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回 兵分两路战官军 困兽犹斗莽反击

第三回 兵分两路战官军 困兽犹斗莽反击

新生的玄汉王朝,按照汉朝廷君臣,先前商定好的战略部署,依然在不断地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实施玄汉王朝,建立根据地、扩大玄汉王朝地盘的远大战略。

除了国三老刘良,定国上公王匡,刘玄的堂叔刘歙,太常将军刘祉,光禄勋刘赐等大臣将领,驻守淯阳城行宫,率卫戍武士,保护皇帝以及汉军眷属以外,以成国上公王凤、大司马朱鲔、大司徒刘縯、大司空陈牧等三公九卿为首的玄汉朝廷大臣将领们,都被分别派遣,到南北各地,四处征战,攻城掠地。

地皇四年(公元23年)三月,玄汉王朝的北征大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断向前挺进,逼近东都洛阳。

北征大军,由成国上公王凤,担任北征军大将军,大都统,总指挥,统领廷尉王常、五威将军李轶、太常偏将军刘秀、偏将军臧宫、任光、刘隆、宗佻等玄汉将领,率军攻击昆阳(河南叶县)县,定陵(河南舞阳县)县,郾城(河南郾城县)县等县城。

那时,玄汉王朝草创,身居太常偏将军的刘秀,居然连一枚偏将军印信,也都没有。

一直等到后来,得到定武侯刘全家丞的印信以后,刘秀才佩上定武侯刘全家丞的印信入朝,领军作战,发号施令。

刚刚北征之时,玄汉军队,仗恃战胜前队大夫甄阜、属正梁丘赐,击败纳言大将军严尤的威势,号令天下,威慑各地州郡,北征汉军,是连战连捷,进展十分顺利。

玄汉北征军,陆陆续续地占领了昆阳县城,以及南面的定陵,郾城等重要县城,留下汉军将领驻守。

更始汉朝廷的势力范围,逐步越过南阳郡,推进到了颍川郡(今洛阳市阳翟县)境内,直逼在颍川郡郡城坚守的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牧。

更为重要的是,玄汉北征大军,还缴获了占领官府的大量的粮食、武器、牲畜等军需物资。

除了满足玄汉北征大军自己队伍的需要外,玄汉北征军,还得以将剩余物质,供应攻击南阳郡城宛城的南征汉军所需。

玄汉北征军节节胜利,得到这许许多多的牛马、财物,以及十万斛以上的粮食以后,附者益众,军势大振。

大将军成国上公王凤,廷尉王常,五威将军李轶,太常偏将军刘秀等,按照更始帝(刘玄)的指令,除将部分战利品,留作军用外,陆陆续续将这些军需物质,都转运到了皇帝行宫淯阳城和围攻南阳郡城宛城的大司徒刘縯统领的南征大军。

象雪中送碳一样,北征大军有力地支援了,南方更始朝廷行宫及大司徒刘縯的南征大军,围攻西汉六都之一的重镇宛城的战斗。

各地英雄豪杰,贤明士大夫,见玄汉势大,闻风而起,纷纷起兵,响应汉军,汉军声威大震。

正在这时,颍川郡所属的父城县士大夫冯异、长社县内乡士大夫铫期、颍阳县士大夫王霸、襄城县士大夫傅俊、棘阳县士大夫马成等英雄豪杰、贤良士大夫,也前来投靠,玄汉军队,陆陆续续地归属于太常偏将军刘秀的麾下。

太常偏将军刘秀的麾下,一时之间,英才云集。

父城县士大夫冯异,字公孙,深通左氏春秋等典籍,喜好孙子兵法,为颍川郡郡功曹,卓有才干,以颍川郡功曹,兼督邮之职,负责监理,颍川郡所属的五县政事。

那时,汉末新初,各郡都设有郡功曹史一职,主选署功劳。郡里还设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等职。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各一人。

据此可见,则郡曹掾与郡功曹,职位并不同,冯异大概是以颍川郡功曹,兼督邮之职。

当时,颍川郡功曹冯异,奉郡守之命,与父城县县令苗萌一道,共同坚守父城县,抵御汉军进攻,等待新莽援军。

不久,郡功曹冯异,出巡颍川郡属县之时,不幸被玄汉将士抓获,押解到了太常偏将军刘秀的营中。

刘秀一见冯异,十分惊异。刘秀与冯异相谈之下,两人更是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刘秀对冯异的才干品行,大为欣赏,决定宽待冯异,不以被俘之人对待。

