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 王巨君立下雄心 红阳侯被黜驱离
不多久,刘歆、严尤、甄丰、甄邯、王舜诸位亲信大臣,就跟在王邑身后,到了大司马府。
太中大夫刘歆,字子俊,此时已经大约有五十岁左右的年纪。
刘歆的父亲,就是著名的中垒校尉刘向。刘歆一家,可谓家学渊源,是时代书香门第。
建元元年(公元前6年)之时,为了应和符命图谶,刘歆特地改名为刘秀。此时,刘歆担任皇帝的中级顾问太中大夫一职。
严尤,足智多谋,晓畅军事,与刘歆的年纪相仿,是王莽太学敦学坊的同窗好友,一向与王莽关系十分亲密。
甄邯,也是汉朝廷著名的儒家士大夫,是大司徒孔光的女婿。
而安阳侯王舜,则是王莽的堂叔父王音之子,王莽的堂弟。
亲信大臣们很快到齐,贤才毕集,济济一堂,大司马王莽十分高兴,立即言归正传,开始发话道:
“诸君:
国家不幸,命途多舛,皇帝驾崩,帝国不宁。莽秉承太皇太后陛下旨意,拥立幼君,辅弼国事,能力有限,顿感诚惶诚恐,倍感压力。
如果没有诸君和大臣们的支持,莽一定无所作为,有悖太皇太后陛下的宠爱和信任。
诸君知我,希望诸君,有什么指教莽的,请不吝赐教,莽十分感激。”
大司马王莽态度诚恳,十分谦逊地对身边亲密的战友们说道。
“大司马大人谦虚,我等敬佩不已。
大司马大人,子俊私下以为,如今朝廷朋党纷争加剧,地方有法必依、有令不遵严重,严重影响朝廷法令实施和治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严格申明朝廷的法令要求,凝聚人心,同心协力,匡扶朝政。”
太中大夫刘歆率先发言,建议王莽道。
“太中大夫言之有理,与莽不谋而合。”王莽笑着赞赏刘歆道。
“太中大夫大人的建议,的确是当前的当务之急,我王舜非常支持,没有异议。
所谓上行下效,王舜私下以为,申明朝廷法令,凝聚天下人心,请从朝廷文武大臣和大司马大人、大司徒大人等三公大人开始做起。”安阳侯王舜也建议王莽道。
“安阳侯大人说得很对!
莽一定虚心接受,严于律己,从我做起。相信大司徒等三公大人,也能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
大司徒孔大人是当代名儒,还曾经辅佐过三位君王,在三位皇帝的手下,担任过丞相,一向是莽的榜样。大司徒大人德高望重,莽一直十分敬佩。
就是太皇太后陛下,对孔大人也是十分敬重,天下官吏也都十分信赖他。
莽与大司徒大人相处多年,很了解大司徒大人的个性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安阳侯大人的建议非常之好,莽一定禀告太皇太后陛下,立即实施安阳侯大人的建议。”
王莽微笑着赞同安阳侯王舜道。
“大司马大人,任用贤才,凝聚人心的确是当务之急,但排斥奸佞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然,就像董贤这样的奸佞之徒,掌握朝廷大权,就会冷了贤才之心,伤了匡扶社稷大事。”
甄丰也不甘寂寞,急忙建议王莽道。
“甄大人说得太对了。莽当初,就是吃了那些忘恩负义的奸佞之徒的大亏。
为了复兴大汉的宏图伟业,百年大计,我们绝对不能对奸佞之徒太过仁慈,让他们坏了朝廷大计。”
王莽肯定甄丰的意见道,“诸君,你们还有什么建议,需要指教莽的?”
“大司马大人:
当初,匈奴汗国单于栾提知,在觐见皇帝之时,有关部门官员,迎合掌权大臣的意见,对单于的处所安排有所欠缺,致使单于一直耿耿于心,不能够释怀。
请大司马大人立即安排有关官员,施恩于他,安抚单于,以保边塞安宁。”
严尤终于开口,建议王莽道。
“严大人高瞻远瞩,言之有理。匈奴汗国乃边塞强国,一举一动,都事关大汉安危,不得不慎之又慎。
莽立即禀告太皇太后陛下,下旨安抚单于,给予单于厚重的赏赐和安慰。”王莽赞同严尤意见道。
“诸君:
如今,国家衰颓,百姓窘困,兴利除弊,拨乱反正,都在我辈身上。如果我们精诚团结,定会建立千秋工业,名垂青史。诸君多多努力!
