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东汉之布衣天子 > 第二回 恩威得当待功臣 以柔治国入正轨

第二回 恩威得当待功臣 以柔治国入正轨

高密侯邓禹,出生于新野著名的世家大族邓氏家族,仕宦之家出生,饱读诗书,知书识礼,立下的功劳和对国家的贡献,无人能够相比。

邓禹的性格,一向敦厚,淡泊名利,家教非常严格,非常善于教育自己的孩子。

辞职就国以后,邓禹亲自督促,自己的十三个儿子读书,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认真研究儒家经典,《五经》之中,至少要精通一们学问。

邓禹清廉正直,不尚奢华,家里的一切开支,都全靠自己的侯爵采邑的收入,和朝廷的赏赐来维持,从来也不去谋取,其他任何不正当的利益,与大司马吴汉,贪婪敛财的为人处世迥异。

胶东侯贾复的性格,则刚毅正直,解除军职后,以列侯与特进、奉朝请的身份,在家闭门纳福。

胶东侯贾复与高密侯邓禹一道,积极响应刘秀的号召,率先倡导学问,钻研儒学,“阖门养威重,受《易经》,知大义”。

前建议大将军朱祐等功臣宿将,十分了解胶东侯贾复,认为胶东侯贾复,很有才干学问,足以担当朝廷重任,不宜闲置不用,浪费国家宝贵的人才。

一次,朱祐进宫拜见皇帝,于是趁机向刘秀进言,推荐贾复入朝任职说道:

“陛下:

臣私下以为,贾复忠心耿耿,功勋卓著,而又学问渊博,才干卓越,宜为宰相,统领文武百官,协助陛下,料理天下大事。”

刘秀深知胶东侯贾复的个性脾气,果断地摇了摇头,并没有采纳朱祐的建议,而知是笑了笑,十分坦率诚恳地对朱祐说道:

“大师兄啊,你学问渊博,对人真诚仁义,也一向很有见识,朕一直非常钦佩敬仰。

但处理国家大事,任命朝廷的三公大臣这些事情,恐怕大师兄你,就有些不懂,有些外行了。

不瞒大师兄,担任朝廷三公,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恢弘的气度,过人的胆魄和决断的能力,君文并不是三公的合适人选。

何况,朕正在整顿,朝廷的文官制度,必须严格地执行,不任用功臣宿将为官的政策呢?”

朱祐见刘秀拒绝,不敢再次推荐。

虽然刘秀并没有同意,任用胶东侯贾复担任三公大臣,但仍特别地恩准,胶东侯贾复、高密侯邓禹和固始侯李通三人,可以参与国家大政的研究讨论,在功臣中受到的恩宠最深。

刘秀虽然不用功臣宿将,做官任职,但对功臣宿将,却大度包容,没有猜忌之心。即使功臣宿将们,犯了一些小的过失,刘秀也都能够特别地原谅,不愿意严厉惩罚。

远方郡国、蛮夷部落首领进贡的山珍海味,金银珠宝等,刘秀一定先行赏赐给所有的侯爵。剩下的,才留给皇家后宫使用。有时,竟然连刘秀自己皇宫的御厨房里,也都没有多余的贡品使用。

由于刘秀自始至终,坚持贯彻,用共同的利益,把君臣联系在一起的国策。所以,功臣宿将们,也都对刘秀,衷心爱戴敬佩,感恩戴德,一辈子对刘秀死心塌地,忠心耿耿,没有一个功臣勋旧,萌生反叛的心思。

功臣宿将们最终,也都能保持,他们的尊贵爵位和封地财产,没有一个功臣宿将,受到朝廷的诛杀或是贬逐。

君臣两安,和谐融洽,空前绝后,在以前和以后的君王中,也无人能够与之相比。

到了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天下太平,全国大乱的局面,已经完全消失。

天下安静复苏,休养生息,朝廷、地方的事务也较为清闲,朝廷公文,也都较为简单便利,百姓的差役和赋税,都相对较轻,比起以前来说,不过十分之一的样子。

但是,自西汉末年以来,数十年战争的祸害,已使普天天下,变得满目疮痍,伤痛与损失,依然触目惊心。

那时,汉朝廷全国的总人口,比起前朝,是急剧减少。百姓心灵的严重创伤,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痊愈的。

