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六即佛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着五欲,若遇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故于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则以碍心自灭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一切如来种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这番话文字不多,有没有发现到菩萨入地随顺觉性,还有一种叫菩萨未入地随顺觉性,还有一种叫凡夫随顺觉性,请问这有什么差别?这个差别就是清净慧菩萨所问的,如来就是世尊,如来、菩萨以及众生的修证差别,凡夫又分两种,一种叫内凡一种叫外凡,一种是决然的凡夫,一种是凡夫可是已经随顺觉性,这已经不简单了,他是凡夫可是已经随顺觉性,一种是菩萨,可是未入地的菩萨随顺觉性,一种是菩萨已入地的随顺觉性,两种凡夫两种菩萨,虽然我们现在来听经,我们不能够像清净慧一样,可是心里要这么做,右绕三匝顶礼三次,我告诉你没有佛告诉我们这些,我们修行会停顿,不管你修多用功,你会停顿不知道,佛讲出所有众生的毛病,借着经典讲出,最后还有一段话经典是手指头,目的要让你看到实相看到月亮,不要去执着经典的文字,不要用经典的文字跟人家辩论,这个一定要懂,你跟人家辩论没关系,你会自碍其性,最后妨碍是自己,好请各位现在听,如果要来解释圆觉这段话,可以用天台法要来解释,大家知道智者大师,从隋初一直到唐,他的历史时段跟华严经初祖杜顺大致同时,这位叫智顗我们称他叫智者大师,他有小释迦之称,妙法莲华经的天台法要的天台宗由他来创始,杜顺是创始了华严宗,佛陀三七日中大彻大悟先讲华严,第五阶段涅盘的时候讲了法华,成佛的法华,在法华里面他讲什么?天台法义,这位智者大师观无量寿佛经疏写了六即佛,什么叫六即佛?各位听听,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真即佛这个真也是证,最后叫做究竟即佛,称为叫做六即佛,六即佛的六个层次刚好我来对照,就是圆觉经里面的六个阶段,我大致上先简单来讲,再来看经典里面做对照,刚好一个一个对照,有助于我们对圆觉经这段的体悟,天台大师讲理即佛,什么叫理即佛?从理相上众生本来就是佛,可是众生不知道他是佛,因为他没有信,无信所以高推圣境,非己智分他不知道,所以仍然流转在生死而被相所干扰,这个称为叫理即佛,从理相上众生都是佛他不知道他是佛,怎么办呢?必须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叫名字即佛,什么叫名字?名字的意思是在知一字,知什么?借着善知识、借着经典、借着这些的名字来告诉我们众生本是佛,是心是佛,我们与佛本无异这个叫名字即佛,第二阶段跟第一阶段有什么差别,第一阶段是众生本来是佛可是我们还不知,可是第二阶段名字即佛已经知了,借着善知识的知,不管是从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语言,我们能了知原来我们就是佛,这个叫名字即佛,名字即佛进入到观行即佛,既然我是佛,为什么我还没有成佛,就是被这些幻相所干扰,我要选择一个净要回归到自净其意,回归到本来清净的本体,在这个过程这个称为叫观行即佛,已经在这个过程里面,要回归到自性的清净这叫观行即佛,要回归到清净的时候,接下来因为他有一个清净,当他把清净放下的时候,就称为叫相似即佛,他有一个观念有一个知觉叫清净,我要回归清净,回归清净的这个清净放下了,这个称为叫做相似即佛,相似即佛里面,还存有一个让我自己清净的见觉,要让我清净,当你要回归清净的清净意,跟要让我清净的觉两者都放下,你称为叫分证即佛已经入地菩萨了,到最后一切都是虚幻,一切都无所离,无取也无证,无智亦无得,无能也无所,无佛也无众生,无涅盘也无生死这个叫究竟即佛,六个阶段