诸君,你们今天的意见都很好,莽立即禀告太皇太后陛下,立即实施。
请问诸君,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王莽的态度更加诚恳。
“没有了,大司马大人。”甄邯听到王莽同意尊崇自己的岳父大司徒孔光,要避嫌疑,不好直接表态,此时终于搭话说道。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就讨论到此。
诸君,莽对天发誓,莽愿与诸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
让我们一道精忠报国,完成复兴大汉的千秋伟业,名垂青史。”王莽激励战友们道。
“多谢大司马大人信任!我辈一定努力!”战友们慷慨激昂地齐声发誓道。
战略既然已经确定,汉朝廷申明法纪、凝聚人心的行动,在王莽的亲自领导下,大张旗鼓地迅速开展了起来。
在太皇太后陛下的强力支持下,汉朝廷政事,逐渐走上正轨,大汉朝廷的实权,也十分良好地掌控在了大司马王莽的手中。
虽然朝廷局势对王莽是越来越有利,但王莽并没有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而是更加谦逊。
在朝廷举行典礼仪式,以及朝会之时,王莽都以谦虚低调的姿势,对待大司徒孔光等三公大臣。
王莽率先垂范,对大司徒孔光处处尊重,近乎毕恭毕敬的地步,千方百计地获得孔光的支持。
朝廷大事,事无巨细,王莽都喜欢拿去与大司徒孔光商议探讨。
而且,王莽还大力引荐孔光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奉车都尉一职,对甄邯也十分亲近信任。
大司徒孔光越发对王莽和太皇太后感激涕零,乐于听从驱使。
其他三公九卿,文武大臣,见大司马王莽礼贤下士,对孔光如此谦恭,还有谁,敢不对大司徒孔光毕恭毕敬,乐于听从三公的调遣呢?
王莽从尊崇大司徒孔光做起,凝聚贵族官吏人心,获得贵族官吏支持的行动,很快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王莽低调为政,处事十分谨慎,讲究策略的行为,迅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王莽对大司徒孔光的尊敬和信任,让当初曾经因为王莽重新上台大人大司马,而惴惴不安的孔光彻底放心了。
大司徒孔光乃三朝元勋,多次经历宦海风波,当然十分清楚,王莽在太皇太后心里的重要地位,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于是,大司徒孔光投桃报李,对大司马王莽也言听计从,积极配合,与王莽的关系,非常默契。
王莽见大司徒孔光驯服,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王莽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战友刘歆、甄丰、甄邯、王舜、严尤等商议,决定开始实施自己制定的兴利除弊的国策,决心力挽狂澜,一扫汉朝廷的颓势。
到了此时此刻,大司马王莽对政事的处理更加得心应手,对汉朝廷局势的掌控,也更加收放自如了。
到了此时,很多朝廷大事,根本不需要大司马王莽亲自出面,就可以顺利解决了。
王莽平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并不需要王莽自己亲自出面,去向太皇太后提出弹劾,而是让自己的亲密战友、信任的大臣们出面,去请求太皇太后罢黜某人,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眼见战友们对自己意图的理解,已经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大司马王莽越发踌躇满志,信心百倍。
