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三回 抚创伤刘秀交心 怜大姐小弟说亲

第三回 抚创伤刘秀交心 怜大姐小弟说亲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已经到了仲春。东都洛阳宫内、城外,早已经是春意盎然,充满勃勃生机。

东都洛阳的大内皇宫里,却是一片紧张、萧索、不安、恐惧的气氛。

皇宫内为数不多的宫女与太监们,不时偷偷地聚到一起,神色紧张地窃窃私语。

真定王刘杨兄弟谋反被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宫里宫外的每个角落。

宫女们、太监们,不时用紧张不安的眼睛,朝着郭贵人居住的宫室,忐忑不安地四下张望。

他们大家,都忍不住在各自的心底里,暗自猜测着郭贵人的难测的命运。

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谋反叛逆,究竟意味着什么。而郭贵人,可是叛贼真定王刘杨兄弟的亲外甥女啊!

这些宫女、太监们,有的心里很是悲观、忧愁,对郭贵人的命运,充满着担心、同情和怜悯;

有的却是幸灾乐祸,因为他们对郭贵人的骄横和傲慢,早已是难以忍受,心怀不满。

甚至有人希望,能够借机落井下石,搬掉郭贵人。虽然大家心里都明白,皇帝最憎恨卑鄙无耻的小人行径。

更多的宫女、太监,却是保持着无言的沉默。因为他们很清楚,宫廷里是最危险的地方。一言不慎,就会招来难以预测的杀身大祸的降临。

一时,皇帝内宫,被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牢牢地笼罩着,叫人恐惧不安,使人胆战心惊。

宫女、内监们,只能悄悄地私下进行交谈,或是用眼神默默地交流,唯恐卷入是非之中。

他们甚至担心自己,不由无意识中流露出的关切的感情和神色,会被别人看做是同情叛逆,是非不明,被陷入叛逆同党的陷阱。

大家非常默契的一致的态度,就是对郭贵人,以及郭贵人平时宠信和亲近的人,都敬而远之。

贵人郭圣通虽然年青,不太关心时事,但也已经明显地感觉到了宫廷中的异样气氛。

贵人郭圣通十分清楚,舅舅刘杨兄弟的叛逆事件,已经深深地伤害了皇帝的心。那种对未来的恐惧、忧虑之感,一直萦绕在圣通的心里。

从小,郭圣通就在舅舅刘杨的真定王王府里长大,也看过不少的史书典籍。

圣通心里非常清楚明白,舅舅刘杨兄弟俩的叛逆,对于作为外甥女的圣通来说,也意味着一种难测的命运。

圣通在宫廷中享有的荣华富贵,尊贵的的荣耀与地位,皇帝的尊崇与宠爱,顷刻之间,就可能成为过眼烟云,化为泡影。

甚至自己至亲至爱的儿子刘强的命运,也变得十分难测。也许还会有不少嫉恨和不满的眼神,在瞧着她,走向覆灭。

深深的悔恨、恐惧和忧郁,涌上郭圣通的心头,郭圣通忧心忡忡,寝食不宁。

自从丽华进宫以来,圣通的自信就大受打击,觉得她自己,经常被一种莫名的嫉妒和恐惧所左右,对丽华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敌视和藐视之情。

尽管丽华在宫里,善待下人,显得是那样的宽厚和仁慈,对她圣通,也似乎没有戒心。

但圣通总觉得,丽华是在做作,行为很奸猾,是在千方百计地收买宫廷里的人心。

甚至有时,圣通心里,对皇帝对丽华的宠爱,也是充满了怨恨和嫉妒。

丽华越是低调、谦卑,越是人缘很好,越加刺激圣通高傲的心。

对待下人,出生高贵的圣通,缺少体恤,常常是唯我独尊,似乎从没有考虑过,下人、奴仆们,卑贱的宫女、太监们,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

高傲的圣通,觉得只有自己,才是最尊贵的主子,奴才们,只有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的份。

圣通没有切身之痛,似乎永远也不会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会伤害下人、奴仆脆弱的心。

她也从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如何才能用恩惠,去笼住下人、奴仆的心。

而这些,就是贵族世家出生的郭圣通,与庶民出生的阴丽华的显著区别。

丽华的朴实无华,充满爱心,仁义,体贴下人的平凡举动,使圣通的危机感和怨恨越盛。

“如今,舅舅成为了叛逆,而我自己也陷入了危险之中。我平时得罪了的那些人众,他们会不会乘机痛打他们心中的落水狗,对我落井下石呢?

尤其是丽华,她饱受夫君宠爱,在夫君那里,是一言九鼎。她会不会借机陷害我,取代我的地位呢?”

