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日常种田 > 第165章 俸禄

第165章 俸禄

谢慈本以为慕容楮拿银子,谁知却见慕容楮问道:“谢慈,你想去京城吗?”

易筐正准备拿银子,听了慕容楮的话,愣了一下。

谢慈道:“怎么了?”

慕容楮认真道:“过些天你们跟着我去京城吧,你和你爹娘还有妹妹可以永远留在慕容家,还有书房,也不会缺银子。”

谢慈:“······”

易筐听了慕容楮的话,高兴道:“太好了,谢慈,你以后可以有书房了。”

谢慈:我谢谢你们啊。

话虽如此,但这真心的好意,谢慈也是真心的挺高兴的,这俩都是好孩子啊。

慕容楮见谢慈不说话,就道:“谢慈?怎么样?”

谢慈没说话,笑道:“我们这些外人怎么永远留在慕容家?”

慕容楮道:“只要我跟我爹说让你成为慕容家的教书先生,或者说是我的师父就行了。”

还挺聪明,谢慈道:“嗯,不错,这么说行。”

慕容楮眼睛明亮的看向谢慈道:“那!”

谢慈道:“不过还是算了,我不去京城,也不去慕容家,谢谢你啦。”

不止慕容楮,易筐也很喜欢谢慈,谢慈和他们见过的人说的话都不一样,讲的故事也都是他们没有听过的。

易筐道:“为什么啊?我都想去京城的。”

慕容楮也道:“谢慈,为什么?不行我可以拜你为师。”

谢慈笑道:“我不收徒,至于为什么,也没为什么,就是现在没想去京城啊。”

慕容楮道:“可是在云梦村,你都没有书房。”

易筐道:“是啊。”

谢慈有些无言,道:“没书房又没什么。”

话落,就见易筐和慕容楮把铜板和银子拿了过来,易筐的都是铜板,看起来有几十个,慕容楮的都是碎银子。

慕容楮道:“谢慈,这些银子给你。”

易筐道:“谢慈,这些铜板给你。”

谢慈看着道:“行了,拿走。”

两人不听。

谢慈只得道:“其实我不缺银子。”

听了谢慈的话,系统响了:【我以为你会厚······会收下这些银子。】

虽然不多,只有几两几十文钱。

谢慈听到系统的话,道:“你想说什么?厚什么?嗯?”

系统:【没什么。】

谢慈没睬它。

慕容楮和易筐听了谢慈的话,道:“真的?”

可是看看谢家,两人又觉得怎么可能是真的。

谢慈点头认真道:“真的。”

用故事换银子可以,这银钱还是算了。

慕容楮道:“可是没有书房。”

易筐道:“是啊,你家都没有书房。”

这茬是过不去了是吧?谢慈道:“行了。”

见谢慈有些不耐烦了,易筐和慕容楮就听话的把银子拿了回去,这时,慕容楮忽然问道:“对了,谢慈,你知道三教九流是什么吗?”

三教九流?谢慈道:“三教九流是儒教,道教,佛教,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法家,杂家,这就是三教九流,你不知道?”

易筐道:“我知道!”

慕容楮道:“我不知道。”

说完,看向易筐,问道:“你怎么知道?”

易筐说:“我爹说过,京城的夫子没有说过吗?”

慕容楮道:“没有,不过说过墨家,道家,名家,还有纵横家,儒家,没有说这些是三教九流。”

“这样啊。”易筐应了声。

慕容楮看向谢慈道:“只有这些吗?”

谢慈道:“三教九流,就是三教和九流,当然只有这些。”

“不过,什么是墨家,什么是道家,什么是儒家啊?还有纵横家什么?”易筐问。

慕容楮道:“你爹没说?”

易筐摇头道:“没有。”

这问题简单,谢慈去拿了几本书扔给他们道:“你们自己看。”

两人拿着书看起来,谢慈看到不远处墙下的野姜,就去端了水过去,才放下木桶,柳婶子就来了,看到谢慈,就问道:“甫田,善庆呢?”