冯异十分感动,认为新莽大势已去,决定弃暗投明,归顺玄汉朝廷,于是十分感激地对太常偏将军刘秀说道:

“太常偏将军啊:

冯异的老母亲,还在父城城中。冯异一夫之用,不足以增强将军的力量。

如果将军,相信在下,请允许冯异回去,侍奉和安顿母亲。冯异愿意献上,监理的五城,以报效将军的知遇之恩。”

刘秀大为赞赏,表示同意道:

“郡功曹大人,一诺千金,刘秀信服。汉室以孝治国,赡养父母,乃人之常情,怎么能够阻挠功曹大人,孝顺娘亲呢?”

部属刘稷,刘安、刘定父子等,对刘秀释放冯异,十分不解,劝解刘秀道:

“太常偏将军啊:

冯异久在官场,身兼监理五县政事重任,怎么能够,轻易背叛新莽,归顺将军呢?这不过是冯异的脱身之计罢了!

太常偏将军不可相信此人之言,中了冯异脱身诡计,被人笑话,遗憾终身。”

刘秀回答众将疑虑道:

“诸位兄弟:

冯异孝顺娘亲,四邑知名,并非浪得虚名之辈。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辜负天下人。

冯异一片赤诚,是大孝之辈,与我十分投缘。为人子者,岂能顾惜生命,安享富贵,不顾父母兄弟的呢?”

刘秀信任冯异的承诺,派亲信刘安、刘定父子,带领汉军将士,亲自护送冯异,回归父城。

冯异对刘秀坦诚阔达的胸怀,大为叹服。回到父城以后,冯异于是遵守承诺,亲自前往父城县衙,说服父城县令苗萌等士大夫道:

“县令大人,诸位士大夫:

新莽残暴,盛夏杀人,扭天行事,频繁改制,天下共弃之。人心思汉,已经是大势所趋。

如今,汉军崛起,赤眉强盛,民变蜂起,新莽大势已去。作为一个贤明士大夫,应当学会,认清大势,转投真正值得托付终身的主人,苟全自己的性命,保全我们的家族。

吾观汉军诸将,皆绿林草莽壮士暴起,大都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卓识,以虐害百姓,抢掠财富为乐,最终难成大事,切不可盲从投顺,自堕青云之志。

只有如刘伯升、刘文叔将军兄弟者,志向远大,见识卓绝,军纪严明,爱惜民生,吊民伐罪,不像一个鼠目寸光的庸俗之辈,可以归身立命,同生共死,共创大业,青史留名。”

父城县令苗萌等士大夫信服冯异的言辞和眼光,最终被冯异说服,赞同冯异的意见,一致同意道:

“公孙兄见识高远,一向有知人之明,非等闲之辈。苗萌等,愿从公计,与公休戚与共,共患难、同生死。”