自从当初,哀帝驾崩,汉朝廷选立大司马的事件发生以后,前将军何武、前左将军公孙禄两人心里,就开始忐忑不安,忧心忡忡。
前将军何武与前左将军公孙禄私下谈论道:
“公孙大人:
我们应该十分清楚,我们相互荐举大司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掌权人士,遭到了太皇太后陛下和新都侯大人的憎恨和厌恶。
如果我们没有自知之明,依然悖逆太皇太后陛下的旨意,恐怕后果难料。”
前左将军公孙禄深有同感,感叹说道:
“哎,我们都是为国家大计着想,不想被猜忌为野心勃勃,令人哀婉。新都侯大人貌似坦荡真诚,实则心胸狭窄,不能够容人。何大人说得很对,我们还是夹着尾巴做人为好,以免又触怒掌权人士。”
前将军何武与前左将军公孙禄两人交流完毕,各自归家,心中一直忧虑不安。
王莽被太皇太后任命为大司马之后,前将军何武、前左将军公孙禄两人,越发感到形势不妙。
私下里,前将军何武、前左将军公孙禄两人,都十分担心王莽报复。
前左将军公孙禄,十分了解王莽的个性,忧心忡忡地对前将军何武说道:
“何大人:
大司马大人貌似坦诚大度,公正无私,实则心胸狭隘,十分猜忌,眦睚必报。
某人担心,我们快人快语,有啥说啥,没有忌讳的性格,会妨碍大司马大人完成大事,遭到大人的嫉恨。”
“公孙大人深刻了解大司马大人,所言即当!我们还是处处低调行事,不要触怒大司马大人吧!”前将军何武深有同感,赞同道。
于是,两人低调行事,恪尽职守,尽量不去与王莽唱对台戏,以免招致王莽的报复。
然而,前将军何武、前左将军公孙禄两人,在朝臣中的威望甚高,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王莽的猜忌。
从王莽的只言片语之中,王莽的亲密战友,已经感受到了王莽的疑惧之心。
大家心领神会,很快明白了大司马王莽对待前将军何武、前左将军公孙禄两人的态度,决心出面为王莽扫除障碍。
不久,甄丰率先站起来,公开向太皇太后上书,弹劾何武、公孙禄两人,指责他们的罪责道:
“陛下:
臣常常聆听陛下教诲,一直铭记于心,深受感动。陛下教导我们说,处理国事,要以天下为公,选拔人才,要任人唯贤,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危害社稷大事,伤害天下百姓,臣谨记于心。
臣发现,何武、公孙禄两人,徇情枉法,狼狈为奸,结党营私,不以国家社稷为重。
当初,朝廷公开选拔大司马之时,他们互相称颂保举,没有一点公心,有着徇私舞弊,结党营私,祸害朝廷的嫌疑,请太皇太后陛下,下旨调查,予以惩处。”
太皇太后见到甄丰的弹劾奏章,认为弹劾有理,赞扬道:
“甄大人弹劾得很对。
何武、公孙禄这两个家伙,爱摆老资格,倚老卖老。选拔人才之时,不以朝廷为重,任人唯贤,而是结党营私,互相荐举,说话直言无忌,自以为是,不是忠臣所为。”
太皇太后早就不喜欢何武、公孙禄两人,耿直无忌的性格了。
接到甄丰的上奏以后,太皇太后认为确实如此,当即批准道:
“请有关部门,立即如实调查甄大人弹劾书里面的内容,不得有误。”
很快,甄丰的弹劾就取得了效果。
调查结果,当然是情况属实。太皇太后庚即下旨,免去了何武、公孙禄两人,所有的官职。
太皇太后还颁布懿旨,勒令将何武遣送回何武的汜乡侯封国安置。
就这样不动声色,王莽顺利地铲除了自己的两个劲敌-前大司空何武和前左将军公孙禄。
王莽对甄丰的忠诚十分感激。
初战告捷,王莽更加雄心勃勃……
不久,高昌侯董武的父亲董宏等大臣,也被弹劾行为奸佞邪恶,受到惩处。
太皇太后颁布懿旨,贬斥董宏、董武父子。董宏、董武父子的官职和爵位,被朝廷迅速剥夺,驱离了京师。
见何武、公孙禄两人,董宏、董武父子等大臣,受到太皇太后陛下贬斥,南郡太守毋将隆,忧心不已,对自己的亲友柳梧等人说道:
“诸君:
大司马大人可谓眦睚必报啊!当初,朝廷推举大司马,何武、公孙禄两人,担心朝廷再次被外戚控制,所以相互举荐,不想最后却受到大司马大人的报复。何况我毋将隆与大司马大人,有着嫌隙,并不投契呢?