深深的忧虑与悲伤,对未来的深深恐惧,昼夜不停地缠绕在圣通的心里。

虽然夫君曾经保证过,不会伤害到她圣通。但那些不安与忧虑的情绪,依然牢牢地控制着圣通的心灵。

就这样,圣通躺在在内宫的床上,辗转反侧。一连几天几夜,圣通都是忧伤难眠,不思饮食。

不懂事的儿子刘强,在娘亲圣通的面前,跟以前那样,嬉戏游玩的欢笑,反而更加重了圣通的担心和忧虑。

几天后,刘秀神态温柔,终于再次来到了妻子圣通的寝宫里。圣通苦闷忧虑了许多日子的心,才感到了一些慰藉。

听着夫君的解说和劝慰,圣通心里的恐惧,慢慢地消失了不少。圣通对生活的希望,也重新燃起。

一种感激之情,涌上圣通的心底,自忖道:

“陛下真的不是无情无义的人,陛下真的是言而有信,对臣妾很好啊!”

刘秀的话语,在圣通的耳朵边想起:

“贵人啊,你不要忧虑,请你放心。

朕曾经对你说过,舅舅们的罪过,只给予他们自身,不会牵连别人。

你的表弟刘德,将来依然会被封为真定王,继承父亲的爵位的。

贵人你要相信朕,你的表弟刘德,不会因父亲的错误和过失,而丧失自己的一切荣华富贵的。”

听着夫君的许诺,圣通放心了许多。

圣通知道,夫君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这同时也意味着,皇帝不会因舅舅谋反这件事,而牵连更多的人。圣通自己的命运,也许就不会是想象中那么糟糕了。

看着夫君高兴地逗着儿子刘强玩耍,圣通的心,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皇帝对他的儿子刘强,仍是那么的喜爱。这也许意味着,皇帝并没有想到,要抛弃他的妻子儿女。

圣通相信自己,真的没有看错,夫君并不是一个薄情寡义,无情无义,冷酷无情的人。

想通了这些问题,圣通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圣通开始逐渐恢复她的正常饮食起居。

妥当处理完真定王刘杨兄弟反叛的事情,刘秀的心情,却并没有轻松多少。

刘秀心里很清楚,安抚好妻子圣通还算容易,更加困难重要的,却是要抚慰好河北大臣将领、英雄豪杰的心。

河北大臣将领、英雄豪杰的心思,尤其是那些同情甚至倾向真定王刘杨、临邑侯刘让、堂兄刘绀诸位兄弟的真定豪族大姓,大臣将士的心,这时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定。

担心皇帝秋后算账的想法,总会萦绕在那些大臣将领、豪族大姓的心里。

重新聚集,造反自保,甚至可能成为他们头脑里,常常思考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当,谁能够保证,不会有新的类似的反叛情形发生呢?

要使反侧自安,必须付出真心与真诚,显示出容忍一切的博大胸怀才行。

“当务之计,就是尽快地安定人心啊!”刘秀在心中默默地告诫自己道。

刘秀知道问题非常急迫,立即亲自着手,督导有关部门,处理真定王诸兄弟的善后事宜,安抚那些忐忑不安的心灵。

好在这些急迫棘手的事情,终于妥善地处理完毕。刘秀的心里,才觉得舒坦了一些,开始睡得安稳。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十九日,刘秀下旨,任命太中大夫京兆人宋弘,接替原大司空王梁的位置,担任三公的大司空一职,并受封为栒邑侯。

一天朝会,刘秀当着大臣将领的面,与太中大夫宋弘等大臣将领,谈论国事道:

“诸位爱卿,太中大夫大人:

朕记得,太中大夫大人上次曾经与朕谈到,可以在马上打天下,但不能在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朕对太中大夫的见解,深有感悟,把太中大夫这句话,看做至理名言,时刻反思。

治理国家,的确应该文武相济,刚柔相济才行;而学校教育、官吏百姓的文化教养,都是国之根本。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储备,才能满足国家治理的需要。

只有显示对儒生学士、贤良士大夫的重视,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大汉朝廷的建设中来,更好地为朕的大汉朝廷服务帮助朕完成复兴大业。

这些道理,虽然是朕在与太中大夫大人的闲谈中,感悟出来的道理,但诸君不可不知。

希望诸位爱卿,也应该深刻地明白这些道理。朕以为,这些道理,对复兴帝国,治理百姓非常有用。”

群臣点头称是,赞同刘秀意见道:

“陛下英明!臣等恭敬地聆听皇帝的圣旨,诚恳地接受陛下的教诲。”

刘秀笑了,对大臣将领说道:

“诸位爱卿:

朕并不是居高临下,自以为自己聪明盖世,高人一等,向你们啰啰嗦嗦说教。而是这些话,是朕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感悟。

太中大夫的学识气度,修养才能,以及人品道德等,都很受朕的尊崇与钦慕,所以,朕听了太中大夫的谈论后,感触很深。

与太中大夫交流之时,朕常常感到很有收获,受益匪浅,所以才受到太中大夫言谈的启示,总结出了这些结论,哪里是朕英明睿智,无所不能呢?”

