权,能像朕的这个……”
贾充:……
目前,好像真没有……
“罢了,”司马炎闭着眼睛说道,“好歹比秦朝长。”
【同年,在与北凉的争斗里,西凉李歆、李恂相继战败。】
【西凉灭亡,立国二十一年。】
【即位后的刘裕以晋朝为前车之鉴,任用寒门,削弱强藩。】
“前车之鉴……”司马炎抽了抽嘴角,“晋灭亡的原因朕太清楚了,在朕在位的时候就知道了。”
“可是朕也没有办法,士人是支持朕的,是维护朕的。”
“朕没办法改变。”
“真是悲哀,贵为皇帝,不还是这样。”
【并下诏大臣外出征讨,军队必须由朝廷配备,并交回朝廷。】
【除此之外,刘裕还下令整顿户籍,实行土断。】
【公元422年,即位两年的刘裕驾崩。】
【享年六十岁。】
“就这驾崩了?”刘邦颇为不解,“怎么说也是南征北战的帝王,怎么也得像朕一样吧。”
“竟然才六十岁。”
众人:……
“你不也才活到六十一?”吕雉瞥了他一眼说道,“就多了一年,还这么说。”
“而且人家的南征北战和你的南征北战,还有很大的差别。”
“他可是实打实地打头阵。”
“怎么了?”刘邦理直气壮地说道,“多一年也是多。”
“多一年没准疆域翻倍。”
“而且朕怎么就不是实打实地打?真不是,怎么会有白……”
“想多了,”吕雉摇头道,“朝中里倚重的人已经去世了。”
“他只能自己回来管理。”
“说起这刘裕,”刘邦突然沉思道,“也姓刘,你说……”
“他会不会是朕的后代?”
“如果是,那是不是可是说朕的大汉又复活了?”
“虽然他国号不是汉,但是朕不介意。”
“你这话说得……”吕雉很是震惊地说道,“搞得全天下的刘姓都是你的后代一样……”
“那可不,”刘邦点头道,“朕的后代,要多少有多少。”
“这样呀,”吕雉也跟着点头,“看来那刘渊真是你的后人。”
“别提他,”刘邦听见这名,立刻说道,“他可是匈奴人,朕怎么可能有匈奴人后代?”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留徐之羡、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人为辅佐太子。】
【其子刘义符即位。】
“这么多辅政大臣,”赵祯叹道,“四个一同辅佐,不出问题才是问题……”
“对呀,”韩琦也说道,“后面的刘义符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也肯定和这些辅政大臣的私心有关。”
【听闻刘裕驾崩的拓跋嗣立刻派兵南征。】
【很快,拓跋嗣夺取黄河南岸要地。】
【但是没多久,拓跋嗣就在亲政途中旧病复发。】
【拓跋嗣驾崩,享年三十二岁。】
“三十二岁,算是英年早逝了,”朱元璋看着神迹说道。
“是这样,”朱标点点头,“不过他这个岁数要是放到北魏历代皇帝里,好像也不错。”
“北魏那些皇帝大都年纪轻轻没了。”
“你们可要好好注意身体,”朱元璋突然说道,“可别像他一样,活到三十二就去世了。”
【其子拓跋焘即位。】
到朕了!
拓跋焘看到这里,心里有点激动,但是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
他现在很想知道,他后来发生了什么。
他有没有灭了刘宋,统一天下。
【次年,因为刘义符的种种过失,徐羡之、檀道济等人废杀之。】
【立刘义隆为帝。】
【改元元嘉。】
“不错,”刘邦满意地点点头,“虽迟但到。”
“又一个被废的。”
“果然每个朝代都离不开废帝,这次的还是第二个皇帝被废。”
“这刘裕要是知道他选出来的辅命大臣这样,不得气活过来。”
【即位后的刘义隆很快将刘裕留下的辅政大臣处理,掌握朝政。】
“你会后悔的,”李泰看到这里说道,“尤其是杀了檀道济。”
“这时候最应该处理的就是武将了,”李治回道,“他现在这么做,是为了掌握大权,也是为了挖坑。”
【开放言路,整顿吏治。】
【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在他的治理下,刘宋国力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