而事关农业发展的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损坏得也十分严重,急迫需要修复和整治。

尤其是从西汉末年、新莽时代以来,就长期困扰朝廷的,普通下层农民和士卒们渴望的,土地分配、释放奴婢等社会问题,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公正、完满妥善的解决,更是让汉朝廷君臣,忧心忡忡,担惊受怕。

一国之君的刘秀,更是常常为这些棘手的问题,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常常一个人呆在宫里,苦思良策。

自从西汉末年以来,豪强大姓就无节制地,兼并土地。因此而导致的土地分配、奴婢买卖等严重社会问题,已经危害了国家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到了王莽当政,盲目改制,导致天下混乱,开启战端,造成了万千百姓的死亡。

直到刘秀终于扫平群雄,重新统一,全国官吏百姓,前前后后,一共遭受了二十多年,改朝换代的战乱祸害。

在这二十多年的战乱中,汉朝廷军民,死亡了一千多万人,惨况令人触目惊心。

死者里面,既有妇女,儿童,老人,更有青壮年的劳力。他们或被饿死,烧死,淹死,杀死,病死,或被战争蹂躏而死。每个人的死亡,每个家族的屠灭,都是一个个悲惨凄凉的故事。

就连刘秀的大哥、二哥、二姐、侄儿、侄女等舂陵家族亲人,也在战乱中惨死,令人悲伤欲泣。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之时,汉朝廷曾经统计过一次人口,全国总计有编户百姓,一千二百二十三万户,百姓人口总计,有五千九百五十九万人。

就是到了距离本年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六十多年的永元十六年(即公元104年),汉朝廷再进行统计,汉朝廷全国的编户,却依然只有八九百万户,百姓人口,也不过四千多万人。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这一年的编户和人口,应当更少,编户不会超过六百万户,人口不会超过三千万人。

黎民百姓,军队将士死亡的数量,实在是太多太多。几乎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都有太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令人悲痛欲绝,哀伤不已。

汉朝廷之时,全国最最著名的城邑,以汉朝廷“五都”为代表,到了如今,也是人口凋零,十室九空,惨况空前。

西京长安,这个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前汉时期,有人口六十八万人,如今却只剩下二十八万人了,前前后后总共减少了整整四十多万人之多。

刘邦家乡沛郡的状况,更加凄惨。沛郡这个在汉王朝时候,拥有二百万人口的富饶大郡,到了如今,沛郡全郡,也只剩下了二十余万人,只有以前的十分之一了。

二十多年的动乱与战争,就这样无情地夺取了,无数鲜活百姓的生命,破裂了无数幸福的家庭,留下了无数的冤魂。

如今,朝会之时,每当三公大臣们,进宫议事,刘秀与三公大臣们回忆往事,谈起这些悲惨凋零的现状之时,汉朝廷君臣都会感慨万千,感伤不已。

刘秀也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伤感和悲戚,忧上心来,情不自禁地对三公述说道:

“诸君啊:

大汉朝廷,虽然号称复兴,但朕心里十分清楚,朕的新兴王朝,如今面临的任务,实在是太过沉重,太过艰难啊!

朝廷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地解放奴婢,复员将士,分配土地,发展生产。

当初,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们,阻止朕,厚封功臣,他们哪里知道,朕这样做的深意呢?

诸位爱卿一定十分清楚,功臣宿将们的身后,大都有庞大的家族宗族,作为他们的后盾和支撑。

某种程度上来说,朕对功臣们大方优厚妥善周全的安置,就是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得到功臣宿们以及豪强大姓们,对朝廷这些兴利除弊政策的配合与支持啊!

诸位爱卿,你们如今,了解朕的深意了吗?”

见刘秀坦诚相告,三公大臣们也深有同感,纷纷出言,赞同刘秀的决策道:

“陛下所言极是。

如今朝廷的当务之急,就是发展生产。而要发展生产,必须让农民拥有土地,释放大批劳力才行啊!”