我毋将隆怎么能够不担心呢?”
南郡太守毋将隆的亲友一致认为,担心是对的,亲友柳梧对毋将隆说道:
“大人的担忧是对的,大司马大人面善心狠,心胸狭窄,容不下不同意见。柳梧建议,大人还是淡泊名利,避开朝廷这个是非之所。”
大家纷纷为毋将隆出谋划策,希望毋将隆急流勇退,以避灾祸。
大司马王莽与南郡太守毋将隆的私人恩怨,要从很早很早的时候说起。
当初王莽年轻之时,父亲王曼早死,家境开始败落。王曼是阳平侯王禁的第二子,王政君的二哥。
王莽曾经十分仰慕毋将隆的品行和学问,敬佩毋将隆的为人处事,千方百计地想与毋将隆结交。
但毋将隆世家子弟出生,有些自高自大,爱摆架子,不太喜欢王莽的亲近,并没有将出生高贵家族的王莽,看在自己的眼里。
王莽不能够结交,因仰慕而生怨恨,因此开始记恨毋将隆,认为毋将隆藐视自己。
如今,王莽重掌大司马大权以后,知道毋将隆正直敢言,不会与他一条心,恐怕将不配合自己的行动。
于是,王莽亲自出面,将报复的矛头对准了南郡太守毋将隆,决心将毋将隆铲除排斥。
王莽重提旧案,亲自上书弹劾毋将隆,向太皇太后举报毋将隆的罪行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听说,南郡太守毋将隆,先前担任冀州牧时,曾经负责审理中山冯太后一案。
毋将隆徇情枉法,冤枉好人,陷害无辜,致使中山冯太后等人,最终蒙冤而死,令人义愤填膺;
关内侯张由,也造谣生事,狗仗人势,狐假虎威,诬告皇家骨肉;
中太仆史立、泰山郡太守丁玄等,陷害人至死刑;河内郡太守赵昌,诬告陷害忠臣郑崇等贤良。
臣以为,他们这几人,罪恶累累,幸而遇到朝廷的大赦令,可免一死,但都不适宜继续留在朝廷任职,并居留住中原地区。
微臣建议,应立即下旨,免去他们的所有官职,贬为平民,放逐到合浦郡,监视居住,以彰显朝廷奖善罚恶、亲贤远佞的原则。”
太皇太后同意道:
“大司马大人言之有理!
南郡太守毋将隆等,执掌朝廷审判大权,却谄媚权贵,陷害忠良,徇情枉法,制造冤狱,实属罪大恶极!
兹下旨,贬斥毋将隆等,将他们放逐到合浦郡监视居住,以伸张迟到的正义,告慰被谋害的冤魂。”
南郡太守毋将隆等人,被立即逐出了京师。
其实当年中山冯太后一案,本是史立、丁玄等人,亲自去刑讯处理的,时任冀州牧的毋将隆,不过是按照汉朝廷历来的规矩,联名上奏而已。
冀州牧毋将隆,其实并没有去污告陷害中山冯太后,犯下制造冤假错案的罪行。
这次,王莽重提旧案,借中山冯太后一案,挟私报复,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将毋将隆排挤出了朝廷。
南郡太守毋将隆,当然非常清楚,自己被朝廷所贬的真实原因,只得回乡隐居,以躲避王莽可能的报复和迫害。
王莽担任大司马以后的一系列举动,既为自己带来了喝彩声,也留下了打击贤良士大夫和异见人士的诟病。
王莽驱逐罢黜政敌的计划,实施得越来越顺利,他踌躇满志,对自己兴利除弊的革新计划的顺利实施,也越来越充满自信。
此时此刻,王莽已经吃透了大司徒孔光的性格。
自从遭遇哀帝的申斥和罢黜以后,大司徒孔光的锋芒尽失,越发胆小谨慎,处处讲究明哲保身了。