谢慈道:“他在青林学塾外和人读书呢。”

柳善庆还没回来?谢慈不知道说什么了。

柳氏听了谢慈的话,皱眉道:“这孩子!”

说完,柳氏就走了。

易筐和慕容楮很快看完了书,慕容楮放下书,谢慈瞧见,问道:“看完了?”

两人摇头道:“没有,不过我们明白了。”

“哦,那就行。”谢慈说。

易筐拿着书问道:“谢慈,斗酒学士是什么意思?”

慕容楮听了,看过去道:“我知道!”

“你知道?”易筐看向慕容楮。

“嗯!”慕容楮点头。

易筐道:“什么意思?”

慕容楮道:“意思是喝酒的文人墨客。”

闻言,谢慈面无表情,这四个字是自己随手写的,只是为了试墨,听了慕容楮的话,谢慈知道,慕容楮是不知道这话的意思的。

易筐看着慕容楮皱眉道:“是这意思吗?”

慕容楮道:“肯定是这样。”

易筐觉得他这样说有些奇怪,就问道:“你怎么知道?”

慕容楮道:“猜的。”

易筐不说话了。

慕容楮道:“怎么了?”

易筐道:“看来你不知道。”

慕容楮呆了会儿,才道:“嗯。”

于是两人看向谢慈。

谢慈见两人看向自己,无奈道:“嗯,我知道。”

慕容楮道:“那你给我们说说。”

谢慈想了想,道:“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易筐道:“和斗酒学士有关?”

谢慈道:“就是它的故事。”

“好!”两人点头。

谢慈就道:“古时候,有个名字叫王绩的人,写过许多五律,五绝,他以好喝酒出名,自称一天可以五斗,所以取号五斗先生。”

五斗先生?易筐道:“陶渊明呢?”

“什么陶渊明?”慕容楮问。

易筐说:“五斗米。”

谢慈道:“五斗先生是王绩,和陶渊明没有关系。”

慕容楮道:“嗯嗯。”

易筐听了点点头。

谢慈接着道:“王绩不只学富五斗,才高五斗,而且是酒量五斗,只要有人请他喝酒,无贫无富,无贵无贱,一律奉陪,他一生都是芝麻大的小官,每次他谋官也好,辞官也好,都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酒。”

“学富五斗,才高五斗,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吗?”慕容楮道。

谢慈道:“是。”

易筐说:“那为什么还学富五斗,才高五斗?”

“不知道。”谢慈说。

慕容楮道:“才高八斗和才高五斗不一样吧。”

易筐道:“肯定不一样了。”

谢慈没说什么,只道:“有一年,他考了举人,本可在京城为官,但他嫌规矩太多,不能随意喝酒,就借口有病,要求到别的地方去,于是成了扬州六合县丞。”

易筐问:“在京城为官规矩多?”

谢慈道:“不知道。”

于是易筐又看向慕容楮,问道:“你知道吗?”

慕容楮道:“我听我爹说,是很多规矩。”

易筐点点头,谢慈继续道:“王绩手不离杯酒,整天神智不清,出了很多岔子,废事失职,所以屡遭劾责,不好好自我批评,他还一怒之下,把所得的县丞俸钱堆在县门之外,然后驾轻舟逃走了。”

“为何不拿走俸禄?”易筐说。

谢慈道:“因为王绩视钱财如粪土。”

慕容楮道:“可是有银钱才能买酒啊。”

这话真有道理,谢慈道:“有道理,王绩可能没想到。”

易筐和慕容楮无语。

谢慈道:“后来,他又谋了个侍诏门下省的差使,每天还乐呵呵的,他弟弟不理解,王绩就说,别看我这个破官没挣两个银钱,可是每天发三升好酒,我图的就是这个。”

“吏部专管俸禄的陈叔达是王绩的老朋友,听到此事,说三升酒哪能留得住王绩这样的人才,就作主每天给他好酒一斗,于是王绩就得了个绰号叫斗酒学士,时人皆知。”

“他就这样每天一斗官酒,后来一斗酒留不住他了,铁酒碗也不要了,又要辞官,原来当时的太乐府史焦革家善酿酒,冠绝一时,他就苦求,非要跟着焦革当差,其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是知道了焦家的酒,一开始焦革说没有官职给他,无法安排,后来,因为王绩一直不放弃,焦革就设了个闲职给他,管他酒就是,不想没几个月焦革去世,焦夫人袁氏念王绩实诚,每天派人送酒照旧。”

“一年之后,焦革夫人竟也随夫而去,撒手人寰,王绩抱着空酒坛子对天道这是老天不让我饮酒啊,然后王绩辞去太乐府史闲职,挂冠回乡,从此隐居。”

易筐道:“隐居?还有酒吗?”