,六即佛里面第一个叫理即佛,虽然天台大师讲六即佛,很多凡夫众生对六即佛不懂,因为方向不对,理即佛,从理上真的大家都是佛只是我们不知,透过善知识、透过文字也好语言也好,这个知字我已经笃定了我就是佛,当你进入到名字即佛时候,真的要实至名归,要回归真正的佛,现在是名字知道,其实名字知道也不容易,你已经知道了,知道要回归回来,回归回来要再回归到净意,你已经把见思烦恼也断,有一些烦恼也断了,回归到净,回归到清净意,这个称为叫做观行即佛,你已经在做这个阶段了,你要回归清净的清净也放下了,可这个称为叫相似即佛,可是相似即佛,你还有一个见觉,要让我回归到清净意的清净,还要放下的那个放下,当你两者都放下,所回到心清净的所放下,能回归到这个能也放下,能所皆放下这个叫做分证即佛,就是刚才所讲,这已经是一个入地菩萨随顺觉性,最后圆满,无取无证、无生死涅盘、无凡夫无佛回归到圆满,分证即佛回归到圆满已经入地了,回归到圆满叫究竟即佛完全圆满,六个阶段。
请各位看第一个阶段,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这是所有众生最初的习性,可是这个习性一除只要入进入里面就容易了,第一关最难这个我包括身跟心,为什么佛陀对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一直讲身心幻垢,这个身是四大假合如空花一样,心是六尘缘影如第二月,一切都是幻化,一切都是空花没有一样是真的,可是众生却妄想,妄的意思就是误认真的有个我,所有的烦恼都从我产生,以及爱我一个爱,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我们不知道这个我跟爱我,它只是个念念生灭,是我们的见分显现出来的相分的念念生灭,产生一种概念性的东西而已,故起憎爱耽着五欲,我不知道它是一个念念生灭,我的见分出现的相分的这个我,前念后念一直不断的都是从这个我会起了爱憎取舍,然后着于五欲,你才会着这个欲,所以佛对弥勒菩萨讲爱欲命三个字,爱才有欲然后命,如果现在碰到善友教令开悟净圆觉性,接下来要跟各位讲前面的这一段,叫理即佛相应也,就是天台六即佛的第一个,无始以来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佛,我们不知道才会被这个我及我爱,让我们起了憎爱,让我们起了五欲,这个是第一阶段,理即佛,所有的凡夫众生,粗糙的凡夫众生这种占大多数,都是在这个阶段,可是这个阶段从理上他还是佛,是他不知道,因为迷于这个我,迷于这个我爱,就在六尘缘影里面的五欲,在流浪生死可是他还是佛,遇到善友了教令开悟净圆觉性,碰到善友了教他开悟,告诉他是心是佛,然后让他相信是心是佛这个是实相,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发明就是明了,念念生灭,我们的念头每一念相续不断的念它是起灭,是念头的起灭所产生出来一个幻化的我的概念,他明了这个发明起灭,就明了这个即知此生性自劳虑,什么叫此生性自劳虑?原来我的自性本是清净,只是自己自寻烦恼,是我自己的妄知让自己增加烦恼,徒增烦恼,原来烦恼是我自己现出的烦恼自作自受,这个叫做知此生性自劳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庸人就自己在扰,自己困扰自己,这个叫名字即佛,第一个当然我们就是佛可是不知道,因为有个我以及爱我,所以着于五欲流浪生死不知道,理即佛不知道,现在有善知识跟我们讲,讲就知道了,知道我们有一个自性圆觉,自性圆觉发明起灭,我的起灭我明了了,我已经清楚了,原来我此生的烦恼是自己增加的烦恼,他已经懂得圆觉自性了,有这样东西了,这个叫名字即佛,第二个阶段因为你碰到善知识,人家跟你讲了,现在就看各位,我们要停留在哪一个阶段,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他已经了解了原来是我自己在自寻烦恼,本来我的心就是净,可是我不知道,我自己来劳虑,可是现在我已经了解了劳虑的这件事情,是我自心取自心,是自己显现出来的幻相不知道这个叫幻相,以幻相来做劳虑,现在已经知道了,所以劳虑永断,知道它是幻相已经断掉,你已经得法界净,不容易了,可是当你得法界净的时候,你还有个净解为自,为自来什么?