苗萌、冯异诸人,一致同意,寻找合适的机会,前去归降太常偏将军刘秀,投奔刘秀麾下。

长社县内乡铫期,字次况,身长八尺二寸,身材高大,容貌壮异,武艺十分高强。

铫期为人,十分孝顺。铫期的父亲因病去世以后,铫期专门在家,为父亲守丧三年,乡里人十分赞赏,铫期的义行孝心。

刘秀出征颍川郡长社县之时,闻听铫期大名,众皆赞颂铫期有志义勇气孝心,十分欣赏。

刘秀就专门派人,召请铫期,前来军中任职,任命铫期,为太常偏将军掾史,随从侍卫左右,十分亲敬。

颍阳县士大夫王霸,字元伯,家庭世代皆为郡县狱官。王霸担任颍阳县狱吏,不乐文法,但慷慨有大志。

王霸的父亲王寅,对自己的儿子很欣赏,认为王霸的才干,不仅仅是一个担任一个小小的狱吏,于是出钱,派王霸到长安太学去学习六经。

在太学学了几年之后,就到了新王朝末年,社会开始动荡,天下盗贼四起。

王霸眼见四方反叛蜂起,觉得西京常安,也并不安稳,于是选择,从长安太学弃学回家。

归来之时,王霸恰好在道路之上,遇见了太常偏将军刘秀,率领自己部属的汉军将士北征,正经过颍阳县。

其时,汉军诸部,纪律涣散,将士们四处烧杀抢掠,掠夺财富粮食,与官军盗贼并无两样。

独有太常偏将军刘秀,统领的汉军一部,军纪严明,队列整齐,爱惜百姓,秋毫无犯。

王霸一见,大为惊异,认为刘秀非同凡响,为人处世,与汉军诸将迥异,定成大器。

王霸遂以宾客的身份,去面见太常偏将军刘秀,请求投奔刘秀说道:

“太常偏将军啊:

王霸听闻将军,大兴义兵,诛灭篡逆,王霸窃不自量,贪慕将军的威德,愿充行伍,故敢求见将军。”

刘秀正愁部下无人,人才凋零,见士大夫王霸来投,欣喜若狂,答应道:

“元伯啊:

多谢元伯,看得起刘秀。

如今,天下散乱,兵革并兴,得士者昌,失士者亡。刘秀一直梦想,天降贤士,与之共成功业,岂敢有二心啊!”

王霸见刘秀答应接纳,欣喜若狂,于是回家,向父亲王寅报告自己投军的情况。

王霸之父王寅,听了儿子王霸,讲述太常偏将军刘秀的治军抚民之道后,欣然向往,遂勉励王霸说道:

“孩子啊:

为父现在老了,不能够胜任,军旅生活,无法协助太常偏将军,诛灭篡逆了。

你好好去辅佐太常偏将军吧,给父亲争口气!”

王霸听从父亲王寅教诲,欣然从军,跟随刘秀麾下。刘秀大喜,对王霸十分信任。

襄城县士大夫傅俊,字子卫,曾经担任过亭长一类小吏;棘阳县士大夫马成,字君迁,也曾经担任过县吏等低级官吏。

傅俊、马成二人,都十分敬慕太常偏将军刘秀的为人品行和治军之道,先后投奔刘秀,效力麾下。

自此以后,太常偏将军刘秀,不再是孤家寡人。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贤良士大夫,纷纷云集刘秀麾下。

刘秀麾下,一时群英荟萃,群贤毕至,一套荟萃精英士大夫的领袖班子,已经初见雏形。

此时,大将军成国上公王凤统领的北征军,攻城略地,节节胜利,进展神速,捷报频传。

南征南阳郡郡城宛城的十万汉军,在南征军大统领大司徒刘縯的亲自率领之下,正在加紧围攻,南阳郡郡府所在地宛城,却是困难重重,遇上了难啃的硬骨头。

宛城作为前汉的六都之一,人口众多,市井繁华。宛城城池,高大坚固,官军守卫森严,易守难攻。

宛城官军守将,前队贰(南阳郡副太守)严说,署理棘阳令岑彭两人,都久经沙场,智勇双全,攻守兼备。

宛城守将前队贰严说、署理棘阳县令岑彭,与城里留守的官军将领一道,共同坚守宛城城池,防守十分严密。南征军汉军,一时之间,难以攻克宛城。

从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二月,玄汉朝廷建立以后,汉军主力,就开始大力围攻郡城宛城。

但宛城守军,依然顽强抵抗,坚守宛城城池,汉军久久难以攻下,锐气渐渐消耗。

见久攻宛城不下,大司徒刘縯,忧心如焚,深知久困坚城之下的危害,不得不及时地改变,进攻的策略。

大司徒刘縯,于是下令,兵分两路,一路汉军主力,继续包围宛城,断绝宛城来援,使宛城成为一座孤城。

一路汉军,负责扫清宛城的外围,抄掠和攻占,南阳郡周围县城、城镇、乡村、聚落,彻底断绝,郡城宛城的外援和粮草供应,不让一兵一卒,一粮一草,流入宛城,试图困死,宛城守军。