群臣也跟着笑了,称颂刘秀道:

“陛下啊:

难怪臣等,始终赶不上陛下。原来陛下,不仅喜欢读书善于领悟,身边还有高人指点。”

太中大夫宋弘,谦逊地对君臣说道:

“陛下英明,臣子才会聪慧能干、各尽其才。纵然颜回在世,遇上昏庸之君,也会籍籍无名,无所建树。”

刘秀听后,更加认为太中大夫宋弘,很有见识才干,遂果断做出,任命宋弘,为大司空的决定。

正如刘秀所希望的那样,宋弘担任三公,就任大司空以后,对自己的工作勤勉认真,很是尽职尽责。

刘秀由此,对大司空宋弘等三公,更加信任,汉朝廷三公九卿等文武百官,也都能恪尽职守,竭尽忠诚。

大汉朝廷政事,得以顺利进行。

不仅仅是刘秀,十分欣赏宋弘的才干和品行,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刘黄,也对宋弘称赞有加。

那时,湖阳公主刘黄的丈夫胡珍,已经去世。看见自己亲近、挚爱的大姐刘黄形影相吊,凄楚忧伤的神态,刘秀很是同情和关心。

刘秀就把大姐刘黄,接到自己的皇宫别馆中去居住,与大姐相见,畅聊,聊解大姐刘黄的孤独和忧伤。

刘秀常常与姐姐刘黄一道,品评朝中文武百官的才干和品行,用来试探,姐姐刘黄再嫁的可能性。

姐弟俩观察了很多时间,都没有一个结果。

一天,姐姐刘黄,终于含羞地对弟弟刘秀说道:

“陛下啊:

你常常为大姐的婚姻之事做想,大姐心里十分感激。

实际上,朝中别的大臣士大夫,姐姐我都打不上眼,几乎没有一个人,看在姐姐的眼里。

只有大司空宋弘,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才干品行俱佳,很中姐姐的心意。大臣之中,还没有谁人,能够超过他的。

只是不知宋先生的心意,究竟如何呢?”刘黄幽幽地对弟弟刘秀说道。

“既然姐姐相中了宋弘,朕一定千方百计,为姐姐想办法,促成姐姐好事。

但请大姐,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免得到时候事情不谐,令姐姐太过失望啊!

宋弘这个家伙虽然品行很好好,却也有些倔脾气,个性鲜明。朕有时也奈何他不得。”

刘秀一口答应,为姐姐刘黄,撮合这门亲事。

那一天,刘秀就特地把姐姐刘黄,留在自己宝座的屏风后面,然后借口商议国事,紧急召见大司空宋弘进宫觐见。

处理完朝廷大事,刘秀与大司空宋弘,先是天南海北地亲切地闲聊了起来,然后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的小话题谈起,试探大司空宋弘的心思道:

“爱卿啊:

如今国家大事,我们君臣,都已经研讨处理完毕,朕心里十分满意。我们君臣,也该轻松一下了。

反正今天,我们君臣没有别的大事,我们就再闲聊一点别的事情如何呢?

朕曾经听过民间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

‘地位尊贵之后,就要另外结交一批新朋友。有了财富之后,就要改换妻子。’

请问司空大人,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这是不是人之常情呢?”

大司空宋弘,看了看刘秀,意味深长地缓缓答道:

“陛下:

微臣私下以为,这句话要因人而异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处置方法。

微臣也听说过这样的话语,所谓‘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也。

微臣心里,很欣赏这句话,把它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不知陛下以为,微臣的见解如何呢?”

“好!好!好!寡人很是佩服先生的见解,欣赏司空大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刘秀有些言不由衷地赞叹道。

刘秀回过头去,对隐藏在屏风后面的姐姐刘黄说道,“哎呀,恐怕好事最终难成了哦!”

到了最后,大姐刘黄,真的是好事难成,大司空宋弘,坚决拒绝了刘黄的爱慕之情。

湖阳公主刘黄十分绝望,从此以后灰心失意,最终遁入空门,潜心修道。

虽然大姐刘黄的事情没有一个圆满的结果,但真定王刘杨诸兄弟密谋反叛的事情,最终得以顺利解决,刘秀也十分满意。

汉朝廷君臣,终于稍稍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刘秀新生汉朝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未完全形成,反叛分离势力,依然蠢蠢欲动,新的烦恼和考验,很快地,就又再次降临到汉朝廷君臣的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