那时,当亲近王莽的文武大臣,意识到大司马王莽对某些大臣不满意之时,甄丰等亲近大臣,就会自觉去搜集那些人的一些罪行、过失,然后写下弹劾奏章的草稿,上报大司马王莽知晓。
王莽如果认同甄丰等亲近大臣的意见,就让甄邯拿上大臣的弹劾奏章,去征求岳父大司徒孔光的意见,并暗示孔光说道,太皇太后陛下的意见也与大司马的意见相同。
孔光一向唯太皇太后陛下的马首是瞻,见太皇太后陛下与大司马的意见相同,孔光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不得不表示同意。
孔光老奸巨猾,虽然有时也明明知道这些大臣们的这些建议,是出自王莽的授意,存在很多疑问,但孔光却不过情义,也不敢公开地反驳和抵制,而依然以大司徒的名义,向太皇太后陛下呈递,申请太皇太后的批准。
眼见孔光同意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王莽大喜。王莽急急忙忙地亲自前往长乐宫,去向自己的姑姑王政君,陈述自己对这些事情的处理意见。
太皇太后常在内宫,对朝廷的大事实际上并不是非常了解。
看见大司徒孔光,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对国事的意见一致,太皇太后就常常微笑着,批准道:
“巨君啊:
大司徒大人和你,都经验丰富,忠心耿耿,处事谨慎,善断大事。哀家对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既然大司徒大人和你,都没有什么意见,朕一个久居深宫的老太婆,还能够有什么意见呢?
三公的意见,已经不谋而合,一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准奏!请交给有关部门,立即实施。”
这个时候,太皇太后总是十分爽快地立即予以批准,下令迅速实施。
自此以后,王莽的革新计划,实施得越来越顺利。王莽对此,十分满意。
10
一天,王莽处理国事完毕以后,就与刘歆、甄丰等亲近大臣闲聊起来。
大家谈论往事,王莽依然对自己当初曾经吃够了汉哀帝(刘欣)的苦,一直对被汉哀帝贬斥自己,将自己赶回新都封国,耿耿于怀,对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人深恶痛疾,不能够释怀。
王莽感慨万千,对刘歆、甄丰等亲近大臣说道:
“诸君:
回想当初,吾担任大司马之时,一心为国,对帝国竭尽忠诚,常常以德报怨,礼贤下士,受到天下人称赞。不想到了最后,却受到哀帝和新贵的猜忌。
要不是太皇太后陛下信任臣,一心保护臣的生命,恐怕吾王莽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唉,真是人心叵测啊!”王莽叹息道。
“大司马大人的遭遇,令人感慨同情。由此可见,奸佞小人祸国殃民是如此可恨!这也启示我们,对付这些奸佞小人,叛逆和敌人,绝对不能够心慈手软。妇人之仁,只会坏了大事。”甄丰总结说道。
“是啊,是啊!甄大人言之有理。当初,哀帝陛下对待忠臣贤良,是何等严厉冷酷,奸佞小人和新贵们是多么嚣张贪婪,多么冷酷无情啊!