分拨已定,各路汉军,遂按照大司徒刘縯的命令,各就各位,开始攻击,宛城外围及其南阳属县、乡镇、聚落等。

转眼之间,就到了地皇四年(公元23年)五月。

太常偏将军刘秀,其时正率领,以绿林三部下江兵、新市兵、平林兵为主力的北征军前锋,三千汉军人马,(一说数万人的骑兵部队)已经进抵了颍川郡附近的阳关聚。

汉军欲占据阳关聚以后,进窥东都洛阳,堵截前去南阳,追剿汉军的官军队伍。

阳关聚,在今河南禹县的西北,有东、西二座土城,隔颖水遥遥相对。

就在此时,官军百万大军,抵达颍川郡,即将向南阳郡开拔,讨伐南阳汉军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玄汉北征军中。

太常偏将军刘秀,闻听斥候报告敌情,大吃一惊,急忙率领部属将领,登上阳关聚关楼,从高处远望,观察官军动向。

汉军将士,望见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统率的百万大军,络绎不绝地向颍川郡,奔驰而来,官军人喊马嘶,人山人海,不见头尾,顿时惊慌不已。

新王朝官军,出师的那种威武雄壮的盛况,是秦汉以来,从未成有过的。

汉军将士,又在阳关聚城楼之上,远远望见,阳关聚关门之下的道路上,身材高大无比的官军开路先锋垒尉巨毋霸,正带着官军前锋将士,驱赶着一群张牙舞爪,吼声震天的豺狼虎豹,风驰电掣地,朝阳关聚关门扑来。

眼见官军,声势浩大,兵强马壮,玄汉北征军前锋统领们,是惊慌失措、震惊不已,没有了退敌的勇气。

汉军将领见官军兵盛,不禁丧魂落魄,一个个面无血色,惊慌失措起来,汉军将士们的心中,顿时充满了无限的恐惧。

汉军将士一个个胆战心惊,个个惊恐不安,双腿战栗,兵无战心。将士们就想退下城楼,立即走避,逃之夭夭。

太常偏将军刘秀,见到官军阵势,也是惊恐不已。但作为前军主将,怎么能够不顾大局,只顾自己逃命呢?

刘秀故作镇静,稳坐在阳关聚城楼之上,不肯下达,放弃阳关聚,撤退回军的命令。

官军开路先锋垒尉巨毋霸的队伍越来越近,已经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官军旌旗上,先锋垒尉巨毋霸的姓氏。

汉军将领们越发恐惧不安,急忙上前,劝说自己的前锋主将,太常偏将军刘秀道:

“太常偏将军大人:

官军实力强大,我军无法抵御,还是放弃关隘,赶快脱身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恐怕我等,都要成为阶下之囚。”

太常偏将军刘秀,知道阳关聚的重要,本想发令坚守。但眼见官军,排山倒海的阵势,刘秀也惶恐不安,拿不定主意,不由自主地沉思了起来。

就在此时,汉军将士们,坚守阳关聚的心思,已经彻底崩溃。汉军将士们逃命要紧,根本就听不进主将刘秀,坚守阳关聚的军令了。

汉军前锋将士们,不等主将太常偏将军刘秀发话,就簇拥住他们的主将刘秀,跑下阳关聚城楼,争先恐后地上马逃离。

汉军将士失魂落魄,一个个丢盔弃甲,连粮草辎重装备等,都来不及全部带走,就匆匆忙忙地放弃了阳关聚,马不停蹄地向昆阳城的方向逃去。

进了城墙高大坚固的昆阳城,汉军前锋将士,才稍稍安心,打算依托昆阳城池,进行固守,等待南阳方面的汉军援军。

昆阳城,在今河南叶县辉河,当年名叫北昆水的河岸边上,依山傍水,地势对守军十分有利。

同时,阳关聚退下的汉军前锋溃兵,也把面对百万官军的恐惧和担忧,带到了昆阳城里。

其时,不仅仅是太常偏将军刘秀统领的汉军前锋部队,心惊胆战,汉军北征军统帅成国上公王凤,以及征讨附近县邑的部下诸将,廷尉王常、五威将军李轶、偏将军臧宫、任光、刘隆、宗佻、邓晨邓奉叔侄等玄汉将领,闻听莽军声势浩大,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也是恐惧万分。

玄汉北征军将领们,眼见势头不妙,也纷纷放弃了他们所攻打的县邑,率军向后撤退,入据昆阳城等汉军控制的城池坚守,转入防御,等待南方的玄汉援军支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