来障碍你自己,你已经得了法界净,可是你还有一个法界净的净,然后障碍你的自性,所以圆觉不自在,你虽然得法界净,可是你还执着在净解,什么叫净解?还有一个我已经回归法界净了,我已经回归自性了,还有一个回归,还有一个净解,你的圆觉不自在,这个称为叫凡夫随顺觉性,不容易了你虽然是凡夫,已经是外凡了,说不定你已经要了生死了,可是还叫做凡夫,叫凡夫随顺觉性,你已经随顺觉性,可是如来世尊称这个叫做凡夫,因为你还有个净解,这个叫做观行即佛,第三阶段已经随顺觉性了,仍然称为叫凡夫,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实在的也不容易了啦,圆觉的标准不是这样,天台六即佛的标准是到第三级,再复习一次你如果清楚就会明白这个圆觉法义,第一个叫理即佛,理论上是佛可是你还不知道,你还流转生死,你还有一个我及我爱,现在有善知识跟我讲我知道了,我体悟了,我了解了这个称为叫名字即佛,可是体悟要去做,我要断劳虑,为什么要劳?是因为我自己创造出来,我知道断掉了,因为它是影像干扰不了我,可是我还有个净解,回归到自性清净的净,这个境界障碍到你的自性这个称为叫凡夫,你还叫凡夫可是你已经随顺觉性,这个就是六即佛的第三个叫做观行即佛,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因为你有一个净解,当你把净解放下的时候,还有个见解为碍,虽断解碍,你已经把这个解碍断了,可是你还住见觉,什么叫见觉?还有个能断的见觉,再听一次,你所断,劳虑已经让你断了,已经回归到净,可是当你回归到净的时候,你还一个净解,当你已经断了净解的时候,这个所已经断了,可是你还有一个能,能断净解的能这个称为叫见觉,能所的所已经断了,你还有一个要断这个所的能,既然还有一个要断一个所的能所以称为叫见觉,觉碍为碍而不自在,你本身还有一个见觉来障碍你所以你还不自在,这样子的境界可以称为叫菩萨了,刚才你已经回归到净解了,还有个净解,我们把它称为叫什么还是凡夫,可是已经随顺觉性,净解已经断了,还有一个能断净解的能,叫做见觉还没有断,所以已经称为叫菩萨可是未入地,什么叫未入地?地的意思就巩固了,非常的巩固,才有初地二地三地五地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各位我们常常这样讲嘛,然后到达等觉,然后到妙觉,你已经进入菩萨位了,可是还没有入地,所以称为叫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对这一段话就是六即佛的相似即佛,这个是第四个阶段,如果从天台智者大师的标准,我跟你讲不容易了,他还留下什么?还有一个能断的见觉在,能所的所已经断掉了,净解已经断掉了,可是还有一个能断净解的见觉,因为分能所,所已经断掉了还有一个能,所以叫相似即佛已经是佛了,相似即佛看文字也知道相似,既然是相似所以叫做菩萨为入地随顺觉性,已经是菩萨可是未入地,接下来重点了,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什么叫有照有觉,有照就是净解是指所的那个所。有觉叫做见觉,这是能是能照的能,一个所一个能,如果用圆觉的话一个叫净解,一个叫做见觉,这两者都是障碍,因为有这两者障碍,前面障碍的已经随顺觉性可是叫做凡夫,前面净解已破,还剩下见觉就可以称为菩萨了,可是称为叫做未入地菩萨,这两者都是障碍,如果从圆觉的观点都是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所以菩萨到这个地方常觉,觉性显发而不住,不住有照有觉,不住净解跟见觉,不住能跟所,能所都放下了,这个时候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这个时候能跟所,这个时候的净解跟见觉同时寂灭,能所同时寂灭,当同时寂灭的时候变成什么?