皇天有眼,他们如今终于遭到了报应。
由此可见,惩恶扬善,树立公平正义,绝不能够搞妇人之仁。
只有有罪必罚,有恶必惩,才能够树立公平正义,树立人间典范。”刘歆也十分赞同道。
“两位大人高见。吾王莽发誓,一定以天下为公,树立公平正义。
就是对待吾的亲属,只要有碍朝廷大计,危害法律尊严,也必将严惩不贷,毫不客气地予以贬斥。
只有以社稷为重,以天下百姓利益为重,才能够对得起天地良心和太皇太后陛下的宠爱,天下百姓的期待和信任。
不瞒两位大人,最近,吾很为国事家事烦心。听了两位大人的高见,吾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红阳侯(王立)大人,是吾唯一还健在的亲叔父,也是太皇太后陛下最亲近的弟弟。
红阳侯叔父虽已不在官位,但因红阳侯是吾亲叔父的缘故,吾对红阳侯叔父是十分尊敬。
可是,红阳侯叔父,却辜负了太皇太后陛下的信任,常常违法乱纪,扰乱汉庭规矩。
红阳侯叔父还利用至亲的关系,在太皇太后陛下的面前,随心所欲地谈论朝廷政事的处理,干涉政事的处理,严重妨碍国事。
吾一直想罢黜他,但又担忧伤害叔侄亲情。诸君,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指教我的呢?”王莽诚恳地问甄丰、刘歆说道。
“大司马大人一心为国,属下等敬佩不已。如果大司马大人亲自出面,大义灭亲,弹劾红阳侯,恐怕会惹天下人议论,伤害叔侄亲情。
属下建议,不如由属下出面,向大司徒大人示意,希望大司徒能够出面,去弹劾红阳侯的罪恶,将红阳侯赶出朝廷。如此,可谓忠孝两全,于国于家,都是上上之策。”
刘歆建议王莽道。
“子俊大人真是吾之张良,深刻体会吾的心意。劳烦子俊大人了。
两位大人既维护了国家大义,又保全了我们叔侄之情,堪称完美。
请两位大人为莽办成此事,莽感激不尽。”
王莽感激涕零地对刘歆、甄丰说道。
11
三人商量完毕,刘歆急忙前往大司徒府,向大司徒孔光说明情况。
大司徒孔光也忌惮红阳侯(王立)的骄横,巴不得将红阳侯赶出京师。
大司徒孔光没有迟疑,立即上书太皇太后,向太皇太后重提旧事,控告红阳侯王立的罪行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常常听陛下教诲,一秉大公,乃是治国的最高准则,依法治国,乃是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徇情枉法,必将祸乱帝国,伤害百姓,留下恶名。
从前,红阳侯大人,明知定陵侯淳于长,犯了大逆不道之罪,却拼命为定陵侯淳于长辩护说情,以致误导朝廷,不能够将奸佞小人清除,留下重大隐患。
在这以后,红阳侯又肆无忌惮地提议,以官婢杨寄的私生子,作为皇子,来承继大汉皇位。
大臣们当时都心存疑虑,不满地议论道:‘这样做,恐怕吕氏跟少帝的局面,要再度出现朝廷了。’
天下人对红阳侯的动机,纷纷表示怀疑。
如果朝廷当时,听从红阳侯的意见的话,臣恐怕难以向后世交待,也无法完成辅立幼主的功业啊!
现在皇帝驾崩,幼帝初立,正是国家艰难的危急时刻,天下百姓,翘首以待,盼望着朝廷的善政。
如果陛下让红阳侯等,继续留在朝廷任职,臣私下担心,势必会引起朝廷士大夫和官吏百姓的疑惑和猜疑。
臣请求太皇太后陛下,割舍亲情,遣送红阳侯等,回到他自己的封国,以示以天下为公、除恶务尽、大义灭亲的大义。”
见到大司徒孔光弹劾红阳侯王立的奏章,太皇太后犹豫不决,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绝。
12
太皇太后不知道大司徒孔光的这个弹劾奏章,是出自王莽的授意。
思索一些时间以后,太皇太后不同意大司徒孔光贬斥自己的弟弟红阳侯王立的意见。
太皇太后于是下旨,将大司徒孔光招进长乐宫,很客气地向大司徒孔光解释这件事的处理。
大司徒孔光向太皇太后行礼完毕,太皇太后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说道:
“司徒大人:
哀家今天诏你进宫,就是想与大人交流一下红阳侯的问题。
红阳侯倚老卖老,的确做了很多不利于国家的事情,大司徒大人所弹劾的红阳侯违法乱纪问题,的确说得很对。
红阳侯目无法纪,骄横跋扈,的确有诸多不是。朕对他的所作所为也很不认同,已经多次颁布懿旨,责备他了,他也多次对着哀家发誓,要痛改前非。
况且以前,红阳侯已经受到了朝廷的贬斥罢黜了。哀家以为,不宜再次处罚他了。
如今,红阳侯又年老多病,朕的年纪也很老了,想留红阳侯在哀家身边,与他谈天说话,解解苦闷。
请大司徒大人告诉大家,就不要再次讨论弹劾红阳侯的事了。”
“太皇太后陛下言之有理。然而,如果陛下留红阳侯在京师,不让让他受到惩罚,臣担心全国军民,会议论朝廷处事不公,有所偏私,偏袒红阳侯,恐怕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大司徒孔光知道弹劾红阳侯是王莽的意见,继续据理力争,向太皇太后陈诉,但太皇太后始终不同意。
大司徒孔光见没有办法说服太皇太后,只得出了长乐宫,亲自去司马府回报王莽知道。
王莽听了,更加担心,对孔光说道:
“辛苦大司徒大人了!