刘秀见三公大臣,理解并支持自己做出的战略决策,大为舒心,称赞三公道:

“诸君所言甚善!

所谓君臣同心,其利断金。

不瞒诸君,朕如今一心一意想要完成的,就是治愈汉末、新莽时代的痼疾,让万千百姓,拥有土地田产和家宅,只有如此,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稳定长久啊!”

君臣同心,大家意见一致,刘秀稍稍安心,于是继续部署,土地改革等重要国策。

于是,自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到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十多年的时间里,汉朝廷君臣,都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着力坚决,汉末、新莽以来,哀帝、王莽等,始终都不能够解决的,土地分配、释放奴婢、复员士卒等重要问题。

刘秀是舂陵侯家族旁支出生,家族已经没落,当初的家境,与普通的农夫相似,深知土地和劳动力的重要性。

所以,汉朝廷休养生息的国策,对于不仅着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还尤其重视释放劳动力。

一百万汉军士卒的复员安置,就成为了汉朝廷君臣,常常思考的问题。

除了命令将士复员归乡以外,刘秀主要是通过,安排军事屯田等方法,去解决军队士卒的复员安置问题。

解决汉军士卒的复员安置,劳动力依然不足,于是刘秀前前后后,六次下诏,释放奴婢,三次下诏,禁止虐杀奴婢。

汉朝廷将士复员、释放奴婢的措施,不仅解放了大批的劳动力,缓和了平民、贵族与奴婢的矛盾,而且有利于重建农业的基础,扫除了长期存在的奴隶制的残余,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这不仅确保了粮食的供应,而且减少了豪族大姓隐匿户口的严重社会问题,增加了国家的纳税人口和赋税收入,保证了汉朝廷三十税一政策的顺利实施。

可是,在土地的重新分配上,刘秀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以刘秀为首的汉朝廷君臣,为此大伤脑筋,甚至不惜运用血腥严酷的手段。

汉朝廷君臣和官吏百姓,不幸中又感到万幸的是,东汉建国初期这些年,由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频繁战乱,各地人口,急剧减少,降低了土地需求者的数量,使土地矛盾,也大大减轻。

而汉朝廷君臣,很多出生南阳,深受南阳郡舂陵、湖阳等地,十分盛行的坡渠灌溉技术的影响,又一向十分重视,水利设施等事业的兴办。

坡渠灌溉等水利设施事业的兴办,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单产的产量,促进了汉朝廷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汉朝廷对功臣宿将、流民、士卒、奴婢的优厚待遇,妥善安置,对庶民百姓,也尽力地减轻赋税,才使整个社会,官民和平相处,没有大的动乱发生。

而此时,刘秀安置功臣、抚慰百姓的工作,还在继续大力推进之中。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三月二十五日,刘秀下旨,提升冀州牧窦融,回京担任大司空官职,大司空是朝廷三公之一,位高权重。

得到皇帝提拔自己,担任大司空的旨意,窦融感恩戴德,似乎有些受宠若惊,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亲朋好友炫耀说道:

“诸君:

陛下任命臣为三公,真是臣莫大的荣耀啊!臣实在有些诚惶诚恐啊!

我窦融还是有些自知之明。我既不是陛下当初创业时的故旧臣属,也不是陛下的南阳郡乡亲。

可是一旦入朝为官,担任三公高职,窦某的官位,就在那些功勋卓著的功臣宿将们之上,超越了无数的皇亲国戚了。

如此浩荡皇恩,怎么不令人感激涕零呢?窦某怎么敢,不精忠报国,尽忠职守,一心一意地报效陛下呢?”