譬如现在佛陀要来举一个例子,有没有发现到佛陀经常举例子,刚才举眼根心你看不到自己的眼睛,譬如有人自断其首,首已断故,无能断者,首已经没有了,已经没有头了,没有头还要再断什么?这个时候佛在再举例什么人跟首,人它是能照,首它是所照,还是在讲能所,头已经断掉了哪有能所,还要再断什么?就没有了,所以首已断故,无能断者,没有什么可断了,没有头了还要再断什么,也没有东西让我断,所以则以碍心自灭诸碍,这个时候就用碍心,什么叫碍心自灭诸碍,就用能跟所的这个,所谓的碍有一个照字,我现在所讲的照是个举例,我用这个照来照这些,让我能照到让它光明的这些,所以碍心,这个碍心叫照,来自灭诸碍来,灭这个诸碍,碍已断灭,无灭碍者,没有碍者了,现在的这位菩萨,到达分证即佛的这位菩萨,他现在的阶段是什么?因为净解没有了,见觉也没有了,这两者没有,他本来还用一种东西,把这两者断掉,把什么东西断掉?把净解跟见觉断掉,而能把它断掉的东西也称为叫碍,这个碍它自己也断掉,自己也放下,这不是绕口令,这个是能所的关系,在观行即佛跟相似即佛,这两个阶段是有能所,把它断掉以后,还留下一个净解,留下一个净解以后净解放下,还有个见觉,分真即佛是净解跟见觉全部都断,再把它断的时候称为叫照,叫做碍,可是既碍既断,而能去断它的这个碍也断,能所具寂,能跟所都没有了,这个叫碍已断灭,无灭碍者,完全把它断掉,而能把它完全断掉这个能也断掉,能所皆断这个我们把它称为叫做菩萨已入地随顺觉性,称为叫分真即佛。
修多罗教就是经典,经典翻译中文叫修多罗,修多罗的经典教化如标月指,它就好像是标月指,它只是一个标月指,它不是月,它是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所以楞严经讲一句话,它说能指月的指月,其指者非月,那金刚经讲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个法就像一艘船一样,船都已经靠岸了,哪有把船再背上去的道理,现在要讲 一切修多罗都是标月指只是一个手指头,既然已经看到月了,标月指的这个你就不要再执着,你已经上岸了,就把不要把船背上去,你已经看到月亮了,这个手指头就不可以再执着了,所以我才跟各位讲不要执着在经典里面,而以经典来做辩论,它只是一个目标,我时常有讲过那句话,经典里面没有佛法,可是佛法的确要从经典里面显现出来。,经典所在之处即是有佛,因为它能指出佛在哪里,不是经典就是佛,经典可以告诉我们佛在哪里,当我们知道这些的话,所以他最后讲一切如来种种言语开示,菩萨亦复如是也是一样,这只是佛要告诉我们的开示,我们是菩萨也是一样,如果各位懂得这个,能所全部都放下了叫分真即佛,这个在圆觉经里面称为叫菩萨已入地随顺觉性,到这边四种阶段在圆觉经里面已经讲出来了,第一个叫凡夫,第二个叫凡夫随顺觉性,第三个叫做菩萨未入地随顺觉性,第四个叫做菩萨已入地随顺觉性,这个在六即佛里面已经到分真即佛,第一个理即佛,理论上都是佛,可是众生不知道你是佛,所以还再爱以及爱憎里面流转生死,经过善知识来告诉我们,我们就是佛,了解我们就是佛,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在找自己的烦恼,这个叫名字即佛,当我们了解而进入到修行,所谓的修行在观照的过程里面,这些劳虑,这些烦恼我已经断了,因为我知道它是影像,你要回归到真心本性,回归到真心本性的净,你还有一个这个净,这个称为观行即佛,可是你还叫做凡夫,这叫外凡,到这边你可能了生死,接下来当我已经了解我有一个净,可是我现在把净解的这个净,回归自性的这个净也放下,我有一个能让我放下这个净的见觉,因为还有个能,所已经放了,这个称为叫相似即佛,当你把净解以及见觉这两者都放的时候,要放下的这个放,如果称为叫碍的话,连这个碍也放,能所皆放,举例就好像一个人的头已经没有了,还要再断什么?到这个地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标月指所显示的月,你也看到了,所以也不再执着标月指,当你已经到达这种程度的时候称为叫做菩萨,入地随顺觉性这称为叫分真即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