大司徒大人,红阳侯叔父,在太皇太后陛下心中的位置很高很高。
莽始终坚持认为,太皇太后偏袒红阳侯,不同意驱逐红阳侯回到封邑,恐怕会妨碍国家治理。
大司徒大人也不要着急,莽决定亲自进宫一趟,前去说服太皇太后陛下。
多谢大司徒大人,莽送大人回府以后,再到长乐宫一趟,向太皇太后陛下讲清利害关系。”
王莽心里更加担心,对大司徒孔光说道。
王莽心里很不甘心,送走孔光以后,决定亲自进宫,去说服太皇太后,务必要把叔父红阳侯,赶出京师,以免叔父红阳侯坏了自己的大事。
13
送走大司徒孔光以后,大司马王莽立即心急火燎地前往长乐宫,去觐见太皇太后。
姑侄俩一见面,照例寒暄问候了几句,王莽就急不可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劝解太皇太后说道:
“太皇太后陛下啊:
您一向德高望重,大公无私,英明睿智,具有远见卓识,朝廷靠您而幸存,堪称圣母临世。臣同天下士大夫一样,对陛下敬佩不已。
现在的情形是,汉王朝已经衰落危殆,连续两个皇帝,都没有留下子嗣,继承皇位。
太后陛下力挽狂澜,独自代替幼主,主持国政,实在是令人畏惧和担心。
即使太皇太后勉力做到公正无私,先为天下人和社稷着想,仍然恐怕人心不服,会招惹天下人的非议。
红阳侯是臣的亲叔父,我们叔侄感情深厚,臣当然也非常舍不得红阳侯叔父离京回国。
如今唯一的问题是,如果现在太皇太后因为私人亲情,而反对大臣的建议,拒绝贬斥叔父大人,臣恐怕这样一来,群下将倾轧作恶,祸乱将由此而起。
侄莽建议,最好先暂时委屈一下叔父,让红阳侯叔父返回他自己的封国去。
等朝廷局势安定后,陛下再颁布懿旨,把红阳侯召回京师养老。
这样的话,国家法纪,国事,家事,公私都能够兼顾,何乐而不为呢?”
王莽态度诚恳地建议太皇太后道。
14
太皇太后听后,一时间沉默不语,不知道如何回应。思忖了半响,太皇太后终于对王莽说道:
“巨君一心为国,哀家也深知你理政的难处,要想服人,必先正己。
巨君的看法有理,就以你的意见去办理吧!”
王莽听后,欣喜不已,急忙谢恩道:
“太皇太后陛下以天下为重,摒弃私情,真是天下楷模。太皇太后陛下都如此大公无私,臣子们还敢怎么样呢?”
迫不得已,太皇太后只好颁布懿旨说道:
“红阳侯王立,没有主见,附和奸佞小人意见,误导朝廷,实属不该。兹下旨,遣送红阳侯王立,回到他自己的红阳封国去就职,反省自己的过失。”
骄横跋扈的红阳侯王立,被太皇太后逐出京师,可谓大快人心,将士官吏百姓,欢呼雀跃。
官吏士大夫纷纷赞扬王莽道:
“大司马大人一秉大公,不徇情枉法,真如周公在世。美名必将传遍天下。”
就这样,汉朝廷里面,亲近、顺从、拥护大司马王莽决策的人,不断得到朝廷的提拔和重用。
不满、忤逆、背叛大司徒王莽的人,大都以各种罪名,受到弹劾,最终诛杀或被免职流放,赶出朝廷。
大司马王莽理政,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