谢慈摇头道:“不知道。”

慕容楮道:“后来呢?”

谢慈说:“没有后来了。”

慕容楮和易筐点点头,谢慈问:“明白什么是斗酒学士了吗?”

“明白了。”两人说。

谢慈道:“那就好。”

易筐又问:“那这程门立雪呢?”

谢慈道:“程门立雪?”

易筐点头,慕容楮看过去,就见书上写着的。

谢慈道:“这程门立雪啊,说的是杨时。”

“杨时?什么人?”两人道。

“古时候一个名人。”谢慈说:“这程门立雪说的就是他有一回杨时拜见自己的老师程颐,到了门前,却远远看到在屋子里边的程颐在歇息,于是杨时没有打扰程颐,就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他的老师睁开眼,那时候天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而是在大雪中站立着,过了一会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等看到他的老师睁开了眼睛,他才走进了屋内,程颐说那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天下有名的大学者,这就是程门立雪。”

慕容楮问:“杨时没有带伞吗?”

谢慈道:“没有,杨时到的时候,应该还没有下雪。”

“还好下的是雪。”易筐说。

慕容楮和谢慈没说什么,易筐又看着书问谢慈道:“那白首如新,倾盖如故呢?是什么意思?”

“我看看。”慕容楮说,易筐把书给他,慕容楮看了之后,道:“我也不知道。”

易筐也没觉得他能知道,就看向谢慈。

谢慈说:“这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人虽然认识已久,却如同才认识一般,而有些人才认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见如故。”

慕容楮听了问:“真的有这样的人吗?”

谢慈道:“有。”

慕容楮道:“那谢慈遇见过吗?”

谢慈说:“没有。”

易筐没说什么,只是看着书继续问道:“那一字之师呢?是什么意思?”

慕容楮问易筐道:“你看的什么书?”

易筐看了看,这书没有名字,于是摇头道:“不知道。”

谢慈看了看,那不是书,都是自己写记的东西,慕容楮看向谢慈,问道:“谢慈,这是什么书?”

闻言,谢慈就道:“那不是书,只是我读了书写的。”

“哦。”两人应声。

易筐继续道:“这一字之师是什么意思?”

谢慈想了想道:“那我再讲个故事。”

“一字之师的故事?”慕容楮问。

谢慈点头:“对,从前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他有个好友名字叫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所以很是谈得来。”

“有一回,齐己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了几天,郑谷来找齐己,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天,说写得好,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了,齐己和尚听了,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这就是一字之师的由来。”

听谢慈说完,易筐道:“但是我觉得数枝听起来也很好。”

慕容楮道:“不,我觉得一枝好。”

易筐:“数枝。”

慕容楮:“一枝。”

谢慈:“行了。”

两人不说话了。

谢慈道:“一枝也好,数枝也好,没什么好说的,明白了吗?”

慕容楮:“明白了。”

易筐:“明白了。”

默了会儿,易筐道:“这郑谷也是和尚吗?”

谢慈摇了摇头道:“不是,郑谷不是和尚,郑谷在朝为官过,齐己是和尚,但不代表友人也是和尚。”

易筐应声,道:“齐己和尚是国师吗?”

“不是。”谢慈说:“为何这么问?怎么会认为齐己是国师?”

慕容楮道:“国师也不一定就得是和尚,道士也能是国师,还有算命的先生,江湖术士。”

易筐没睬慕容楮,只是看向谢慈道:“郑谷在朝为官,既然是在朝廷,那怎么认识的齐己?齐己不是国师,怎么会在朝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