亲朋好友纷纷恭贺窦融道:

“大司空大人受到陛下重视,令人敬慕不已。大司空大人为人低调谦逊,能力出众,很有远见卓识,敢于担当,的确可以胜任大司空之位,不会辜负陛下的期许和信任的。”

窦融上任大司空以后,的的确确,没有让刘秀失望。

自从入朝,担任大司空以来,窦融一直恪尽职守,表现得尽心尽力,低调而又明智,事事谨慎小心。

他的言谈举止,都十分谦卑恭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骄傲自矜之意。

每次朝会,觐见皇帝,窦融的容貌和说话的口气,都卑恭谦逊到了极点。

刘秀见到窦融的表现,大为满意,对窦融也越发信任、厚待。刘秀常常用欣赏的语气,赞扬大司空窦融道:

“大司空大人以国家为上,对朕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真是朝廷的股肱之臣,不枉朕的信任。”

得到皇帝的赞誉欣赏,窦融处事,更加小心翼翼。虽然受到皇帝亲近和信任,窦融认为自己,不是皇帝的嫡系部属和乡亲,心内常常不能自安,觉得自己的品德才干和学问,还不足以为人师表,担当三公要职,常常希望隐退。

于是,窦融不断请求刘秀,希望刘秀能够单独召见他,以便向皇帝当面要求,希望能够辞去大司空的官位与封爵,以便让贤,并求侍中金迁等亲近大臣,转达他的至诚之意。

刘秀相信窦融的才干能够胜任,坚决不予批准。窦融久历官场,十分明智,深知三公虽然威权甚大,但也是众矢之的,并不好当。

不久,窦融又上疏刘秀,请求辞让官职爵位说道:

“陛下:

窦融今年,已经到了五十三岁的高龄,精力渐渐不济,有个儿子刚刚十五岁,性格顽劣驽钝,深怕难以成才,辜负陛下宠爱。

融朝夕教儿子,学习经艺,不让自己的儿子,私下观看天文,谶记等书籍,目的是使他,恭敬严肃,不惹是非,能循规蹈矩走上正道,于愿已足也。

融之所以不愿儿子有卓越的才能和表现,实际上是为了保全他,让他安稳平淡地度过一生,更何况是传给他,以连城广土,让他无功受禄,享有诸侯王国的特殊待遇呢?

臣再次请求陛下,在闲暇时,能够接见微臣,让臣得以有机会,敞开心扉,与陛下交流心得,辞让臣的官职爵位。”

刘秀知道窦融,谦逊退让,不肯担任大司空的心思,一直没有答应窦融的请求。

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

刘秀主持的朝会结束,大司空窦融,故意走在诸大臣的最后,试探着要向刘秀开口,提出自己的辞职请求。

刘秀明白大司空窦融一心欲辞职的心思,就叫身边的侍从刘安,催促窦融道:

“大司空大人,你年纪大了,如今暑热难耐,请你赶快回家去,不要热坏了。”

大司空窦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只好回家避暑。

后来有一天,刘秀终于一反常态,叫大司空窦融,单独留下,与窦融亲切交谈。

一见面,刘秀就开门见山,开诚布公地对窦融说道:

“大司空爱卿啊:

那一天,朕看你欲言又止的神态,就知道你,想要辞职,想归还朕赐予你的封爵采邑。

朕急忙叫左右侍从告诉你说道:爱卿啊,天气太热,快出去凉快凉快。

今天,朕单独召见你,只是想与爱卿探讨探讨,国家大事的处理问题,你就不要再谈什么,辞让官职爵位的问题了以免耽误国家大事的处理。

其实,只要朕与爱卿,君臣一心,为国分忧,还有什么荣华富贵不能分享,心里还有什么担心,过意不去的?”

窦融见刘秀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也就不敢再坚持自己辞让官职爵位的请求了。

窦融十分感激,皇帝对自己的充分信任和恩赐,感激涕零地对刘秀说道:

“陛下:

你对臣的大恩大德,宠爱信任,如同大海一样,浩荡无边,臣一定铭记在心。

臣对天发誓,一定对陛下,效忠到底,为朝廷尽忠职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见到窦融感激涕零的表现,刘秀十分满意,微笑着示意窦融,下去办事。

眼见朝廷文武大臣,竭尽忠诚,恪尽职守,汉朝廷的治理,也更加顺利,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刘秀忐忑不安的心,稍稍平静。

然而,刘秀也非常清醒地知道,汉朝廷如今百废待兴,兴利除弊的施政措施,土地改革等重要国策的顺利实施,依然面临着诸多艰巨的挑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